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必备五意识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对许多低分作文的考生进行过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都审对题了、选对材了,而且对考场作文的技巧也耳熟能详——原来,他们什么都懂,就是一到考场上就慌了神,忘记了考场作文特有的阅卷方式和评价标准,只是自顾自地跟着感觉走——可见,大多数考生缺乏的不是素材和技巧,而是意识。俗话说得好,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切不可忽视它的作用。因此,笔者建议考生,走上考场,脑中除了带上平时积累的素材,还须带上以下五个意识。
  一、书写工整清晰意识
  之所以把书写放在第一位,是由于它起着“一丑遮百美”的作用——若书写不好,其他方面就是再好也显示不出来——这正如一个美女,即使“貌若西施”,但“蓬头垢面”,试问,有几人能发现她的美?因此,考场作文,卷面是很重要的,它给阅读老师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是能影响判断的。
  当然,阅卷者所关注的是文章的好坏而不是书法的美丑,但是,若考生的书写掩盖了文章的美或者说让阅卷者无法看下去,那么,书写自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是文章得高分的先决条件!
  由此看来,考生的书写可以不漂亮,但必须清晰,以方便阅卷者阅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字体端正,不歪不斜;字在格内,大小适中;墨迹清晰,不浅不淡;笔画清晰,不挤不连;卷面清洁,不涂不抹。
  二、点题突出明显意识
  是否切题,决定着考生作文的生死成败。但纵观很多考生的跑题文,并不是因为审题不准和选材不当,而是不会或不注意点题。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点题句不要藏在“云深不知处”的地方,不要让老师费力去找,甚至找不着,而应放在突出醒目的地方。下面举例说明。
  有位考生在分析了某人受感情的影响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结果后,这样写道:这件事告诉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事情,莫让感情蒙住双眼!古往今来,无论英雄伟人还是凡夫俗子,莫不如此。
  我们来看,该考生将点题的结论句放在了该段倒数第二句的位置,岂不可惜?不如略加修改放在该段最后较好,抑或另起一段,让这句结论句独立成段,岂不更突出醒目?
  这位考生也点题了,但由于缺乏“突出点题”的意识,将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应谨慎对待。因此建议考生,作文时要注意频繁点题,尤其要重视关键部位,如总标题、小标题、开头、段首等。
  三、主题深刻大气意识
  “大气”是作文的一种较高境界,它的特征是雄壮美、阳刚美、厚重美、深邃美、激越美、悲剧美等的组合。它的构成元素有空间上的辽阔、时间上的跨越,历史的凝重感、时代的使命感,个性的张扬、胸襟的放旷,命运的苦难、精神的不屈,人性中善与恶的冲突、生与死的抉择……
   “大气”作为一种文章的风格,最讲求真、实、深、厚、畅,依托的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弘扬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的是文章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用心思考生活,即便是生活小事,我们也能感悟生活的哲理,获以生活的启迪。既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要引导学生逐渐提升个人素养、气度,培养具有明朗的性格、积极的情绪、宽阔的眼界的身心健康的作文人。
  境界不高,分数就不会高。因此,我们要有让文章深刻、大气的意识——在写作时,要先看话题与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人类命运等方面是否有关,构思时要体现自己志高、趣高、追求真理、崇尚正义等思想品位。
  四、层次清晰条理意识
  由于特定的阅卷环境、心态和特定的评价标准,阅卷者不可能对每篇文章都花费时间和心思去理清它的思路或层次。因此,考生就有义务使文章层次清晰,以方便阅卷者阅读。考生可采取以下做法来是标明层次:
  1、分列小标题。例如,《家的四季风情》的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春之烂漫、夏之斑斓、秋之收获、冬之浪漫。2、使用好过渡衔接的词语,例如:然而、相反、无独有偶、与此相反、当然、总而言之、首先、其次……3、使用句式一致的段首句。例如:①友情,是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藏。 ②爱情,是一种幸福而艰苦的储藏。③学识,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储藏。4、注意分段,一层意思占一段。
  五、语言优美煽情意识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卷者在大量机械劳动、感觉麻木的情况下,考生要想得高分,一定要让阅卷者心有所动,不能让他觉得“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所以,考生要力求语言煽情(煽动人的感情和情绪),如某考生在《让我飞》(以“家庭教育”话题)的文中写到:
  让我飞吧!我不惧前路日炎风疾霜险。
  让我飞吧,我无惧周身的桎梏,是荆棘鸟,就要无惧地歌唱,哪怕流血而亡?
  让我飞吧,将一切樊篱勇敢地冲破,聆听天空的呼唤,那是属于我自己的天堂。
  让我飞吧,去窒息在亘古不变的拼搏回忆里,体会“虽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感受。
  让我飞吧!东风乍起,春的第一枝花属于冲天而起的第一只青鸟。不再去担心会不会摔倒,因为我已飞过。
  从上面的文段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强烈的追求独立、不愿受到禁锢的呼告,强烈地撞击着阅卷老师的视觉和心坎——老师被感动了,你的分数就上来了。
  在考场上写作,心中如能时刻装着这五意识,相信你定能收获不菲的分数。
其他文献
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方法也进行着相应的变革,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合理地创设情境,能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使知识在情境的作用下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内化,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本文通过指出目前高中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中情境教学的实
期刊
语文开放式教学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把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教材知识和指导学生获取课外知识信息的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与合作的能力。在开放式的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层次:   一、预
期刊
初中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向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英语教师应采用新的教法,来适应新课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与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新教法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新课改前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成为必然的趋势。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他们不仅接受教育,而且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
期刊
铅球、标枪、铁饼都是以远度决定成绩的田赛项目,在整个投掷技术动作中,最后用力动作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尽管三个项目所投掷的器械不同,但就其最后用力动作而言,三者存在着许多异同。下面就三者最后用力动作进行具体分析。  一、铅球的最后用力  铅球的最后用力动作因滑步的长短而大致分为两种技术动作。  (一)短长型(滑步距离较短而最后用力的一步距离较长)技术  其主要技术动作表现为:当滑步结束、右脚落地后
期刊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
期刊
德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是人才的核心内容和国民综合素质中最恒久的部分,它体现着教育的真谛。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创新,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创新,德育工作更要创新。所谓德育创新,就是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念,改革和更新德育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德育的新形式,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服务。  一、转变学校教师的德育观点  当前的德育工作,普遍存在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以“服从”、“听话”为培养目标,以“灌输
期刊
“亲和力”最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但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人际关系领域,某人对另外一人具有的友好表示,通常就形容这个人具有亲和力。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亡则散!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关系的工作,必定要求辅导员具有一种“亲和力”。辅导员如何以“亲和力”出色地履行学校、社会赋予的神圣职责,必须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和形成一定的素养,它将使我们的工作
期刊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这种教学思想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指导思想。在此,本人拟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位于公民教育,并结合课程内容赋予了特殊使命——学做人,做一个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如何使课程的定位落到实处,完成这一目标,我认为掌握一定的适合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榜样分析法  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的显著特点是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好的,它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一线教师尝试着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可是又出现了种种矛盾,课堂放开了,学生的兴趣是有了,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