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7月16日,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蒂莫西·基廷表示,美国已经冻结了对台武器销售活动。这是美国首次正式证实了6月份以来国际媒体猜测的美政府实际冻结了对台的8个项目120亿美元的军售计划。这一声明我们应做怎样的思考?是否表明美国已放弃对台湾的军事支持呢?
美暂停对台军售有哪些?
台湾在上世纪90年代的李登辉政府时期,曾利用所谓的“大陆威胁论”完成了美国“爱国者”2、F-16A/B和法国“幻影”2000、“拉斐特”舰等主战武器的采购,而陈水扁政府则“拿”到了4艘“基德”级驱逐舰,这些装备成为目前台军事能力的主体、但由于台湾当局提出的军购项目庞大,而美方国内政治斗争复杂,加之国际舆论的谴责,大量的台军购申请积压在了美国。到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执政后,美国已答应但尚未付诸行动的军售项目总价值接近120亿美元,主要包括:
AH-64D武装直升机 台军目前服役的武装直升机是已显落后的AH-1W。为此台军在2001年后就提出了采购火力和航程都更大、技术也更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美国提供的竞选机种有波音公司的AH-64D(题图)和贝尔公司的AH-1Z。由于台湾已有AH-IW,并有配套的后勤、维修和训练设施,可将引进成本降到最低,所以在AH-64D与AH-1Z之间的选择,在台湾内部引起较大分歧,致使最终难下决定。而美国政府考虑到AH-64D是美国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有违两岸对等原则,因此该项目一拖再拖,难以进入实质性采购阶段。
UH-60“黑鹰”直升机 台湾目前拥有大量UH-1H通用直升机,但该机型已经老旧,接近服役年限。UH-60非常适合台湾的山地作战,将会在台军立足于本岛东部山区的防御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该机不具进攻性,因此很可能成为美国政府平衡对台军售政策、安抚台湾政府的重要筹码,而较快得到美国批准。
柴油动力潜艇 2001年美国政府曾宣布将向台湾出售或协助台湾采购8艘柴油动力潜艇,但由于确定制造商的难度很大,因此很长时期处于搁浅状态。2006年7月,美国国防部确定了分两步向台湾出售8艘柴油动力潜艇的计划,即将潜艇项目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分开,以回避政策、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但由于该项目数额庞大,武器明显带有进攻性,加之项目操作难度大,因此美国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该项目的进展。
“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 美国于2001年4月批准了对台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的框架性政策,目前台湾争取到了4套的采购许可。但由于陈水扁政府的军购“公投”失败,导致这一计划推迟,而且由于该系统技术先进,估计美国国会也会推迟并采取逐步分批的方式向台出售。
F-16C/D战斗机 马英九政府上台后首先提出的大宗军购项目即是F-16C/D战斗机。目前台军现役主力战机为F-16A/B、“幻影”2000、IDF,另外还有大量的F-5E/F。总数约70架的F-5E/F已经服役超过30年,预计至2010年将全部淘汰。美方认为台空军先进主力战机应保持在380-400架之间,考虑到后勤维修的整体性,建议台军以F-16为主力机种。台湾在2005年10月的台美空军会议上提出44架F-16C/D Block52战机的购买要求,其中有4架是弥补早前失事的战机。2006年7月,这一数字增加到了66架。由于大陆方面歼-10和歼-11的陆续服役,美国很可能加快F-16C/D的军售进程。
P-3C反潜巡逻机 台军目前的空中反潜力量主要是海航的S-70直升机和S-2T固定翼飞机,两种飞机航程短、速度慢,反潜能力有限,为此台军早在2001年就提出采购P-3C。2007年9月,美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署宣布了向台出售12架P-3C的军购项目。由于该项目已经通过美国审查,因此它不在美国因北京奥运会而冻结的军购项目中,具体工作估计在今年下半年后将陆续启动。
此外,美国已经通过审查并宣布售台的“标准”2舰空导弹和“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等装备将在未来1~2年陆续交付。
美对台军售程序如何走?
