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古国。当列国时代终结,经过旃陀罗笈多、宾头沙罗和阿育王的努力与扩张,最终实现了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第一次的大统一。孔雀帝国时期的出现,标志着印度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在印度历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印度史上第一个全印统一的大帝国。而对于这样一个大帝国的衰败,在学术界存在着多种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关于这一原因的多种分析,对这一帝国衰败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印度;孔雀帝国;衰败
作者简介:聂琦(1993.4-),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K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自孔雀帝国灭亡这一时刻开始,印度就回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一度强势昌盛的大帝国的灭亡引人深思,根据学术界的诸多对于孔雀帝国衰亡原因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如下原因:
第一,后续继承者们的软弱无为
阿育王之后的历任君主,大多是软弱无力的继承者,对于他们所不得不面临的任务是不能够胜任的。当普世亚密多罗在摩揭陀实行朝代革命的时候,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变得疏离,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再。阿育王是一位强大的君主,他有着果断的行动、灵活的政策,维护了全印度的统一。但在阿育王去世之后,这样的大帝国就好像瞬间失去了顶梁柱,随之变得软弱无力,这样帝国的稳固也就难以为继了。
第二,政治制度存在弊端
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着武力而建立起来的,如果仅仅只是依靠着强有力的国王的个人能力来维系,而缺乏内部广泛的经济联系作为凝聚统一的牢固基础,昭示了这样的行政制度存在弊端。
各地区间经济联系薄弱,发展极为不平衡,这样的情况下,此时政治的统一并不彻底。而为了尽量地减少在统一时所受的阻力,孔雀帝国的帝王们,在对待大多数被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时,可以允许他们不同程度地保留其原有的体制。但是这种权利的本地化,对于帝国的稳定存在着极大的威胁。即使阿育王提倡达摩说同时加强对行政的控制等方法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但是在经济并不发展的情况下,仅仅是行政的手段,结果非常有限。
第三,阿育王对佛教的大力推崇
阿育王向佛教慷慨的捐赠引起了婆罗门上层的不满逐日加深。随着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在当地的影响日趋削弱。在孔雀帝国以前,多数国家的统治者们大都信奉的还是婆罗门教,所以婆罗门上层们依然是有恃无恐的。而当阿育王成为了全印度统一大帝国的君主时,他的信仰的更改可以说对一个宗教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当他的宗教由婆罗门教改为了佛教时,对于婆罗门教来说可谓是一种灾难。
尽管阿育王信仰佛教的同时对其他宗教并不采取排挤与歧视的政策,但婆罗门上层从过去的特权地位跌落,心中迫为不满,遂妄图推翻阿育王的统治。所以在阿育王之后,他们就利用帝国的分裂趋势,妄图推翻帝国重建婆罗门王朝。
第四,民族众多、人种的复杂多样
印度民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着十多个大民族,少数民族也有几百个,这些民族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在社会发展中,文化活动上,经济活动中都千差万别。人种之复杂,也就导致了他们无论是语言亦或是宗教信仰都处于一种复杂的状态。所以在当时的印度,民族意识还未形成,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国家的概念。因此后世想再重振阿育王的大业很难成功。
第五,财政方面的沉重負担
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并不是很富裕的社会,农业是主要的税收来源,工商业的剩余财富多归宗教势力以供养各派的僧人。这样不仅仅是要维持庞大的帝国的行政与军事开支,再加上要大量的修建佛塔、石窟以及大批的与宗教相关的一切都会造成财政的负担。此时如果中央政府不能够提供出充足的财源以满足各省的需要,地方与中央的嫌隙加大的趋势也就无法阻止了。并且由于财政来源有限,国家的军队虽庞大,但由于财政的制约,战斗力也就有限。
第六、种姓制度的深刻影响
纵观印度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被征服,究其根本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利己主义逃不开关系。可以说,正是种姓制度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意识,导致了政治上的不团结。种姓制度所瓜分的人的若干等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仇视,纠纷迭起,所以说,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导致互相之间不能够团结。这种负面影响极大,孔雀帝国亦不能逃脱。
如此一个强大的,印度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大帝国,在整个印度的历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诸多君主,尤其是阿育王对于整个印度的宗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在当时所实行的制度: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对于后世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可以说是影响深远。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大帝国的衰败,令人深思。之所以会衰亡,必有其原因,而这样一个帝国的衰亡,必然是由多个原因导致的。我们今天就是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在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同时发现着这一时期的诸多闪光点,并且加以总结,留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2]刘炳荣.印度史纲.太平洋书店印行,1926.
