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简介:
陈霁, 四川射洪人,当代作家。当过教师、公务员和媒体人。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花城》《作家》《天涯》《散文》《美文》等报刊。部分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作家文摘》等选刊选载。部分作品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和中国散文排行榜。有作品入选多种中学语文阅读教材。著有《诗意行走》《城外就是故乡》《白马叙事》《白马部落》等。
2014年初,陈霁深入平武白马乡挂职体验生活。去年夏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白马部落》,《人民文学》去年12期发表了《白马部落》的部分章节,引起较大反响。
孙婧,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与批评理论、当代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题记:何谓“文化”?我们要从“过去的文化”中挖掘什么?《白马部落》努力要彰显的正是对“过去的文化”的言说。陈霁以言说者对“消逝”的过去不再沉默,解剖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古老民族文化,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追问何谓“文化”以及我们对待这种“过去的文化”的态度。于是,我感到了震撼,一种古老的文化即将消亡的怅惘,徘徊在现代文明和文化传统之间。为避免文学批评的过度阐释,让我们还是回到作家创作的现场来考量吧。
孙婧(以下简称孙):我要引用你在《白马部落》里的一段话开始这次的谈话。你写道:“天空还是原先稿斯瑙的天空,太阳还是原先的那一枚太阳。但是故乡,家园,曾经的最美白马山寨稿斯瑙,十年前就被埋葬在这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水之下。容器打碎了,她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气体一样四处飘散。”看到这一段,我很感动。我总觉得,坚持是另外一个路数,它剔除了功利,会从浮躁很深的世界里走出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让你关注白马这一少數民族部落?
陈霁(以下简称陈):这要从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去白马说起。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三年,从重庆江津调到绵阳的宣传部门工作,很快就听说了白马人,很神往。不久,我得到了一个去那里调研或者说采访的机会。由于他们的服饰、语言、歌舞、祭祀、历史传说,无不令人感到神秘 ,有特殊的美感。那也是我第一次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神秘和美感,就特别具有冲击力,让我终身难忘。后来,多去了几次,接触了一些相关资料,我感到这个民族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白马人非常古老,他们的文化非常珍贵,具有独特性甚至唯一性;
二是他们地域不大,人数很少,很弱小,他们的历史传说和歌唱都带有悲怆的色彩,令人动容;
三是,他们没有文字,来历不明,所以关于他们历史和身份的一切解读,都只能留存于他们尤其是老人的口碑,一个白马老人的离去很可能就是一小块历史的消失;
四是,他们处于强势民族的夹缝里,被同化、汉化的进程从古至今一直持续,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现代化的大潮中,他们身不由己,民族特征正在迅速丢失之中。
综上所述,白马人因其古老、独特和弱小,特别值得我们去关注,去书写。据我所知,还没有人对他们进行过系统、全面和有深度的文学反映。一定程度上说,那里还是一块文学的处女地。说得悲壮一点,我正在做的,实际上是在刻录一个民族正在消失的背影。
在我刚刚进白马的时候,恰好央视播出了一部大型纪录片《解密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白马藏》。它披露,复旦大学人类学中心通过基因比对,发现白马人是最早来到亚洲大陆的人群,比汉人、藏人甚至日本的北海道阿依努人、印度洋上的安达曼人都要古老。这部片子,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加深远广阔的背景,似乎也放大了我写《白马部落》的意义。
孙:孕育生命的文学令人向往和忘情,而在这其中也蕴藏了让人惊诧的可能。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非虚构”的文学创作方式有了兴趣?
陈:对非虚构产生兴趣,还只是进入白马前夕。那之前,《人民文学》在倡导“非虚构”,隆重推出了《梁庄》、《瞻对》等一系列“非虚构”作品,影响很大。当我把目光投注于白马,并且用非虚构手法去表现它,就显得顺理成章。因此,写一部关于白马人的“非虚构”作品,在当时来说,就是我的主要意图。但是,当我真正来到白马人中间,对白马人有了大致了解并且掌握了丰富的素材以后,就觉得白马是一个比较大的题材,仅仅是写一部“非虚构”还是不够的。
孙:2014年秋天,你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白马叙事》。在《白马部落》的《后记》中,你说自己像一个独行侠,奔波于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乡的各个寨子之间,以无知无畏的热情拍马直奔白马。白马人谜一样的回忆,有了真诚,有了生气,它的意义在叙述之外,就像暗夜里的星辰,凝聚了更多的文学的力量。相对于《白马叙事》,《白马部落》显然是你真正想写的一本书。似乎,《白马部落》更像是小说所呈现的样式,它以“非虚构”来把握现实的复杂性。你是如何看待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对位关系的?
