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的社会文化史观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归纳总结现今词典史研究不同视角的基础上,认为词典史不能是脱离社会文化现实的“真空产品”研究。词典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大根本属性,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语言事实和社会文化现实形成了有机互动。用“社会文化观”来开展词典史研究既可观察词典的本体特征与发展规律,可以探究词典与语言、社会文化之间的微妙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词典 词典史 社会 文化
  
  一、引言
  
  词典是参考书的原型,词典编纂及相关研究均可纳入词典学的范畴。Hartmann(2005:4)曾指出,“词典学日益发展成熟,包括词典编纂实践与词典理论研究两部分”,可以说,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将词典理论研究进一步细化,它可从以下多个不同视角入手:①词典本体;②词典历史;③词典评论;④词典结构;⑤词典类型;⑥词典用户。由此可见,词典史研究是词典学领域中极其核心的一个部分,通过追溯词典源流,可以了解词典本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识古通今。同时,在观察词典本体的同时,还可以挖掘词典及其编纂者与文化、社会及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可以说,词典史既在描述语言,又在描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词典史既是语言史,又是文化史、社会史。
  
  二、词典史研究视角
  
  具体来讲,词典史研究可采取不同视角。在西方词典史研究中,学者或从人类学、或从历史语言学、或从词典类型等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词典史(Hartmann,2005:41~47)。在中国,词典史研究同样备受关注,目前国内的词典史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视角:
  (一)词典编纂观(The Internal Approach):主要关注词典本体及其编纂原则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种词典史研究中,词典可按编纂的不同手段及本身的典型特征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有其独特性,这也是迄今为止最普遍的研究角度。
  (二)词典类型观(The Genre-specific Approach):对某一特定类型的词典进行历史性梳理归纳,如新词词典、英汉学习词典等的历史研究(高永伟,1998;杨文秀,2003)。同时,对词典学某一方面的历史回顾也属于此范围,如词典注音方式的历史研究(张万方、张康仪,2003)。
  (三)词典语言观(The Linguistic Approach):研究词典发展与语言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与相互影响。如胡开宝(2005)在《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一书中分析研究了1911~1937年的英汉词典,这些词典对汉语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导致该时期的汉语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四)词典文献观(The Philological Approach):对已出版的词典进行文献总述,了解词典出版的相关信息,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参考资料。
  (五)词典本史观(The Metahistorical Approach):基于词典史之上的词典史本体研究,该研究视角须以充分发展的词典史研究为基础,因而尚在起步阶段。在国内,张万方(2005)曾针对我国英汉-汉英词典的历史研究进行纠错指正,可谓本视角较典型的运用。
  (六)词典个体观(The Individual Approach):旨在研究某部词典的历时变化与发展过程,多从该部词典的不同版本入手,来分析词典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与时俱进,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版创新。运用该视角的词典史研究不胜枚举,可把它们称作“词典小史”。
  以上为国内词典史研究的一个总结,不同视角各有千秋,自成一体。但从总体看,它们多从词典本体出发,着重词典文本分析研究,很少关注或提及词典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词典编纂及语言发展的特约性与影响力。笔者认为,语言、词典、文化并非孤立存在,应该把词典置于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在三者的互动发展过程中来追溯词典的历史发展脉络。
  
