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专业—课外活动—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课外科技运行培养模式是实现本科应用型转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该模式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出发点,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龙头,以创新创业为目标,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从学生所学专业实际出发,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科技活动 应用型创新能力 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刘汉霞(1976- ),女,湖北麻城人,武昌工学院科技处处长,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吴光炳(1951- ),男,湖北宜昌人,武昌工学院常务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湖北 武昌 43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科技竞赛运行机制及模式研究——基于独立学院创新能力培养视角”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7-0047-03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我国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还指出:“高等教育要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这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表明了各级各类高校培养不同目标指向的创新人才之根本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少数研究型大学的专利或少数人的创新,而是社会、各级各类高校、学生对人才培养的利益诉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当前积累了一些成果,主要是针对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教学活动。也有不多的学者在大学课外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及其运行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较少将大学生课外活动、专业教学、创新创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经理论探讨和实践证明,我们认为,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结合而形成的三位一体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应该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其作用
1.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有计划、有组织的正式课内活动而言所开展的一系列围绕着学生科技方面的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活动。这类活动已经显然不同于单个的小实验、小发明等“第二课堂”。知识经济社会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外活动应该定义:旨在从学生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知识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的诸如学术讲座、各类科技竞赛、专利发明创造、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参与或申请课题等)以及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模拟情境或真实情境的科技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更快更好地适应起来,真正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融合。它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社会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分类。根据当前开展的各级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从性质和内容来分,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要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各类科技活动,主要包括学术讲座、科技展览、科技普及以及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等,具有普及性;第二类主要针对具有发明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学生而开展的活动,涉及发明创造后形成的专利和竞赛成果;第三类主要是工程类的各类竞赛,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竞赛等,具有原创性;第四类主要是针对跨学科、多成员组成的团队型的大型创新创业大赛,如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
根据活动的目的又可以将上述四类课外科技活动归纳为学术型和创新创业型。学术型主要是以论文的撰写和参与课题为主要途径开展的科技活动,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多的指以专利发明和各种创新大赛为载体、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而进行的综合性科技活动,侧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主办单位及级别上看,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以及全国专业、行业协会、省级专业、行业协会和地区专业、行业协会。
3.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应用型高校可持续发展、学生个人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应用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升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四用”即“为谁所用、有用、用新、新用”①上。“为谁所用”和“有用”指的是人才培养目标指向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且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系统性、适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够解决社会和行业发展当前及今后的需求,能够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发挥作用”②,它是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反映,是人才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而“用新”和“新用”则属于人才培养的创新性表现,“指的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且能够将最新知识、技术、方法和工艺等加以创造性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③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看,应用性和创新性缺一不可,相互依存。然而现有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多侧重于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创新不够,应用能力后劲发展不足,阻碍了职业的进一步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与当前的应用性本科教育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教育的传统有关。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内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行,同时也是连接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和纽带,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载体与舞台。它具有与课内教学不可复制的特点——“实践性、协作性、跨学科性、社会性等”④以及创新性与应用性。这些特点不仅独立存在,同时也并存或多种组合存在。特别是其中的协作性、创新性与社会性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课内教学活动所不具备的优势。无论是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书的撰写还是各种学生学科竞赛或创业计划竞赛,都是要求团队作战,分工协作。从思路的孕育到方案的策划、起草、修改直至成型,既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缜密的决策和长期、烦琐的执行过程,单个人根本无法完成从策划到市场调研、分析及后期方案的文本撰写等一系列任务,在本质上就是一场模拟实战的体验。因此,对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忽视或轻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就等于放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严肃地说,就等于放弃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运行机制与路径选择
1.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运行机制。以生为本,就是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未来生活发展出发,探寻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武昌工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现有学生规模11000人。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武昌工学院构建了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的“专业(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如49页图所示)的运行。该模式是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纽带,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是对传统高校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独立于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教学之外的挑战与修正。我们认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应该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计划活动中,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讲实际、思想早熟、追求个性、自信张扬以及规划长远等特点,他们不仅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同时需要一个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的平台,既能展示才华,培养创新能力,又能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正好能够提供这些机会和舞台。因此,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运行模式,是从专业或课程的视角出发,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的作用,根据专业特点或个人兴趣爱好,申报参加某种竞赛活动或课题研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及其团队完成课题申报书或创新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并按照要求撰写相关论文或相关调查研究,最终完成系列论文或创新创业策划书。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选择。实际上,这一运行模式包含着两条最基本的路径选择(当然实际工作中根据课外科技活动的类别而不同):
