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 深入浅出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这门艺术在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俨然已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热烈追捧与学习。但声乐学习需要声乐理论的基础知识、作品演唱的实践、科学发声方法的技术等多元因素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作为声乐教师如何引导初学者来学习声乐就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了。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对声乐学习基础性问题的简单描述和讲解,来谈一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声乐学习;引导;深入浅出
  声乐作为一种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深受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人群的广泛喜爱。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今天,进行声乐专业学习的广大爱好者也是不计其数。那么如何引导初学者学习声乐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在教导声乐初学者时,首先要进行声乐理论知识(如声乐的特征、发声的机理等)的梳理与歌唱基本要素(呼吸、共鸣、语言、风格等)的分析与讲解,再到演唱的实践。那么下面笔者将逐步介绍如何引导初学去认识、理解、体会这些学习声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如何引导初学者对声乐的特征与发声机理的认识
  声乐作为一门系统的专业学科,在唱法上,我们分为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在给初学者做理论知识梳理介绍声乐演唱中不同唱法时,教师可以举例不同唱法的著名歌唱家为学生解释不同唱法的特点与区别,甚至可以进行三种唱法的范唱,(三种唱法的特点)从而避免冗长枯燥的文字描述。这样的做法既生动又直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三种唱法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于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唱法辨别及审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发声机理的讲解可能稍会呆板与枯燥,但教师仍可以用生活中的小常识来为学生解惑,如在为学生解释到当气息经过声门,吹动声带产生震动而发声时,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形象的将两页纸拿起,并从中间吹气,这时就可以看到纸片往中间靠拢,互相碰撞发生声音,而声带振动发声的原理亦是如此。强调气息在发声中的主要能动作用,启发学生不要用声带主动挤压、摩擦发声,应该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的讲解方式不仅可以直观、轻松的为学生解释基本的发声原理,又不会因为冗长枯燥的文字赘述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二、如何引导初学者对歌唱的基本要素认识
  呼吸,所谓气乃声之本,气动而声发。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可见一斑。而科学的呼吸方法是为演唱者在歌唱状态中提供氣息支撑的重要途径。常见的呼吸方法有三种,分别是胸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在世界声乐演唱的实践中,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还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那么,教师向学生讲解、传授这种呼吸方法时可与生活中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用最自然、最生活化的方式来启迪学生。比如,可以告诉学生,人平躺在床上,自然深呼吸时,腹部的变化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对腹部变化的要求,也就是自然的吸入空气,使得肺部得到充分的扩张,而迫使脏器下降,上腹部向外扩张。而在发声时小腹微收,两肋持续向外扩张的生理现象,教师可以要学生假想吹蜡烛的情景来感受这个生理现象,人在吹蜡烛时小腹会自然向里收,同时两肋向外扩张,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体会中漫漫的将这种状态记忆下来,并逐渐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共鸣,当人呼出的气体经过声带时,发出的微弱声音,我们称之为基音。当基音进入人体解剖结构的共鸣空间后,能够产生声波共振,也就是共鸣。而人的共鸣结构既有固定的,又有可以调节的共鸣结构。从人体解剖构造上,可以把共鸣分为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而在声乐演唱中主要使用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教师可以运用哼鸣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而哼鸣作为声乐学习中的专业术语,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显得晦涩难懂,这时教师可以用“冷笑”来帮助学生寻找哼鸣的感觉,人在“冷笑”时,嘴巴处于闭合状态,气息通过鼻孔送出,声音集中在鼻腔周围。这时将“冷笑”的声音集中、延长就获得哼鸣的声音了。而胸腔共鸣则需要想象像牛声一样,学生可模仿牛声,在胸中发出“恩”的声音,在喉部不紧张且较放松的情况下,尽量将声音发得深沉、有力。
