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ang28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课程,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欣赏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示范、启发作用:
  欣赏教学能为学生习作、创作提供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的技能,这是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范作,往往会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提供表现的思路。
  2、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作用。
  美术作品反映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涉及古今中外,为学生提供了可视的生动的形象和历史,能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个人生活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领域,开拓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扩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如:欣赏中国古代陶瓷、青铜作品,涉及原始社会及商周历史。欣赏文艺复兴作品,可以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情况。美术欣赏提供的生活景象,較之文字描述,更为生动、形象,易为学生感受、了解。
  3、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美术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方面,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之一。欣赏灿烂而伟大的民族画卷,可以召唤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欣赏外国优秀作品,能培养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观念。通过了解徐悲鸿、达·芬奇等中外艺术家的事迹,还可使学生体会到他们勤奋好学、献身艺术的精神。一幅优秀绘画作品或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本身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对丑恶现象的批判和对正义力量的歌颂,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情趣和正义感。
  通过艺术作品欣赏使学生受到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于抽象的理论说教和带有强迫性的纪律教育。这种过程就是对人的情操的一种陶冶。
  4、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力。???欣赏中所展示的作品都是美好的、高水平的成功之作。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的理想等,都是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形成和提高的。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能为学生接受的优秀作品的欣赏,可以训练学生的眼光,提高判断能力。通过具体分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表现手法及艺术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语言,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欣赏活动经常进行,在一定量的积累同时,就使学生的眼光更敏锐,脑子更有艺术理解力和吸收力。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会根据自己的观察,老师、同学的介绍,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想象的天空,同时会激发强烈的创造欲望。
  如何开展好美术欣赏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陶冶学生情操。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欣赏层面,而要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的热爱。
  例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通过介绍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可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到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自主体验
  《课标》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思想,被欣赏的美术作品给每一个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该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欣赏意见和见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自己一人滔滔不绝地讲解,应该引导学生参与欣赏。
  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首先要牢牢树立以下观念:1、由注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承向注重促进学生发展转变。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过于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美术技能的训练,目标是培养“画家”,素质教育的美术教育关注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审美教育,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2、由重“讲授”向让学生自主体验感悟转变。3、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引领学生学习为主。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 ②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 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细的体味。? 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全体交流做准备。
  在欣赏交流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
  (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视觉感受、意象感受、审美心理及心境共鸣。即先产生视觉上的快感,再进一步体验作品体现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审美的视象、意象感受的外在因素就是情境,要使学生产生审美感受,使之内化,就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
  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体会他们内心的苦楚,放上一曲《黄河号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
  (四)、在欣赏教学中培养想象力,提升创造力   欣赏教学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进行创造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学生在进行欣赏时不仅仅是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更是对作品的继续和延伸。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欣赏时,必然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用丰富的想象去补充、充实作品的细节和形象,进行审美再评价和再创造。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動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像,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早已把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孩子们的欢喜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实物和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竹编工艺。 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
  (五)、学习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课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理念。美术欣赏教学担负着指导学生欣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欣赏能力的重任。美术欣赏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欣赏方法的指导。
  (六)、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由于年龄差异,学生对审美欣赏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有所区别,教学中教师应区别对待。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低,理解能力比较差,接受能力十分有限。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并硬要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实在是强人所难。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中、高年级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欣赏能力得到发展。在认识能力、感悟能力上比较强。学生可以自己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上好美术欣赏课,是认真执行《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位老师都要认真对待,要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每一位学生铸就一颗“审美”的心。
其他文献
摘 要:有人说天下最小的主任就是班主任了。班主任虽小,却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班级的管理者,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关注细节是成功的秘诀。  关键词:班主任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的教学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单纯的讲解和练习作业为主的模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因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
期刊
【内容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前人总结的一条真理。正确、完整的理论基础能促使我们在探索中走捷径,并且在实践中做得更加出色。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因此,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文将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进行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 理论 实践 记忆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
遥感数据源极大丰富,影像文件格式多样,组织方式也较复杂,如何采用统一的接口实现异构多源海量遥感数据的存储是一大难题。本文以多源遥感数据的存储为研究对象,在研究Oracle
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低下,历来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毋庸讳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教学状况无疑更萎靡、成绩更暗淡.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势的急剧变化,优质生
案例主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见课程标准的理念包含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及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和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提出是社会的需求、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语文
期刊
广袤美丽的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辰,是浩瀚海洋中的碧波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印痕;语文是写进日记、深藏心里的小秘密,是母亲手中插花描云的针线活;语文是时事报道中的新闻,是大地棋盘上的纹理……面对如此生动丰富的语文资源,我们语文教师怎能无动于衷?我们呼唤着、实践着一种全新的绿色语文教学模式。  所谓绿色语文,就是要我们尊重学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领域目前主要以行政管理制度为主要领导制度,它使得教育被作为行政机构来进行管理。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源于决策者没有意识到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观念和文化目标、独特原则和活动规律的专门性事业,没有规范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理性方向,成为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教育的“去行政化”,希望行政的归行政,教育的归教育,真正将行政与教育分开。  关键词:小学教育
摘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積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关键词:挖掘、诱因、教学程序、课堂气氛 中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总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