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虚构的历史“佳话”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i80488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记是传记,小说是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文体,自有不同的写作原则。后者可以虚构,通常被视为创作,但前者则不能任意“创作”,而要尊重事实,恪守真相。但当我读到李伟所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印行之《报人风骨:徐铸成传》的某些章节时,不禁大吃一惊,怀疑自己究竟看的是小说还是记述真人真事的传记。兹举该书第十一章中“参加民盟”一节(第196页)为例,作者讲述了周恩来动员徐铸成入党的“故事”:
  1950年某月某日,周恩来总理到上海。
  有关方面通知,周总理在上海马恩南路周公馆,召见并宴请党外的知名人士。徐铸成在邀请之列。
  徐铸成与周恩来同席,两人都善饮,酬酢之间气氛热烈且欢畅。
  又是干杯后,周总理说话了:“铸成先生,你可以参加我们共产党。”
  这很突然,一时徐铸成不知怎样回答,但又非答不可,略一思忖,他回答道:“如果我们都参加中共,中国岂不是没有民主人士了吗?”
  贵为执政党的总理,纡尊降贵来邀请入党,这本是人生的大荣幸,多少人求之不得,而徐铸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巧妙地作了这样的回答。
  大度的周总理,莞尔一笑:“这也好,您说得有道理。”
  主客尽欢而散。相伴徐铸成走出周公馆的是黄炎培,这位民主人士的耆宿与徐铸成一向熟稔,他对徐铸成的回答,期期以为不可。徐铸成说:“刚才周总理不是表扬我说得有道理吗?”黄炎培默然。
  此事说过了就过了,徐铸成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读罢,真不能不叹服作者的想象力之神奇!这部传记的资料,大都出自徐铸成本人的自传体回忆录,但此处却能无中生有,活灵活现,虚构出时间、场景、人物和对话,描述了这位秉持“独立”精神的报人婉拒入党,而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予以理解和尊重的一段“佳话”。可它明显经不起推敲,因为既有悖于史实,也不符合逻辑。
  作者将此事的发生定在“1950年某月某日”,没有确切的日期,可能是那一年的任何一天,而实际上此事在任何一天都不会发生,因为周恩来那年并未到过上海;不仅1950年没有到过,这之前的1949年和之后的1951年,也都没有踏足沪上。只要查阅一下《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就可知晓这个基本的史实。建国伊始,百废待举,内政外交,事无巨细,担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亲自操持,没有上海之行实属正常。这样一位国家领导人的行迹,岂是传记作者可以任意编造的?
  退一万步,设若周恩来1950年到上海宴请民主人士,会选择马思南路“周公馆”么?且不论其时上海已经解放,饭店、宾馆加上内部招待所,堂皇而宽敞之处多有,怎么可能再去当年中共代表团上海办事处的房子请客?难道要特意让民主人士重温与国民党谈判斗争时的种种往事么?再说,以周恩来高超的政治水平和细腻的工作作风,会在大庭广众下动员一个文化人入党,而全不考虑对方是否接受,一旦拒绝又如何收场的问题么?那样不知深浅的话语,像是出自周恩来之口吗?而且,徐铸成当年才四十三岁,属于“小字辈”,会不知轻重地以民主人士代表的口吻回答这个敏感问题么?更何况,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黄炎培便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怎么会成为周总理在沪宴请民主人士的座上客?“相伴”而行的徐、黄对话,不是“天方夜谭”又是什么呢?
  所谓周恩来动员入党之事,徐铸成周边的人大多有所耳闻,我作为他生前亲授的研究生,也曾听他讲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46年仲秋的一天,原《大公报》同事、时任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发言人范长江来找徐铸成,说:“周公明天中午十二时在马思南路请客,邀请的是上海几家进步报纸的负责人。他想单独和你谈谈,嘱咐我请你提早一小时去。”翌日上午,徐铸成来到“周公馆”亦即中共代表团上海办事处驻地。当范长江把他引进客厅时,周恩来趋前同他握手,并把他介绍给代表团其他成员陆定一、李维汉、邓颖超和华岗。谈话中,周先询问《文汇报》的历史、报馆内部人事情况,徐一一作答。接着,周又向他了解脱离《大公报》的原因和经过,还问起国民政府对《文汇报》的压迫以及报馆本身的经济情况。徐介绍了当局除政治高压外还在白报纸配给等方面对《文汇报》进行歧视和限制,报馆正考虑设法争取广大读者的支持,具体办法是公开征募读者股,以度过资金不足的难关。周赞许地说:“对,只要紧紧地依靠群众,什么困难都是不难克服的。”谈到这里,周又问徐对中共是怎么看的,有无考虑过参加一个政党为中国的前途奋斗。听了这提示性的发问,徐心里一怔,因他向以“无党无派”自诩,认为报人不应参加任何党派,以免失去客观和公正的立场;何况,他对共产党了解不多,更无加入的意愿和准备。由于他曾听报馆副经理张正邦说,发往苏北解放区的《文汇报》都被当地政府没收,读者一份也看不到,对此一直将信将疑,此刻便“顾左右”地问道:“听说《文汇报》的发行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受到限制,不知有没有这回事?”周解释说:“解放区的环境和这里不同,人民享受着充分的民主,忙于土改、打仗和支持前线。解放区的一般群众比较喜爱看当地报纸,因为它们主要刊载有关这些方面的消息和经验,使他们感到亲切。至于外地的报纸,无论多么进步,所刊载的内容与解放区的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要普遍推广就有一定的困难。”正讲着,范长江进来报告客人都到了。随即,周起身招呼刚到的《联合晚报》总编辑陈翰伯、经理王纪华等人,与徐的谈话就此中止。
  整个过程,如此而已。动员入党的话题并未完全挑明,在周,应是点到为止;在徐,则是有意避开,无论如何引申不出作者那段婉拒入党的“生动”描述。可以说,此事仅是一方当事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所以,徐铸成晚年对此只作谈资,无论是专门回忆周恩来的文章还是自传体回忆录,都没有正式写过被“动员入党”的情节,这正体现了这位老报人的睿智和谨慎。
  据徐铸成自己回忆,他与周恩来的近距离接触,一共是三次。除了1946年这次谈话,另两次都在1949年,先是3月随其他民主人士从香港到北平,一起受到周的接见和宴请;4月下旬,和其他准备南下迎接上海解放的新闻界人士,由周在中南海居仁堂设宴饯行。这在他的著述中写得清清楚楚,而传记作者居然妙笔生花,“创作”出于史无据的另一次接触,虚构了一段历史“佳话”。顺便说一句,现今“无党无派”的独立人格颇受某些文人推崇,作者似乎也在“赶时髦”。
