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长江江苏段的流水浩浩荡荡,来自世界各国的海轮川流不息,构筑起一条流金淌银的黄金水道。以姚泽炎为代表的中国引航员们,就活跃在这个“浮动的异国国土”搭起的舞台上。
国际法规定,外轮进出他国港口,必须实行引航。引航员既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外轮安全航行的保证。以姚泽炎为代表的中国引航员,驾引一条条来自不同国家的海轮,把一船船的原料和能源引进来,把一船船的散杂货和集装箱送出去,为我国外贸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屹立东方的“水上国门第一形象”。
敢为人先 勇于攀登航运高峰
“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船舶也越来越大了。”姚泽炎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在25年的职业生涯中,姚泽炎在长江江苏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引航纪录。这不仅是姚泽炎个人的突破,也是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乃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突破。
长江究竟能开多大的船?在姚泽炎之前,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2000年9月28日,姚泽炎引领迄今为止吃水最深的进江海轮——吃水11.82米的“华誉”轮直接靠泊南通港,为船东货主节约了近300万元的减载过驳费,开创了南通口岸进大船的先河。2009年,南通港进靠15万吨级及以上巨轮成功突破500艘次大关,成为长江沿线接靠1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最多的港口,为南通经济发展打造了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2002年12月9日,在姚泽炎的引航下,30万吨VLCC巨型油轮“中远川崎11”号成功出江入海完成试航,这是中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2003年12月,姚泽炎将总高度达100米的海上钻井平台“勘探3”号拖航进南通船厂修理,创下了长江引航船舶的最大高度纪录。2008年3月17日,又是姚泽炎,将南通中远川崎承建的船长348.5米、宽45.6米的国内首艘1万标箱集装箱船——“中远川崎48”号,引领出江试航。
中远川崎采购部顾部长说,当年市场红火的时候,只要有船坞,就不愁没船造。但超大型船舶如何通过长江江苏段,却是个难题。姚泽炎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敢冒风险,勇攀高峰,解开了这个“硬疙瘩”。如今,南通已成为享誉中外的“世界船谷”,中国最重要的造船工业基地之一,2010年造船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为中国造船工业超越日韩攀上世界第一位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
亿吨大港、世界船谷,姚泽炎和他的团队提供了最坚强的支撑。截至目前,姚泽炎共引航6600多艘次船舶,包括近千艘特种船舶,创造了中国引航界的一项又一项新纪录。姚泽炎的挑战和突破,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巨轮滚滚向前,也点亮着长三角富庶和繁华的希望。
精研技术 安全引领63万公里
引航员被称为“船长中的船长”,是一个国家最高航海技术的代表。姚泽炎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职业:“引航就像绣花,每个技术都要衔接得天衣无缝。一次瞭望不清,一次判断失误,一次舵令不准,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长江江苏段是世界上通航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大小船舶如过江之鲫、穿梭不息,日均船舶流量超过2600艘次,部分航段高峰时可达5000多艘次。面对世界上最复杂的通航环境,姚泽炎钻研引航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水平,年均工作340多天,日均工作10多小时,截至目前,安全引航达6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5圈多。
姚泽炎对长江航道非常熟悉,人称“活海图”。在他的小本子上,记录着潮汐、气象、航道、水流,各个码头的地形、地貌数据等内容。从吴淞口一直到南京,全长300多公里的航线上,他采集的数据有数千个,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还爱钻研雷达、GPS等现代化设备。电子海图更新不及时,他巧妙地利用航线设计功能,结合雷达测定航标的新位置,设置虚拟转向点代替新航标位置。这套“虚拟浮标定位法”,能随时对航标位置进行改正,为安全引航提供了重要保障。
