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井边日月长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井建于坊中,居民围井而居,那些水井,既是坊巷的点缀,又是民生的写照
  杭州街巷以井为名的很多,大井巷、小井巷、饮马井巷、柳翠井巷、白井儿头、井亭桥、四眼井、方井弄……仅仅叫“井弄”这个名字的就有9条街巷。
  井的消失并不久远。据统计,直到1930年,杭州城里仍有水井4842口,平均20户人家一口,要说方圆几百米之内,有一百口井,似乎也不为过。另据1985年的统计,全市有水井5549口。此后,伴随着大面积旧城改造,城市中的井,快速消失。
  今天,在城区一些老街巷里,我们偶尔还能看见井边汲水洗涤的景象。而明天,它们或许只能作为历史的、民生民俗的符号,留在城市的版图上。

一个解读历史的密码


  井巷中最著名的是百井坊巷。
  百井坊,顾名思义,此地的井有百口之多。百井坊巷东起中山中路,西至延安路北段,长不过三百多米,如今看去就是一条普通的城中小街,却不知在它长达千年的历史里,埋藏着一段城市成长的故事。
  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吴越国时期,即杭州进入富庶繁盛的年代,人口激增,那吴越国王很有魄力,为解决市民的喝水难题,竟然一口气挖了99口井,取整数称“百井”,故名“百井坊”,巷以坊得名。
  巷里的老井清代修军械所时大多被填没,如今平展展的小街上已经看不到井的影子了。早几年有记者去寻寻觅觅,在僻静处发现了一口井,不知是否当年遗漏的老井,恰有住在附近的老太太在此汲水洗涤,说起百井坊巷的来历,口气颇为自豪。
  真正的老井倒是还有一口。出百井坊巷是宽阔的延安北路,街边的人行道上,有一口“钱王井”(吴越王姓钱。也称做“钱王”),这口井是当年吴越王百井中仅存的一口。古拙的井圈突兀在街道上,如今井口已被石板盖住,早些年还是井口朝天,有青苔覆盖,向井里探望,似有水波映出一旁现代街市的影子。据史料记载,上个世纪30年代,杭州大旱,西湖水枯,而钱王井水不竭,天墨墨黑就有人从老远的地方到这里来排队打水,吊桶的绳子要放下十多米呢。
  說到百井坊巷,还有另外一段故事。
  百井坊巷有一个俗称“十八间”,讲的是百年前的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杭州城里的“旗营”(清兵驻防营城)被拆去,营内清兵及家属四散,各寻门路,有一些无处可去或年老体弱的旗人,政府在菩提寺路建房安置了他们。没过几年。那一带商业繁荣地价上涨,菩提寺路成了黄金地段,于是政府在百井坊巷重新建房,住在菩提寺路的旗人再次搬迁。虽说是新建,其实就是从菩提寺路拆下木料,搬到百井坊巷重建。齐刷刷的十八排,每一排大约一二十间房,俗称“十八间”,居民都是从菩提寺路搬过来的满族和蒙古族平民。
  当年的百井坊巷,可以说是杭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老居民还记得,百井坊巷小学的礼堂里,曾经有一块满文碑,记录了这段搬迁历史。可惜早已不知去向。
  不要说碑了,连姓氏都没了,大家都把原来的满族姓氏改成了金、赵、童等等,几代以后,已无人会说满语,会看满文。
  1983年,“十八间”被拆掉,盖起了新楼,但是当地老人们依然固执地称呼这里为“十八间”。“十八间”,似乎成了一个密码,成了他们连接祖辈的唯一通道。
  一千多年前的百井坊,似乎告诉了人们一座城市的民生是如何开始的;而一百年前的百井坊巷,则是一个终结符号,告诉我们一段历史是怎样结束的。

