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在一些非专业报刊杂志上看到一些危言耸听的数字,如我国人群中精神疾病发生率已达20%~30%,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达70%~80%,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不断增加。显然,这有些夸大其词了,这里很可能是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了。
首先,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尚未泛化,反应不甚剧烈,且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心理紊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短暂焦虑、一时的不高兴或烦恼,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尚未有明显影响,临床上没有构成可辨认的综合征。这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一般的心理咨询来解决。
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这类人已有了明显的临床综合征,如焦虑症、惊恐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但这些心理障碍的病人并非精神病人,他们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类病人本人感到痛苦,迫切要求帮助,是医学心理咨询的合适对象。
精神疾病则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这类病人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出现幻觉、妄想,并且常常不认识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这类病人需接收专科诊治,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
试想在人生的长河中,又有几个人没有发生过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呢?考试失败后的哀声叹气,无故受责备后的愤愤不平,财产受损后的悲痛欲绝,好友分手后的离愁别绪,等等。这些不良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几小时、几天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把他们都划入心理障碍的范围中去,则有点虚张声势。其实,在总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不过1%,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也只有5%~10%。那些危言耸听的数字,很可能是混淆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概念。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会不会不断增加呢?有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紧张性增加,知识更新快,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并不能预示心理应激及其相关疾病与日俱增,以致前景甚忧。而实际情况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福利措施的改善,饥寒交迫的最严重的生存应激消失了;随着每周工作日和每天工作日寸的减少,休闲和娱乐时间的增加,职业应激的程度可能下降;随着电脑和自动化技术、遥感和遥控技术的发展,脑力和体力劳动强度的减少与效率的增加,劳动将成为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而不是负担与应激。因而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水平、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程度都将获得提高。
(编辑 汤知慧)
首先,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尚未泛化,反应不甚剧烈,且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心理紊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短暂焦虑、一时的不高兴或烦恼,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尚未有明显影响,临床上没有构成可辨认的综合征。这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一般的心理咨询来解决。
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这类人已有了明显的临床综合征,如焦虑症、惊恐障碍、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但这些心理障碍的病人并非精神病人,他们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类病人本人感到痛苦,迫切要求帮助,是医学心理咨询的合适对象。
精神疾病则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这类病人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出现幻觉、妄想,并且常常不认识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这类病人需接收专科诊治,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
试想在人生的长河中,又有几个人没有发生过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呢?考试失败后的哀声叹气,无故受责备后的愤愤不平,财产受损后的悲痛欲绝,好友分手后的离愁别绪,等等。这些不良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几小时、几天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把他们都划入心理障碍的范围中去,则有点虚张声势。其实,在总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不过1%,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也只有5%~10%。那些危言耸听的数字,很可能是混淆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概念。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会不会不断增加呢?有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紧张性增加,知识更新快,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并不能预示心理应激及其相关疾病与日俱增,以致前景甚忧。而实际情况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福利措施的改善,饥寒交迫的最严重的生存应激消失了;随着每周工作日和每天工作日寸的减少,休闲和娱乐时间的增加,职业应激的程度可能下降;随着电脑和自动化技术、遥感和遥控技术的发展,脑力和体力劳动强度的减少与效率的增加,劳动将成为人们的需要和爱好,而不是负担与应激。因而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水平、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程度都将获得提高。
(编辑 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