首先,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凝聚学生课题申报题目,获学校批准后,按照课题申报书计划撰写论文,形成的系列论文、撰写研究报告书并申请结项。完成课题结项工作后,鼓励学生整理上述实证与理论材料,申报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或以此为基础撰写相关创业计划书。
其次,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和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科竞赛或综合类竞赛,选择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竞赛类别及其具体要求,组建团队,做好设计或撰写策划书,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参加学科竞赛,团队组建主要是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成员,其竞赛内容具有较强专业性。综合类竞赛,则需要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其竞赛内容更具有真实创业的情境性。
上述课外科技活动,实际上体现了四个结合:(1)课内与课外的结合;(2)专业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结合;(3)应用性与创新性的结合;(4)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就业创业)的结合。
3.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机制。为了保障上述运行模式及选择的路径顺利开展及有效运行,高校需要做好观念的转变、工作机制的改革以及制度的完善等相关保障工作。
首先,转变高校育人观,把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结合起来。自古以来,教学相长就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独立或孤立的。所以,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应该结合起来,要把学生所学专业与学生特点结合起来,打破校园围墙,摈弃把学生“圈”起来管理的做法,让学生走进校门,走出校门,真正让学生做到“被人管理”到“自我管理”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其次,加强领导,做好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传统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常常流于形式,缺乏计划和组织的主要原因在于领导组织机构不健全,责权分工不明确。武昌工学院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常务副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以及科技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以及招就处为成员、常务办公室设在科技处的实际运行机构。该机构设置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再次,做好培育和孵化工作。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科技活动的雏形。一项科技项目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的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虽然不像真正的科技工作一样“坐十年冷板凳”,但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培育和孵化。这需要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的细心观察和耐心指导,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指导并长期关注学生参加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的课外科技活动。
最后,制定完善激励机制。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以院系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其关键是制定和完善与此有关的利益主体的激励机制,包括制定指导教师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日常开支、差旅报销管理办法以及院系、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获奖奖励制度等。只有制定出基本满足各个利益主体的激励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以制度推动工作,以机制规范工作程序的良好学习工作生态环境。
近三年的实践证明,武昌工学院构建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的“专业(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运转良好,成效显著。目前,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竞赛及活动累计获国家、省、市级的各类竞赛奖290项,500人次。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构建的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的“专业(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注释]
①②③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7,87,87.
④张齐,朱宁西,田立斌.基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8.
[参考文献]
辛立章,张学洪,王赣华.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桂林理工大学的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5).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科技活动 应用型创新能力 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刘汉霞(1976- ),女,湖北麻城人,武昌工学院科技处处长,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吴光炳(1951- ),男,湖北宜昌人,武昌工学院常务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湖北 武昌 43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科技竞赛运行机制及模式研究——基于独立学院创新能力培养视角”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7-0047-03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我国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还指出:“高等教育要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这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表明了各级各类高校培养不同目标指向的创新人才之根本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少数研究型大学的专利或少数人的创新,而是社会、各级各类高校、学生对人才培养的利益诉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当前积累了一些成果,主要是针对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教学活动。也有不多的学者在大学课外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及其运行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较少将大学生课外活动、专业教学、创新创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经理论探讨和实践证明,我们认为,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结合而形成的三位一体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应该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其作用
1.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有计划、有组织的正式课内活动而言所开展的一系列围绕着学生科技方面的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活动。这类活动已经显然不同于单个的小实验、小发明等“第二课堂”。知识经济社会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课外活动应该定义:旨在从学生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知识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的诸如学术讲座、各类科技竞赛、专利发明创造、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参与或申请课题等)以及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模拟情境或真实情境的科技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更快更好地适应起来,真正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融合。它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社会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分类。根据当前开展的各级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从性质和内容来分,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要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各类科技活动,主要包括学术讲座、科技展览、科技普及以及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等,具有普及性;第二类主要针对具有发明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学生而开展的活动,涉及发明创造后形成的专利和竞赛成果;第三类主要是工程类的各类竞赛,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竞赛等,具有原创性;第四类主要是针对跨学科、多成员组成的团队型的大型创新创业大赛,如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
根据活动的目的又可以将上述四类课外科技活动归纳为学术型和创新创业型。学术型主要是以论文的撰写和参与课题为主要途径开展的科技活动,侧重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多的指以专利发明和各种创新大赛为载体、以创新创业为导向而进行的综合性科技活动,侧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主办单位及级别上看,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以及全国专业、行业协会、省级专业、行业协会和地区专业、行业协会。
