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广东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

来源 :物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冷链物流人才是推动农产品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冷链市场的重要因素。基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及路径选择的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要求以及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育和供应所面临的主要困境,针对人才供应与“一带一路”需求不均衡、不匹配等现状,构建“五合五同四层次”农产品冷链物流进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出更新理念精准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围绕优质资源建立跨文化协同创新与教育互利合作、加快“通用型+专业化”国际高端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国际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en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o the cold chain market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oute sel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the belt and road”construction for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Guangdong in cultivation and supply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s in the“the belt and road”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equilibrium and mismatch between supply of talents and the demand of“the belt and road”, the paper builds the advanc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with“five fusions, five synergies and four levels”and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s further: updating the concept, cultivating accurately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s, establishing intercultur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round high-quality resources,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high-end talents with universal and specialized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Guangdong to cultivate high level and high quality international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the belt and road”.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talent training mode
  隨着“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效率、效益和规模日益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乎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的高低、流通效益的好坏和流通规模的大小。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培养大批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1],是加速推动农产品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冷链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1  研究述评与问题提出
  学界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成果颇多,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侧重于培养对策路径研究
  费汉华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健全冷链物流课程体系、提升冷链物流教学团队素质、建设冷链物流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制定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关键要素[2]。何晓林等人从营造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开展冷链物流理论与教育理念研究、加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冷链物流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3]。邓海燕分析冷链物流人才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途径:一是学校加快冷链物流专业特色建设,实现冷链物流人才批量培养;二是企业或培训机构加大对传统物流向冷链物流转岗人员的培训[4]。   1.2  侧重于培养模式研究
  王郁葱、吕冬梅先后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视角对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5-6]。谭锦荣、王婷从加强“现代农产品流通学”学科建设、推动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中层管理人员、开展企业家进入大学讲堂的实践讲座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人才培养模式[7]。辜丽川等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性要素、实施性要素和评价性要素入手,探索农产品物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8]。谢虎军基于湖南省农产品物流视角,提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9]。此后,谢虎军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深入研究,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岗位见习等培养模式及产学研结合,以职教集团牵头,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及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企业顶岗、校企并行”的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10-11]。
  从上述学界研究重点和路向来看,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对策路径和模式两个层面。这些研究从相关视角对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见解或展开讨论,但从“一带一路”的战略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则较少,缺乏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与优化机制、如何创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而这些问题正是现阶段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支撑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与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一带一路”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需求及供给、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一带一路”视域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路径。
  2  “一带一路”建设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要求与存在的主要困境
  广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和关键节点,已培养了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冷链人才。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日益推进,现行的冷链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模仍存在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实现《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本在于民心相通,而核心在于培养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关键领域的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互通”[12]。
  2.1  “一带一路”建设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要求
  2.1.1  深谙国际标准研制之道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标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共同语言和纽带,精通标准的人才是实现民心相通的关键。国际标准化冷链人才必须通晓农产品冷链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信息标准的研制规律与机制,必须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冷链国际标准操作经验。
  2.1.2  精通涉外法律法规与贸易规则
  国际农产品冷链流通涉及到相关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及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不通晓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物流人才难以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農产品国际冷链物流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精通农产品冷链涉外法律法规与贸易规则、惯例的高素质冷链人才的支撑。
  2.1.3  拥有精湛的冷链技艺和娴熟的外语水平
  “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外语+专业技能”的“国别通”式人才[13]。“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跨境冷链物流,涉及65个国家与地区,精通一门外国语言或者几门外国语言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基础,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是实现“五通”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国际农产品冷链流通中,需要大量具备精湛冷链技艺和娴熟外语能力的“国别通”式人才。
  2.2  存在的主要困境
  近年来,尽管广东省高层次冷链人才规模日益扩大,但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要求相距较远,主要存在高端复合型人才紧缺、“国别通”人才相对不足、创新型人才严重缺失、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等困境。
  2.2.1  高端复合型人才紧缺
  在广东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通晓制冷、保温、食品、物流、供应链、标准化、涉外法律、国际贸易、外语等领域专业知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不仅如此,农产品冷链物流高端复合型人才地域分布,也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珠三角地区人才相对集中,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严重缺乏。
  2.2.2  “外国通”人才相对不足
