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本文主要剖析了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的一般过程:感知阶段、体验阶段、判断阶段、玩赏阶段,并提出了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把学生整体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创造性鉴赏;与写作训练紧密联系。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
对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的认识和评价,鉴赏的过程是受到美感教育的过程。鉴赏性阅读,是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及内涵为主要目的的阅读,它是在充分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别,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所以鉴赏还包括主动的判别,它与读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一、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
从阅读和测试情况看,进行鉴赏性阅读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一)初读——注重语感,把握内容(感知阶段)。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知活动。我国早期教育家夏丏尊对语感作过形象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文学的敏锐感受,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的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文学作品不像其他艺术形式把色彩、线条、颜色、音响等感觉因素直接交给读者,鉴赏时首先要借助语感,使曾经化为作家头脑里活跃过的可感知的形象,再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机勃勃地浮现出来,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环扣”。
例如,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们根据作者运用的语言文字材料,仿佛看到了清清的溪流,粉色的桃花,缤纷的落英,鲜美的芳草,以及那追逐着浪花的渔舟,那惊喜而痴迷的渔人,甚至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水声,此起彼伏的鸡犬之声,村中男女忽闻“今是何世”的惊奇感叹声,于是我们似乎也来到了桃花源里。可以说,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借助于有特定技巧的文字材料,将学生的审美感知稳定地引向对象,使各种感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地、立体地、多层次地去感受文学作品,从而获得对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较完整的印象。
完形心理学理论十分重视艺术阅读的整体性特征。它要求人们在阅读作品时,把它视为一个格式塔,即知觉整体,在足够的时间里认真欣赏、揣摩、玩味,从而直接把握作品的主旨、情境、艺术营构技巧等。在阅读活动中,对一篇语言艺术作品的阅读,不应着眼于某一个孤立的部分,而应以整体形式出发,任何一篇文章的生成与构成,无论是一首诗歌,还是一篇散文、小说,都是一个有机的营构系统,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形式。阅读的审美感知,就是建立在文章营构系统的整体把握上,去发现文章营构的艺术美。
(二)品读——品味语言,激发想象(体验阶段)。
在文学鉴赏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康德指出:“鉴赏是关联着想象力的自由的合规律性的对于对象的判断能力。鉴赏者要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艺术形象(或意境),形成美的观念,获得强烈的美感,没有想象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激发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但这种补充,不要摆脱作品中的形象而随心所欲,要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为基础,按照其提供的方面和范围进行,同时它又是以鉴赏者的审美感受力、艺术修养、生活经验为依据、为起点的。
比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既必须理解诗人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展示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气概的特点,又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羽翼,补充作品瑰丽变化的景物描绘,进而构想出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整体奇观,从而体味作品强烈而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风格。
实际上,在这个补充想象过程中,我们的“通感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的通感能力,就是指文学鉴赏时,各种心理因素、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作品或许只描摹了某位人物的声音,你在补充想象时不仅把握住了声音,还凭借你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补充想象而得到他的模样、神态、体态等,从而愈加完整、真切地把握住艺术形象,使艺术形象更呈立体感,简直呼之欲出。正如刘勰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的中介,是由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的桥梁。通过想象,不但在鉴赏时使呈现于感知之中的语言文学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还能使之更加丰富、深刻。
(三)研读——深入体验,揣摩意组(判断阶段)。
深入体验,揣摩作品的真正意蕴,是鉴赏性阅读的重要环节。体验,是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它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人物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如,当我们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对下面两段人物语言就要品味、体验一番。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愿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走一步路的林黛玉分明在这里碰了个“软钉子”,她还不知道老祖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结果说漏了嘴,引起了贾母的微微不悦。紧跟着宝玉出场,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口气完全变了,而且巧妙地引用了贾母的语言,这说明林黛玉颇能察言观色、小心做人。体验作品的过程就是如此,鉴赏者对形象的感觉、补充、体验的过程,也就是他逐步深入地思索形象意义的过程。 (四)美读——力求交融,产生共鸣(玩赏阶段)。