特殊的水井


  为什么井多?因为古代杭城喝水曾经是个大问题。
  吉时杭州是个浅海湾,后来潮汐冲击,泥沙淤塞,海水江潮慢慢退去,出现了陆地,出现了湖泊,人们开始在这里聚居。杭州的地形湖西是群山,湖东是江海退去后的冲积平原,湖东平原虽好,但江海退去不久,地下水咸苦不能饮用,北宋苏东坡就曾说过,“杭之为州,本江海之故地,水泉咸苦……”所以,人们起先大多居住在靠湖或靠山的地方,那里有山涧和湖水。
  隋朝(581~618年)筑城时,杭州居民已有1.53万户,但依然发展缓慢,杭人饮水只能到西湖里去汲取,往来奔波,十分不便。
  杭州人的吃水问题一直要等到唐朝的李泌出现。
  李泌是个官场高手,曾在四朝皇帝手下为官,也曾几上几下,后来还坐到了宰相的高位。他当官当了47年,其中在杭州当市长(刺史)只有两年多,就是在这两年里,他做下了一件永留史册的事:一个影响杭州一千多年的决定——开井引水。
  水是民生头一件大事。到杭州当父母官的李泌十分明白这一点,他决定引西湖水解决杭州人的饮水问题。
  李泌挖“井”。其实并非掘地聚地下水之井,地下水依然未脱咸苦,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水井——六个大蓄水池。先在西湖边修建出水口,然后挖沟渠通向城区居民聚居的坊间,南方多毛竹,将竹管埋入暗沟作为引水渠道,水渠的另一头就是“井”——一个大蓄水池。湖边的水口设有水闸。一开启,清凌凌的淡水就蓄满大池。这就是杭州最初的引水工程。
  李泌的“六井”都设在湖东城区里,由南向北,名称是: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这六口大井大大地解决了城区居民长久以来的饮用水问题,也成了市民文化的滥觞。
  这以后,杭州人喝六井之水近千年。
  “喝水不忘挖井人”,杭人怎能不对李泌心存感激?两年多后,李泌走了,没有再回来过,而杭州人却一直在纪念他。李泌后来做过宰相,人们便将六井里的第一口大井称为“相国井”,又在井上建亭,谓之“井亭”,井旁之桥也随之称为“井亭桥”。李泌死后。井亭桥西又建起了祠堂,称“相国祠”。
  井事桥位于杭州的城市中心,正是解放路与浣沙路的十字路口,交通十分繁忙,往西,离西湖只有几步之遥,往南,遥见巍峨的吴山城隍阁。站在十字路口,遇红灯停步时,可见一旁逼仄的人行道上有一口古井,四周修有石围栏,护栏上刻着三个字:“相国井”。这就是李泌“六井”中仅存的一口井。它已成为一种象征,象征杭州的过去,告诉人们城市是如何慢慢长大的。现在,这里无亭无桥亦无祠,只有人行道上那口早已无水的“井”,默默地讲述着一段古杭州的历史,讲述着关于“井”的故事。

西湖甘水,殆遍一城


  六井开凿四十年后,大诗人白居易来到杭州做刺史。这时。六井的水渠管道年久失修,以至于一些井里淤塞无水,于是,诗人一方面歌颂他的前任,一方面对六井进行疏浚修理。三年后,白市长离任前还仔细地向他的后任交代:六井与湖相通,容易堙塞,要认真管理,常常疏通,使井水保持充沛。
  杭州与诗人也真是有缘,到了北宋,又有一位大诗人苏东坡来杭州当市长(太守)。此时距白居易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六口大井早已阻塞。苏东坡两次在杭州为官,两次都把疏通六井作为大事来抓。
  第一次,他从最大的相国井着手,开沟清污,更换井壁,完工那天,相国井大水如注,围观百姓一片欢呼。如此这般地修复了其他五井,又用毛竹连缀成管道,将几口大井连通,保持各井的水源旺盛。工程费时半年。也真是巧,这年浙江江苏安徽遭遇大旱,长江流域浙西六县水井枯竭,老百姓用酒坛盛水,作为馈赠的重礼,惟独钱塘一地井水充沛,百姓感激不尽。
  十六年后,苏东坡第二次来杭时,更是对六井作了技术改革。原来的毛竹管道省钱省时,但容易破裂腐烂,此次修井用瓦管替换了竹管,并将瓦管固定在石槽内,这一次,做的是百年大计。此外,还将引水工程向东扩展,再新挖两井,从此,“西湖甘水,殆遍一城”。
  宋元以后,杭州的地下水已脱了咸苦。水井随处可挖,甚至老百姓在自家的院里堂前都会挖一口水井。
  所以说,井对杭州城实在有莫大的贡献,不仅仅因为杭人的生活从井边开始,杭州的历史也是从井开始的。

