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百岁老寿星:王瑛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 瑛
  (時年102岁)
   王瑛,原名毛佩铭,1919年10月生,浙江平湖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伯特利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加入上海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益友社。1945年3月,赴皖江参加新四军,分在七师卫生部任军医。解放战争时期,跟随部队历经宿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1982年12月离休,时任解放军某医院门诊部主任。
其他文献
上海市新四軍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   你们好!来信收悉。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你们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
期刊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第二天,《解放军报》又首次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题词手迹。《中国青年报》随即转载。以后,陈云、叶剑英等同志也为雷锋题了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   那么《中国青年》杂志是如何首先得到毛泽东的题词的呢?
期刊
杭州西宜路。   找到康老居所时,司机陈琛向里屋喊话:“来客人啦!”   在客厅,我把采访介绍信递给康老。我说:“康老,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派我们来,收集新四军老战士的影像资料。”康老连连摆手,回答斩钉截铁:“我不拍,你们不要拍我。”他神情严肃,没有协商的余地。   抢救新四军老兵史料,康老是唯一拒绝我们拍摄视频的人。   康老,大名康明才。离休前,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访前,我们从浙江省新四军
期刊
韩国钧(1857年—1942年),字紫石,江苏海安人。清举人,历任知县、民政使等职,上世纪20年代曾任江苏省长。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尤其是陈毅和粟裕率部挺进黄桥之后,83岁高龄的韩国钧为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所感召,被新四军的真诚抗战与严明纪律所打动,在新四军领导人陈毅的影响下,主动与新四军领导人交朋友,出面呼吁苏北各界团结一心,国共两党停止纷争,共同抗日。他曾在家中两次主持召开停止苏北内战、团
期刊
见到曹波翔的时候,他正在江苏省灌云县伊山镇新华村改厕现场进行指导,他皮肤黝黑,身材也不高大,但是却精神饱满。   作为新华村的党总支书记,曹波翔的相貌与我几天来的采访观感十分吻合,那就是所有的县、乡扶贫干部,包括村组干部,以及省里下派的扶贫干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皮肤多为黝黑,少者赭红,决无皮肤白皙、光鲜细腻者。   他们不仅与土地融为一体,与农民打成一片,他们更是太阳的使者,每天都在阳光
期刊
本刊特约信息员金锋报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8日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和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领导极为重视,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2月23日常务副会长徐红组织全体驻会人员,再次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回信和重要讲话。通过学习,全体同志倍受鼓舞,决心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实际行动讲好党的故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
期刊
1943年7月,一辆北上的火车徐徐向前行驶。车上坐满了乘客,有逃荒避难的,有投亲靠友的,个个都是一脸疲惫。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临窗而坐,瘦削的脸上写满了忧思。他身边坐着一位和他年纪相仿的漂亮女子,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躺在他们俩身上,正在熟睡。   “检查了!检查了!把‘良民证’都掏出来。”一阵粗鲁的叫喊声把小姑娘从睡梦中惊醒,她揉着惺忪的睡眼,懵懂地看着周围。年幼的她不
期刊
谢竟成  (104岁)   谢竟成,1918年11月生,浙江上虞人。早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打工,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奔赴蘇中地区参加新四军。在艰难困苦的反“清乡”斗争中,面对日伪军的猖狂扫荡,谢竟成作为从医院看护员成长起来的连队干部,指挥若定,捷报频传。抗战胜利后,先后出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分区保卫科科长。1981年离休,时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军事法院院长。
期刊
用一棵树来命名一个哨所,这本来就是一个传奇。   1983年春,一位锡伯族母亲把自己亲手培育的20棵白杨树苗装进戍边远行的儿子的行囊,再三叮嘱:“你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树苗种活,让白杨树陪着你们守边防。”   这个叫程富盛的锡伯族战士把20棵树苗带回哨所,全哨所的官兵挖坑抬土浇水,精心培育,终于有一颗树苗成活了、长大了,枝繁叶茂,沙沙歌唱。然而,程富盛此时也要脱下军装,告别军营。他站在白杨树下,
期刊
2021年2月6日上午,常州市委统战部“百千万”结对帮扶暨“五洋纺机百万光彩基金”发放仪式,在溧阳市小石桥村举行。村民们携老扶幼、兴高采烈地前来参加结对帮扶仪式。   小石桥村,位于别桥镇西北方向,东与常州市金坛区接壤,是当年新四军十六旅塘马战役所在地。   村党总支书记袁立明介绍,小石桥村是典型的移民村,全村80%的人口是在解放前由苏北和河南等地迁移过来的。因是半丘陵地带,经济基础差,又处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