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小学里存在许多移民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因为新农村建设需要重新规划改造,所以国家不得不将它们安置到其他地方,尽管移民们会获得国家给予的补偿,但是对于这些移民的小学生们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变迁再加上低龄阶段就开始了寄宿生活,难免会适应不过来,因此在他们寄宿的生活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现象。作为农村小学的寄宿生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这个问题,不仅要抓好对学生们的知识教育传授,还要培养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本文将主要介绍对农村移民寄宿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策略,希望能为在农村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村移民 小学生 寄宿生活 生活习惯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71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的移民将近百万人,其中移民中的适龄学生就地就入学,因此移民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处于小学阶段的农村寄宿学生们由于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寄宿生活管理者面对这些活泼捣蛋的孩子们不仅要做良师,还要做他们生活上的“保姆”,面对现如今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再加上这部分学生多少存在缺乏自信、自我要求偏低、生活习惯难改、拉帮结派等问题,都是农村寄宿老师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需要他们对该阶段的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加以关注,并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们走出困惑,并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
一、当前移民寄宿学生的心理与成长与问题
(一)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学生对不同环境所带来的挑战的适应能力,对于这些移民学生来说,他们的特长爱好较少,由于自身的自卑心理也不会过多的去展示自己,这样长期下来造成了农村移民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并且移民生们自信心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学习能力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情绪波动大,与人交往的过程过于敏感
由于很多移民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陪伴他们的时光甚少,让他们过早在学校寄宿,开始面对独立生活的挑战,在他们的生活中可能只能通过电话通讯的形式与自己的父母联系,使得绝大部分农村移民小学生在幼小的年纪里缺乏父母的关爱,当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焦虑的心理,情绪波动大。当他们与同学或者老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与人交往的过程过于敏感,往往会因为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同学之间缺乏信任度,彼此不相信對方,经常发生成群斗殴的现象。
二、农村寄宿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方式方法
(一)培养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在农村寄宿移民小学生生活能力养成以及教育上应该要以“温”、“饱”自理能力的某些指标作为最低的下限,把学习独立生活和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独立生活作为上限。寄宿生活原本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们摆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要学生们养成自己刷牙、洗脸、叠被的好习惯,并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合理的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在学校里,每一位学生需要跟上百人师生一同学习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展开各种班级活动来增进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感情,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学会相互关心帮助。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现了每位同学的文明程度以及综合素质。教育者更要抓在学校寄宿的学生卫生情况,必须教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早起后养成把被子折叠方正的习惯,把洗漱杯、牙膏、牙刷以及脸盆毛巾摆放整齐,并有秩序的打扫寝室、教室、校公共区的卫生,其次在每天的早中晚就餐时间,要自觉遵循有次序的排队打饭,争取做到光盘行动,并且就餐完后还要养成及时的将餐具送到指定位置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们每晚的就寝要派专门的宿管阿姨进行巡查,要求学生们按时就寝,并且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到其他学生,对于个人卫生要求学生们勤洗头洗澡,不留长指甲,不能随地吐痰等。
(三)培养学生们的爱校精神
要树立保持校园卫生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不要将不干净的现象视而不见,应该教育学生爱校应从保持校园卫生做起。并且对于公共的水电也应该要加强后勤管理,少造成浪费,在学校可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用完水后关不紧水龙头,让水哗啦啦的流失,其他同学看见了却事不关己;在寝室里用电,人不在却还一直亮灯的现象等,这些都是在浪费学校资源,浪费国家资源。因此需要加强用水用电的节控,这也是爱校爱国的一种体现。对于学校的公共财物也要爱护,其中包括教室内的门窗、桌椅、多媒体设施,寝室内的床、水电设备以及校园内的一草一木,教育学生们爱护这些公共财物,一方面可以保护到学校的一些财物不受破坏,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爱校护校意识,在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有所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学校更要多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农村的学校可以向城区学校那样采取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的措施,让学生们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在所有的教育活动开展中,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并教会他们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例如在各种危急时刻可以采取的急救办法,熟记相关的急救电话“110”、“112”、“119”等,从而保证学生能在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等全面和谐发展。还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多提醒学生们该注意的地方,例如寝室内规范的使用水电,在校外注意交通安全,不私自下河洗澡游泳等。
总的来说,在我国当前移民寄宿学生的心理成长问题主要存有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波动大,与人交往的过程过于敏感等特点。为此本文所提及的农村寄宿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方式方法有:培养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学生们的爱校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等。
参考文献
[1]马桂芳.农村小学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途径探究[J].学周刊,2018,(07):29-30.