  语言,歌唱的语言有别于日常生活用语,更加注重修辞,要强调语言的声调、节奏、音韵、音色等效果,而且歌唱语言的咬字需要强调突出,要在旋律、节奏上完成不同字符、不同词语的衔接,既要体现出每个字的个性和色彩,还要连贯的表达歌词内容,同时还要符合所有的字都在科学性的歌唱状态中。一般情况下,说话的语速、语言节奏,字头字腹字尾的转换都明显快于歌唱,字词之间的间隙、长短以及音量音色的变化也是有限的;而在歌唱当中,一个字往往会按照旋律的需要延长好几拍,在不同的音高上行腔,演唱过程中还要根据情绪的不同来控制音量的大小,依据作品的风格、特点来调整音色。对于如此复杂、多变的歌唱语言要求,念白就成了教师引导学生训练语言的不二法门。学生在演唱歌曲之前将歌词大声的吟颂出来,既能训练声带的机能,又能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之中寻找咬字归韵的方法、技巧,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歌词的理解与体会。
  风格,演唱者表现一首作品时,其演唱风格受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包含的民族文化、反映的时代特征等等因素的影响,想要完美的诠释一首作品,对这首作品风格的把握就显得重要。但不论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其风格特点包罗万象,千差万别。不可能让学生都去实地采风感受不同作品的风格。那么如何在不同作品中把握住该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就成了演绎这首作品时的点睛之笔了。如《赶牲灵》这首歌,是一首典型的陕北民歌,具有西北人民豪放、粗狂的性格特点和西北部语言的特点,把握住这两个重要特点,歌曲的表达就更加贴切陕北民歌的风格,教师可以从声音上来引导学生模仿西北人民歌唱的声音来表达他们豪放、粗犷的性格特点,首先让学生想象站在山坡上呼喊对面山坡上的人的情景,声音不要颤动,尽量直接一点,感觉声音一直往外传送,不要停留在口腔里面。情感要直接、充沛,不能扭扭捏捏。而在语言上对作品风格的把握,主要抓住西北部方言中最有特色的“我”字的发音,如果在这个歌曲中,我们还是把“我”字用普通话标准语音来唱,就完全体现不出地方特色。但如果把“我(wo)”字改为地方方言“e”的发音,听众们就能深切的领略到作品带来的浓郁地方特色了。
  三、如何引导初学者对演唱毛病的认识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问题,这时,可以用一些深入浅出的比喻来解决。如声音位置偏低,可以用物理现象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来点播学生,要获得高位置的声音,需要建立在底下气息的有力支撑,再比如,有些学生为了追求大的音量和音响效果,唱歌太撑、太满,通道开得过大,便可以用消防时用的水枪来比喻,同样的压力下,水枪口越小,水柱就会越有力量,射程也会越高越远,声音也是如此,在自然、科学、放松的前提下,将声音先集中,保持这样的状态,通过与气息的配合,再逐渐就声音放大,这样声音才会唱得结实,传得远。拘束、紧张是声乐初学者在演唱中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不仅给人以不自信的感觉,最后连声音也变“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教师的必修课。人在歌唱时,应如同说话一样自在、轻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长边轻轻地摇头,如果歌唱的状态或声音因为头部的摇动产生了变化,那就表明学生的喉部肌肉没有放松,通过这种训练将喉部肌肉放松时,也应注重面部表情的放松,面部表情放松是自然歌唱的前提,是能准确传达出符合歌曲意境的重要条件,面部表情的方松能间接的消除声音的紧张。而很多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面部表情扭曲、变形,要如何解决呢?首先要集中注意力,眼神要有力、坚定的正视前方,这样学生演唱时就不会出现翻白眼、看地面、闭眼睛等问题,眼神的有力与坚定,也消除了皱眉头,缩额头的问题。
  对初学者声乐学习的引导要运用直观、易懂的方法,通过生活中一些简单平实的例子来提示和点播学生,不要过多的使用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这样的做法既极大的保留了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而且也逐渐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了教师教得透彻,学生学得轻松的双赢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博勍.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J].科技视界,2016.
  [2]邓婷.浅谈共鸣训练对声乐技能发展的意义[J].音乐时空,2015.
