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性乳癌临床上少见,病程进展快、预后差。对于无典型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的病例极易误诊,通过对6例不典型炎性乳癌的誤诊分析,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及钼靶X线表现,探讨炎性乳癌的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例,均女性,年龄28~64岁,平均46岁,全部为单发,左侧4例,右侧2例,临床表现5例乳房红肿,2例可触及肿块,4例可见皮肤增厚,粗大毛孔,桔皮征,2例皮下可触及质硬结节,4例同侧腋下淋巴结增大。
影像表现:首次X线钼靶常规轴位和侧斜位片照片后4例表现为乳腺内大片致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对侧增高,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浑浊,2例腺体与对侧相比结构紊乱,边缘模糊,乳晕及周围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密度稍高,1例仅表现为乳晕下方皮肤增厚,1例病变内可见沙粒样钙化,3例腋下可见增大淋巴结,结合临床病史全部诊断为乳腺炎。
结 果
经抗炎治疗效果差或病情加重,4例行粗针吸活检,2例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炎性乳腺癌。
讨 论
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炎性乳癌又称急性乳腺癌或癌性乳腺炎,是一种局部晚期乳腺癌。因临床表现及外观与乳腺急性炎症相似而得名。发病率低,死亡率很高。美国报道炎性乳癌发病率仅占全部乳腺癌的1%~6%,平均发病年龄48~55岁[1]。炎性乳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病情发展很快,一般为数周至数月,不超过1年,预后差。组织学类型无特殊性,各种病理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均可见于炎性乳癌。由于肿瘤浸润真皮下淋巴管及癌栓堵塞引起一系列类似急性乳腺炎性表现。目前认为病变皮肤皮下淋巴管有癌细胞侵润是确诊炎性乳癌的主要依据[2]。临床表现以明显的皮肤改变为特征,如皮肤增厚、红肿,弥漫性硬度增加,橘皮样改变、酒窝征、皮肤温度升高等。至少有1/3的皮肤受累变为红色甚至紫色,乳房疼痛和瘀斑。腋窝淋巴结肿大。典型X线表现:乳腺内毛刺、分叶状肿块或恶性钙化,腺体结构消失,局部结构紊乱,扭曲,Coopers韧带增粗,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密度增高或浑浊,腋下淋巴结肿大。不典型病变临床有炎性改变,但无明显的肿块,X线表现为乳腺局限性密度增高,结构紊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浑浊,腺体内无明显肿块及恶性钙化征象。急性炎症多见于哺乳期,为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一侧乳房肿胀,疼痛,皮肤红、肿、热或有肿块、压痛,疼痛呈搏动性,患者还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同侧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压痛较明显,局部形成脓肿可有波动感,穿破乳管时乳头流出脓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X线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紊乱,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影,并出现索条状结缔组织模糊影,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灶。脓肿形成后,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边界清晰,周围伴低密度水肿区,皮肤可稍增厚。
误诊分析及对策:炎性乳癌多以红、肿、热、痛等症状就诊,首选的检查是钼靶X线,临床特征及钼靶X线表现与急性乳腺炎相似,常常与之相混淆。有报道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疾病误诊率高达50%[3],若临床表现典型,X线表现有明确的恶性肿块或结构扭曲、恶性钙化等征象时,诊断容易确立。有时临床即便触及肿块X线也并不一定能确切显示,仅表现为致密腺体影。本组2例临床触及肿块但X线均无明确显示。炎性乳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患者越年轻,误诊率越高,本组1例28岁未婚女性,抗炎治疗后效果差,手术切除后病理回报为炎性乳癌。本组病例中即有1例为哺乳期,患者表现为左乳肿痛、红斑,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X线表现除哺乳期乳腺影像改变外,仅左侧乳晕周围皮肤较对侧增厚,周围皮下脂肪浑浊,初次诊为急性乳腺炎,停止哺乳后行抗炎治疗,3周后病情未见好转,且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行左乳针吸及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炎性乳腺癌并淋巴结转移。
炎性乳腺癌往往发病急骤,乳房迅速增大,皮肤增厚变硬,毛孔粗大,呈橘皮样改变,部分可有皮肤凹陷,皮温高,色红紫。与急性乳腺炎相比,炎性乳癌乳房呈弥漫性肿胀,病变范围较大。由于病变发展迅速,短期内出现皮肤卫星结节,触及质硬。急性乳腺炎疼痛较明显,炎性乳癌早期疼痛及压痛不显著,无全身感染症状及白细胞增高。转移肿大的腋下淋巴结无明显压痛。若合并肿块,肿块往往较大,触诊较硬。X线检查病变密度较急性乳腺炎高,超声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腺体结构紊乱,CDFI可见点状血流信号。但特异性都不高。CT及MRI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增强扫描病变大部明显强化,而炎性改变一般强化不明显。当体格及影像检查有阳性发现时,可行PET检查了解是否有转移病灶。
临床工作中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不能盲目依赖单一影像学检查,遇到此类患者,要综合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征象。有乳腺炎表现,短期内积极抗炎无效或无明显改善时,应该积极尽早行病理组织活检进一步诊断,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Jaiyesimi IA,Buzdar AU,Hartobagyi G.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a review.J Clin Oncol,1992,10(6):1014.