陈:文学是从现实的土壤里生长的花卉。一个作家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他拥有一块什么样的土壤。土壤肥沃,深厚,广袤,他就有了成功的前提。
我文学起步晚。之所以也能取得一点成就,我以为,原因在于,自己有比很多人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我出生城市,长在农村,先后在5个地方生活,正式的工作单位就经历了8个。在不同地域、行业之间的频繁挪动,获得了许多人得不到的经验,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因此可以说,我是在现实生活给了我较多积累之后,才开始走向写作的。
我以为,任何写作,尤其是叙事文体的写作,说到底都是对个人经验的开发。我们的故乡、生活的城市——自己拥有的现实,无疑是个人经验的主要来源。因此,拥有丰厚的本土经验,有自己的微观地域,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底子、地理坐标和素材来源,意义非常重大。
我的故乡四川射洪,它是陈子昂故里,有文化积淀。但是,离开太早,时过境迁,我发现,它不足以成为我写作的根据地;而我所在的绵阳,我机关干部的身份,注定了我对社会的认知,有太多的盲区——它也无法满足我的文学需求。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白马,即平武县白马藏族乡。这里不但民族独特,并且,解放前这里鸦片泛滥,土匪如麻,还遭遇过国民党中央军毁灭性的打击。总之,这里背景深邃,元素丰富,故事精彩,值得我去挖掘,需要我去留存。这就是我去白马挂职写作的动力。
孙:白马部落,是你写作的动力,也是一种文学表现方式的开始。在这样收获的时刻,如果单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非虚构”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信仰、梦想还是事关一种本质的真实?
陈: 关于“ 非虚构”,此前我并不怎么了解。就是现在,我都感到它的边界非常的模糊,非常的不确定。但是,至少,我可以给它的定义的是,它是纪实的,或者说是竭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它也是文学的,在表现手法上应该是丰富而开放的,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实录。具体到白马来说,我以为,以“非虚构”进入,是因为白马部落本身的丰富性和精彩性,“非虚构”的《白马部落》,反而更有力量。在“非虚构”这个坚实的基础上,白马这个题材也许将给我提供更多的虚构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非虚构”是进入虚构的一个非常好的通道。
既然是非虚构,我力求还原真相,尤其是追求本质的真实。所有的故事都来自第一手采访。但是,白马人,至少是老一代的白马人,他们时间概念模糊,模糊得连生日都被隐去。父母们只知道孩子生于“挖洋芋的时候”,或者“打冰雹那天”,哪里还记得清别人的故事具体发生在何年何月?因此,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就可能讲出不同的版本。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都可能就同一个故事讲出不同的版本来。于是,我只能按自己的判断和需要来使用素材。
孙:在当代文学的阅读系统里面,《白马部落》能给读者多方面的满足,语言方向层次的,复杂的内容成份的,还触及了“非虚构”文学类型的结构安排的一面。能说说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陈:谈到《白马部落》的写法,它是由十七个部分组成。从番官杨汝写起,他相当于部落首领,生于上世纪初,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到解放初的白马枭雄。作为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杨汝,就是白马人可以眺望的历史之远端了。他传奇的一生,贯穿了白马最剧烈的震荡和变革。他的命运,在一个特殊的角度上折射着白马人的命运。所以,他是白马人现代史的起点,讲白马人的故事,必须从他开始。
山神叶西纳玛是白马人的上帝。巫师则是山神的全权代表,引领着白马人的精神舞步。他们的影响体现在白马人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随着白马社会的现代化,山神的神圣不再,巫师也从白马舞台的中心变得边缘化。《山神叶西纳玛》和《巫师》,通过索尼和高高三代人的故事,让我们清楚看到了白马文化如何走向解体。
鬼是与山神对立的另外一极。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们甚至是由白马人的亲人演变而来。所以,在白马部落,活人与鬼魅、现实与神话之间,边界是模糊的。《格绕珠医生》、《明星陨落之后》以及其他的章节里,都出现了相关鬼神、灵异事件的故事。古老而原始的民族,没有经过科学的洗礼,敬畏自然,依赖于自然,无法解释自然,也就确信超自然的力量。因为千年积淀而成的民族心理,鬼,神,这是白马部落特殊的真实。