[3]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印度;孔雀帝国;衰败
作者简介:聂琦(1993.4-),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K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自孔雀帝国灭亡这一时刻开始,印度就回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一度强势昌盛的大帝国的灭亡引人深思,根据学术界的诸多对于孔雀帝国衰亡原因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如下原因:
第一,后续继承者们的软弱无为
阿育王之后的历任君主,大多是软弱无力的继承者,对于他们所不得不面临的任务是不能够胜任的。当普世亚密多罗在摩揭陀实行朝代革命的时候,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变得疏离,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再。阿育王是一位强大的君主,他有着果断的行动、灵活的政策,维护了全印度的统一。但在阿育王去世之后,这样的大帝国就好像瞬间失去了顶梁柱,随之变得软弱无力,这样帝国的稳固也就难以为继了。
第二,政治制度存在弊端
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着武力而建立起来的,如果仅仅只是依靠着强有力的国王的个人能力来维系,而缺乏内部广泛的经济联系作为凝聚统一的牢固基础,昭示了这样的行政制度存在弊端。
各地区间经济联系薄弱,发展极为不平衡,这样的情况下,此时政治的统一并不彻底。而为了尽量地减少在统一时所受的阻力,孔雀帝国的帝王们,在对待大多数被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时,可以允许他们不同程度地保留其原有的体制。但是这种权利的本地化,对于帝国的稳定存在着极大的威胁。即使阿育王提倡达摩说同时加强对行政的控制等方法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但是在经济并不发展的情况下,仅仅是行政的手段,结果非常有限。
第三,阿育王对佛教的大力推崇
阿育王向佛教慷慨的捐赠引起了婆罗门上层的不满逐日加深。随着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在当地的影响日趋削弱。在孔雀帝国以前,多数国家的统治者们大都信奉的还是婆罗门教,所以婆罗门上层们依然是有恃无恐的。而当阿育王成为了全印度统一大帝国的君主时,他的信仰的更改可以说对一个宗教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当他的宗教由婆罗门教改为了佛教时,对于婆罗门教来说可谓是一种灾难。
尽管阿育王信仰佛教的同时对其他宗教并不采取排挤与歧视的政策,但婆罗门上层从过去的特权地位跌落,心中迫为不满,遂妄图推翻阿育王的统治。所以在阿育王之后,他们就利用帝国的分裂趋势,妄图推翻帝国重建婆罗门王朝。
第四,民族众多、人种的复杂多样
印度民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着十多个大民族,少数民族也有几百个,这些民族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在社会发展中,文化活动上,经济活动中都千差万别。人种之复杂,也就导致了他们无论是语言亦或是宗教信仰都处于一种复杂的状态。所以在当时的印度,民族意识还未形成,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国家的概念。因此后世想再重振阿育王的大业很难成功。
第五,财政方面的沉重負担
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并不是很富裕的社会,农业是主要的税收来源,工商业的剩余财富多归宗教势力以供养各派的僧人。这样不仅仅是要维持庞大的帝国的行政与军事开支,再加上要大量的修建佛塔、石窟以及大批的与宗教相关的一切都会造成财政的负担。此时如果中央政府不能够提供出充足的财源以满足各省的需要,地方与中央的嫌隙加大的趋势也就无法阻止了。并且由于财政来源有限,国家的军队虽庞大,但由于财政的制约,战斗力也就有限。
第六、种姓制度的深刻影响
纵观印度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被征服,究其根本原因,与种姓制度造成的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利己主义逃不开关系。可以说,正是种姓制度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意识,导致了政治上的不团结。种姓制度所瓜分的人的若干等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仇视,纠纷迭起,所以说,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导致互相之间不能够团结。这种负面影响极大,孔雀帝国亦不能逃脱。
如此一个强大的,印度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大帝国,在整个印度的历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诸多君主,尤其是阿育王对于整个印度的宗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在当时所实行的制度: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对于后世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可以说是影响深远。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大帝国的衰败,令人深思。之所以会衰亡,必有其原因,而这样一个帝国的衰亡,必然是由多个原因导致的。我们今天就是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在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同时发现着这一时期的诸多闪光点,并且加以总结,留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2]刘炳荣.印度史纲.太平洋书店印行,1926.
[3]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