虽然美国对台军售的决策程序冗长复杂,但归纳起来也很简单。对台军售的政策决策是一种平衡术,出发点是既要缓和国会不满,又要防止中国大陆作出强烈反应,还要安抚台湾。要兼顾各方利益,以保证美国政府的对华(台)政策的长期贯彻和执行。美对台军售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必要步骤。
台湾当局提出采购清单 美国对台军售首先需要台湾当局提出清单。台湾陆、海、空各军种先分别提出武器采购要求,然后经台湾“国防部”统一协调,最后确定主要项目的清单。这个武器采购清单一般在每年秋季送交美国方面。
美国防部提交评估报告 接到台湾方面的采购清单后,美国国防部派专家前往台湾实地考察。结合专家的考察意见,美国防部向行政当局提交书面评估报告。为督促和加强售台武器工作,美国会还要求国防部向国会报告其对台湾军事需求所作的评估。实际上,目前美国防部每年向国会提交的《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基本就是此类评估的依据。
各决策部门同时监督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就对台军售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务院主要着眼于对华政策,考虑售台武器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和冲击,原则上不赞成在军售问题上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原则,认为那样会造成两国关系的严重动荡。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军售对台海军力平衡状态、美中关系、亚太区域稳定以及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影响,也提出自己的主张。
为施加自己的影响,美国国会在已经通过的2000年财政年度国防拨款法修正案中规定,行政当局在做出售台武器决定前,必须向国会通报情况并与国会磋商,以利于国会参与对台军售决策。美在解释120亿美元对台军售项目的“冻结”时就称,台湾军售案正在美国政府内进行跨部门审议。实际上是以该阶段的技术程序为借口,掩盖其真实意图。
总统最终决策 围绕对台军售问题,美国行政当局在三四月间进行内部讨论,协调各部门间的分歧,最后由总统作出决定。总统的决定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国会方面的压力。国会历年来一直呼吁加大军售力度,并要求参与对台军售的决策。其次是中国方面的反对。最后,总统还要协调国防部、国务院及国家安全委员会三方面的立场,作出一套在内容上能大致满足各方的安排。由于美国大选在即,外界普遍认为本届布什政府已经没有时间决定对台军售问题,很可能交给下一届美国政府处理。
告知台湾当局 在美国行政当局作出军售的决定后,即通知台湾方面派代表赴美开会。美台军售会谈通常在每年4月举行,台湾方面派一位“副总参谋长”和台北驻美代表参加,由美国在台协会及美国国防部告知台湾。这时,台湾当局仅仅是被告知,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机会。如果有任何异议,以上程序则在次年度再次循环进行。
美台军售的主要进展情况与上述程序的进行有着密切的 关系,上述过程在任何环节的失败,即意味着该轮军售的中止。例如,从程序上看,目前美国对120亿美元对台军售项目的“冻结”就是布什政府行政当局迟迟没有通知国会。根据美国法律,政府对外军售必须向国会发通知,说明军售详情及理由,国会将在30天内决定是否批准。考虑到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国会10月中旬就要休会,接下来就是11月的总统大选,因此,如果布什政府不在9月中旬前向国会提交通知,那么军售计划至少会在2008年内告吹。
军售之路修远兮——暂停之后
虽然各方透露出美将暂停对台军售,但2008年7月18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很快出面表示,美政府忠实执行《与台湾关系法》,提供台湾需要的武器装备以维持足够防卫,美国这项立场没有改变。可见,从美国长远的亚太战略来看,美对台军售的根本立场是不会改变的。但未来美对台军售会有哪些方式呢?
为保持两岸军力对等,采取慢补消耗的“添油式” 这是美国较为常用的军售方式。通过不断评估两岸军事实力,判断台湾所需的武器装备类型和数量,以此向美国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军售建议,这种方式可最大程度地保证两岸军事力量的对等平衡,既不会因为长期停止军售而使不断增强的大陆军力超过台湾,也不会让台湾突然获得远优于大陆的军事实力,而铤而走险。但这需要每年进行评估,并不断提供军售项目,就如同向油灯中不断添加燃油以保证油灯不灭,而又不会因为燃油太多而导致危险一样。例如,2007年11月美向台出售的9.39亿美元“爱国者”2导弹升级设备就是这一类。该项目在延长原系统寿命、补充消耗导弹的同时,增强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属于典型的“添油式”军售。