索尼兄弟是随着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重新洗牌而崛起的新权贵,他们带着自身的鲜明印记走上了白马的舞台。他们有白马人特有的无拘无束,自由不羁,同时又是文盲。他们是没有准备的掌权者。权力遇到率性不羁的天性,权力就可能非常任性,产生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甚而最终被自身膨胀的欲望推向毁灭。他们的悲剧,是他们的宿命,与特定的时代相关,也与他们所在民族的性格相关。他们是白马政治另类的代表。
波拉、尼苏和嘎妮早,她们是代表着各自时代的一代美女。波拉是番官女儿,
一个弱女子,带着时代和民族给她的宿命,在天翻地覆中起伏跌宕,身不由己。她的美丽和悲惨同样的惊人,可以称之为白马版的乱世佳人。尼苏是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红色美女。党员、干部、见过毛主席,是白马被政治光环罩着的大名人、大美人。但是,她和波拉一样,传统的婚俗将一个不爱的男人强加给了她。她的工作身份和受到的教育,与落后的传统无爱的家庭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但是,传统的惯性过于强大,政治光环也温暖不了她忧伤的内心。和波拉一样,错误的婚姻扼杀了尼苏的幸福。同时,因为时代的错位,美丽竟成了她们苦难或者忧伤的源头。
嘎妮早与波拉和尼苏同样的美丽。但与她们不同的是,她生长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婚姻可以自主,并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机会在音乐学院深造,最终靠演艺的实力成名。但是,美丽的演艺明星,自己选择的爱人,也没有给她带来幸福。
和嘎妮早一样,门朝友也在音乐学院深造过,并且是第一个进入正规歌舞团的专业歌手。但是,他和嘎妮早都和汉人自由恋爱并结婚,但又都婚姻失败或面临失败。他们,尤其是门朝友,因为血液里白马人的基因,导致了与外部世界不成功的对话。
在命运面前屡战屡败的布基、狩猎已成往事的老猎人央东、小偷或者大盗格朗、没有一个学生的校长阿波珠,他们代表着被时代大潮席卷、改造的形形色色的白马人。他们呈现着最真实的白马现状。
总之,《白马部落》一共17个章节,写了17个人的故事。他们各有特点,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故事,代表了白马人不同的侧面。把他们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丰富的、原生态的白马部落。换句话说,共性的白马部落,寓于个性的具体的白马人之中。
孙:如果说文学是作家编织的一种语言图像,那么《白马部落》打破了以往“非虚构”文学的构图,你将一个时代同时存在的多个人物嵌套进一个部落的历史之中,这就类似于音乐上的D、F同时存在的“复调”,那么,你是如何统一起如此众多的差异性存在的人物元素的呢?
陳:我赞成你用“复调”对我结构构造上的评价。是的,17个人物的故事或者说17个章节,各自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和呼应。异质的人物元素,同时在《白马部落》这个舞台上亮相,都统一于一个民族的共同命运,统一于白马人在大时代推动下不可抗拒的的演变进程。这是他们的宿命。 《白马部落》是复调,还可以说是拼图。一个个人物,代表着白马社会的不同侧面,但又都是白马历史文化长卷的一种形象展示。每一个人物的神秘色泽,在文本中逐渐被展现为一个民族历史,一种旋律的咏叹调。
孙:回到你早期的作品《九曲黄河》,《出入剑门》、《雪地上的甘州》等等,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唯美的格调,纪实的手法要隐蔽得多。
陈:我早期的写作,对文学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以为好作品必然是优美的,甚至是华丽的,所以自己就努力追求华美。于是,我那个时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有唯美的特点。这大约也与自己文学历练不够、素材積累不多,囊中羞涩有关。就像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想提高颜值,增加魅力,没有办法,只好努力修饰自己,甚至整容。两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住在白马。嘎尼早、格绕珠、尼苏、朝宝、阿波珠、格格、格珠、格波塔、旭瑟休,约中波,甚至曾经的麻风病人羽西,他们都是我在白马活动的支点。朋友名单越来越长,我逐渐成为家家户户火塘边受欢迎的常客。见了太多的白马人,我差不多有了白马信息总汇的性质,可能比好多土生土长的的白马人还了解白马。那些日子里,我不是坐在白马老乡的火塘边采访,就是待在乡政府的宿舍里写作。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季节,无论是坐在没有空调的宿舍里,还是偶尔行驶在冰雪覆盖的三十里“鬼门关”,白马强大的气场都让我内心安静,并且温暖如春。白马人的生活和大量文化史料反复提醒我,溢出自我的写作范畴和认识的惯性,去创作及时反映社会真实文化状况的纪实作品,这要有意义得多。
孙:我想起了你的《我在廊桥上等你》。一个人,一生中,会认识无数人。一些人擦肩而过,一些人在过往中熟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人被淡出记忆,一些人被永远记住。《廊桥》以亲历者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凄美难忘的爱情故事,当然我们知道那不是你的故事——它展示了文学特有的虚构的必要性。到了《白马部落》,你为什么放弃了一个作家直接、肯定地表达虚构的权利呢?