  不久前有位学者撰文,将时下一些传记作品违背史实的通病归咎于作者“无心失实”和“有意作伪”。这部关于徐铸成的传记,史实上的“硬伤”不少,而编造周恩来动员传主入党的情节,系全书写得最糟糕而荒唐的一笔,是否可算“有意作伪”呢?须知,撰写传记要对历史敬畏,向历史负责,因为留给读者及下一代的,必须是符合史实的真人真事,而非虚构的文学形象或是编造的历史“佳话”,除非作者是存心要亵渎或篡改历史。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红楼梦》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是非之地。1961年,台湾的《作品》杂志要组织几篇“红学”研究论文,该杂志主编章君谷因苏雪林在古典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又曾有《红楼梦》方面的考证,就写信约她撰稿。苏雪林欣然应允。  早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求学期间,苏雪林就听过胡适的红学研究的课程,读过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很佩服胡适的“发现了新证,立刻抛弃旧的,或改正它”的这种“虚心和勇气的态度”。(《清
从马塞尔·杜尚到安迪·沃霍尔。    人的意义危机和现代艺术的激烈反传统    1912年,马里于斯·德·萨亚斯在当年的《摄影》7月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日落》的文字。这是继尼采在哲学领域喊出“上帝之死”后,西方现代艺术家在艺术领域送来的“艺术之死”的消息。他说:  艺术死了。  它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  它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  它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  “艺术之死”的预言作为
方继孝《碎锦零笺》中刊登的载有黎锦熙吴奔星贺澹江三首唱和诗作手迹的《京沪周刊》第二卷第九期封面。  方继孝先生出版的《碎锦零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4月)一书,其中提到黎锦熙先生和吴奔星等人的唱和诗。笔者托朋友复印了相关章节(《黎锦熙和他在旅途中的诗》,P218-219),其中有方先生认为是黎锦熙“手录于《京沪周刊》第二卷第九期”的三首诗。原文照抄如下:  《自湘汉过京赴苏州车中口占》下署
友朋书信大多是讲“私房话”的地方。1920年12月,弗洛伊德给好友普菲斯特尔写了一封信,信中先是慨然自许:“吾到道不孤,处处有进步”,同时又悄然抱怨:声称自己专业上“乐趣不再,反而麻烦常有”。其实,这封短信如同一个“谶语”,死死缠绕着弗洛伊德一生,岂止那一年“麻烦常有”,弗洛伊德毕生的命运“马车”都在剧烈颠簸中穿行,阳光和阴霾同时笼罩在他的头上。大凡天才,其个人境遇注定不得安宁,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
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1]因此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允许学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法,响亮地回答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哲学命题,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教读本文,意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品读文中的关键句,进而领会作者的中心观点和感情,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精神;认识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2.品读课文精句,理解文章的深刻意蕴。   3
1950年5月25日出版的《文艺报》上刊载了署名“张明东”的一篇两千余字的短评,题为《评(女工赵梅英>》。该文批评路翎的短篇小说《女工赵梅英》中的主角“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神经质的人物,一个不可捉摸的、难以理解的穿着工人衣服的小资产阶级的人物”。并指出:“《女工赵梅英》的作者已经重视了描写工人阶级,并提出了教育转变落后分子的有益主题,这些都是很好的,但由于存在上述的许多缺点,使这个作品不能获得作者预期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是一篇耐人寻味的佳作。解构小说的场景叙述艺术,也许能为观照此文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更好地揭示一般感知意外的奥秘,减少一点流于平俗的解读与教学,增加一点穿透肌理的力度与深度,提升学生“智性的理解力和审美的感受力”。  场景原指喜剧或影视中在特定时空下人物活动构成的场面。曹文轩说,小说就是讲故事。任何故事都是由一个个场景片段连缀而成的。场景就是一个故事发生发展的基本叙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是当代中国研究所2002年启动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起,分年设卷,详细而全面地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领域的重要史事,是一部在体裁整合、框架设计和指导思想上不囿陈规、力求创新的以编年体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时期重大史事的多卷本工具书。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以下简称《1950年卷》)是它的第二卷,起止时间为1950年1月1
一  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近于零的基本粒子,属于基本粒子大家庭中的轻子一族(轻子包括电子、?子、τ子、它们的反粒子及与之相伴的六种中微子)。中微子自打一出现就充满了戏剧性,其魅力经八十余年而不衰。在近代物理学中,可以说它是故事最多的基本粒子。  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奖)被尊为中微子之父。此人在物理界是出了名的坏脾气,经常先入为主,总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