3.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应用型高校可持续发展、学生个人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应用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升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四用”即“为谁所用、有用、用新、新用”①上。“为谁所用”和“有用”指的是人才培养目标指向满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且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系统性、适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够解决社会和行业发展当前及今后的需求,能够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发挥作用”②,它是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反映,是人才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而“用新”和“新用”则属于人才培养的创新性表现,“指的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且能够将最新知识、技术、方法和工艺等加以创造性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③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看,应用性和创新性缺一不可,相互依存。然而现有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多侧重于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创新不够,应用能力后劲发展不足,阻碍了职业的进一步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与当前的应用性本科教育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活动教育的传统有关。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内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行,同时也是连接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和纽带,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载体与舞台。它具有与课内教学不可复制的特点——“实践性、协作性、跨学科性、社会性等”④以及创新性与应用性。这些特点不仅独立存在,同时也并存或多种组合存在。特别是其中的协作性、创新性与社会性在课外科技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是课内教学活动所不具备的优势。无论是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书的撰写还是各种学生学科竞赛或创业计划竞赛,都是要求团队作战,分工协作。从思路的孕育到方案的策划、起草、修改直至成型,既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缜密的决策和长期、烦琐的执行过程,单个人根本无法完成从策划到市场调研、分析及后期方案的文本撰写等一系列任务,在本质上就是一场模拟实战的体验。因此,对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忽视或轻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就等于放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严肃地说,就等于放弃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运行机制与路径选择
1.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运行机制。以生为本,就是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未来生活发展出发,探寻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武昌工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现有学生规模11000人。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武昌工学院构建了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的“专业(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如49页图所示)的运行。该模式是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纽带,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是对传统高校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独立于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教学之外的挑战与修正。我们认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应该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计划活动中,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讲实际、思想早熟、追求个性、自信张扬以及规划长远等特点,他们不仅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同时需要一个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的平台,既能展示才华,培养创新能力,又能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正好能够提供这些机会和舞台。因此,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运行模式,是从专业或课程的视角出发,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的作用,根据专业特点或个人兴趣爱好,申报参加某种竞赛活动或课题研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及其团队完成课题申报书或创新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并按照要求撰写相关论文或相关调查研究,最终完成系列论文或创新创业策划书。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选择。实际上,这一运行模式包含着两条最基本的路径选择(当然实际工作中根据课外科技活动的类别而不同):
首先,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凝聚学生课题申报题目,获学校批准后,按照课题申报书计划撰写论文,形成的系列论文、撰写研究报告书并申请结项。完成课题结项工作后,鼓励学生整理上述实证与理论材料,申报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或以此为基础撰写相关创业计划书。
其次,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和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科竞赛或综合类竞赛,选择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竞赛类别及其具体要求,组建团队,做好设计或撰写策划书,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参加学科竞赛,团队组建主要是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成员,其竞赛内容具有较强专业性。综合类竞赛,则需要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其竞赛内容更具有真实创业的情境性。
上述课外科技活动,实际上体现了四个结合:(1)课内与课外的结合;(2)专业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结合;(3)应用性与创新性的结合;(4)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就业创业)的结合。
3.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机制。为了保障上述运行模式及选择的路径顺利开展及有效运行,高校需要做好观念的转变、工作机制的改革以及制度的完善等相关保障工作。
首先,转变高校育人观,把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结合起来。自古以来,教学相长就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独立或孤立的。所以,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应该结合起来,要把学生所学专业与学生特点结合起来,打破校园围墙,摈弃把学生“圈”起来管理的做法,让学生走进校门,走出校门,真正让学生做到“被人管理”到“自我管理”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其次,加强领导,做好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传统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常常流于形式,缺乏计划和组织的主要原因在于领导组织机构不健全,责权分工不明确。武昌工学院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常务副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以及科技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以及招就处为成员、常务办公室设在科技处的实际运行机构。该机构设置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再次,做好培育和孵化工作。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科技活动的雏形。一项科技项目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系统的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虽然不像真正的科技工作一样“坐十年冷板凳”,但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培育和孵化。这需要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的细心观察和耐心指导,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指导并长期关注学生参加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的课外科技活动。
最后,制定完善激励机制。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以院系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其关键是制定和完善与此有关的利益主体的激励机制,包括制定指导教师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日常开支、差旅报销管理办法以及院系、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获奖奖励制度等。只有制定出基本满足各个利益主体的激励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以制度推动工作,以机制规范工作程序的良好学习工作生态环境。
近三年的实践证明,武昌工学院构建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的“专业(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运转良好,成效显著。目前,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竞赛及活动累计获国家、省、市级的各类竞赛奖290项,500人次。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构建的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的“专业(课程)—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运行模式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注释]
①②③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7,87,87.
④张齐,朱宁西,田立斌.基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8.
[参考文献]
辛立章,张学洪,王赣华.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桂林理工大学的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