为快速形成对大陆优势,采取打包销售的“井喷式” 这种方式是指在短时间内审议通过范围大、数量多的军售项目。这虽然较为少见,但对两岸形势的危害性较大。例如,老布什政府利用1989年后中美关系低潮“井喷式”地向台湾出售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1991年售台110辆M60A3坦克,1992年同意售台150架F-16战斗机,1993年售台200枚“爱国者”导弹及相关装备等。这次“井喷”使1982年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后大陆通过遏制美台军售而逐步获得的军事优势不复存在。此外,这种“井喷式”军售的大宗军火项目一般都包含数量庞大、门类繁杂的配套军火内容,这些项目甚至比最初的军火销售危害更大。例如,台湾通过引进F-16配套引进了GBU-10和GBU-12等激光制导炸弹。而在台湾对法军购中,大陆就成功阻止了“紫菀”防空导弹随“拉斐特”舰的引进。如果美国在较长时间停止对台军售,美台势必认为大陆形成了对台军事优势,这将使未来“井喷式”军售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为缓和政治争议,采取解决迫切需要的“棒骨式”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透露出暂停对台军售后美国内和台湾岛内争议较多,如果这种争议影响到美国大选和现行亚太政策,美方有可能考虑有选择地放松对台军售,即在台湾提出的备选军售项目中选择进攻性最小的项目先行完成,以安抚台湾舆论,这就如给狂吠不止的宠物“大棒骨”以示安抚一样。这种方式对台湾军事实力增强有限,但对两岸政治形势破坏也最小,是不远的未来最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
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采取一厢情愿的“填鸭式”从美国对台军售的多年历史来看,美在售台武器过程中往往出现强买强卖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台对该地区的军事战略和认识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买卖双方所站的经济立场不同,这种情况近年来日渐突出。在陈水扁的第二任期里,台湾媒体形容美对台军售称,以前是先订货,再筹钱,甚至付款还有弹性;后来则是先付钱,再给货,即便看到钱,货还不一定给。在2005年“基德”舰的销售中,台湾最早要求的是美军现役的“伯克”级驱逐舰,但美国强行向台湾销售了二手“基德”级驱逐舰,被岛内称为“硬销”。这种美国一厢情愿的“填鸭式”销售,对台军事力量增强有限,而对美台军售长远发展的消极影响较大,但美国却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为控制局势,采取防务替代政策的“保姆式” 由于美国担心台湾政治局势的未来发展不符合美国利益,又不放心将先进武器交付台湾军队使用,它有可能表面维持美台军售关系,但实际不作为,同时增强对该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也就是说,美国完全放弃依靠台湾军队未保证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利益的政策,放弃台湾军队作为其军事代理人,而对台军防御能力的萎缩听之任之,以增强它对美国的军事和政治依赖,为将来完全担负台湾军事防务而作准备,从而成为台湾的军事“保姆”。这实际对大陆是最危险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使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直接上升为中美冲突。可见,在美国对台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美如果完全放弃对台军售就可能意味着它在该地区的军事策略的改变,这种改变更值得我们警惕。
编辑 李海峰
美暂停对台军售有哪些?
台湾在上世纪90年代的李登辉政府时期,曾利用所谓的“大陆威胁论”完成了美国“爱国者”2、F-16A/B和法国“幻影”2000、“拉斐特”舰等主战武器的采购,而陈水扁政府则“拿”到了4艘“基德”级驱逐舰,这些装备成为目前台军事能力的主体、但由于台湾当局提出的军购项目庞大,而美方国内政治斗争复杂,加之国际舆论的谴责,大量的台军购申请积压在了美国。到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执政后,美国已答应但尚未付诸行动的军售项目总价值接近120亿美元,主要包括:
AH-64D武装直升机 台军目前服役的武装直升机是已显落后的AH-1W。为此台军在2001年后就提出了采购火力和航程都更大、技术也更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美国提供的竞选机种有波音公司的AH-64D(题图)和贝尔公司的AH-1Z。由于台湾已有AH-IW,并有配套的后勤、维修和训练设施,可将引进成本降到最低,所以在AH-64D与AH-1Z之间的选择,在台湾内部引起较大分歧,致使最终难下决定。而美国政府考虑到AH-64D是美国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有违两岸对等原则,因此该项目一拖再拖,难以进入实质性采购阶段。
UH-60“黑鹰”直升机 台湾目前拥有大量UH-1H通用直升机,但该机型已经老旧,接近服役年限。UH-60非常适合台湾的山地作战,将会在台军立足于本岛东部山区的防御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该机不具进攻性,因此很可能成为美国政府平衡对台军售政策、安抚台湾政府的重要筹码,而较快得到美国批准。
柴油动力潜艇 2001年美国政府曾宣布将向台湾出售或协助台湾采购8艘柴油动力潜艇,但由于确定制造商的难度很大,因此很长时期处于搁浅状态。2006年7月,美国国防部确定了分两步向台湾出售8艘柴油动力潜艇的计划,即将潜艇项目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分开,以回避政策、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但由于该项目数额庞大,武器明显带有进攻性,加之项目操作难度大,因此美国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该项目的进展。