细心的姚泽炎发现,当船舶速度较快、周围船舶密度较大时,引航员往往来不及通过雷达来测定船位,而又快又好的通过目测来判断船位不失为一条捷径。他研究出“弯曲航段船位目测法”,简单地通过浮标方位变化,就能判断出本船是否偏离到航道边缘,很好地解决了长江引航员在弯曲、狭窄航道避让难的问题。
引航是一个综合知识较全的职业,引航员需要掌握各种类型船舶驾驶技术、心理学、水文气象知识、英语、管理学、物理学、外交礼仪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姚泽炎刻苦钻研,不断推陈出新,“引航员心理调适法”、“船舶数字化引航指南”、“雷达在船舶引航中的应用”、“特殊航道的操作指南”等等课题,都是他引航经验的总结和凝炼。
25年来,姚泽炎一摞一摞的引航笔记本堆起来有一人多高,有的还配有手工画的插图,锚泊方案、应急措施、引航总结,清清楚楚。参加工作8年,姚泽炎就成长为能引领各种船只的全能型一级引航员。2008年,他被评为全国十佳引航员。如今,他已成为长江上屈指可数的引航专家。
为国引航构建“国门第一形象”
外轮进江,迎接他们的第一个中国人就是引航员,外轮出江,送走他们的最后一个中国人也是引航员。作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姚泽炎先后踏上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引航25年仍是“零投诉”,这也可称是一项不可思议的纪录。
与姚泽炎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脾气极好的人,善良、仁义、随和。姚泽炎深知,每次引航都会踏上一个“浮动的国土”,他都充当着“形象大使”的角色。怀着对祖国的满腔忠诚,他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笔挺的制服、热情的英语,在举手投足中,他总给外国人留下“礼仪之邦”的中国形象,成为外籍船长和船员无法忘怀的“中国姚”。
引航员在爬过船舷的软梯后,手套上总会留下脏迹,姚泽炎会在进入生活区之前脱下手套,以免将外轮上的扶梯和门把手弄脏。进驾驶台前,他会从引航包里拿出备好的梳子和小方镜,整理一下自己的形象。不放过任何礼仪细节,用他的话来说:“这样才能显示出礼貌,对外国朋友的尊重。”外轮进入内水,按规定应悬挂所在国国旗。外轮有时候忘了升起中国国旗,姚泽炎会郑重提醒,并常在挎包里带一面五星红旗,以便未备国旗的外轮在引航期间使用。
换个位置思考,为别人着想,这是姚泽炎所有行为的源头。在长江这个大舞台上,他以一贯的包容之心“和谐”行船,遇到小船抢越海轮的船头,造成紧迫局面,姚泽炎会耐心等待对方先行,事后不忘用高频联系,向对方讲清危险的道理。到达锚地时,他宁愿辛苦自己、多走航程,把深水锚位让给更大更需要的船舶。
25年来,姚泽炎急企业之所急,赶船期、省拖轮,不辞辛劳、竭诚服务,为船方、港口、货主节约了成千上万的费用。很多人想感谢姚泽炎,姚泽炎的回答是:“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作为共产党员,做好引航工作是我的职责。”
悉心带徒 引航团队桃李满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外贸进出口增长迅猛。中国引航员队伍承担着全国9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物的引航任务,截至目前,却仅有1880多人。引航员被戏称为“熊猫”,个个都是“国宝”,加强引航员的培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新一代技术带头人,姚泽炎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引航员。
姚泽炎深知引航员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每次引航,他都想着多教徒弟一点,让他们能尽快领会自己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尽快掌握和提高引领船舶的技术。
姚泽炎对徒弟们要求严格,引航过程中,他会随时考考徒弟们:刚才有艘船在哪儿调头?影响到本船的航行安全没有?这是在提醒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各国船上的雷达都不一样,他不仅要求徒弟们掌握使用方法,而且脑海里要装着雷达航道图。不仅要记着航道内的水深,还要熟悉航道外的水深,奥妙就在于船舶失控和紧急避让时能灵活运用。
每次引航结束后,他都要对徒弟们的驾引技术进行点评。如这次做的效果如何?换种方式是否更加安全?他常叮嘱徒弟们“不夹私心杂念上船,不带思想包袱引航”,而在每月的安全活动会上,他更是敢于揭自己的短,把自己碰到的危险局面讲给大家听,让大家引以为戒,共同做好安全引航工作。
在生活上,他却很“婆婆妈妈”,对徒弟们关照得无微不至。他提醒徒弟们不能跟着外籍船员一起吃海味,吃了会拉肚子。和外国人聚餐时外套、引航包要脱到餐厅外面,洗手要用布擦拭干净。小艇在大船边上下颠簸时,要在最高位时三步并着两步上去,以免脚被船卡住……
很多年轻的引航员遇到难题时,经常打电话来咨询,姚泽炎的手机也24小时为他们开着。他经常跟徒弟们说:“引航员责任重大,造价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巨轮的安危,就掌握在引航员的手中,干这一行就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能有任何骄傲自满。”