陈:的确,《我在廊桥上等你》讲的是他人的故事。我用第一人称“我”,其原因,就这个题材而言,叙述起来更方便,更感人,更有力量。这样一来,因为“我”的视觉本身,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主观、感性的特点,那就很自然地带入了一些小说的元素。而白马人,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族群,曾经的封闭让他们极富民族个性的文化得以保存。而现在的白马,变化之快,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现代化的大潮席卷全球,无人可以置身世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祖宗的遗产快速丢失,流行的东西趋之若鹜,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共同话语。或者说,白马的弱小让他们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大潮中经受着最剧烈的冲击和震荡。他们身处在巨变之中,这种巨变又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的。并且,这种巨变还在继续。这样,白马部落里就包含了太丰富的元素,有太多的戏剧性和故事性。它没有必要虚构。一些时候,虚构了,对《白马部落》而言,反而是伤害。当然,作为文学作品,纪实也是相对的。就是拍照,也有角度、取舍和选择,新闻也不能说可以绝对地将事件和现场还原。文学,在叙述的方式上,就更不敢说绝对地拒绝合理的虚构。
孙: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文学除了洞察人性还应该在较高的文化层面上去开拓、尝试。可以说,《白马部落》中你对文化的思考是和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当这种思考进入文学的景象之中,如何从对象上把握对存在的清醒审视?
陈:从文化角度讲,白马人就是一个悲剧的角色。按照学术界主流的观点,他们是氐人后裔。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过的是一种慢生活。同样的大山,同样的森林,同样的河流,亘古不变。生活方式虽然在变化,但慢得几乎不能察觉。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弱势民族,白马人的汉化(也有藏化),自古以来都不可避免。这里面既有朝廷的强制,也有白马人自己功利需要的主动参与。本来就人数不多,因为同化,一个民族连同他们的文化,一直呈加速度萎缩和衰落。到了上世纪中叶,中国的社会翻天覆地,白马人原有的秩序解体,社会重新洗牌。而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简言之,最大变化是权利的重组和教育带来的很彻底的汉化——他们没有文字,因此新生代白马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汉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因为交通便利和旅游产业的兴起,白马社会变得高度开放。这时的白马,面临环境生态的深度破坏和民族文化加速丢失的双重危机。原始森林没有了,夺补河断流了,打猎、挖药这样的传统生存方式难以为继了,相当部分的白马人进城了,汉语甚至成为交际的主要语言,生活方式变得与汉人大同小异,曾经的民族文化的主要代表者巫师,在当下日益边缘化。
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甚至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我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即将消失。对此,我们深为惋惜。
但是,当我们关注到一个个精彩的白马人个体时,也会发现他们与时代同步,物质和文化生活远比他们的祖先富足和丰富。他们和我们,一样在享受现代化的成果。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做现代化生活的旁观者;我们也没有权利让他们只是作为一种古老原始的标本存在,供我们高高在上的观赏。我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包括民族融合。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把他们古老的民族文化尽可能地留存于纸上,对他们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里的影像,尽可能地刻录在我们的作品中。
孙:在白马民族文化的保留上,你的贡献是肯定的。在朴素的非虚构的语言质地下面,《白马部落》带着你的体温,在文学的版图上为读者描摹了白马人这个民族活化石的生存状态。你以知识分子的思考,或者说是带着作家的责任思考了这个社会化的问题。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白马部落》是一部具有标本意义的成功之作。
除了《白马部落》,听说你还有一个颇为宏大的关于白马人题材的创作计划,我们热切地期待它们的问世。
陈霁, 四川射洪人,当代作家。当过教师、公务员和媒体人。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花城》《作家》《天涯》《散文》《美文》等报刊。部分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作家文摘》等选刊选载。部分作品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和中国散文排行榜。有作品入选多种中学语文阅读教材。著有《诗意行走》《城外就是故乡》《白马叙事》《白马部落》等。