  三、社会文化史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能丰富和传承文化,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也没有人类历史,因为人类活动起源于符号的运用(陈原,1983:24),语言又可看作文化的一部分,既反映文化,又受文化影响制约。
  词典本身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大根本属性。首先,词典是语言的载体,记录和传递某一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正是这种描述和记录将语言才得以代代传承,流传后世。与此同时,词典的处理对象就是语言,其性质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
  词典的文化性导致它的产生、发展与未来趋势均受制于当下的文化现实。首先,词典是人类交流的产物,正是这种交流的需要才导致语言的产生,更进一步,只有当语言和文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出现词典,随着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词典进而逐步演变和完善。因此,“词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化成果的总结和突出体现”(彭敬,2007)。另外,词典作为文化产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如规范性、权威性、简明性等是词典最典型的文化特征。
  词典具有社会性。词典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所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所传递的语言文化信息受制于社会的约定俗成和社会成员的认知习惯。另外,词典的问世和发展都源自于社会用户群体的意识和需求,词典内容必然折射出社会群体的思维模式与认知需求,因此,词典是社会产品。
  语言、词典、文化、社会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它们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互动过程:词典是语言、文化、社会的载体,反映语言和社会文化现实及变迁,语言作为“协调器”的角色,把几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一方面,语言和社会文化现实不是静止不变的,社会文化变迁会直接折射到语言或语言观上,从而带动词典更新进化,促进词典事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词典内容、词典编纂理念及手段的改变无不体现其所处历史环境下的社会文化现实,从根本上说,这正是“某词典”会成为“该词典”的缘由所在。
  由此可见,词典史应从社会文化观(The Sociocultural Approach)入手,词典研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态的,词典在其发展进程中与语言、文化、社会有机互动,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构成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史:词典和语言均属于文化范畴,词典的根本属性决定词典的历史发展既受制于语言事实和社会文化现实,同时又作为载体和映射器来表达、反映、传承语言和社会文化信息,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向前发展。
  
  四、结论
  词典史研究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现实,仅宥于词典本体的词典史显然忽视了词典的根本属性,把词典看作了“真空产品”。相反,词典是记录语言和社会文化现实的真实文本,它的产生、发展与未来趋势受制于当下的社会文化现实。一部词典史可看作是由多个社会文化现实镜头集合而成的影像作品。因此,采用社会文化观来解读词典史意义重大,它既可在分析不同词典特点的基础上总结词典本体的发展规律,又可结合词典自身的发展规律来探寻词典史与社会文化进程之间紧密而又微妙的联系,真正做到究其源、查其根、明其果。
  
  参考文献:
  [1]Hartmann,R.K.K.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exicography[C].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3]高永伟.英汉新词词典编纂的过去与现在[J].辞书研究,1998,(6).
  [4]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C].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5.
  [5]彭敬.关于词典本质属性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7,(6).
  [6]杨文秀.二十世纪英汉学习词典回眸[J].外语研究,2003,(3).
  [7]张万方,张康仪.我国英汉词典的注音: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
  题[J].辞书研究,2003,(3).
  [8]张万方.我国英汉——汉英词典发展史研究中的差错辨正[J].辞
  书研究,2005,(3).
  
  (蒋文凭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510515)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相同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2周,
近年来,家蚕农药中毒的现象有增无减,不仅造成蚕茧减产,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还影响到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中毒损失。
以广西桑树品种芽为材料,以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用紫外光谱吸收、凝胶电泳、ISSR等方法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DNAA260/A280比值在1.85~1.98之间,得率约为0.167~0.432μg&#1
摘 要:训诂学上讲究解词释义要遵循“词义的时代性”原则、“词义的社会性”原则和“释义要联系语境”原则。本文主要从训诂的原则出发,讨论“纹身”和“文身”哪一个更可取的问题。最后得出“在当代社会,‘纹身’更为可取”的结论。  关键词:文身 纹身 训诂 符号    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个性的社会,为了追求与众不同,“文身”这一古老习俗,吸引了众多好奇者的眼光,有关文章不时见于报端。然而,报章用字多用“纹身
蚕室简易降温技术一“人工降雨法”是在高温季节使蚕室快速降温的一项有效技术。该技术通过水泵把清凉的农家井水抽出,喷淋蚕房屋顶,利用水分蒸发而达到蚕房降温的目的。具体的
本文回顾了梧州市桑蚕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的发展态势以及制约进一步发展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桑蚕业的对策。
"把"字句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用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在练瑜珈中教学"把"字句,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教材编写时可以突出"把"字句。
今年四月份,广西南宁市市郊和贵港等地有些蚕农来电反映,现在蚕茧价格回升了,但我的桑园产叶量很低,简直没叶养蚕,很是心急!不知何原因?据笔者调查和分析,这是因为今年广西有些地方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文学体裁和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汉语的欧化现象就是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产生影响的一个实
桑蚕微粒子病是严重威胁蚕种繁育的毁灭性病害。做好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能预知微粒子病原菌的存在与分布情况,预测微粒子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回避蚕种生产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