如今,姚泽炎的徒弟很多也成了一级引航员,也开始带徒了。姚泽炎的引航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着。
国际法规定,外轮进出他国港口,必须实行引航。引航员既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外轮安全航行的保证。以姚泽炎为代表的中国引航员,驾引一条条来自不同国家的海轮,把一船船的原料和能源引进来,把一船船的散杂货和集装箱送出去,为我国外贸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屹立东方的“水上国门第一形象”。
敢为人先 勇于攀登航运高峰
“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船舶也越来越大了。”姚泽炎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在25年的职业生涯中,姚泽炎在长江江苏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引航纪录。这不仅是姚泽炎个人的突破,也是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乃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突破。
长江究竟能开多大的船?在姚泽炎之前,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2000年9月28日,姚泽炎引领迄今为止吃水最深的进江海轮——吃水11.82米的“华誉”轮直接靠泊南通港,为船东货主节约了近300万元的减载过驳费,开创了南通口岸进大船的先河。2009年,南通港进靠15万吨级及以上巨轮成功突破500艘次大关,成为长江沿线接靠1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最多的港口,为南通经济发展打造了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2002年12月9日,在姚泽炎的引航下,30万吨VLCC巨型油轮“中远川崎11”号成功出江入海完成试航,这是中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2003年12月,姚泽炎将总高度达100米的海上钻井平台“勘探3”号拖航进南通船厂修理,创下了长江引航船舶的最大高度纪录。2008年3月17日,又是姚泽炎,将南通中远川崎承建的船长348.5米、宽45.6米的国内首艘1万标箱集装箱船——“中远川崎48”号,引领出江试航。
中远川崎采购部顾部长说,当年市场红火的时候,只要有船坞,就不愁没船造。但超大型船舶如何通过长江江苏段,却是个难题。姚泽炎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敢冒风险,勇攀高峰,解开了这个“硬疙瘩”。如今,南通已成为享誉中外的“世界船谷”,中国最重要的造船工业基地之一,2010年造船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为中国造船工业超越日韩攀上世界第一位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
亿吨大港、世界船谷,姚泽炎和他的团队提供了最坚强的支撑。截至目前,姚泽炎共引航6600多艘次船舶,包括近千艘特种船舶,创造了中国引航界的一项又一项新纪录。姚泽炎的挑战和突破,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江苏经济的巨轮滚滚向前,也点亮着长三角富庶和繁华的希望。
精研技术 安全引领63万公里
引航员被称为“船长中的船长”,是一个国家最高航海技术的代表。姚泽炎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职业:“引航就像绣花,每个技术都要衔接得天衣无缝。一次瞭望不清,一次判断失误,一次舵令不准,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长江江苏段是世界上通航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大小船舶如过江之鲫、穿梭不息,日均船舶流量超过2600艘次,部分航段高峰时可达5000多艘次。面对世界上最复杂的通航环境,姚泽炎钻研引航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水平,年均工作340多天,日均工作10多小时,截至目前,安全引航达6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5圈多。
姚泽炎对长江航道非常熟悉,人称“活海图”。在他的小本子上,记录着潮汐、气象、航道、水流,各个码头的地形、地貌数据等内容。从吴淞口一直到南京,全长300多公里的航线上,他采集的数据有数千个,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还爱钻研雷达、GPS等现代化设备。电子海图更新不及时,他巧妙地利用航线设计功能,结合雷达测定航标的新位置,设置虚拟转向点代替新航标位置。这套“虚拟浮标定位法”,能随时对航标位置进行改正,为安全引航提供了重要保障。
细心的姚泽炎发现,当船舶速度较快、周围船舶密度较大时,引航员往往来不及通过雷达来测定船位,而又快又好的通过目测来判断船位不失为一条捷径。他研究出“弯曲航段船位目测法”,简单地通过浮标方位变化,就能判断出本船是否偏离到航道边缘,很好地解决了长江引航员在弯曲、狭窄航道避让难的问题。