2 徐从高,张茂宏,等,主译.癌-肿瘤学原理和实践[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57.
3 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12-614.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例,均女性,年龄28~64岁,平均46岁,全部为单发,左侧4例,右侧2例,临床表现5例乳房红肿,2例可触及肿块,4例可见皮肤增厚,粗大毛孔,桔皮征,2例皮下可触及质硬结节,4例同侧腋下淋巴结增大。
影像表现:首次X线钼靶常规轴位和侧斜位片照片后4例表现为乳腺内大片致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对侧增高,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浑浊,2例腺体与对侧相比结构紊乱,边缘模糊,乳晕及周围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密度稍高,1例仅表现为乳晕下方皮肤增厚,1例病变内可见沙粒样钙化,3例腋下可见增大淋巴结,结合临床病史全部诊断为乳腺炎。
结 果
经抗炎治疗效果差或病情加重,4例行粗针吸活检,2例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炎性乳腺癌。
讨 论
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炎性乳癌又称急性乳腺癌或癌性乳腺炎,是一种局部晚期乳腺癌。因临床表现及外观与乳腺急性炎症相似而得名。发病率低,死亡率很高。美国报道炎性乳癌发病率仅占全部乳腺癌的1%~6%,平均发病年龄48~55岁[1]。炎性乳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病情发展很快,一般为数周至数月,不超过1年,预后差。组织学类型无特殊性,各种病理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均可见于炎性乳癌。由于肿瘤浸润真皮下淋巴管及癌栓堵塞引起一系列类似急性乳腺炎性表现。目前认为病变皮肤皮下淋巴管有癌细胞侵润是确诊炎性乳癌的主要依据[2]。临床表现以明显的皮肤改变为特征,如皮肤增厚、红肿,弥漫性硬度增加,橘皮样改变、酒窝征、皮肤温度升高等。至少有1/3的皮肤受累变为红色甚至紫色,乳房疼痛和瘀斑。腋窝淋巴结肿大。典型X线表现:乳腺内毛刺、分叶状肿块或恶性钙化,腺体结构消失,局部结构紊乱,扭曲,Coopers韧带增粗,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密度增高或浑浊,腋下淋巴结肿大。不典型病变临床有炎性改变,但无明显的肿块,X线表现为乳腺局限性密度增高,结构紊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浑浊,腺体内无明显肿块及恶性钙化征象。急性炎症多见于哺乳期,为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一侧乳房肿胀,疼痛,皮肤红、肿、热或有肿块、压痛,疼痛呈搏动性,患者还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同侧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压痛较明显,局部形成脓肿可有波动感,穿破乳管时乳头流出脓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X线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紊乱,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影,并出现索条状结缔组织模糊影,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灶。脓肿形成后,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边界清晰,周围伴低密度水肿区,皮肤可稍增厚。
误诊分析及对策:炎性乳癌多以红、肿、热、痛等症状就诊,首选的检查是钼靶X线,临床特征及钼靶X线表现与急性乳腺炎相似,常常与之相混淆。有报道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疾病误诊率高达50%[3],若临床表现典型,X线表现有明确的恶性肿块或结构扭曲、恶性钙化等征象时,诊断容易确立。有时临床即便触及肿块X线也并不一定能确切显示,仅表现为致密腺体影。本组2例临床触及肿块但X线均无明确显示。炎性乳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患者越年轻,误诊率越高,本组1例28岁未婚女性,抗炎治疗后效果差,手术切除后病理回报为炎性乳癌。本组病例中即有1例为哺乳期,患者表现为左乳肿痛、红斑,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X线表现除哺乳期乳腺影像改变外,仅左侧乳晕周围皮肤较对侧增厚,周围皮下脂肪浑浊,初次诊为急性乳腺炎,停止哺乳后行抗炎治疗,3周后病情未见好转,且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行左乳针吸及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炎性乳腺癌并淋巴结转移。
炎性乳腺癌往往发病急骤,乳房迅速增大,皮肤增厚变硬,毛孔粗大,呈橘皮样改变,部分可有皮肤凹陷,皮温高,色红紫。与急性乳腺炎相比,炎性乳癌乳房呈弥漫性肿胀,病变范围较大。由于病变发展迅速,短期内出现皮肤卫星结节,触及质硬。急性乳腺炎疼痛较明显,炎性乳癌早期疼痛及压痛不显著,无全身感染症状及白细胞增高。转移肿大的腋下淋巴结无明显压痛。若合并肿块,肿块往往较大,触诊较硬。X线检查病变密度较急性乳腺炎高,超声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腺体结构紊乱,CDFI可见点状血流信号。但特异性都不高。CT及MRI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增强扫描病变大部明显强化,而炎性改变一般强化不明显。当体格及影像检查有阳性发现时,可行PET检查了解是否有转移病灶。
临床工作中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不能盲目依赖单一影像学检查,遇到此类患者,要综合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征象。有乳腺炎表现,短期内积极抗炎无效或无明显改善时,应该积极尽早行病理组织活检进一步诊断,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Jaiyesimi IA,Buzdar AU,Hartobagyi G.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a review.J Clin Oncol,1992,10(6):1014.
2 徐从高,张茂宏,等,主译.癌-肿瘤学原理和实践[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57.
3 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1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