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记事起,我就住在这里。那时我还很小,依稀记得父亲常常感慨,他像我这样大的时候,祖父也是这样领着他,追着卖冰棍儿的老大爷挤在这条老街上。至于祖父是何时搬到这里的,连父亲也不知道,或许和这条老街的历史一样久了。在中国,这样古老而又没有被废弃的老街实在不多,大概还尚存着几条,可若说在这狭窄的街巷里依然还住着人的,怕是真的只有宜兴这一条老街了。
几十年来,宜兴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奔着这里的紫砂而来,投资建厂,将这不大的地方搅扰得颇不安宁。庆幸的是,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瞬息万变,老街还是一幅老面孔,熟悉得让人踏实。
这条老街与热闹繁华的宜兴市只隔了一片竹林,而这片竹林几乎承载了我儿时所有的梦想。从小到大,只要心里有了不痛快,我就躲进这片竹林,抬起头九十度角的仰望天空。眼里的天总是清澈澈的蓝,那种蓝是可以淌进心里的,云好像就在心头浮动,慢慢的,我会变得和这片林子一样安静而平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片竹林不仅守护了我的心灵成长,更像是守护了我们这条老街,将它与外面繁芜的世界隔绝,让它在历经风雨洗礼与时代变迁之后,依然能够保留下最初的模样。而在我的记忆里,老街的模样就是一张以紫砂壶为底色的老照片,泛黄的边角上,有我抹不去的紫砂情结。
在我已有的这几十年生命岁月里,紫砂是唯一贯穿始终的记忆。当我穿着开裆裤跑在这条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时,紫砂大师顾景舟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宅子里。他很少出门,整天闷在房间里研究紫砂壶。我甚至淘气地趴过他家的窗子,就想知道他为什么能在那里面一坐就坐上一天,以为他的房里有什么好玩意,结果只看到了一堆制壶的工具,吸了一鼻管闷热的空气,我惺惺地跑开了,便再也没靠近过。现在想来是有些后悔的,为什么当初没有偷学些手艺?现在,他的故居还在,略显老气的大门外,那几颗垂杨柳也还在,树荫下,常有野猫悠闲闲地踱步经过,随意地扭头瞥一眼这里,便竖着尾巴离开了。唯一不同的是,顾景舟不在了。
这条老街自古便是出紫砂壶大师的地方,不知是这里古朴的民风吸引了大师们的聚居,还是众多紫砂壶大师用他们的巧心妙手共同捏塑了这里最原始的淳朴。所有住在这条街上的百姓,都保留着最初的善良与朴素,无论是当年妈妈周到地招待远方慕名而来的爱壶者,还是如今妻子热情地欢迎来自八方的求壶者,我们虽然见证了“外人”对壶的态度变化,却始终恪守着祖辈们留下的待人之道与待壶之道,从未有一刻忘记。
随着中国老街一条条地消逝,住在街里的人一直都在担心它的存亡问题,从父辈起,这种担忧就没有断过,可幸运的是,它一直都在。或许,我们可以期盼着它会永远留存下去,作为宜兴的文化名片,作为中国传统手艺人的最后家园。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这里是紫砂壶文化的根脉。妈妈告诉我,我的摇篮曲就是隔壁王大爷打泥片的声音,就是对门张大爷吆喝着烧壶的声音;我张开小手抓到的第一件玩具,就是爸爸用来做壶的泥凳。这条老街上人们的生活,每一秒钟都在与壶发生关系。紫砂壶一个个圆肚里装着的,是这条老街的灵魂——老手艺人全手工制壶的执着精神。在这个一切讲究速食的时代,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忍得了熬煎,低着头捏塑几个月,只为烧出一把好壶?恐怕只有住在这条老街上的人,才能忽略光阴流逝,忽略快餐时代带来的巨大经济诱惑,专心在每一次打泥片、围身筒、上底片……上,并最终将它送进村里唯一的烧窑里。