2014年初,陈霁深入平武白马乡挂职体验生活。去年夏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白马部落》,《人民文学》去年12期发表了《白马部落》的部分章节,引起较大反响。
孙婧,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与批评理论、当代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题记:何谓“文化”?我们要从“过去的文化”中挖掘什么?《白马部落》努力要彰显的正是对“过去的文化”的言说。陈霁以言说者对“消逝”的过去不再沉默,解剖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古老民族文化,正好可以帮助我们追问何谓“文化”以及我们对待这种“过去的文化”的态度。于是,我感到了震撼,一种古老的文化即将消亡的怅惘,徘徊在现代文明和文化传统之间。为避免文学批评的过度阐释,让我们还是回到作家创作的现场来考量吧。
孙婧(以下简称孙):我要引用你在《白马部落》里的一段话开始这次的谈话。你写道:“天空还是原先稿斯瑙的天空,太阳还是原先的那一枚太阳。但是故乡,家园,曾经的最美白马山寨稿斯瑙,十年前就被埋葬在这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水之下。容器打碎了,她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气体一样四处飘散。”看到这一段,我很感动。我总觉得,坚持是另外一个路数,它剔除了功利,会从浮躁很深的世界里走出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让你关注白马这一少數民族部落?
陈霁(以下简称陈):这要从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去白马说起。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三年,从重庆江津调到绵阳的宣传部门工作,很快就听说了白马人,很神往。不久,我得到了一个去那里调研或者说采访的机会。由于他们的服饰、语言、歌舞、祭祀、历史传说,无不令人感到神秘 ,有特殊的美感。那也是我第一次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神秘和美感,就特别具有冲击力,让我终身难忘。后来,多去了几次,接触了一些相关资料,我感到这个民族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白马人非常古老,他们的文化非常珍贵,具有独特性甚至唯一性;
二是他们地域不大,人数很少,很弱小,他们的历史传说和歌唱都带有悲怆的色彩,令人动容;
三是,他们没有文字,来历不明,所以关于他们历史和身份的一切解读,都只能留存于他们尤其是老人的口碑,一个白马老人的离去很可能就是一小块历史的消失;
四是,他们处于强势民族的夹缝里,被同化、汉化的进程从古至今一直持续,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现代化的大潮中,他们身不由己,民族特征正在迅速丢失之中。
综上所述,白马人因其古老、独特和弱小,特别值得我们去关注,去书写。据我所知,还没有人对他们进行过系统、全面和有深度的文学反映。一定程度上说,那里还是一块文学的处女地。说得悲壮一点,我正在做的,实际上是在刻录一个民族正在消失的背影。
在我刚刚进白马的时候,恰好央视播出了一部大型纪录片《解密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白马藏》。它披露,复旦大学人类学中心通过基因比对,发现白马人是最早来到亚洲大陆的人群,比汉人、藏人甚至日本的北海道阿依努人、印度洋上的安达曼人都要古老。这部片子,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加深远广阔的背景,似乎也放大了我写《白马部落》的意义。
孙:孕育生命的文学令人向往和忘情,而在这其中也蕴藏了让人惊诧的可能。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非虚构”的文学创作方式有了兴趣?
陈:对非虚构产生兴趣,还只是进入白马前夕。那之前,《人民文学》在倡导“非虚构”,隆重推出了《梁庄》、《瞻对》等一系列“非虚构”作品,影响很大。当我把目光投注于白马,并且用非虚构手法去表现它,就显得顺理成章。因此,写一部关于白马人的“非虚构”作品,在当时来说,就是我的主要意图。但是,当我真正来到白马人中间,对白马人有了大致了解并且掌握了丰富的素材以后,就觉得白马是一个比较大的题材,仅仅是写一部“非虚构”还是不够的。
孙:2014年秋天,你出版了长篇纪实散文《白马叙事》。在《白马部落》的《后记》中,你说自己像一个独行侠,奔波于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乡的各个寨子之间,以无知无畏的热情拍马直奔白马。白马人谜一样的回忆,有了真诚,有了生气,它的意义在叙述之外,就像暗夜里的星辰,凝聚了更多的文学的力量。相对于《白马叙事》,《白马部落》显然是你真正想写的一本书。似乎,《白马部落》更像是小说所呈现的样式,它以“非虚构”来把握现实的复杂性。你是如何看待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对位关系的?
