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要交学费了,120元。这个数字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今天是星期六,可以回家了。放学后,我慢慢腾腾地收拾东西,磨磨蹭蹭不愿走。直到喧闹的校园一片寂静,直到宿舍楼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才极不情愿地锁好宿舍门,骑上那辆破自行车,向家驶去。
我回到家时,天还没有黑。母亲正在灶间做饭,看到求学的我回来了,母亲脸上写满了喜悦。她赶紧走过来,一边帮我拿东西,一边催我快到屋里歇歇。我进屋时,母亲的手正伸向盛鸡蛋的小筐。“妈,别忙了,我吃不下!”拿鸡蛋的手僵在了空中,母亲一脸困惑:“怎么了,孩子?不舒服吗?”拿鸡蛋的手伸向了我的额头。“不,没……”我说着,但那不争气的眼泪流了出来。“那……是不是又要交钱了?”母亲明白了。“多少钱?”“120元。”“唉,这么大了,还哭鼻子,真不害臊。钱,妈有,误不了你明天交。”母亲劝慰说。但我明白,母亲分明是在宽慰我,刚才我分明捕捉到了母亲听到钱数时眉心那不由自主的一跳。母亲太苦了,生病的父亲带走了家里的一切,只留下一大笔债务。母亲用她那瘦弱的肩膀独自支撑这个家,勤学上进的姐姐过早地辍学打工挣钱去了,家里哪有什么钱呢?
晚上,我睡在外间,耳边不息的是里间母亲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声音。直到很久,我才枕着泪水进入梦乡。
醒来时,天已大亮。母亲不在家,桌上有个纸条,是母亲留下的,她让我自己下荷包蛋面条,她中午才回来。
已经过了中午,母亲才回来,她手里拿着砍玉米用的镢头。母亲虽满身疲劳,但仍遮不住脸上的喜悦,我忙给母亲打好洗脸水,母亲从兜里掏出一卷钱递给我,“这是150元,剩下的零花,别苦自己。”我鼻子酸酸的,“哪来的?”“我砍玉米挣的,砍一亩地30元呢!从早上到现在,我砍了三亩多,下午你走后我再去砍。”我的眼泪又来了。
该回校了,母亲送我到村头,还是那两句永久不变的话:“别挂家,好好学习。”我点头,眼睛湿湿的,我怕看母亲在瑟瑟秋风中舞动的白发,怕看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日渐憔悴的脸。我猛地跨上车,头也不回地向前驶去,任凭泪水洒落在胸前的衣襟。
(指导教师:宋宜英)
心灵解码
本文行文流畅,笔触细腻,清新自然,围绕交学费一事描述了作者母亲对她的无限关爱和支持,以及作者身为儿女和一名学子内心深处的复杂感受。读来令人感叹作者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爱、自尊、责任、关怀、感激、忧虑……还有一颗坚强执著的心。
需要深思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迁、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变革带来的不公与缺失、压力与考验,每个人都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适者生存,适者发展,仍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法则。
适应是生物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都要随着它们环境中某些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其活动。人类的适应,通常涉及生理适应、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是个体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良好的适应要求个体要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较强心理承受力及基本社会生活技能。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消极地等待、依赖、抱怨、指责是不可能带给一个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及所期待的成功的。
(北京市学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朱 虹)
我回到家时,天还没有黑。母亲正在灶间做饭,看到求学的我回来了,母亲脸上写满了喜悦。她赶紧走过来,一边帮我拿东西,一边催我快到屋里歇歇。我进屋时,母亲的手正伸向盛鸡蛋的小筐。“妈,别忙了,我吃不下!”拿鸡蛋的手僵在了空中,母亲一脸困惑:“怎么了,孩子?不舒服吗?”拿鸡蛋的手伸向了我的额头。“不,没……”我说着,但那不争气的眼泪流了出来。“那……是不是又要交钱了?”母亲明白了。“多少钱?”“120元。”“唉,这么大了,还哭鼻子,真不害臊。钱,妈有,误不了你明天交。”母亲劝慰说。但我明白,母亲分明是在宽慰我,刚才我分明捕捉到了母亲听到钱数时眉心那不由自主的一跳。母亲太苦了,生病的父亲带走了家里的一切,只留下一大笔债务。母亲用她那瘦弱的肩膀独自支撑这个家,勤学上进的姐姐过早地辍学打工挣钱去了,家里哪有什么钱呢?
晚上,我睡在外间,耳边不息的是里间母亲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声音。直到很久,我才枕着泪水进入梦乡。
醒来时,天已大亮。母亲不在家,桌上有个纸条,是母亲留下的,她让我自己下荷包蛋面条,她中午才回来。
已经过了中午,母亲才回来,她手里拿着砍玉米用的镢头。母亲虽满身疲劳,但仍遮不住脸上的喜悦,我忙给母亲打好洗脸水,母亲从兜里掏出一卷钱递给我,“这是150元,剩下的零花,别苦自己。”我鼻子酸酸的,“哪来的?”“我砍玉米挣的,砍一亩地30元呢!从早上到现在,我砍了三亩多,下午你走后我再去砍。”我的眼泪又来了。
该回校了,母亲送我到村头,还是那两句永久不变的话:“别挂家,好好学习。”我点头,眼睛湿湿的,我怕看母亲在瑟瑟秋风中舞动的白发,怕看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日渐憔悴的脸。我猛地跨上车,头也不回地向前驶去,任凭泪水洒落在胸前的衣襟。
(指导教师:宋宜英)
心灵解码
本文行文流畅,笔触细腻,清新自然,围绕交学费一事描述了作者母亲对她的无限关爱和支持,以及作者身为儿女和一名学子内心深处的复杂感受。读来令人感叹作者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爱、自尊、责任、关怀、感激、忧虑……还有一颗坚强执著的心。
需要深思的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迁、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变革带来的不公与缺失、压力与考验,每个人都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适者生存,适者发展,仍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法则。
适应是生物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都要随着它们环境中某些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其活动。人类的适应,通常涉及生理适应、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是个体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良好的适应要求个体要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较强心理承受力及基本社会生活技能。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消极地等待、依赖、抱怨、指责是不可能带给一个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及所期待的成功的。
(北京市学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朱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