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中贫困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为了使能够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高校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缓缴学费以及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为贫困生排忧解难。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紧张状况,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应该看到,高校的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经济困难问题,与之并存的“精神贫困”问题也普遍存在着,甚至“精神贫困”比经济困难更严重地影响着一些贫困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为此,积极思考并解决他们的“精神贫困”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与危害
(一)悲观消沉、无可奈何型
这部分贫困生面对困境无计可施,缺乏理想和追求以及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既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没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有的贫困生依赖心理严重,把希望寄托在外来资助上,自己不愿努力,更有甚者,不能正视眼前的困难,生活信心不足,导致思想包袱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二)敏感自尊、封闭孤独型
这部分学生自尊心较强,不愿意轻易求助甚至拒绝帮助。有的贫困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不愿和同学接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结果是越来越孤僻,进而走向了自我封闭。
(三)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型
由于受社会上畸形消费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比吃穿、比消费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贫困生中也大量地存在着。由自卑而产生的爱慕虚荣心理使他们不顾实际地追求物质生活的高水平,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受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片面理解,加之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生怕因为自己“供给”不足而影响孩子“成龙”,故而不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不论自己多么辛苦、多么困难也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从而助长了此种风气。贫困生为达到高消费的目的而“挤压”父母甚至走上邪路,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父母的精神负担,有的甚至还以牺牲兄弟姐妹的学业、前途为代价,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四)不劳而获、偏离正途型
个别贫困生为了迅速“脱贫致富”铤而走险,盗窃公私财物,骗取同学、老师、亲友的钱财,利用兼职、实习等机会进行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更有诸如傍大款等行为,不仅浪费了美好青春,也给大学生群体抹了黑。
近几年贫困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报复社会的案例时有发生,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会对这些学生的人格及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严重者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破坏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做好高校贫困生“经济解困”的同时,“精神解困”也同样十分必要。
三、高校贫困生“精神解困”的方法与途径
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应以“经济解困”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解除精神压力和心理困扰,直面贫困,打造阳光人生。
(一)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服务,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困”
贫困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都比较弱。因此,要从关注贫困生的心灵入手,以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用及时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偏差,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远离心理困扰。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情绪,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巧,学会自我调适,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改善自己、发展自己。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学校应该创设充满爱心的集体氛围,培养贫困生的平等意识,引导他们以平等的、平常的心态,融入同学们之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交往的快乐。
(二)认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怨”
解除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首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是人生价值观。因此,只有加强贫困生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其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才能教会学生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面前做出正确选择。要有效地培养他们正确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并正视眼前的现实。要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理解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导贫困生接受城乡有差距、贫富有差别这个现实,使他们明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缩小贫富差距,让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从而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短”
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教育他们通过拼搏进取不懈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人生幸福,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也说过:“困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要担当历史重任,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艰苦磨炼,奋发拼搏,自强自励。要鼓励贫困生正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在逆境中奋发成才。
(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到贫而不“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教育是所有其他思想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各种助学措施的成效都要靠学生的诚信才能得以实现。近些年来社会上诚信缺失严重,因而在高校贫困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要积极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风尚,鼓励贫困生恪守诚信道德,引导贫困生坚持自我修养,以“慎独”为诚信人格的理想,从点滴做起,时时诚信、事事诚信、处处诚信,以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展示贫困生的良好风貌。
(五)加强艰苦奋斗和创业自强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屈”
艰苦奋斗包含着艰苦和奋斗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既要不避艰苦,又要奋发战斗,唯其艰苦困难,才需立志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体现着一个人在职业生活中克服困难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奋发图强的志气,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精神是贫困生防止思想滑坡、战胜困难、发奋成才的重要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的品质主要包括:热爱劳动,以勤劳为美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困境中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在顺境中居安思危,矢志不渝。新时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并不是要贫困生“以贫为荣”、“以苦为乐”,而是要他们发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定信念,开拓进取。贫困不是贫困生的错,然而对待贫困的态度却取决于贫困生自身。高校要积极教育、引导贫困生增强自立意识和成人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让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学校应树立处逆境而不屈的典型,营造逆境成才更光荣的舆论氛围,鼓励、引导贫困生克服困难,努力成才。
(六)认真开展廉洁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到贫而不“贪”
一个人的廉洁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教育是使人廉洁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贫困生因为特殊的生长经历和家庭条件,更容易滋生唯利是图的思想意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加强廉洁教育,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腐败现象,培养廉洁意识,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廉洁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贫困生从“君子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忧道不忧贫”等传统道德观念中汲取营养,使大学生廉洁教育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之间发生深层契合,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开展,为帮助大学生做到贫而不“贪”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本文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老少边穷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TF0600107。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一、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与危害