  [3]周箐.关于音乐学声乐技能课分级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
  [4]朱迎春.声乐技能训练疑难问题探究——浅谈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其他文献
这个世上不平凡事很多,但究其根本,我们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始终是平凡的个体。纵使有不凡,也是极少人将平反之事做到了极致所成就的。了解到了这一点,便能在这纷繁的尘世中安于本心,脚踏实地,不断向前。  对于大多数老一辈人来说,命运都像是一个巨大的桎梏,里面圈着的是对未知的恐惧。而为了解决这一种恐惧与不安,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算命”,在无神论者的中国,很难相信这些数量众多的算命者,他们还有市场且市
摘 要:刘照进是沿河作家群散文作家代表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在《民族文学》《中国民族报》等一些知名刊物上发表。其散文弥漫着浓烈的关怀意识,显现出一种大的境界,笼罩着对卑微者的观照和悲悯情怀,他像一个倾听者匍匐在沿河的大地上,聆听着那些苦难的呻吟。  关键词:刘照进;散文;评论  一、倾听那些卑微的苦难生灵  刘照进的散文打破了浅唱低吟的小格局,承载了文学安放灵魂的责任担当。他将犀利的目光投向沿河大地,
摘 要:文学是自发自产于民间的,有着平凡的、通俗的、朴素的以及大众化的等鲜明的特点,从古至今,文学皆被视为神圣之物,文学之所以产生,纯粹归因于人类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它天生不具备抗恶与防暴的功能,但正是由于文学这种天生的性质,使其为自身的发展埋下了危机:它把世界看作是唯一的表达对象,但自从不平等和权势出现了在这世界上,文学就不能如当初般任意表达、肆意渲染,尤其是初生的文学更是无立足之地。本文将对现今
摘 要:针对中学生普遍喜爱英语流行文化,而在英语课堂上学习积极性欠缺这一现状,英语教师应注重英语流行文化在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的运用,尝试将英语流行文化元素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并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而有效的运用这些文化元素,达到最佳的寓教于乐的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流行文化;英语教学;英语歌曲;英文影视材料;  一、英语流行文化元素引入英语课堂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学习抒情》,这一章节写作实践部分题目为《我的烦恼》。批阅完两个班级的作文后,大吃一惊,有好些同学都写到了自己喜欢玩手机的烦恼。  任紫依同学写的:“我妈妈常说我周末我就知道玩手机,一天到晚不沾书一下边。我这个人一碰到手机就会打游戏,玩抖音,聊QQ。我会一心一意玩手机,一心二意做作业。妈妈总是跑到我房间来,你猜我在干什么?当然是在玩手机!妈妈好几次打开门都是
摘 要:中学阶段,是每个孩子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生长发育,同时还有心理方面的生长发育,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心理方面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因素主要有学习方面的压力,与人交往处事的关系因素,还有青春期的懵懂与躁动,以及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一而足,家庭观念及因素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
摘 要:学生的德育发展是教师的责任之一,其不仅关乎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其未来在社会中发挥的功效。因此,各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需积极做好德育思想的渗透和教育。然而纵观我国的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德育途径较为单一,尤其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仅有思政课及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德育,方式被动低效,也忽视了其他学科渗透德育的隐性辅助作用。英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并且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实施素
摘 要:在新时期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教学创新,拓展培育途径,增加社会参与才能进一步培育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增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四有”新人培育目标也在不断地丰富其自身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明确公民素质教育这一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展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
摘 要: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导致人文精神缺失有我国国情特点、教育体制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大学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精神,对其重构已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图书馆以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与浓厚的人文精神氛围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图书馆;重要性  一、大学人文精神之内涵  人文精神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顾名思义是
摘 要:词汇,是组成一门语言的基础内容,因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词汇的学习效果以及词汇的积累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学生未来英语能力的发展,可见对于初中学生的英语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虽然看似困难,实则有规律可循,只要找到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弊端,并正确掌握教学方法,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提升词汇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