民风淳淳的风情画


  井,也是杭州民俗最简明也最丰富的图解。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在村口大树下听村民讲故事,清初《豆棚闲话》的作者艾衲听故事的场景是豆棚下,大树、豆棚,都是民间聚集的场所。在老杭州则是井边,这是最具杭州特色,也最能发生并演绎各种生活情景的地点。
  旧时杭州人的生活离不开井,不仅仅因为饮水。杭州的城市格局始于唐朝,特点是坊市分离,前市后坊。前市,即主要大街上全是商铺;后坊,街市的后面是人们居住的坊巷。水井建于坊中,居民围井而居,那些水井,既是坊巷的点缀,又是民生的写照。
  杭州吴山脚下的河坊街有一条著名的小巷——大井巷,这是一条一千多岁的老巷。巷内有一吴越时凿就的大井,水质甘洌,大旱不涸,人称“吴山第一泉”。据说因井口广阔,常有“冤抑者自投其中”,于是也就常有人在井边讲鬼故事,讲那大井里传出的冤愤之声。说得有鼻子有眼。传得神乎其神。宋绍兴年间,太尉董德之叫人用一块大石板盖住井口。上面开六个只能放下水桶的井口。
  难得这口大井现在还保持着老样子,每天,附近的居民仍喜欢在这里洗洗涮涮,聊天说古,水声里夹杂着市井的热闹,走过这里,仿佛能闻到流动着的江南味道。一条青石板古巷,一口说不清年头的大井。潮湿的井沿永远在酝酿和生長着种种故事。杭州人就这样在井边玩耍嬉戏,哭笑争闹,慢慢长大,却不曾想到,自己的生活已被井水浸润得精致而绵长。难怪那些老婆婆搬到了新盖的楼房里后,整天就想着井水的好处。唠叨着井边的旧日子。
  老杭州城里多小巷,窄窄的,两边或是木制的临街房屋,开窗便是街巷,或是泥墙围住的小院,白墙黑瓦,而那些位于坊巷中心的公共老井,也就成了邻里间的交流中心。
  井边的生活场景,从来都是民风淳淳的风情画。人们在井台边洗脸刷牙淘米汰菜捶衣涤被,也在井台边打情骂俏、拔刀相助、悲欢离合,这里就是百姓庶民的社交场所,所有的消息传闻从这里传播,所有的人间戏剧在这里演绎。
  杭州作家何鑫业说:当井消失的那一天,便是民俗脚步走到头的那一天。井,就像是一幅市井风情画上点题的“眼”。千百年来。人们一代一代地生活在井边。石头井圈被井绳磨出了深深的凹痕。想想看,井边走过一代代人,穿着不同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话语,却过着同样的日子,真是不可思议。
其他文献
銀川市阅海公园一景  盛夏时节,鸣翠湖碧叶连天,百亩荷塘艳压群芳;雨后初晴,阅海湖晨雾缭绕。烟波浩渺仿若仙境;斜阳西下,北塔湖波光粼粼,水光湖影中倒映万家灯火……  地处西北的宁夏银川市,经过近20年的“塞上湖城”。恢复重塑,沿着生态立市、入水和谐之路护水、治水、用水,谱绘出一幅“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的塞上新景。一城湖光半城景  七月,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的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游人如织。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仅靠基本医保来支付医疗费用,国家财政将难以承受,而享有政策优惠的商业健康险是一种必要的市场分担机制  2016年9月,浙江宁波的胡欣(化名)因患肝癌住院治疗。因为进行了两次介入治疗并接受了肝脏移植,共计发生医疗费用近54万元。除去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治疗费之外,胡欣个人还需负担近40万元。  然而,由于购买了一种新推出的商业健康险,在保险公司赔付25万元后,她最终仅支付了
邮轮制造的船厂基本上是“造壳”,只提供一个空间,提供基本的生产条件,  而内装设计、舱室模块制造、装饰装修等被分解到不同企业  2015年8月19日,庄兆祥结束了近一周的海洋量子号邮轮“学习”之旅,回到上海,开始筹备将在9月和10月召开的有关邮轮的会议。  海洋量子号邮轮是目前国内运行的10艘邮轮中最大的一艘,并拥有世界邮轮史上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设施。  “我在这个最好的邮轮上呆了几天,就是为了
