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广西6个瑶族自治县之一,富川民族中学是贺州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完全中学。在富川民族中学从事德育教学工作近20年,对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現状、举措有较深入的思考。依据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文化自信的视野下,探索“以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核心、以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为平台、以传承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环境为支撑”等实施途径,为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瑶族;传统文化;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丰富的内在蕴含与新时代德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性和契合性,如何有效地将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体系,拓展学生德育的视域广度和深度,是摆在民族地区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更是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使命。下面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例探讨文化自信视野下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途径。
一、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状
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坐落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瑶医馆附近,位于富阳镇民族路25号,始建于1972年,是贺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民族完全中学。学校现有学生2860人,瑶族学生占比61%,瑶族教师占比60%。其是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第一批“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蝴蝶歌、长鼓舞的传承基地,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有声有色,成果显著。
(一)常态化举办瑶族传统活动
在盘王节等瑶族的传统节日,学校开展系列瑶族传统特色活动,师生共同穿着瑶族服饰载歌载舞开展民族活动,以此寄托对瑶族祖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校编著《最美瑶乡》民族读本校本教材,并紧紧抓住第二课堂教育,利用主题班会、早晚读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创建瑶族文化长廊,用瑶族经典浸润学生心灵,教学过程中融入瑶族传统文化,以此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思想政治课是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学校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是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一关键,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紧密围绕本区域民族地方特色,融入瑶族优秀文化教育,凸显地方校情、学情等瑶族特色教育。日常,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除了普通话、汉语方言的富阳话是主要语言外,也会用到民家话、梧州话、客家话、瑶话等土话,一定程度上也从瑶族语言上继承与发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成立有“龙狮队、长鼓舞、蝴蝶歌”等瑶族特色文化社团
为了弘扬瑶族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体艺术的发展,学校成立了音乐、绘画、篮球、足球、龙狮队、长鼓舞、蝴蝶歌等10多个协会社团,将民族民间文化融入社团,效果显著。富川民族中学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蝴蝶歌、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传承基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保护传承基地,2016年富川民族中学80名学生组成的瑶族蝴蝶歌表演队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歌大会》录制演出,学校荣获第一批“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称号。2017年,40名瑶族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4国际频道“《城市1对1》 空中看城市,‘中国贺州——英国伍斯特’”节目等等。
(四)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瑶族民族特色
学校的校园建筑(学校大门、教室、宿舍、学校办公楼、读书长廊、四周围墙等)在设计、建筑中融入蝴蝶、长鼓、龙狮等形状;建筑物的装饰布景上融入瑶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歌舞生活、田园生产等生活场景;学校教室、图书馆的走廊及教室内的墙壁上挂上名人肖像、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宣传栏、文化长廊专栏宣传瑶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园环境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优良的育人环境中生活、学习,在潜移默化、和风细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
二、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德育教学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国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而言,二者融合的深度不够,还停留在浅层。
(一)学校办学理念未完全体现传承瑶族文化特色
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特色办学、和谐发展”,办学宗旨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未完全体现传承瑶族优秀文化特色。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升学教育为重,学校在升学压力的大背景下,课堂、自习自修等被各科任老师占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活动结合不够紧密,宣传力度不足,学生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学中的比重,不能很好地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 (二)德育教学与瑶族特色文化结合不够紧密
1.学生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参加相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赛,把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技术等当成普通课外读物。在德育、政治、历史、地理、文学等人文学科课程中融入瑶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不多,没有体现瑶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2.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足,对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阐释较少,课程设计和教材内容融合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3.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教材短缺,有民族特色的高质量教材资源匮乏,瑶族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出版有《瑶族通史》《瑶族历史探究》等专著,但涉及瑶族历史、地理、文学、体育、艺术等专业类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缺乏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完成学校德育教学兼备的教师资源
学校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多是聘用的兼职教师,有的是民间艺人,有的是“非遗”传承人或者政府聘请的专业人才、歌舞团老师。学校现有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多数接受的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技能等,导致学校常态化课程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度不够、深度不足。虽然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或者培训,但活动缺乏系统化、规模化、品牌化。
(四)德育教学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瑶族地区很多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教育水平低,人才匮乏。学校招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升学压力之下,传承发展瑶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很大困难。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蝴蝶歌、瑶族长鼓舞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基地的传承和保护,在瑶族文化的宣传、学校民族特色建筑的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的开展或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师的培训等方面都碰到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等难题。
三、瑶族优秀传統文化与学校德育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结合当前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状,根据“文化自信”大背景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寻求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深度契合,以传承瑶族优秀传统作为使命,从“开发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德育课程、开展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建设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师资队伍、打造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创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五方面探索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深度融合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开发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德育课程资源
以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理念,深度挖掘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标。结合中学生德育素养、理论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实情,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