陈:文学是从现实的土壤里生长的花卉。一个作家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他拥有一块什么样的土壤。土壤肥沃,深厚,广袤,他就有了成功的前提。
我文学起步晚。之所以也能取得一点成就,我以为,原因在于,自己有比很多人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我出生城市,长在农村,先后在5个地方生活,正式的工作单位就经历了8个。在不同地域、行业之间的频繁挪动,获得了许多人得不到的经验,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因此可以说,我是在现实生活给了我较多积累之后,才开始走向写作的。
我以为,任何写作,尤其是叙事文体的写作,说到底都是对个人经验的开发。我们的故乡、生活的城市——自己拥有的现实,无疑是个人经验的主要来源。因此,拥有丰厚的本土经验,有自己的微观地域,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底子、地理坐标和素材来源,意义非常重大。
我的故乡四川射洪,它是陈子昂故里,有文化积淀。但是,离开太早,时过境迁,我发现,它不足以成为我写作的根据地;而我所在的绵阳,我机关干部的身份,注定了我对社会的认知,有太多的盲区——它也无法满足我的文学需求。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白马,即平武县白马藏族乡。这里不但民族独特,并且,解放前这里鸦片泛滥,土匪如麻,还遭遇过国民党中央军毁灭性的打击。总之,这里背景深邃,元素丰富,故事精彩,值得我去挖掘,需要我去留存。这就是我去白马挂职写作的动力。
孙:白马部落,是你写作的动力,也是一种文学表现方式的开始。在这样收获的时刻,如果单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非虚构”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信仰、梦想还是事关一种本质的真实?
陈: 关于“ 非虚构”,此前我并不怎么了解。就是现在,我都感到它的边界非常的模糊,非常的不确定。但是,至少,我可以给它的定义的是,它是纪实的,或者说是竭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它也是文学的,在表现手法上应该是丰富而开放的,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实录。具体到白马来说,我以为,以“非虚构”进入,是因为白马部落本身的丰富性和精彩性,“非虚构”的《白马部落》,反而更有力量。在“非虚构”这个坚实的基础上,白马这个题材也许将给我提供更多的虚构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非虚构”是进入虚构的一个非常好的通道。
既然是非虚构,我力求还原真相,尤其是追求本质的真实。所有的故事都来自第一手采访。但是,白马人,至少是老一代的白马人,他们时间概念模糊,模糊得连生日都被隐去。父母们只知道孩子生于“挖洋芋的时候”,或者“打冰雹那天”,哪里还记得清别人的故事具体发生在何年何月?因此,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就可能讲出不同的版本。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都可能就同一个故事讲出不同的版本来。于是,我只能按自己的判断和需要来使用素材。
孙:在当代文学的阅读系统里面,《白马部落》能给读者多方面的满足,语言方向层次的,复杂的内容成份的,还触及了“非虚构”文学类型的结构安排的一面。能说说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陈:谈到《白马部落》的写法,它是由十七个部分组成。从番官杨汝写起,他相当于部落首领,生于上世纪初,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到解放初的白马枭雄。作为没有文字历史的民族,杨汝,就是白马人可以眺望的历史之远端了。他传奇的一生,贯穿了白马最剧烈的震荡和变革。他的命运,在一个特殊的角度上折射着白马人的命运。所以,他是白马人现代史的起点,讲白马人的故事,必须从他开始。
山神叶西纳玛是白马人的上帝。巫师则是山神的全权代表,引领着白马人的精神舞步。他们的影响体现在白马人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随着白马社会的现代化,山神的神圣不再,巫师也从白马舞台的中心变得边缘化。《山神叶西纳玛》和《巫师》,通过索尼和高高三代人的故事,让我们清楚看到了白马文化如何走向解体。
鬼是与山神对立的另外一极。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们甚至是由白马人的亲人演变而来。所以,在白马部落,活人与鬼魅、现实与神话之间,边界是模糊的。《格绕珠医生》、《明星陨落之后》以及其他的章节里,都出现了相关鬼神、灵异事件的故事。古老而原始的民族,没有经过科学的洗礼,敬畏自然,依赖于自然,无法解释自然,也就确信超自然的力量。因为千年积淀而成的民族心理,鬼,神,这是白马部落特殊的真实。
索尼兄弟是随着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重新洗牌而崛起的新权贵,他们带着自身的鲜明印记走上了白马的舞台。他们有白马人特有的无拘无束,自由不羁,同时又是文盲。他们是没有准备的掌权者。权力遇到率性不羁的天性,权力就可能非常任性,产生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甚而最终被自身膨胀的欲望推向毁灭。他们的悲剧,是他们的宿命,与特定的时代相关,也与他们所在民族的性格相关。他们是白马政治另类的代表。
