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绝经后官腔出血的病理类型,分析绝经后阴道流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分析456例绝经后官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56例绝经后官腔出血病人中,非器质性病变61例,占12.15%:良性病变占77.14%:恶性病变占19.97%。患者年龄>60岁、流血距绝经时间>10年、子宫内膜厚度>7nma者,恶性肿恶瘤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关键词 绝经 阴道流血 官腔出血
月经改变是女性进入更年期的重要标志之一。70%的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会发生月经紊乱。此时排卵率明显下降,月经从规律变为不规律,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最后月经停止称绝经。据统计,女性在40~50岁时月经不规律为16%~30%;45岁以后约为30%~51%。部分女性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部分女性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绝经前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除器质性病变外,主要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出血70%~80%为功能性出血,约90%的出血不是由于恶性肿瘤引起的。
更年期女性停经1年可确定为绝经。停经1年后发生子宫出血者称为绝经后出血。月经紊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不能按期排卵,逐渐地不排卵而引起性激素变化所致。女性绝经年龄与绝经方式很不相同。月经紊乱虽是更年期女性的生理变化之一,但又是多种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更年期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应及早就医,并定期作妇科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绝经后阴道流血(PMB)为围绝经期及老年妇女常见临床症状,绝经后的子宫内膜是引起阴道流血的重要部位。为探讨子宫内膜引起的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及诊断手段,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456例PMB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文456例绝经后官腔出血患者均是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最小49岁,最大75岁,平均56岁。从绝经至第1次阴道流血时间,为1~22年之间,平均8年。456例患者均做了诊断性刮宫(包括分段诊刮),术前皆未使用药物治疗。统计学方法:不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运算。
结果
结果见表1、表2。
讨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绝经后宫腔出血的发生原因有很多。本组资料显示:良性病变占第1位,为77.14%;子宫内膜癌占第2位,为19.97%;第3位者为不典型增生,为2.89%。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在绝经1~4年中阴道流血发生率最高,按其年龄及诊刮病理报告结果分组提示,随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分泌期子宫内膜首先消失,继之增生期也减少,而由萎缩性内膜取代,说明绝经后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并未完全停止,有较长一段时间仍有性激素分泌,其主要来源为卵巢门细胞及特异性间质细胞和肾上腺皮质。55岁以前功能尚未衰竭,55-56岁为增生型内膜,体内少量雌激素由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在脂肪组织中转化而来,子宫内膜经过一段时间激素的积累刺激后,处于增生期,当激素波动时,即可导致阴道流血。少数病人尚有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文献报道在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中炎症居首位,其次为肿瘤。本组资料中,炎症患者为109例,占总人数的23.9%。这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抵抗力降低有关。因此,对绝经后妇女进行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有望减少绝经后炎症所致的阴道流血。本资料中宫内节育器引起流血占6.01%,提示我们对绝经后妇女应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以防绝经后出血及感染。
绝经后官腔出血的诊断:绝经后阴道流血与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绝经时间延长,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目前,对恶性肿瘤的预防还没有很好的措施,要重视妇科病普查,对于绝经>5年或绝经时年龄>50岁者,生殖器与年龄不符、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较厚者(≥5mm)应行诊断性刮宫(包括分段诊断)。该操作简便、损伤性小、准确率高,故应是绝经后官腔出血的首选方法。本文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均为诊断性刮宫确诊,而后手术病理检查得以证实,有条件的医院可行官腔镜协助诊断。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绝经 阴道流血 官腔出血
月经改变是女性进入更年期的重要标志之一。70%的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会发生月经紊乱。此时排卵率明显下降,月经从规律变为不规律,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最后月经停止称绝经。据统计,女性在40~50岁时月经不规律为16%~30%;45岁以后约为30%~51%。部分女性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部分女性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绝经前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除器质性病变外,主要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出血70%~80%为功能性出血,约90%的出血不是由于恶性肿瘤引起的。
更年期女性停经1年可确定为绝经。停经1年后发生子宫出血者称为绝经后出血。月经紊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不能按期排卵,逐渐地不排卵而引起性激素变化所致。女性绝经年龄与绝经方式很不相同。月经紊乱虽是更年期女性的生理变化之一,但又是多种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更年期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应及早就医,并定期作妇科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绝经后阴道流血(PMB)为围绝经期及老年妇女常见临床症状,绝经后的子宫内膜是引起阴道流血的重要部位。为探讨子宫内膜引起的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及诊断手段,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456例PMB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文456例绝经后官腔出血患者均是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最小49岁,最大75岁,平均56岁。从绝经至第1次阴道流血时间,为1~22年之间,平均8年。456例患者均做了诊断性刮宫(包括分段诊刮),术前皆未使用药物治疗。统计学方法:不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运算。
结果
结果见表1、表2。
讨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绝经后宫腔出血的发生原因有很多。本组资料显示:良性病变占第1位,为77.14%;子宫内膜癌占第2位,为19.97%;第3位者为不典型增生,为2.89%。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在绝经1~4年中阴道流血发生率最高,按其年龄及诊刮病理报告结果分组提示,随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分泌期子宫内膜首先消失,继之增生期也减少,而由萎缩性内膜取代,说明绝经后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并未完全停止,有较长一段时间仍有性激素分泌,其主要来源为卵巢门细胞及特异性间质细胞和肾上腺皮质。55岁以前功能尚未衰竭,55-56岁为增生型内膜,体内少量雌激素由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在脂肪组织中转化而来,子宫内膜经过一段时间激素的积累刺激后,处于增生期,当激素波动时,即可导致阴道流血。少数病人尚有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文献报道在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中炎症居首位,其次为肿瘤。本组资料中,炎症患者为109例,占总人数的23.9%。这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抵抗力降低有关。因此,对绝经后妇女进行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有望减少绝经后炎症所致的阴道流血。本资料中宫内节育器引起流血占6.01%,提示我们对绝经后妇女应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以防绝经后出血及感染。
绝经后官腔出血的诊断:绝经后阴道流血与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随年龄增长、绝经时间延长,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目前,对恶性肿瘤的预防还没有很好的措施,要重视妇科病普查,对于绝经>5年或绝经时年龄>50岁者,生殖器与年龄不符、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较厚者(≥5mm)应行诊断性刮宫(包括分段诊断)。该操作简便、损伤性小、准确率高,故应是绝经后官腔出血的首选方法。本文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均为诊断性刮宫确诊,而后手术病理检查得以证实,有条件的医院可行官腔镜协助诊断。以期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