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籍出版社是我国五百多家出版社中的一个特殊序列,它自成立之初就肩负着整理出版古代典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但是另一方面作为经营单位也不得不讲求经济效率和效益。在目前图书市场不景气,古籍类图书普遍销量不高且下滑的情况下,全国22家古籍社中很多单位陷入经济效益低下、经营举步维艰的境地,而这种状况又导致单位没有能力开展正常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面对这样的两难局面,古籍出版人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怪圈,走出一条古籍图书与普及图书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高的发展之路。
中华书局是古籍社的排头兵,作为一家成立于1912年的老牌优秀出版社,建社以来出版了很多有影响的好书、大书,在出版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是这样一家拥有雄厚出版资源的出版大社,前些年的经营也曾经走入了死胡同。但这种情况自2006年以来大有改观,从图书订货会上也能看出来——2007年以来的的图书订货会上中华书局摊位一年比一年热闹、红火:参观的、下订单的、谈书稿的,更兼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摄像,可以用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形容。
这一切现象的缘起皆来自于一本书,一本上市一个月即售出100万册的学术普及读物,这本超级畅销书就是中华书局借助央视名牌栏目“百家讲坛”精心打造的《于丹〈论语〉心得》。
这本书也是中华书局成功转型的最好例证,被中华书局的李岩总编戏称为“老树上发出的新芽”。而在此次订货会之前2007年1月9日召开的出版业高层论坛上,李岩有一个精彩的发言,回顾了中华书局自2003年开始的转型之路,总结了几年来的经验得失,得出一个最重要的结论:中华的转型来自于经营思路的调整和改变。作为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承担着众多的国家古籍整理任务,也聚焦着很多学术大家殷切的期望。“弘扬传统,服务学术”也一直都是他们严格遵循的宗旨,由此也决定了他们的长期以来的经营思路。而此次高层论坛,李岩则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书局打造为“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商”。
由“服务学术”到“传播文化,优化生活”,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书局在坚守学术文化阵地的同时,对学术大众化、学术平民化更多的努力。而对于中华书局这样一个拥有悠久传统、厚重学术积累的“大树”来讲,其本身具有地方古籍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资源:品牌影响力、高端作者群、出版选题资源、地处首都的区位优势等等。所有这些,在中华书局调整经营思路后立即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张力,迅速转化为出版优势和市场优势。由此,我们见证了中华书局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到《于丹〈论语〉心得》的涅槃之路。同时顺理成章地也有了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简体本和“中华经典藏书”等一系列面向市场的普及读物的大量推出。
中华书局积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经营思路,整合自身资源,推进内部改革,使得一个步履维艰的老牌大社重新锐意向上、生机勃发,其经验很值得古籍社的同行们好好参考、借鉴。
一、针对当前图书市场的新情况、新形势,及时转换、调整经营思路
注重学术品位与适应、追求市场热点并非是一对矛盾体。出版社的经营思路与出书宗旨多是根据出版社多年来的出书特点、自身优势而制定的。其具体情况与该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是不能随意摒弃、推翻的。但根据每个阶段图书市场的不同特点,予以微调,扩大内涵,深度开发,则是每一个出版社保持蓬勃生机的前提。
二、借力强势媒体,重点打造畅销书;以点带面,由畅销书带动全品种的热销
跨媒介与多种媒体合作,集全社之力重点打造推广,是中华书局几本超级畅销书成功的必备前提,缺一不可。据中华书局图书营销中心的工作人员讲,《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就是他们中心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社领导与全社上下的关心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超级畅销书的集团带动效用不容忽视。还是以中华书局为例,其《正说清朝十二帝》一炮走红,全国销量逾30万册,在此超级畅销书的带动之下,中华书局的“正说历史”系列已经扩大到了《正说汉朝二十四帝》、《正说清朝十二臣》等,并且每个品种都有不俗的销量,这在《正说清朝十二帝》走红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更重要的,这本书也从整体上带动了中华书局历史类大众读物品种和销量的增加,一些知名学者甚至主动与其联系出版事宜,其大众读物历史板块已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崭新阶段。
三、营销前移,逐步将全局思想统一到以营销为核心的思路上来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出版社都有过类似的争论:是以编辑为龙头还是以发行为重心。中华书局的经验是以读者即市场为中心。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读者需求、市场情况来展开。这就意味着,营销意识、营销观念将贯穿到编、印、发等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去,社内各个部门也由营销而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不再像以往的各自为战、工作断节。