“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 美国于2001年4月批准了对台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的框架性政策,目前台湾争取到了4套的采购许可。但由于陈水扁政府的军购“公投”失败,导致这一计划推迟,而且由于该系统技术先进,估计美国国会也会推迟并采取逐步分批的方式向台出售。
F-16C/D战斗机 马英九政府上台后首先提出的大宗军购项目即是F-16C/D战斗机。目前台军现役主力战机为F-16A/B、“幻影”2000、IDF,另外还有大量的F-5E/F。总数约70架的F-5E/F已经服役超过30年,预计至2010年将全部淘汰。美方认为台空军先进主力战机应保持在380-400架之间,考虑到后勤维修的整体性,建议台军以F-16为主力机种。台湾在2005年10月的台美空军会议上提出44架F-16C/D Block52战机的购买要求,其中有4架是弥补早前失事的战机。2006年7月,这一数字增加到了66架。由于大陆方面歼-10和歼-11的陆续服役,美国很可能加快F-16C/D的军售进程。
P-3C反潜巡逻机 台军目前的空中反潜力量主要是海航的S-70直升机和S-2T固定翼飞机,两种飞机航程短、速度慢,反潜能力有限,为此台军早在2001年就提出采购P-3C。2007年9月,美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署宣布了向台出售12架P-3C的军购项目。由于该项目已经通过美国审查,因此它不在美国因北京奥运会而冻结的军购项目中,具体工作估计在今年下半年后将陆续启动。
此外,美国已经通过审查并宣布售台的“标准”2舰空导弹和“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等装备将在未来1~2年陆续交付。
美对台军售程序如何走?
虽然美国对台军售的决策程序冗长复杂,但归纳起来也很简单。对台军售的政策决策是一种平衡术,出发点是既要缓和国会不满,又要防止中国大陆作出强烈反应,还要安抚台湾。要兼顾各方利益,以保证美国政府的对华(台)政策的长期贯彻和执行。美对台军售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必要步骤。
台湾当局提出采购清单 美国对台军售首先需要台湾当局提出清单。台湾陆、海、空各军种先分别提出武器采购要求,然后经台湾“国防部”统一协调,最后确定主要项目的清单。这个武器采购清单一般在每年秋季送交美国方面。
美国防部提交评估报告 接到台湾方面的采购清单后,美国国防部派专家前往台湾实地考察。结合专家的考察意见,美国防部向行政当局提交书面评估报告。为督促和加强售台武器工作,美国会还要求国防部向国会报告其对台湾军事需求所作的评估。实际上,目前美国防部每年向国会提交的《中国军力年度报告》基本就是此类评估的依据。
各决策部门同时监督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就对台军售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务院主要着眼于对华政策,考虑售台武器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和冲击,原则上不赞成在军售问题上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原则,认为那样会造成两国关系的严重动荡。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军售对台海军力平衡状态、美中关系、亚太区域稳定以及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影响,也提出自己的主张。
为施加自己的影响,美国国会在已经通过的2000年财政年度国防拨款法修正案中规定,行政当局在做出售台武器决定前,必须向国会通报情况并与国会磋商,以利于国会参与对台军售决策。美在解释120亿美元对台军售项目的“冻结”时就称,台湾军售案正在美国政府内进行跨部门审议。实际上是以该阶段的技术程序为借口,掩盖其真实意图。
总统最终决策 围绕对台军售问题,美国行政当局在三四月间进行内部讨论,协调各部门间的分歧,最后由总统作出决定。总统的决定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国会方面的压力。国会历年来一直呼吁加大军售力度,并要求参与对台军售的决策。其次是中国方面的反对。最后,总统还要协调国防部、国务院及国家安全委员会三方面的立场,作出一套在内容上能大致满足各方的安排。由于美国大选在即,外界普遍认为本届布什政府已经没有时间决定对台军售问题,很可能交给下一届美国政府处理。
告知台湾当局 在美国行政当局作出军售的决定后,即通知台湾方面派代表赴美开会。美台军售会谈通常在每年4月举行,台湾方面派一位“副总参谋长”和台北驻美代表参加,由美国在台协会及美国国防部告知台湾。这时,台湾当局仅仅是被告知,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机会。如果有任何异议,以上程序则在次年度再次循环进行。
美台军售的主要进展情况与上述程序的进行有着密切的 关系,上述过程在任何环节的失败,即意味着该轮军售的中止。例如,从程序上看,目前美国对120亿美元对台军售项目的“冻结”就是布什政府行政当局迟迟没有通知国会。根据美国法律,政府对外军售必须向国会发通知,说明军售详情及理由,国会将在30天内决定是否批准。考虑到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国会10月中旬就要休会,接下来就是11月的总统大选,因此,如果布什政府不在9月中旬前向国会提交通知,那么军售计划至少会在2008年内告吹。
军售之路修远兮——暂停之后
虽然各方透露出美将暂停对台军售,但2008年7月18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很快出面表示,美政府忠实执行《与台湾关系法》,提供台湾需要的武器装备以维持足够防卫,美国这项立场没有改变。可见,从美国长远的亚太战略来看,美对台军售的根本立场是不会改变的。但未来美对台军售会有哪些方式呢?