时间带走了好多人、好多事,可老街没有变,外面送来了好多人、好多事,老街也没有变,支撑它“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只有扎根在每一片瓦砾、每一寸热土里的紫砂壶文化。这种文化的一脉相承,给了我们这些无知后辈们与先辈对话的通道,让我们从无知走向自我的丰盈。或许是这条老街深厚文化积淀下的底蕴,紫砂壶文化像是长在每一个老街中人的骨子里,只要一场春雨,便会萌发新芽,并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冲破一切阻碍。我们带着紫砂人特有的灵性降生在这条老街上,等待着完成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承接紫砂壶历史,延续紫砂壶文化。
大概是我们的坚持给了别人信任的力量,我有些难以想象,在现今这样一个效率优化一切的年代,居然有人愿意为了一把壶等上几个月,不催不急,只是静静地等待,满怀期待与感恩地将壶带走,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对紫砂壶的爱,竟让我无比感动。我虽知道它烧制的不易,却也更知道要维系人们的爱与信任,是比烧制它难上千百倍的。我几乎要感谢那些仍然爱壶的人们了。
当然,这几个月的等待定是值得的,沏一壶茶,你会品出人情的味道,那是它与老手艺人朝夕相处的数月间,蕴藏下的人的情感,溶于水,溶于情,溶于心,溶于爱。
许是年纪的原因,近年来我似乎比以往更容易被感动了,每当看到坐在门口专注于铁转盘上的紫砂泥的是年轻人,我都恨不能上去握住他/她的手,让他们选择了就万万不能放弃。至于年轻的紫砂壶手艺人,自然也只有在我们这条老街上能够看到。新老接替,是这里紫砂文化没有出现断层的根本原因,当耳濡目染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惯性,那么这种文化便有了根植的土壤,也有了焕发出不息生命力的资本。老街上满手紫砂的年轻人告诉我们,古老的文化不是某一年龄层的专利。
只要这片竹林还在,只要竹林深处的这条老街还在,只要老街上的传统手艺人还在,只要传统手艺人爱壶的心还在,那么,中国的紫砂文化便有了永续永济的不息源泉,而它的传承与发扬,亦会是千百年以后的繁荣光景……
几十年来,宜兴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奔着这里的紫砂而来,投资建厂,将这不大的地方搅扰得颇不安宁。庆幸的是,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瞬息万变,老街还是一幅老面孔,熟悉得让人踏实。
这条老街与热闹繁华的宜兴市只隔了一片竹林,而这片竹林几乎承载了我儿时所有的梦想。从小到大,只要心里有了不痛快,我就躲进这片竹林,抬起头九十度角的仰望天空。眼里的天总是清澈澈的蓝,那种蓝是可以淌进心里的,云好像就在心头浮动,慢慢的,我会变得和这片林子一样安静而平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片竹林不仅守护了我的心灵成长,更像是守护了我们这条老街,将它与外面繁芜的世界隔绝,让它在历经风雨洗礼与时代变迁之后,依然能够保留下最初的模样。而在我的记忆里,老街的模样就是一张以紫砂壶为底色的老照片,泛黄的边角上,有我抹不去的紫砂情结。
在我已有的这几十年生命岁月里,紫砂是唯一贯穿始终的记忆。当我穿着开裆裤跑在这条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时,紫砂大师顾景舟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宅子里。他很少出门,整天闷在房间里研究紫砂壶。我甚至淘气地趴过他家的窗子,就想知道他为什么能在那里面一坐就坐上一天,以为他的房里有什么好玩意,结果只看到了一堆制壶的工具,吸了一鼻管闷热的空气,我惺惺地跑开了,便再也没靠近过。现在想来是有些后悔的,为什么当初没有偷学些手艺?现在,他的故居还在,略显老气的大门外,那几颗垂杨柳也还在,树荫下,常有野猫悠闲闲地踱步经过,随意地扭头瞥一眼这里,便竖着尾巴离开了。唯一不同的是,顾景舟不在了。