“祖国力”这个新词语近年来频频引爆社交平台,刷爆朋友圈。  最近的一次是在2016年11月。新西兰南岛发生7.5级地震。一天多的时间里,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派来的18架次直升机“从天而降”,将受困的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  “祖国力Max”的“五星好评”一直“在线”,源于中国领事保护和服务这一“海外民生工程”的接地气、懂民情、惠民生。更值得注意的背景是,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作出了这样的表述
今年夏天,全世界人民都有一个共同感受——“熱”!  高温,几乎成为了2018年夏天一场席卷全球的“自然灾害”。很多以夏季凉爽著称的地方,今年也遭遇了罕见高温。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举了芬兰小镇索丹居拉的例子一因为靠近北极圈。这里年平均温度还不到0度。但今年7月18日,这里的气温居然蹿升到32.1摄氏度。比通常7月的温度高出12摄氏度,也是1908年有温度记录以来最高温的一天。  俄罗斯西伯利亚北
小编推荐  如果说世上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那么世上最深的情,一定是陪着你一起渐渐忘记……  格温多林把手指插到蛋糕里,拔出来,开心地吮吸。  “我喜欢过生日!”她兴奋得咯咯笑。  我弯下腰,把她下巴上的奶油擦掉。“要做个干净的小姑娘。”我说,“你一定不愿意在拿到礼物前还得洗个澡。”  “礼物?”她激动地重复,眼睛死死盯住那个漂亮的盒子。  我拿起盒子,递给她。“生日快乐,格温多林。” 
2月28日零时,也就是海口市终止客货滚装运输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仅仅2天后,秀英港预约排队服务功能在海口市上线试运行。从海南全省上下积极疏堵,到预约排队系统“火速上线”,体现了当地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随到随排”变为“云端预约”  自2月18日起,一场多年罕见的持续大雾让琼州海峡持续封航,叠加春节黄金周返程高峰,海口市三个港口附近滞留14万辆汽车、73万名旅客。滞留事件发生后,海南迅速启动
网络游戏职业赛事,可以免费观看,但能私自直播吗?2016年,全国首例网络游戏赛事直播侵权案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广州斗鱼公司因私自直播行为须赔偿权利人耀宇公司100万元和维权合理开支10萬元,同时在斗鱼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刊登声明,消除不良影响。  上述案件的判决结果,对网络游戏比赛直播维权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从而对企图实施类似侵权行为的公司进行了明确警示,能够减少此前直播平台盗播情况屡见不
以前,杨明的公司从来不接10万元以下的单子,可2013年例外。  即使这样,他们的生意依旧很惨淡,“去年的两三个活儿都是上半年做的,下半年到现在几乎没有活儿。”杨明(化名)说。  杨明的公司主要做两项业务:企业宣传片和晚会策划。他们并没有营销团队,主要靠以前在电视台积累的人脉,接一些单子。他们的服务对象也很多样,有政府部门、国企、大型私企,等等。  “这一年多来变化特别明显,原来很多长期合作的老客
第一章  1  大巴车沿着坡道顺势拐一个弯,停下来,一车的人睁开了眼。汤小汤站起身,在车门的踏板处略有迟疑,屁股好大。接下来的几天,食物,主要是各种肉糜,将考验她的肠胃和决心。植物的气息扑面而来。度假村,其实是一处废弃的农舍改建的。原先的鱼塘,因为不再养鱼而改称为湖。水草丰美,蚊蚋麇聚。阴影和潮湿。透绿。野生的菖蒲,嫣红一片。风从脚底吹来,身上隐约的细汗顿时收干。你说这环境好不好。已经下车的同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