为保持两岸军力对等,采取慢补消耗的“添油式” 这是美国较为常用的军售方式。通过不断评估两岸军事实力,判断台湾所需的武器装备类型和数量,以此向美国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军售建议,这种方式可最大程度地保证两岸军事力量的对等平衡,既不会因为长期停止军售而使不断增强的大陆军力超过台湾,也不会让台湾突然获得远优于大陆的军事实力,而铤而走险。但这需要每年进行评估,并不断提供军售项目,就如同向油灯中不断添加燃油以保证油灯不灭,而又不会因为燃油太多而导致危险一样。例如,2007年11月美向台出售的9.39亿美元“爱国者”2导弹升级设备就是这一类。该项目在延长原系统寿命、补充消耗导弹的同时,增强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属于典型的“添油式”军售。
为快速形成对大陆优势,采取打包销售的“井喷式” 这种方式是指在短时间内审议通过范围大、数量多的军售项目。这虽然较为少见,但对两岸形势的危害性较大。例如,老布什政府利用1989年后中美关系低潮“井喷式”地向台湾出售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1991年售台110辆M60A3坦克,1992年同意售台150架F-16战斗机,1993年售台200枚“爱国者”导弹及相关装备等。这次“井喷”使1982年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后大陆通过遏制美台军售而逐步获得的军事优势不复存在。此外,这种“井喷式”军售的大宗军火项目一般都包含数量庞大、门类繁杂的配套军火内容,这些项目甚至比最初的军火销售危害更大。例如,台湾通过引进F-16配套引进了GBU-10和GBU-12等激光制导炸弹。而在台湾对法军购中,大陆就成功阻止了“紫菀”防空导弹随“拉斐特”舰的引进。如果美国在较长时间停止对台军售,美台势必认为大陆形成了对台军事优势,这将使未来“井喷式”军售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为缓和政治争议,采取解决迫切需要的“棒骨式”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透露出暂停对台军售后美国内和台湾岛内争议较多,如果这种争议影响到美国大选和现行亚太政策,美方有可能考虑有选择地放松对台军售,即在台湾提出的备选军售项目中选择进攻性最小的项目先行完成,以安抚台湾舆论,这就如给狂吠不止的宠物“大棒骨”以示安抚一样。这种方式对台湾军事实力增强有限,但对两岸政治形势破坏也最小,是不远的未来最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
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采取一厢情愿的“填鸭式”从美国对台军售的多年历史来看,美在售台武器过程中往往出现强买强卖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台对该地区的军事战略和认识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买卖双方所站的经济立场不同,这种情况近年来日渐突出。在陈水扁的第二任期里,台湾媒体形容美对台军售称,以前是先订货,再筹钱,甚至付款还有弹性;后来则是先付钱,再给货,即便看到钱,货还不一定给。在2005年“基德”舰的销售中,台湾最早要求的是美军现役的“伯克”级驱逐舰,但美国强行向台湾销售了二手“基德”级驱逐舰,被岛内称为“硬销”。这种美国一厢情愿的“填鸭式”销售,对台军事力量增强有限,而对美台军售长远发展的消极影响较大,但美国却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为控制局势,采取防务替代政策的“保姆式” 由于美国担心台湾政治局势的未来发展不符合美国利益,又不放心将先进武器交付台湾军队使用,它有可能表面维持美台军售关系,但实际不作为,同时增强对该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也就是说,美国完全放弃依靠台湾军队未保证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利益的政策,放弃台湾军队作为其军事代理人,而对台军防御能力的萎缩听之任之,以增强它对美国的军事和政治依赖,为将来完全担负台湾军事防务而作准备,从而成为台湾的军事“保姆”。这实际对大陆是最危险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使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直接上升为中美冲突。可见,在美国对台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美如果完全放弃对台军售就可能意味着它在该地区的军事策略的改变,这种改变更值得我们警惕。
编辑 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