古籍出版工作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有很多的共性。中华书局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家古籍出版社认真学习、借鉴、吸收,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前和市场接轨,锻炼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唯有如此,古籍出版社才能在面临改革转制、发展壮大的紧迫形势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残酷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中华书局是古籍社的排头兵,作为一家成立于1912年的老牌优秀出版社,建社以来出版了很多有影响的好书、大书,在出版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是这样一家拥有雄厚出版资源的出版大社,前些年的经营也曾经走入了死胡同。但这种情况自2006年以来大有改观,从图书订货会上也能看出来——2007年以来的的图书订货会上中华书局摊位一年比一年热闹、红火:参观的、下订单的、谈书稿的,更兼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摄像,可以用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形容。
这一切现象的缘起皆来自于一本书,一本上市一个月即售出100万册的学术普及读物,这本超级畅销书就是中华书局借助央视名牌栏目“百家讲坛”精心打造的《于丹〈论语〉心得》。
这本书也是中华书局成功转型的最好例证,被中华书局的李岩总编戏称为“老树上发出的新芽”。而在此次订货会之前2007年1月9日召开的出版业高层论坛上,李岩有一个精彩的发言,回顾了中华书局自2003年开始的转型之路,总结了几年来的经验得失,得出一个最重要的结论:中华的转型来自于经营思路的调整和改变。作为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承担着众多的国家古籍整理任务,也聚焦着很多学术大家殷切的期望。“弘扬传统,服务学术”也一直都是他们严格遵循的宗旨,由此也决定了他们的长期以来的经营思路。而此次高层论坛,李岩则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书局打造为“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商”。
由“服务学术”到“传播文化,优化生活”,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书局在坚守学术文化阵地的同时,对学术大众化、学术平民化更多的努力。而对于中华书局这样一个拥有悠久传统、厚重学术积累的“大树”来讲,其本身具有地方古籍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资源:品牌影响力、高端作者群、出版选题资源、地处首都的区位优势等等。所有这些,在中华书局调整经营思路后立即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张力,迅速转化为出版优势和市场优势。由此,我们见证了中华书局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到《于丹〈论语〉心得》的涅槃之路。同时顺理成章地也有了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简体本和“中华经典藏书”等一系列面向市场的普及读物的大量推出。
中华书局积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经营思路,整合自身资源,推进内部改革,使得一个步履维艰的老牌大社重新锐意向上、生机勃发,其经验很值得古籍社的同行们好好参考、借鉴。
一、针对当前图书市场的新情况、新形势,及时转换、调整经营思路
注重学术品位与适应、追求市场热点并非是一对矛盾体。出版社的经营思路与出书宗旨多是根据出版社多年来的出书特点、自身优势而制定的。其具体情况与该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是不能随意摒弃、推翻的。但根据每个阶段图书市场的不同特点,予以微调,扩大内涵,深度开发,则是每一个出版社保持蓬勃生机的前提。
二、借力强势媒体,重点打造畅销书;以点带面,由畅销书带动全品种的热销
跨媒介与多种媒体合作,集全社之力重点打造推广,是中华书局几本超级畅销书成功的必备前提,缺一不可。据中华书局图书营销中心的工作人员讲,《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就是他们中心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社领导与全社上下的关心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超级畅销书的集团带动效用不容忽视。还是以中华书局为例,其《正说清朝十二帝》一炮走红,全国销量逾30万册,在此超级畅销书的带动之下,中华书局的“正说历史”系列已经扩大到了《正说汉朝二十四帝》、《正说清朝十二臣》等,并且每个品种都有不俗的销量,这在《正说清朝十二帝》走红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更重要的,这本书也从整体上带动了中华书局历史类大众读物品种和销量的增加,一些知名学者甚至主动与其联系出版事宜,其大众读物历史板块已进入一个良性互动的崭新阶段。
三、营销前移,逐步将全局思想统一到以营销为核心的思路上来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出版社都有过类似的争论:是以编辑为龙头还是以发行为重心。中华书局的经验是以读者即市场为中心。所有的工作都围绕读者需求、市场情况来展开。这就意味着,营销意识、营销观念将贯穿到编、印、发等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去,社内各个部门也由营销而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不再像以往的各自为战、工作断节。
古籍出版工作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有很多的共性。中华书局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家古籍出版社认真学习、借鉴、吸收,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前和市场接轨,锻炼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唯有如此,古籍出版社才能在面临改革转制、发展壮大的紧迫形势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残酷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