在鉴赏性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的逻辑结论,我们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随着形象的展开而波动起伏;同时,我们又必然要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和充实作品里形象的内涵。在这时,会出现由于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了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的情况,这种人们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引起的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合的感情活动,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正如汤显祖在《焚香记总评》中说:“填词皆尚真色,所以入人最深,遂今后世之听者泪,读者肇,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
一般的论者常引《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同戏语,《牡丹亭》艳语警芳心”中的一段描写,来说明怎样从形象的感受进而达到思想感情上共鸣的:
这时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里,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婉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思,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听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共鸣比一般的文学鉴赏具有更高要求,要达到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同读者的思想感情的感应与交流;共鸣表现的由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而获得的喜爱或审美愉悦,较一般的鉴赏更为强烈。因此,可以这样说,引起了共鸣则说明读者对作品的鉴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二、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一)把学生整体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
鉴赏方式和方法是变化多样的。一是因教材而异,课文中的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不同,评议和写法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二是因学生而异。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不同;同是高中学生,高一和高三就有很大差异;同是高一学生,这个班和那个班也不完全相同,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三是因教师而异。这位教师重视语言教学,那位教师重视文学欣赏;这位教师爱教现代文,那位教师爱教文言文;或者这位教师欣赏这篇课文,那位教师对这篇课文并不十分喜爱;这位教师体会到这篇课文的某个特点,那位教师并没有体会到等。因此说,对作品的评价常因各人的立场观点、生活遭际和兴趣爱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观因素相当大,不易统一。对一部作品,教师通过鉴赏,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学生的认识和自己的不同,千万不能认为都不对,而只认为真理只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失之偏颇,贻笑大方了。
因此,在进行鉴赏性阅读教学时,我们应把鉴赏方法的教学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应把学生的总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我们不变的教学追求,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审美欣赏能力,而不应过分拘泥于鉴赏方法的传授,否则会造成学生依赖性强,不善于思索质疑的被动局面,那么不管教师怎么出力,训练怎么频繁,总是难有成效的。叶圣陶先生说:“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我们应干方百计地通过阅读方法的指点,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去阅读、去探索,让学生不断受到阅读成功的鼓舞,使学生经常品尝到经过艰苦的脑力劳动而获得成功的欢乐。俗话说,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机会,借助各种方法,因时而化,因事而化,因人而化,坚持不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创造性鉴赏。
创造性,就是阅读中不迷信书本,敢于批判,推陈出新。从本质上说,阅读鉴赏应该是再创造,应该主动地探索。因为阅读者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品质,才能入于书又出于书,学于书而又不拘泥于书,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我们应当在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中重视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质,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可以说创造意识的强弱往往成为鉴赏性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李白若没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创新追求,就不会写出那么多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般的盖世杰作,杜甫若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愿望,也不会留下那么多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千古绝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意识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人素质状况的直接标志,人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和他的创造能力的强弱成正比的。鉴赏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最自由的状态,它使人的个性得以最充分的发挥,想象得以最广阔的驰骋,这就为培养个性发挥想象力提供了最佳的机遇。而鉴赏过程中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突出的直觉领悟能力就是创造力的前奏和助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鉴赏。
(三)与写作训练紧密联系。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这种结合既包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写,也包括以阅读为中心,结合写作的综合性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是从阅读的需要出发并有助于阅读的深化的训练,阅读教学中的读读写写,是因为边读边写,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学有所得,阅读教学以读为中心,谈写并举,有助于阅读深化,可以说,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应用。学生对阅读过的课文,理解了多少,有多少体会,很多时候必须通过写作的过程才能体现,对于鉴赏性阅读教学,尤应如此。因此,鉴赏性阅读教学应与写作训练紧密配合,在启发学生感悟语言、想象意境的同时,鼓励他们用文字描绘下来,在进行发散式思维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写续篇和读后感,这些都可看作从阅读课到作文课的过渡。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感应与塑造[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范文澜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汤显祖.汤显祖集(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