(一)悲观消沉、无可奈何型
这部分贫困生面对困境无计可施,缺乏理想和追求以及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既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没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有的贫困生依赖心理严重,把希望寄托在外来资助上,自己不愿努力,更有甚者,不能正视眼前的困难,生活信心不足,导致思想包袱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二)敏感自尊、封闭孤独型
这部分学生自尊心较强,不愿意轻易求助甚至拒绝帮助。有的贫困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不愿和同学接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结果是越来越孤僻,进而走向了自我封闭。
(三)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型
由于受社会上畸形消费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比吃穿、比消费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贫困生中也大量地存在着。由自卑而产生的爱慕虚荣心理使他们不顾实际地追求物质生活的高水平,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受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片面理解,加之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生怕因为自己“供给”不足而影响孩子“成龙”,故而不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不论自己多么辛苦、多么困难也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从而助长了此种风气。贫困生为达到高消费的目的而“挤压”父母甚至走上邪路,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父母的精神负担,有的甚至还以牺牲兄弟姐妹的学业、前途为代价,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四)不劳而获、偏离正途型
个别贫困生为了迅速“脱贫致富”铤而走险,盗窃公私财物,骗取同学、老师、亲友的钱财,利用兼职、实习等机会进行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更有诸如傍大款等行为,不仅浪费了美好青春,也给大学生群体抹了黑。
近几年贫困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报复社会的案例时有发生,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会对这些学生的人格及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严重者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破坏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做好高校贫困生“经济解困”的同时,“精神解困”也同样十分必要。
三、高校贫困生“精神解困”的方法与途径
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应以“经济解困”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解除精神压力和心理困扰,直面贫困,打造阳光人生。
(一)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服务,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困”
贫困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都比较弱。因此,要从关注贫困生的心灵入手,以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用及时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偏差,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远离心理困扰。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情绪,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巧,学会自我调适,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改善自己、发展自己。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学校应该创设充满爱心的集体氛围,培养贫困生的平等意识,引导他们以平等的、平常的心态,融入同学们之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交往的快乐。
(二)认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怨”
解除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首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是人生价值观。因此,只有加强贫困生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其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才能教会学生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面前做出正确选择。要有效地培养他们正确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并正视眼前的现实。要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理解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引导贫困生接受城乡有差距、贫富有差别这个现实,使他们明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缩小贫富差距,让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从而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短”
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教育他们通过拼搏进取不懈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人生幸福,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也说过:“困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要担当历史重任,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艰苦磨炼,奋发拼搏,自强自励。要鼓励贫困生正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在逆境中奋发成才。
(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到贫而不“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教育是所有其他思想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各种助学措施的成效都要靠学生的诚信才能得以实现。近些年来社会上诚信缺失严重,因而在高校贫困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要积极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风尚,鼓励贫困生恪守诚信道德,引导贫困生坚持自我修养,以“慎独”为诚信人格的理想,从点滴做起,时时诚信、事事诚信、处处诚信,以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展示贫困生的良好风貌。
(五)加强艰苦奋斗和创业自强教育,帮助贫困生做到贫而不“屈”
艰苦奋斗包含着艰苦和奋斗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既要不避艰苦,又要奋发战斗,唯其艰苦困难,才需立志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体现着一个人在职业生活中克服困难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奋发图强的志气,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精神是贫困生防止思想滑坡、战胜困难、发奋成才的重要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的品质主要包括:热爱劳动,以勤劳为美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困境中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在顺境中居安思危,矢志不渝。新时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并不是要贫困生“以贫为荣”、“以苦为乐”,而是要他们发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定信念,开拓进取。贫困不是贫困生的错,然而对待贫困的态度却取决于贫困生自身。高校要积极教育、引导贫困生增强自立意识和成人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让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学校应树立处逆境而不屈的典型,营造逆境成才更光荣的舆论氛围,鼓励、引导贫困生克服困难,努力成才。
(六)认真开展廉洁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到贫而不“贪”
一个人的廉洁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教育是使人廉洁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贫困生因为特殊的生长经历和家庭条件,更容易滋生唯利是图的思想意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加强廉洁教育,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腐败现象,培养廉洁意识,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廉洁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贫困生从“君子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忧道不忧贫”等传统道德观念中汲取营养,使大学生廉洁教育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之间发生深层契合,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开展,为帮助大学生做到贫而不“贪”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本文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老少边穷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TF0600107。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