1.专门开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利用已出版的《瑶族通史》《瑶族历史探究》等专著,将专著优秀的思想精髓融入课程开发,同时结合校情,开发“瑶族传统节日文化、瑶族传统礼仪文化、瑶族优秀精神”等瑶族特色传统文化系列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等。培养学生学习瑶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2.重新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将瑶族民族地区特点、瑶族习俗和文化特色等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如将广西瑶族优秀的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戏曲文化、文学文化、民族精神与价值内涵融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影响》、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七章《我们的民族精神》,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里的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等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具有民族特色,充分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受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教育。
3.开发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制作视频、微信、微博、微课、抖音、App、课件等,结合不同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插入瑶族相关图片、案例,使内容通俗易懂、直观生动,激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思考,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促进瑶族优秀文化的无缝浸润,在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构建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五大类活动平台
依托校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将学生德育、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竞技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礼仪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语言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类活动”为五大主打实践活动类型,推进校园活动民族化、传统化、系列化、品牌化建设,将瑶族优秀文化德育资源寓于其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了解和体验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亲身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三)加强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建设一支优秀的传承瑶族优秀文化的德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瑶族地区学校德育教师应打造成既是学校德育教学的能手,又是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1.通过开展系列民族文化素养教师培训、瑶族文化讲座等方式,加大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坚定德育教师的政治方向,增强德育教师对瑶族优秀文化的内涵认识,保证学校瑶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效果。
2.加强与其他瑶族地区学校之间的联系,外派德育教师寻经问宝,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开展瑶族优秀文化的成功做法,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效果。
3.加强与瑶族文化学术团体的联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地方瑶族传统文化研究,让教师更深入、系统、全面地把握瑶族文化的精髓,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四)打造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校园环境
通过加强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校园环境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富有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都渗透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气息,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室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宿舍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实训室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制度建设”五大工程为支撑全方位打造瑶族学校校园特有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环境,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让全校师生都能主动接受“瑶族特色”文化的熏陶,感受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五)学校创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
学校设立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用于陈列瑶族民间故事、小说、医药、宗教、建筑、饮食、伦理、体育艺术、歌舞等方面的书籍画册,以及瑶族同胞发明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农用具、生活用具,还包括文艺表演道具和体育运动器材及民族服饰等等,并在学生中选拔、培训优秀讲解员进馆讲解,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生通过参观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对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古人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可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探索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引导学生感受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和发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庆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8(3):284.
[2]张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3):120.
[3]李明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8):128-130.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瑶族;传统文化;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0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丰富的内在蕴含与新时代德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性和契合性,如何有效地将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体系,拓展学生德育的视域广度和深度,是摆在民族地区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更是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使命。下面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例探讨文化自信视野下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途径。
一、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状
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坐落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瑶医馆附近,位于富阳镇民族路25号,始建于1972年,是贺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民族完全中学。学校现有学生2860人,瑶族学生占比61%,瑶族教师占比60%。其是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第一批“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蝴蝶歌、长鼓舞的传承基地,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有声有色,成果显著。
(一)常态化举办瑶族传统活动
在盘王节等瑶族的传统节日,学校开展系列瑶族传统特色活动,师生共同穿着瑶族服饰载歌载舞开展民族活动,以此寄托对瑶族祖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校编著《最美瑶乡》民族读本校本教材,并紧紧抓住第二课堂教育,利用主题班会、早晚读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创建瑶族文化长廊,用瑶族经典浸润学生心灵,教学过程中融入瑶族传统文化,以此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思想政治课是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学校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是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一关键,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紧密围绕本区域民族地方特色,融入瑶族优秀文化教育,凸显地方校情、学情等瑶族特色教育。日常,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除了普通话、汉语方言的富阳话是主要语言外,也会用到民家话、梧州话、客家话、瑶话等土话,一定程度上也从瑶族语言上继承与发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成立有“龙狮队、长鼓舞、蝴蝶歌”等瑶族特色文化社团
为了弘扬瑶族优秀文化,促进校园文体艺术的发展,学校成立了音乐、绘画、篮球、足球、龙狮队、长鼓舞、蝴蝶歌等10多个协会社团,将民族民间文化融入社团,效果显著。富川民族中学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蝴蝶歌、瑶族长鼓舞的保护传承基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保护传承基地,2016年富川民族中学80名学生组成的瑶族蝴蝶歌表演队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歌大会》录制演出,学校荣获第一批“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称号。2017年,40名瑶族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4国际频道“《城市1对1》 空中看城市,‘中国贺州——英国伍斯特’”节目等等。
(四)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瑶族民族特色
学校的校园建筑(学校大门、教室、宿舍、学校办公楼、读书长廊、四周围墙等)在设计、建筑中融入蝴蝶、长鼓、龙狮等形状;建筑物的装饰布景上融入瑶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歌舞生活、田园生产等生活场景;学校教室、图书馆的走廊及教室内的墙壁上挂上名人肖像、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宣传栏、文化长廊专栏宣传瑶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园环境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优良的育人环境中生活、学习,在潜移默化、和风细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
二、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德育教学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国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而言,二者融合的深度不够,还停留在浅层。
(一)学校办学理念未完全体现传承瑶族文化特色
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特色办学、和谐发展”,办学宗旨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未完全体现传承瑶族优秀文化特色。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升学教育为重,学校在升学压力的大背景下,课堂、自习自修等被各科任老师占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活动结合不够紧密,宣传力度不足,学生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教学中的比重,不能很好地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 (二)德育教学与瑶族特色文化结合不够紧密