  据2017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统计,我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我国留学生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留学生的比例超三成,占日本和韩国比例更高达半数及以上,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人数相对较少,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展的增长点,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为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增幅的平均值超过20%[14]。随着更多的国内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急需一批精通当地语言、深谙历史文化及习俗、通晓国际惯例规则、擅长国际交流的“外国通”人才。
  2.2.3  创新型人才严重缺失
  创新型冷链人才具备难能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不拔的创新意志、敏锐深邃的创新洞察力、远见卓识的创新思维、广博精深的创新知识和严谨科学的创新实践等特质。技术创新是冷链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15]。创新冷链技术,推动物流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依靠创新型冷链人才。近年来,广东冷链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创新型冷链人才数量甚少,规模较小,远远达不到“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   2.2.4  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
  目前,广东省冷链物流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短缺。冷链物流人才由普通操作工人和冷链物流技能人才组成,其中普通操作工人占比较大,冷链物流技能人才占比相对较低[16]。此外,广东冷链物流人才供求地域分布不均衡,拥有精湛的冷链技艺,并能运用掌握的技艺解决冷链活动中具体实际问题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17]。
  3  广东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选择
  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是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因素之一,随着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五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冷链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的探讨与研究成为广东大中院校、企业和政府机构日益关注的热点。大力培育和锻造农产品冷链“国别通”国际化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为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并深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与文化的农产品冷链国际化人才,根据“一带一路”建设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要求,考虑“一带一路”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供需现状,借鉴其他学者提出的人才培育模式[18],构建“一个核心、五合五同四层次”农产品冷链物流进阶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核心、五合五同四层次”农产品冷链物流进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和物流协会各方理念融合、团队融合、技术融合、标准融合、管理融合为基础,以协同建设、协同培育、协同管理、协同创新、协同分享为指导思想,协同开发符合物流行业标准要求的“冷链物流行业知识与技能、冷链物流管理运营能力、冷链物流规划与决策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层次进阶课程体系的教育模式。
  3.2  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带一路”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既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也要统筹协调国外优质资源。不断加大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培养大量共建“一带一路”急需的冷链物流人才。
  3.2.1  更新理念,精准培养冷链物流人才
  根据“一带一路”战略需求制定出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培养人才。广东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筑国际化人才培育平台,建立前瞻性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一带一路”急需的冷链物流各层次人才梯队,补足广东国际化人才短板[13]。
  3.2.2  围绕优质资源建立跨文化协同创新与教育互利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教育各具特色,资源种类繁多、互补性强、合作机遇巨大。广东地方高校应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联合培养及境外合作办学机制,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教育联盟,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项目,扩大留学教育资金投入的规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国际视野,拓宽冷链物流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高端人才[19]。
  3.2.3  加快“通用型+专业化”国际高端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是实现“五通”的前提,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互通这一引擎,是解决语言等通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研究冷链物流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路径,弥补其语言技能、冷链物流行业知识与技能、历史文化视野、实践思维等方面的短板,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大量通晓对方语言、具备国际视野、掌握引领制冷、保温、食品、物流、供应链、标准化、涉外法律、国际贸易、外语等领域专业知识,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国际化冷链物流高端人才。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推进,人们对农产品冷链人才培育的认知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关注冷链人才培育的数量规模,更关注冷链人才培育的层次和质量,冷链人才的国际需求日益增多,这些需求可以通过“一个核心、五合五同四层次”进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但是,广东目前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发展还存在较多困境,其中包括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外国通”人才较少,创新型人才匮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因此,应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系统研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和应用,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冷链物流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高水准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唐静,赵烨.“一带一路”倡议与高校外经贸双创人才培养优化[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29(1):139-144.
  [2] 费汉华. 高职院校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探析[J]. 企业导报,2014(22):72-73.
  [3] 何晓林,彭志成,陆元元. 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5):257-258.
  [4] 邓海燕. 浅析冷链物流人才的特性及培养途径[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4):147-148.
  [5] 王郁葱.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64-65.
  [6] 吕冬梅. 基于市场需求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与研究[J]. 物流技术,2013,32(17):491-493.
  [7] 谭锦荣,王婷. 高校培养现代农产品流通人才的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972-6973,6975.
  [8] 辜丽川,杨露,张友华,等. 高校农产品物流工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14,14(5):19-21.
  [9] 谢虎军. 特色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农产品物流视角[J]. 物流科技,2014,37(4):53-54.
  [10] 谢虎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物流科技,2014,37(11):43-45.
  [11] 谢虎军. 高职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物流科技,2015,38(5):130-133.
  [12] 刘鲁吉.“一带一路”背景下济南市人才支撑策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147-148.
  [13] 周秀琼.“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路径选择[J]. 学术论坛,2018,41(3):98-104.
  [14]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EB/OL]. (2017-12-19)[2019-03-12]. http://www.ccg.org.cn/Event/View.aspx?Id=8111.
  [15] 刘方,粱浩,孙翠霞,等.“技术创新、资本创新”双轮驱动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应用[C] // 2014年全国用电与节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191-197.
  [16] 严雪晴,陳晓华. 产业升级视阈下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1):270-272.
  [17] 林芳,严雪晴.“一带一路”和产业升级视域下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供需论析——以广东省为例[J]. 中国储运,2016(8):115-117.
  [18] 梁盛,刘澜江,谢雨萍. 酒店管理专业“五融五共三层次”进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72-75,87.
  [19] 李荣丽,刘小勇,李奇涵,等. “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三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机械设计,2018,35(S2):309-312.
其他文献
复述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种综合性训练,能够有效导向学生的能力提升,在分析与整理英语语言中,能够让学生获得对应的知识理解,实际性地内化与吸收知识.并在阅读教学能够去发展
目的 分析小柴胡汤剂作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的血清多肽变化,评价其治疗效应.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及小柴胡汤剂治疗组,利用弱阳离子磁珠纯化血清多肽,应用时
文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组成部分,并且从初中阶段开始所占据的比重逐步增大,那么教学目标设定时关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要求也随之增多.本文中我就从初中阶段的语文
在市场亟待规范的状况下,餐馆经营者应自律,找正规消毒公司合作,从源头上阻断有害健康的餐具上桌。消费者也要学一学辨别餐具是否卫生的方法:1.看包装。上面应印有生产厂家的明确
为了有效推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以校企合作平台和多层次技能竞赛平台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
2019年,产业互联网(又称"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植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界共识,这不仅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热度,更加快了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