[2]潘汉伟.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J].科技风,2014,(06):223-224.
【关键词】农村移民 小学生 寄宿生活 生活习惯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71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的移民将近百万人,其中移民中的适龄学生就地就入学,因此移民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处于小学阶段的农村寄宿学生们由于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寄宿生活管理者面对这些活泼捣蛋的孩子们不仅要做良师,还要做他们生活上的“保姆”,面对现如今的巨大的竞争压力,再加上这部分学生多少存在缺乏自信、自我要求偏低、生活习惯难改、拉帮结派等问题,都是农村寄宿老师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需要他们对该阶段的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加以关注,并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们走出困惑,并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
一、当前移民寄宿学生的心理与成长与问题
(一)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学生对不同环境所带来的挑战的适应能力,对于这些移民学生来说,他们的特长爱好较少,由于自身的自卑心理也不会过多的去展示自己,这样长期下来造成了农村移民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并且移民生们自信心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学习能力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情绪波动大,与人交往的过程过于敏感
由于很多移民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陪伴他们的时光甚少,让他们过早在学校寄宿,开始面对独立生活的挑战,在他们的生活中可能只能通过电话通讯的形式与自己的父母联系,使得绝大部分农村移民小学生在幼小的年纪里缺乏父母的关爱,当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焦虑的心理,情绪波动大。当他们与同学或者老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与人交往的过程过于敏感,往往会因为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同学之间缺乏信任度,彼此不相信對方,经常发生成群斗殴的现象。
二、农村寄宿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方式方法
(一)培养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在农村寄宿移民小学生生活能力养成以及教育上应该要以“温”、“饱”自理能力的某些指标作为最低的下限,把学习独立生活和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独立生活作为上限。寄宿生活原本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们摆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要学生们养成自己刷牙、洗脸、叠被的好习惯,并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合理的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在学校里,每一位学生需要跟上百人师生一同学习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展开各种班级活动来增进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感情,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学会相互关心帮助。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现了每位同学的文明程度以及综合素质。教育者更要抓在学校寄宿的学生卫生情况,必须教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早起后养成把被子折叠方正的习惯,把洗漱杯、牙膏、牙刷以及脸盆毛巾摆放整齐,并有秩序的打扫寝室、教室、校公共区的卫生,其次在每天的早中晚就餐时间,要自觉遵循有次序的排队打饭,争取做到光盘行动,并且就餐完后还要养成及时的将餐具送到指定位置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们每晚的就寝要派专门的宿管阿姨进行巡查,要求学生们按时就寝,并且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到其他学生,对于个人卫生要求学生们勤洗头洗澡,不留长指甲,不能随地吐痰等。
(三)培养学生们的爱校精神
要树立保持校园卫生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不要将不干净的现象视而不见,应该教育学生爱校应从保持校园卫生做起。并且对于公共的水电也应该要加强后勤管理,少造成浪费,在学校可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用完水后关不紧水龙头,让水哗啦啦的流失,其他同学看见了却事不关己;在寝室里用电,人不在却还一直亮灯的现象等,这些都是在浪费学校资源,浪费国家资源。因此需要加强用水用电的节控,这也是爱校爱国的一种体现。对于学校的公共财物也要爱护,其中包括教室内的门窗、桌椅、多媒体设施,寝室内的床、水电设备以及校园内的一草一木,教育学生们爱护这些公共财物,一方面可以保护到学校的一些财物不受破坏,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爱校护校意识,在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有所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学校更要多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农村的学校可以向城区学校那样采取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的措施,让学生们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在所有的教育活动开展中,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并教会他们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例如在各种危急时刻可以采取的急救办法,熟记相关的急救电话“110”、“112”、“119”等,从而保证学生能在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等全面和谐发展。还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多提醒学生们该注意的地方,例如寝室内规范的使用水电,在校外注意交通安全,不私自下河洗澡游泳等。
总的来说,在我国当前移民寄宿学生的心理成长问题主要存有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波动大,与人交往的过程过于敏感等特点。为此本文所提及的农村寄宿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方式方法有:培养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学生们的爱校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等。
参考文献
[1]马桂芳.农村小学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途径探究[J].学周刊,2018,(07):29-30.
[2]潘汉伟.农村中学寄宿学生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J].科技风,2014,(0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