这条老街自古便是出紫砂壶大师的地方,不知是这里古朴的民风吸引了大师们的聚居,还是众多紫砂壶大师用他们的巧心妙手共同捏塑了这里最原始的淳朴。所有住在这条街上的百姓,都保留着最初的善良与朴素,无论是当年妈妈周到地招待远方慕名而来的爱壶者,还是如今妻子热情地欢迎来自八方的求壶者,我们虽然见证了“外人”对壶的态度变化,却始终恪守着祖辈们留下的待人之道与待壶之道,从未有一刻忘记。
随着中国老街一条条地消逝,住在街里的人一直都在担心它的存亡问题,从父辈起,这种担忧就没有断过,可幸运的是,它一直都在。或许,我们可以期盼着它会永远留存下去,作为宜兴的文化名片,作为中国传统手艺人的最后家园。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这里是紫砂壶文化的根脉。妈妈告诉我,我的摇篮曲就是隔壁王大爷打泥片的声音,就是对门张大爷吆喝着烧壶的声音;我张开小手抓到的第一件玩具,就是爸爸用来做壶的泥凳。这条老街上人们的生活,每一秒钟都在与壶发生关系。紫砂壶一个个圆肚里装着的,是这条老街的灵魂——老手艺人全手工制壶的执着精神。在这个一切讲究速食的时代,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忍得了熬煎,低着头捏塑几个月,只为烧出一把好壶?恐怕只有住在这条老街上的人,才能忽略光阴流逝,忽略快餐时代带来的巨大经济诱惑,专心在每一次打泥片、围身筒、上底片……上,并最终将它送进村里唯一的烧窑里。
时间带走了好多人、好多事,可老街没有变,外面送来了好多人、好多事,老街也没有变,支撑它“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只有扎根在每一片瓦砾、每一寸热土里的紫砂壶文化。这种文化的一脉相承,给了我们这些无知后辈们与先辈对话的通道,让我们从无知走向自我的丰盈。或许是这条老街深厚文化积淀下的底蕴,紫砂壶文化像是长在每一个老街中人的骨子里,只要一场春雨,便会萌发新芽,并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冲破一切阻碍。我们带着紫砂人特有的灵性降生在这条老街上,等待着完成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承接紫砂壶历史,延续紫砂壶文化。
大概是我们的坚持给了别人信任的力量,我有些难以想象,在现今这样一个效率优化一切的年代,居然有人愿意为了一把壶等上几个月,不催不急,只是静静地等待,满怀期待与感恩地将壶带走,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对紫砂壶的爱,竟让我无比感动。我虽知道它烧制的不易,却也更知道要维系人们的爱与信任,是比烧制它难上千百倍的。我几乎要感谢那些仍然爱壶的人们了。
当然,这几个月的等待定是值得的,沏一壶茶,你会品出人情的味道,那是它与老手艺人朝夕相处的数月间,蕴藏下的人的情感,溶于水,溶于情,溶于心,溶于爱。
许是年纪的原因,近年来我似乎比以往更容易被感动了,每当看到坐在门口专注于铁转盘上的紫砂泥的是年轻人,我都恨不能上去握住他/她的手,让他们选择了就万万不能放弃。至于年轻的紫砂壶手艺人,自然也只有在我们这条老街上能够看到。新老接替,是这里紫砂文化没有出现断层的根本原因,当耳濡目染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惯性,那么这种文化便有了根植的土壤,也有了焕发出不息生命力的资本。老街上满手紫砂的年轻人告诉我们,古老的文化不是某一年龄层的专利。
只要这片竹林还在,只要竹林深处的这条老街还在,只要老街上的传统手艺人还在,只要传统手艺人爱壶的心还在,那么,中国的紫砂文化便有了永续永济的不息源泉,而它的传承与发扬,亦会是千百年以后的繁荣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