波拉、尼苏和嘎妮早,她们是代表着各自时代的一代美女。波拉是番官女儿,
一个弱女子,带着时代和民族给她的宿命,在天翻地覆中起伏跌宕,身不由己。她的美丽和悲惨同样的惊人,可以称之为白马版的乱世佳人。尼苏是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红色美女。党员、干部、见过毛主席,是白马被政治光环罩着的大名人、大美人。但是,她和波拉一样,传统的婚俗将一个不爱的男人强加给了她。她的工作身份和受到的教育,与落后的传统无爱的家庭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但是,传统的惯性过于强大,政治光环也温暖不了她忧伤的内心。和波拉一样,错误的婚姻扼杀了尼苏的幸福。同时,因为时代的错位,美丽竟成了她们苦难或者忧伤的源头。
嘎妮早与波拉和尼苏同样的美丽。但与她们不同的是,她生长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婚姻可以自主,并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机会在音乐学院深造,最终靠演艺的实力成名。但是,美丽的演艺明星,自己选择的爱人,也没有给她带来幸福。
和嘎妮早一样,门朝友也在音乐学院深造过,并且是第一个进入正规歌舞团的专业歌手。但是,他和嘎妮早都和汉人自由恋爱并结婚,但又都婚姻失败或面临失败。他们,尤其是门朝友,因为血液里白马人的基因,导致了与外部世界不成功的对话。
在命运面前屡战屡败的布基、狩猎已成往事的老猎人央东、小偷或者大盗格朗、没有一个学生的校长阿波珠,他们代表着被时代大潮席卷、改造的形形色色的白马人。他们呈现着最真实的白马现状。
总之,《白马部落》一共17个章节,写了17个人的故事。他们各有特点,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故事,代表了白马人不同的侧面。把他们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丰富的、原生态的白马部落。换句话说,共性的白马部落,寓于个性的具体的白马人之中。
孙:如果说文学是作家编织的一种语言图像,那么《白马部落》打破了以往“非虚构”文学的构图,你将一个时代同时存在的多个人物嵌套进一个部落的历史之中,这就类似于音乐上的D、F同时存在的“复调”,那么,你是如何统一起如此众多的差异性存在的人物元素的呢?
陳:我赞成你用“复调”对我结构构造上的评价。是的,17个人物的故事或者说17个章节,各自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和呼应。异质的人物元素,同时在《白马部落》这个舞台上亮相,都统一于一个民族的共同命运,统一于白马人在大时代推动下不可抗拒的的演变进程。这是他们的宿命。 《白马部落》是复调,还可以说是拼图。一个个人物,代表着白马社会的不同侧面,但又都是白马历史文化长卷的一种形象展示。每一个人物的神秘色泽,在文本中逐渐被展现为一个民族历史,一种旋律的咏叹调。
孙:回到你早期的作品《九曲黄河》,《出入剑门》、《雪地上的甘州》等等,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唯美的格调,纪实的手法要隐蔽得多。
陈:我早期的写作,对文学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以为好作品必然是优美的,甚至是华丽的,所以自己就努力追求华美。于是,我那个时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有唯美的特点。这大约也与自己文学历练不够、素材積累不多,囊中羞涩有关。就像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想提高颜值,增加魅力,没有办法,只好努力修饰自己,甚至整容。两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住在白马。嘎尼早、格绕珠、尼苏、朝宝、阿波珠、格格、格珠、格波塔、旭瑟休,约中波,甚至曾经的麻风病人羽西,他们都是我在白马活动的支点。朋友名单越来越长,我逐渐成为家家户户火塘边受欢迎的常客。见了太多的白马人,我差不多有了白马信息总汇的性质,可能比好多土生土长的的白马人还了解白马。那些日子里,我不是坐在白马老乡的火塘边采访,就是待在乡政府的宿舍里写作。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季节,无论是坐在没有空调的宿舍里,还是偶尔行驶在冰雪覆盖的三十里“鬼门关”,白马强大的气场都让我内心安静,并且温暖如春。白马人的生活和大量文化史料反复提醒我,溢出自我的写作范畴和认识的惯性,去创作及时反映社会真实文化状况的纪实作品,这要有意义得多。
孙:我想起了你的《我在廊桥上等你》。一个人,一生中,会认识无数人。一些人擦肩而过,一些人在过往中熟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人被淡出记忆,一些人被永远记住。《廊桥》以亲历者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凄美难忘的爱情故事,当然我们知道那不是你的故事——它展示了文学特有的虚构的必要性。到了《白马部落》,你为什么放弃了一个作家直接、肯定地表达虚构的权利呢?
