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索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既避免焚烧秸秆形成大气污染和造成火灾,净化了环境,还可以保护耕地,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农田扬沙等。
其他文献
带着不舍,我们送走2006;怀着期待,我们迎来2007。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类不断完美的实现过程。在此新年之际,除了对于过往成就的怀恋,更应满怀信心,投入到新的征程。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对于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因此
农村有好多废弃资源,收集轻而易得,运用简易的方法加工作为猪饲料,可以降低养猪成本,增加养殖效益。1.树叶发酵很多树叶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
期刊
一、反思语文学科本质  1.和古代“语文”比较,现代语文更注重实际应用  古代语文是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学龄初期以识字为主的蒙学语文教育;后期进行综合性的文、史、哲、伦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教育。”(朱绍禹主编《语文教育词典》)从教育目的看,古代是为了“应试”,科举时代,十年寒窗,只是为了写出一篇令“阅卷大人”满意的文章。因此,语文教育定位非常单纯,就是正统的封建思想,代“圣人”立言。“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