对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的认识和评价,鉴赏的过程是受到美感教育的过程。鉴赏性阅读,是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及内涵为主要目的的阅读,它是在充分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别,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所以鉴赏还包括主动的判别,它与读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一、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
从阅读和测试情况看,进行鉴赏性阅读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一)初读——注重语感,把握内容(感知阶段)。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知活动。我国早期教育家夏丏尊对语感作过形象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文学的敏锐感受,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的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文学作品不像其他艺术形式把色彩、线条、颜色、音响等感觉因素直接交给读者,鉴赏时首先要借助语感,使曾经化为作家头脑里活跃过的可感知的形象,再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机勃勃地浮现出来,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环扣”。
例如,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们根据作者运用的语言文字材料,仿佛看到了清清的溪流,粉色的桃花,缤纷的落英,鲜美的芳草,以及那追逐着浪花的渔舟,那惊喜而痴迷的渔人,甚至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水声,此起彼伏的鸡犬之声,村中男女忽闻“今是何世”的惊奇感叹声,于是我们似乎也来到了桃花源里。可以说,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借助于有特定技巧的文字材料,将学生的审美感知稳定地引向对象,使各种感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地、立体地、多层次地去感受文学作品,从而获得对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较完整的印象。
完形心理学理论十分重视艺术阅读的整体性特征。它要求人们在阅读作品时,把它视为一个格式塔,即知觉整体,在足够的时间里认真欣赏、揣摩、玩味,从而直接把握作品的主旨、情境、艺术营构技巧等。在阅读活动中,对一篇语言艺术作品的阅读,不应着眼于某一个孤立的部分,而应以整体形式出发,任何一篇文章的生成与构成,无论是一首诗歌,还是一篇散文、小说,都是一个有机的营构系统,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形式。阅读的审美感知,就是建立在文章营构系统的整体把握上,去发现文章营构的艺术美。
(二)品读——品味语言,激发想象(体验阶段)。
在文学鉴赏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康德指出:“鉴赏是关联着想象力的自由的合规律性的对于对象的判断能力。鉴赏者要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艺术形象(或意境),形成美的观念,获得强烈的美感,没有想象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激发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但这种补充,不要摆脱作品中的形象而随心所欲,要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为基础,按照其提供的方面和范围进行,同时它又是以鉴赏者的审美感受力、艺术修养、生活经验为依据、为起点的。
比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既必须理解诗人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展示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气概的特点,又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羽翼,补充作品瑰丽变化的景物描绘,进而构想出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整体奇观,从而体味作品强烈而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风格。
实际上,在这个补充想象过程中,我们的“通感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的通感能力,就是指文学鉴赏时,各种心理因素、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作品或许只描摹了某位人物的声音,你在补充想象时不仅把握住了声音,还凭借你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补充想象而得到他的模样、神态、体态等,从而愈加完整、真切地把握住艺术形象,使艺术形象更呈立体感,简直呼之欲出。正如刘勰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的中介,是由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的桥梁。通过想象,不但在鉴赏时使呈现于感知之中的语言文学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还能使之更加丰富、深刻。
(三)研读——深入体验,揣摩意组(判断阶段)。
深入体验,揣摩作品的真正意蕴,是鉴赏性阅读的重要环节。体验,是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它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人物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如,当我们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对下面两段人物语言就要品味、体验一番。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愿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走一步路的林黛玉分明在这里碰了个“软钉子”,她还不知道老祖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结果说漏了嘴,引起了贾母的微微不悦。紧跟着宝玉出场,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口气完全变了,而且巧妙地引用了贾母的语言,这说明林黛玉颇能察言观色、小心做人。体验作品的过程就是如此,鉴赏者对形象的感觉、补充、体验的过程,也就是他逐步深入地思索形象意义的过程。 (四)美读——力求交融,产生共鸣(玩赏阶段)。
在鉴赏性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的逻辑结论,我们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随着形象的展开而波动起伏;同时,我们又必然要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和充实作品里形象的内涵。在这时,会出现由于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了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的情况,这种人们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引起的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合的感情活动,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正如汤显祖在《焚香记总评》中说:“填词皆尚真色,所以入人最深,遂今后世之听者泪,读者肇,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
