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及丘脑梗死致跳动型跷跷板眼球震颤一例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跷跷板眼球震颤是一种罕见的眼球自发异常运动。它是一种垂直伴扭转的眼球震颤,双眼的运动在扭转方向上是共轭,而在垂直方向上是相反的。根据其运动特征,它可分为钟摆型和跳动型。国内目前尚无跷跷板眼球震颤的病例报道。我们现报道1例由中脑及丘脑梗死所致的跳动型跷跷板眼球震颤,以提高大家对该体征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例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20~74(35.6±19.4)岁,其中8例为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有:边缘性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体重210~250 g的35只雄性SD大鼠(8~10周龄)按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9只)、rTMS组(9只)、假刺激组(9只),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其中rTMS组给予连续2周的10 Hz rTMS刺激,假刺激组给予假刺激。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在难治性癫痫尤其是Dravet综合征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治疗方面,大麻中的抗惊厥成分——大麻二酚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其作用机制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对于已经应用多种抗癫痫药物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大麻二酚的应用使其治疗更见曙光但也更加复杂化。本文将重点综述大麻二酚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β1,2-N-乙酰氨基葡萄糖-氧位-甘露糖基转移酶1(protein O-linked mannose β1,2-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1,POMGnT1)基因是否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通过实时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OMGnT1基因在AD模型细胞系[N2a/淀粉样前体蛋白(AP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痴呆症的75%),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负担,因而成为了全球优先应对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神经病理和分子影像学研究揭示,老年人脑组织AD病理负荷和认知障碍临床症状之间常有不一致的情形,有学者提出了"认知储备"假说来解释这种现象,即某些智力刺激因素能增加认知储备
目的评价颞叶癫痫患者认知损害和定量脑电图脑电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连续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55例及40名健康对照人群,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简易认知量表(BCB)检查,并进行定量脑电图监测,计算半球间各脑区功率谱比值差值(Dv-PSR)、半球内各脑区相对颞区Dv-PS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颞叶癫痫患者和健康
神经抗体介导的运动障碍是由神经自身抗原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而引发的一类运动障碍。这类疾病可能是副肿瘤性、类感染性或特发性。临床上神经系统症候表现多样,运动障碍可以作为各种表型的一部分,包括舞蹈症、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肌阵挛、僵人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脑炎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中枢或周围神经自身抗体阳性。抗体的特异性有助于预测相关联的癌症以及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因
该例肺动静脉瘘致反常脑栓塞患者为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左侧多发急性脑梗死,病灶分属于左侧大脑中、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在排除了常见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后,发泡试验提示右向左分流,经食道超声检查排除卵圆孔未闭,行肺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肺动静脉瘘导致的颅内栓塞。行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未再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且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173例。根据是否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将其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平衡丁苯酞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比较两组患者的90 d功能预后。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144例,其中丁苯酞组54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是一组临床表现为肢带肌无力及萎缩、具有遗传异质性的肌肉疾病。在国内,LGMD是除迪谢内/贝克型肌营养不良、面肩肱肌营养不良及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外,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肌营养不良。LGMD多在少年或成人起病,常就诊于神经内科。因其表现为四肢近端无力,容易与炎性肌病、代谢性肌病等混淆。最终诊断依赖于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印迹及基因检测。我国的LGMD2B(dy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