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重视病虫害的防治能够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以及质量。本文主要针对上述两方面进行简单分析,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户多、种植面积大。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对其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因此,要重视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前准备、科学播种以及良好的田间管理;马铃薯病虫害目前主采取化学防治的方式。
1.1 播种前准备
品种及种薯的正确选择:在播种马铃薯前,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强、优质、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选择的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种薯要严格按照挑选标准进行选择,保证薯块完整无伤痕、表面光滑、色泽良好,对有裂痕、颜色暗淡、尖头的种薯进行淘汰处理。
催芽:马铃薯播种前需要对种薯进行催芽,时间需要15~30天,在休眠的种薯解除休眠后置于黑暗环境中,待出芽0.7厘米左右时,逐渐移动种薯置于散射光下,间隔5天进行1次翻动。在催芽的过程中要对种薯检查,淘汰掉芽细、腐烂的种薯。同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种薯淋雨、暴晒等。
种薯切块:种薯需要切块后播种,对于水分较大、雨水充沛的地块,可以整块播种。通常情况下,种薯块的大小控制在30~50克较为合适,每块种薯块需要有1~2个芽眼,切块后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多菌灵或甲霜灵拌种,晾干,促进切口的愈合。
深耕整地:马铃薯种植地块需要进行深耕整地,耕深为20~30厘米,以保证土壤颗粒均匀,同时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环境等平整土地。
施加基肥:在施加基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土壤本身的肥力,确定适宜的肥料配方,使用农家肥和化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1.2 科学播种
适时播种:可以使用人工或农机进行播种,在干旱的地区,采取平种的方式较为合适,在雨水多的地区使用垄作的方式播种。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和品种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通常在播种深度为10厘米的地块,温度在7~22℃时是适宜的播种时间。
深度与密度:在土壤温度低但是水分较高的区域,适宜5厘米浅播;土壤温度高且干旱的地区,播种深度10厘米较为合适。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播种密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品种的播种密度为每公顷60000~70000株早熟品種,或每公顷50000~60000株中晚熟品种。
1.3 良好的田间管理
应尽早追肥,但肥料不宜使用过多,可以采取点施或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追肥,追肥的时间以及用量要根据幼苗的长势确定。在追肥后及时浇水灌溉。通常,需要在中耕期除草以及培土。除草要及时,培土要适量,在出苗后进行首次培土,显蕾期再次培土,封垄前进行一次除草和培土。同时,做好田间的排水与灌溉工作,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期内,土壤中水分维持在60%~80%,不能缺水。在马铃薯出苗前无须灌溉,形成块茎时适量灌溉。
2.1 病害的防治
晚疫病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间隔7天用药1次,连续使用3次。
青枯病发病初期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使用灌根的方式给药,用药间隔为10天,连续用药3次。
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使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洒给药,每7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2~3次。
黑胫病使用0.1%硫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铜的治疗效果良好。
2.2 虫害的防治
在瓢虫幼虫分散前,使用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雾进行喷洒预防。
线虫使用55%的茎线灵颗粒剂在茎基部给药后覆土浇水。
对于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使用50%辛硫磷乳剂、3%辛硫磷颗粒拌土预防。在害虫高发期,使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
科学合理的使用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王力(1973-),男,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户多、种植面积大。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对其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因此,要重视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前准备、科学播种以及良好的田间管理;马铃薯病虫害目前主采取化学防治的方式。
1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1 播种前准备
品种及种薯的正确选择:在播种马铃薯前,应该选择抗病能力强、优质、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选择的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种薯要严格按照挑选标准进行选择,保证薯块完整无伤痕、表面光滑、色泽良好,对有裂痕、颜色暗淡、尖头的种薯进行淘汰处理。
催芽:马铃薯播种前需要对种薯进行催芽,时间需要15~30天,在休眠的种薯解除休眠后置于黑暗环境中,待出芽0.7厘米左右时,逐渐移动种薯置于散射光下,间隔5天进行1次翻动。在催芽的过程中要对种薯检查,淘汰掉芽细、腐烂的种薯。同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种薯淋雨、暴晒等。
种薯切块:种薯需要切块后播种,对于水分较大、雨水充沛的地块,可以整块播种。通常情况下,种薯块的大小控制在30~50克较为合适,每块种薯块需要有1~2个芽眼,切块后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多菌灵或甲霜灵拌种,晾干,促进切口的愈合。
深耕整地:马铃薯种植地块需要进行深耕整地,耕深为20~30厘米,以保证土壤颗粒均匀,同时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环境等平整土地。
施加基肥:在施加基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土壤本身的肥力,确定适宜的肥料配方,使用农家肥和化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1.2 科学播种
适时播种:可以使用人工或农机进行播种,在干旱的地区,采取平种的方式较为合适,在雨水多的地区使用垄作的方式播种。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和品种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通常在播种深度为10厘米的地块,温度在7~22℃时是适宜的播种时间。
深度与密度:在土壤温度低但是水分较高的区域,适宜5厘米浅播;土壤温度高且干旱的地区,播种深度10厘米较为合适。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播种密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品种的播种密度为每公顷60000~70000株早熟品種,或每公顷50000~60000株中晚熟品种。
1.3 良好的田间管理
应尽早追肥,但肥料不宜使用过多,可以采取点施或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追肥,追肥的时间以及用量要根据幼苗的长势确定。在追肥后及时浇水灌溉。通常,需要在中耕期除草以及培土。除草要及时,培土要适量,在出苗后进行首次培土,显蕾期再次培土,封垄前进行一次除草和培土。同时,做好田间的排水与灌溉工作,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期内,土壤中水分维持在60%~80%,不能缺水。在马铃薯出苗前无须灌溉,形成块茎时适量灌溉。
2 病虫害防治
2.1 病害的防治
晚疫病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间隔7天用药1次,连续使用3次。
青枯病发病初期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使用灌根的方式给药,用药间隔为10天,连续用药3次。
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使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洒给药,每7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2~3次。
黑胫病使用0.1%硫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铜的治疗效果良好。
2.2 虫害的防治
在瓢虫幼虫分散前,使用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雾进行喷洒预防。
线虫使用55%的茎线灵颗粒剂在茎基部给药后覆土浇水。
对于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使用50%辛硫磷乳剂、3%辛硫磷颗粒拌土预防。在害虫高发期,使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
3 小结
科学合理的使用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王力(1973-),男,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