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VEGFR-2浓度预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患者的预后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预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HCC)预后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4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69例HCC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行TACE术前及术后患者血清VEGFR-2浓度;分析血清VEGFR-2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血清VEGFR-2浓度在有无肝硬化组及肿瘤数目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49),与其他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HCC患者行TACE术后[(10558±7007)ng/L]和术前[(8709±6510)ng/L]血清VEGFR-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按术前血清VEGFR-2浓度平均数8709 ng/L分组,术前血清VEGFR-2高浓度的HCC患者其总生存时间及无疾病进展时间短于血清VEGFR-2低浓度的患者(17个月比28个月,P=0.001;10个月比15个月, P=0.031)。Cox回归示术前血清VEGFR-2浓度是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术前血清VEGFR-2浓度可以预测行TACE的HCC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是直接利用二维图像来构建方差矩阵的。为了充分利用样本类别信息,文章以类间散布矩阵特征向量作为投影方向进行特征抽取。首先用2DPCA先作一次横向压缩,对抽取出的特征矩阵再用2DPCA作一次纵向压缩。与传统二维主成分算法比较,极大压缩了特征的维数,加快了分类速度,提高了识别率。用ORL人脸数据库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期刊
医院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医院安全管理的范围包括消防、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突发性事件处理[1].医院安全管理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关系到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并已逐渐发展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和PD-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门诊就诊144例CHB患者和18名健康献血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Cs表面表达PD-1的细胞比例,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HB患者血
期刊
由于网络处理器(NP)论坛率先于2001年5月发布了技术目标和时间表,众多委员会的工程师竞相制订了NP硬件、软件和测试标准的最佳实用规范.
脑血栓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这对于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1)改善脑的血循环: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以图缩小梗塞范围。  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烟酸、罂粟碱、维脑路通、654-2、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抗栓丸、已酮可可碱、培他定、西比灵等。低分子右旋糖酐
时空上下文(Spatio-temporal context,STC)算法利用上下文中包含的有用信息提升目标跟踪的鲁棒性,取得了良好的跟踪效果.本文联合协方差特征矩的算法增强目标跟踪的鲁棒性,以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CCD图像数据采集卡。以FPGA作为图像数据采集卡的核心,通过LVDS传输技术,异步FIFO,异步块RAM,SRAM缓存乒乓操作等技术,在PCI核的基础上实现了Initiator下的DMA传输;并基于VxWorks平台编写PCI图像采集卡的驱动程序。经测试和验证,PCI图像采集卡稳定可靠,能够实现数据流为60Mb/s的CCD系统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