一般的论者常引《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同戏语,《牡丹亭》艳语警芳心”中的一段描写,来说明怎样从形象的感受进而达到思想感情上共鸣的:
这时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里,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婉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思,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听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共鸣比一般的文学鉴赏具有更高要求,要达到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同读者的思想感情的感应与交流;共鸣表现的由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而获得的喜爱或审美愉悦,较一般的鉴赏更为强烈。因此,可以这样说,引起了共鸣则说明读者对作品的鉴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二、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一)把学生整体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
鉴赏方式和方法是变化多样的。一是因教材而异,课文中的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不同,评议和写法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二是因学生而异。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和心理特征不同;同是高中学生,高一和高三就有很大差异;同是高一学生,这个班和那个班也不完全相同,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三是因教师而异。这位教师重视语言教学,那位教师重视文学欣赏;这位教师爱教现代文,那位教师爱教文言文;或者这位教师欣赏这篇课文,那位教师对这篇课文并不十分喜爱;这位教师体会到这篇课文的某个特点,那位教师并没有体会到等。因此说,对作品的评价常因各人的立场观点、生活遭际和兴趣爱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观因素相当大,不易统一。对一部作品,教师通过鉴赏,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学生的认识和自己的不同,千万不能认为都不对,而只认为真理只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失之偏颇,贻笑大方了。
因此,在进行鉴赏性阅读教学时,我们应把鉴赏方法的教学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应把学生的总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我们不变的教学追求,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审美欣赏能力,而不应过分拘泥于鉴赏方法的传授,否则会造成学生依赖性强,不善于思索质疑的被动局面,那么不管教师怎么出力,训练怎么频繁,总是难有成效的。叶圣陶先生说:“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我们应干方百计地通过阅读方法的指点,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去阅读、去探索,让学生不断受到阅读成功的鼓舞,使学生经常品尝到经过艰苦的脑力劳动而获得成功的欢乐。俗话说,机变随物移,精妙贯未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机会,借助各种方法,因时而化,因事而化,因人而化,坚持不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创造性鉴赏。
创造性,就是阅读中不迷信书本,敢于批判,推陈出新。从本质上说,阅读鉴赏应该是再创造,应该主动地探索。因为阅读者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品质,才能入于书又出于书,学于书而又不拘泥于书,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我们应当在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中重视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质,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可以说创造意识的强弱往往成为鉴赏性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李白若没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创新追求,就不会写出那么多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般的盖世杰作,杜甫若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愿望,也不会留下那么多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的千古绝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造意识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人素质状况的直接标志,人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和他的创造能力的强弱成正比的。鉴赏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最自由的状态,它使人的个性得以最充分的发挥,想象得以最广阔的驰骋,这就为培养个性发挥想象力提供了最佳的机遇。而鉴赏过程中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突出的直觉领悟能力就是创造力的前奏和助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鉴赏。
(三)与写作训练紧密联系。
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紧密相关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这种结合既包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写,也包括以阅读为中心,结合写作的综合性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是从阅读的需要出发并有助于阅读的深化的训练,阅读教学中的读读写写,是因为边读边写,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学有所得,阅读教学以读为中心,谈写并举,有助于阅读深化,可以说,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应用。学生对阅读过的课文,理解了多少,有多少体会,很多时候必须通过写作的过程才能体现,对于鉴赏性阅读教学,尤应如此。因此,鉴赏性阅读教学应与写作训练紧密配合,在启发学生感悟语言、想象意境的同时,鼓励他们用文字描绘下来,在进行发散式思维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写续篇和读后感,这些都可看作从阅读课到作文课的过渡。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感应与塑造[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范文澜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汤显祖.汤显祖集(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