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艺术类专业不仅需要积累技术知识,更需要积累技术能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艺术类传统技艺与技能的传承,新工艺的创新以及传播方面,高职院校都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类专业在技术技能积累,人才培养和发展衍生企业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 键 词] 专业建设;技术技能积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049-01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中指出:“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體。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成了国家战略。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学院于2006年组建创意系,2008年再次整合创意系、艺术系、信息系、人文系部分资源,组建创意学院,确立了创意设计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价值导向;探索实践创意设计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方式,形成了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内生式、合作式、嵌入式等三种路径;依托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发展衍生企业,直接促进了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变革,提升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人才服务产业,直接助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此次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主要解决了教学改革中以下几个问题。
一、解决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技术技能如何积累的问题
技术积累是一个连续的、非跳跃的过程,本成果在长达十年的建设过程中,先后探索了形成了创意设计类专业技术技能积累的“共生式”(合作)、“内生式”(自主)、“外引式”路径:
“共生式”:学院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协同等产学研合作方式,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共同开发和共享的实用性课程机制,共建技能大赛、“非遗”传承、中法合作等工作室,共同推进技能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内生式”:依托常州市科教城的产学研集群优势,共建技术应用联盟,合作推进新技术的技能技术积累,建立技术技能积累自我完善机制,打造高技能师资队伍助推技术技能积累,开发《无纸动画》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将技术技能积累融入专业建设。
“外引式”:引进意大利威尼斯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配备专业组群,引进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苏州智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通用职业标准,打造技术技能积累的行业高地。
二、解决了高职院校专业技术技能积累如何服务人才培养的问题
技术人才是技术技能积累环节中最基本的要素资源。学院从源头着手,通过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实施全面技术提升,改革现有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聘任机制;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任课机制,充分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训练学生和培养教师的双重功能;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准入机制,提升了技术技能的传授主体的质量,打下了技术技能积累由量变传向质变的基础。
此外,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场所普遍存在真实性或仿真性不强,通用性和先进性不高,技术技能积累环境落后的问题,制约了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使教师专業技术教学、技能训练及课程改革无用武之地。学院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依据工业现场情境,融入国际化企业工艺要求和文化要素,建设高仿真虚拟技术教学环境,引进国际通用的新技术装备,共建符合现代职教组织形式、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的实验实训场所。
三、解决高职院校发展衍生企业的问题
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围绕相关产业核心技术和技能;实训教学、设备研发仿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企业院校围绕技术技能积累:对内,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标准制度,关注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推动技术和知识整合,促进技术节能积累的吸收和消化,将技术积累转转变为教学积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外,通过建立准想科技研发和技术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推动企业将高职院校纳入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行业企业共建技术技能积累的载体,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相关与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合作共建,鼓励院校师生创新创业的衍生企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从产品研发到技术成果推广的渠道畅通,将技术技能服务衍生到行业生态中,影响相关产业的生态链。
学院通过多年的技术技能积累,促进了学院自身的专业建设。在学院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有助于扩展职业院校的技术传承功能,逐步改变传统技能和技艺失传的状况,使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基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延续。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的探索与尝试,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三种途径,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居礼,曹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职业教育,2010(20).
[2]赵居礼,田峰社.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9(1).
[关 键 词] 专业建设;技术技能积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049-01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中指出:“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體。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成了国家战略。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学院于2006年组建创意系,2008年再次整合创意系、艺术系、信息系、人文系部分资源,组建创意学院,确立了创意设计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价值导向;探索实践创意设计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方式,形成了专业群技术技能积累的内生式、合作式、嵌入式等三种路径;依托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发展衍生企业,直接促进了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变革,提升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人才服务产业,直接助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此次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主要解决了教学改革中以下几个问题。
一、解决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技术技能如何积累的问题
技术积累是一个连续的、非跳跃的过程,本成果在长达十年的建设过程中,先后探索了形成了创意设计类专业技术技能积累的“共生式”(合作)、“内生式”(自主)、“外引式”路径:
“共生式”:学院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协同等产学研合作方式,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共同开发和共享的实用性课程机制,共建技能大赛、“非遗”传承、中法合作等工作室,共同推进技能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内生式”:依托常州市科教城的产学研集群优势,共建技术应用联盟,合作推进新技术的技能技术积累,建立技术技能积累自我完善机制,打造高技能师资队伍助推技术技能积累,开发《无纸动画》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将技术技能积累融入专业建设。
“外引式”:引进意大利威尼斯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配备专业组群,引进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苏州智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通用职业标准,打造技术技能积累的行业高地。
二、解决了高职院校专业技术技能积累如何服务人才培养的问题
技术人才是技术技能积累环节中最基本的要素资源。学院从源头着手,通过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实施全面技术提升,改革现有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聘任机制;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任课机制,充分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训练学生和培养教师的双重功能;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准入机制,提升了技术技能的传授主体的质量,打下了技术技能积累由量变传向质变的基础。
此外,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场所普遍存在真实性或仿真性不强,通用性和先进性不高,技术技能积累环境落后的问题,制约了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使教师专業技术教学、技能训练及课程改革无用武之地。学院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依据工业现场情境,融入国际化企业工艺要求和文化要素,建设高仿真虚拟技术教学环境,引进国际通用的新技术装备,共建符合现代职教组织形式、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的实验实训场所。
三、解决高职院校发展衍生企业的问题
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围绕相关产业核心技术和技能;实训教学、设备研发仿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企业院校围绕技术技能积累:对内,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标准制度,关注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推动技术和知识整合,促进技术节能积累的吸收和消化,将技术积累转转变为教学积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外,通过建立准想科技研发和技术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推动企业将高职院校纳入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行业企业共建技术技能积累的载体,进一步促进产业链相关与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合作共建,鼓励院校师生创新创业的衍生企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从产品研发到技术成果推广的渠道畅通,将技术技能服务衍生到行业生态中,影响相关产业的生态链。
学院通过多年的技术技能积累,促进了学院自身的专业建设。在学院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有助于扩展职业院校的技术传承功能,逐步改变传统技能和技艺失传的状况,使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基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延续。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的探索与尝试,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三种途径,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居礼,曹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J].中国职业教育,2010(20).
[2]赵居礼,田峰社.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