引航是一个综合知识较全的职业,引航员需要掌握各种类型船舶驾驶技术、心理学、水文气象知识、英语、管理学、物理学、外交礼仪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姚泽炎刻苦钻研,不断推陈出新,“引航员心理调适法”、“船舶数字化引航指南”、“雷达在船舶引航中的应用”、“特殊航道的操作指南”等等课题,都是他引航经验的总结和凝炼。
25年来,姚泽炎一摞一摞的引航笔记本堆起来有一人多高,有的还配有手工画的插图,锚泊方案、应急措施、引航总结,清清楚楚。参加工作8年,姚泽炎就成长为能引领各种船只的全能型一级引航员。2008年,他被评为全国十佳引航员。如今,他已成为长江上屈指可数的引航专家。
为国引航构建“国门第一形象”
外轮进江,迎接他们的第一个中国人就是引航员,外轮出江,送走他们的最后一个中国人也是引航员。作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姚泽炎先后踏上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引航25年仍是“零投诉”,这也可称是一项不可思议的纪录。
与姚泽炎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脾气极好的人,善良、仁义、随和。姚泽炎深知,每次引航都会踏上一个“浮动的国土”,他都充当着“形象大使”的角色。怀着对祖国的满腔忠诚,他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笔挺的制服、热情的英语,在举手投足中,他总给外国人留下“礼仪之邦”的中国形象,成为外籍船长和船员无法忘怀的“中国姚”。
引航员在爬过船舷的软梯后,手套上总会留下脏迹,姚泽炎会在进入生活区之前脱下手套,以免将外轮上的扶梯和门把手弄脏。进驾驶台前,他会从引航包里拿出备好的梳子和小方镜,整理一下自己的形象。不放过任何礼仪细节,用他的话来说:“这样才能显示出礼貌,对外国朋友的尊重。”外轮进入内水,按规定应悬挂所在国国旗。外轮有时候忘了升起中国国旗,姚泽炎会郑重提醒,并常在挎包里带一面五星红旗,以便未备国旗的外轮在引航期间使用。
换个位置思考,为别人着想,这是姚泽炎所有行为的源头。在长江这个大舞台上,他以一贯的包容之心“和谐”行船,遇到小船抢越海轮的船头,造成紧迫局面,姚泽炎会耐心等待对方先行,事后不忘用高频联系,向对方讲清危险的道理。到达锚地时,他宁愿辛苦自己、多走航程,把深水锚位让给更大更需要的船舶。
25年来,姚泽炎急企业之所急,赶船期、省拖轮,不辞辛劳、竭诚服务,为船方、港口、货主节约了成千上万的费用。很多人想感谢姚泽炎,姚泽炎的回答是:“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作为共产党员,做好引航工作是我的职责。”
悉心带徒 引航团队桃李满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外贸进出口增长迅猛。中国引航员队伍承担着全国9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物的引航任务,截至目前,却仅有1880多人。引航员被戏称为“熊猫”,个个都是“国宝”,加强引航员的培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新一代技术带头人,姚泽炎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引航员。
姚泽炎深知引航员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每次引航,他都想着多教徒弟一点,让他们能尽快领会自己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尽快掌握和提高引领船舶的技术。
姚泽炎对徒弟们要求严格,引航过程中,他会随时考考徒弟们:刚才有艘船在哪儿调头?影响到本船的航行安全没有?这是在提醒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各国船上的雷达都不一样,他不仅要求徒弟们掌握使用方法,而且脑海里要装着雷达航道图。不仅要记着航道内的水深,还要熟悉航道外的水深,奥妙就在于船舶失控和紧急避让时能灵活运用。
每次引航结束后,他都要对徒弟们的驾引技术进行点评。如这次做的效果如何?换种方式是否更加安全?他常叮嘱徒弟们“不夹私心杂念上船,不带思想包袱引航”,而在每月的安全活动会上,他更是敢于揭自己的短,把自己碰到的危险局面讲给大家听,让大家引以为戒,共同做好安全引航工作。
在生活上,他却很“婆婆妈妈”,对徒弟们关照得无微不至。他提醒徒弟们不能跟着外籍船员一起吃海味,吃了会拉肚子。和外国人聚餐时外套、引航包要脱到餐厅外面,洗手要用布擦拭干净。小艇在大船边上下颠簸时,要在最高位时三步并着两步上去,以免脚被船卡住……
很多年轻的引航员遇到难题时,经常打电话来咨询,姚泽炎的手机也24小时为他们开着。他经常跟徒弟们说:“引航员责任重大,造价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巨轮的安危,就掌握在引航员的手中,干这一行就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能有任何骄傲自满。”
如今,姚泽炎的徒弟很多也成了一级引航员,也开始带徒了。姚泽炎的引航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