陈:的确,《我在廊桥上等你》讲的是他人的故事。我用第一人称“我”,其原因,就这个题材而言,叙述起来更方便,更感人,更有力量。这样一来,因为“我”的视觉本身,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主观、感性的特点,那就很自然地带入了一些小说的元素。而白马人,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族群,曾经的封闭让他们极富民族个性的文化得以保存。而现在的白马,变化之快,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现代化的大潮席卷全球,无人可以置身世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祖宗的遗产快速丢失,流行的东西趋之若鹜,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共同话语。或者说,白马的弱小让他们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大潮中经受着最剧烈的冲击和震荡。他们身处在巨变之中,这种巨变又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的。并且,这种巨变还在继续。这样,白马部落里就包含了太丰富的元素,有太多的戏剧性和故事性。它没有必要虚构。一些时候,虚构了,对《白马部落》而言,反而是伤害。当然,作为文学作品,纪实也是相对的。就是拍照,也有角度、取舍和选择,新闻也不能说可以绝对地将事件和现场还原。文学,在叙述的方式上,就更不敢说绝对地拒绝合理的虚构。
孙: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文学除了洞察人性还应该在较高的文化层面上去开拓、尝试。可以说,《白马部落》中你对文化的思考是和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当这种思考进入文学的景象之中,如何从对象上把握对存在的清醒审视?
陈:从文化角度讲,白马人就是一个悲剧的角色。按照学术界主流的观点,他们是氐人后裔。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过的是一种慢生活。同样的大山,同样的森林,同样的河流,亘古不变。生活方式虽然在变化,但慢得几乎不能察觉。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弱势民族,白马人的汉化(也有藏化),自古以来都不可避免。这里面既有朝廷的强制,也有白马人自己功利需要的主动参与。本来就人数不多,因为同化,一个民族连同他们的文化,一直呈加速度萎缩和衰落。到了上世纪中叶,中国的社会翻天覆地,白马人原有的秩序解体,社会重新洗牌。而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简言之,最大变化是权利的重组和教育带来的很彻底的汉化——他们没有文字,因此新生代白马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汉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因为交通便利和旅游产业的兴起,白马社会变得高度开放。这时的白马,面临环境生态的深度破坏和民族文化加速丢失的双重危机。原始森林没有了,夺补河断流了,打猎、挖药这样的传统生存方式难以为继了,相当部分的白马人进城了,汉语甚至成为交际的主要语言,生活方式变得与汉人大同小异,曾经的民族文化的主要代表者巫师,在当下日益边缘化。
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甚至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我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即将消失。对此,我们深为惋惜。
但是,当我们关注到一个个精彩的白马人个体时,也会发现他们与时代同步,物质和文化生活远比他们的祖先富足和丰富。他们和我们,一样在享受现代化的成果。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做现代化生活的旁观者;我们也没有权利让他们只是作为一种古老原始的标本存在,供我们高高在上的观赏。我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包括民族融合。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把他们古老的民族文化尽可能地留存于纸上,对他们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里的影像,尽可能地刻录在我们的作品中。
孙:在白马民族文化的保留上,你的贡献是肯定的。在朴素的非虚构的语言质地下面,《白马部落》带着你的体温,在文学的版图上为读者描摹了白马人这个民族活化石的生存状态。你以知识分子的思考,或者说是带着作家的责任思考了这个社会化的问题。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白马部落》是一部具有标本意义的成功之作。
除了《白马部落》,听说你还有一个颇为宏大的关于白马人题材的创作计划,我们热切地期待它们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