1.学生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参加相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赛,把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技术等当成普通课外读物。在德育、政治、历史、地理、文学等人文学科课程中融入瑶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不多,没有体现瑶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2.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足,对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阐释较少,课程设计和教材内容融合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3.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结合的教材短缺,有民族特色的高质量教材资源匮乏,瑶族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出版有《瑶族通史》《瑶族历史探究》等专著,但涉及瑶族历史、地理、文学、体育、艺术等专业类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缺乏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完成学校德育教学兼备的教师资源
学校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多是聘用的兼职教师,有的是民间艺人,有的是“非遗”传承人或者政府聘请的专业人才、歌舞团老师。学校现有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多数接受的是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技能等,导致学校常态化课程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度不够、深度不足。虽然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或者培训,但活动缺乏系统化、规模化、品牌化。
(四)德育教学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瑶族地区很多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教育水平低,人才匮乏。学校招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升学压力之下,传承发展瑶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很大困难。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蝴蝶歌、瑶族长鼓舞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基地的传承和保护,在瑶族文化的宣传、学校民族特色建筑的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的开展或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师的培训等方面都碰到资金缺乏、人才不足等难题。
三、瑶族优秀传統文化与学校德育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结合当前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状,根据“文化自信”大背景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寻求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深度契合,以传承瑶族优秀传统作为使命,从“开发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德育课程、开展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建设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师资队伍、打造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创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五方面探索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深度融合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开发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德育课程资源
以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理念,深度挖掘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标。结合中学生德育素养、理论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实情,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
1.专门开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利用已出版的《瑶族通史》《瑶族历史探究》等专著,将专著优秀的思想精髓融入课程开发,同时结合校情,开发“瑶族传统节日文化、瑶族传统礼仪文化、瑶族优秀精神”等瑶族特色传统文化系列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等。培养学生学习瑶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2.重新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将瑶族民族地区特点、瑶族习俗和文化特色等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如将广西瑶族优秀的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戏曲文化、文学文化、民族精神与价值内涵融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影响》、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七章《我们的民族精神》,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里的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等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具有民族特色,充分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受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教育。
3.开发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制作视频、微信、微博、微课、抖音、App、课件等,结合不同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插入瑶族相关图片、案例,使内容通俗易懂、直观生动,激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思考,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促进瑶族优秀文化的无缝浸润,在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构建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五大类活动平台
依托校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将学生德育、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竞技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礼仪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语言类活动、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类活动”为五大主打实践活动类型,推进校园活动民族化、传统化、系列化、品牌化建设,将瑶族优秀文化德育资源寓于其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了解和体验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亲身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三)加强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建设一支优秀的传承瑶族优秀文化的德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瑶族地区学校德育教师应打造成既是学校德育教学的能手,又是传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1.通过开展系列民族文化素养教师培训、瑶族文化讲座等方式,加大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坚定德育教师的政治方向,增强德育教师对瑶族优秀文化的内涵认识,保证学校瑶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效果。
2.加强与其他瑶族地区学校之间的联系,外派德育教师寻经问宝,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开展瑶族优秀文化的成功做法,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效果。
3.加强与瑶族文化学术团体的联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地方瑶族传统文化研究,让教师更深入、系统、全面地把握瑶族文化的精髓,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四)打造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校园环境
通过加强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校园环境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富有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都渗透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气息,以“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室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宿舍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实训室环境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制度建设”五大工程为支撑全方位打造瑶族学校校园特有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环境,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让全校师生都能主动接受“瑶族特色”文化的熏陶,感受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五)学校创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
学校设立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用于陈列瑶族民间故事、小说、医药、宗教、建筑、饮食、伦理、体育艺术、歌舞等方面的书籍画册,以及瑶族同胞发明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农用具、生活用具,还包括文艺表演道具和体育运动器材及民族服饰等等,并在学生中选拔、培训优秀讲解员进馆讲解,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生通过参观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对瑶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古人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可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探索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引导学生感受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和发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庆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8(3):284.
[2]张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3):120.
[3]李明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8):128-130.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