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不尽。”这句话道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真谛。它启迪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起着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这就给课堂的评价研究以一个新基点:学生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一、 活动形式和时间
课堂的40分钟应由教师主宰,但不能为教师独霸。教学活动的全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有着和教师的互动、学生的互动和自己个别活动的时间。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时间总量上深考虑、加限制,在课堂时间总量的分配上大胆革新。另外,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所以在课堂中还要注意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值,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指标: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分钟)
一节课离不开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课堂。当然学生的个别活动在课堂中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进行引导、组织、提问,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小组合作、生生互评等。其中的1~3分钟的空白时间是为学生思考和调整等。不同的课型,在这三方面的时间分配也是有所不同的。以上的时间分配表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需要教师的读音、方法的指导,此时师生互动的时间就占据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个体活动的时间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大致相同,学生们要拥有充分的时间朗读、感悟课文,甚至对课文进行质疑解答等。老师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小结。在作文教学中,时间分配又有所不同,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练习如何写作,此时个别活动的时间就调整为23~25分钟。学生个体的活动时间多于师生互动的时间,而生生互动的时间也会增加,他们相互之间评价、修改习作等。数学教学中,新授课要理解文本中的概念,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因此在这一类课型中,师生互动的时间比例就占了大部分的时间。但在学习这些概念的同时也需要学生自主去探究,并用练习去强化,所以安排5~10分钟来进行个别活动。
当然,时间分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必须根据课堂中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配学生的活动时间。
二、 活动数量
1.学生举手的人数
举手人数的多少,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认真在听,是否愿意上本节课,对老师的问题是否愿意接受。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举手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它与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规范和学生评价等因素有关,还有教师的因素。但课堂上要判断是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看有没有问答,也不能简单地看举手的人数多少,主要看学生动脑筋的程度。如果问题刚提出,全班都举手,这很可能是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了。相反,一个问题提下去,开始无人举手,但看得出学生在思考,片刻之后,有的学生举起手来,渐渐地举手的多起来。这才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效果。有的课上,教师提的问题,学生一答一个准,而且语句流畅,一个结也不打,这不一定是成功的表现,可能有三种情况:①事先准备好的,不真实的;②回答问题的都是好学生;③内容要求偏低了。这三种情况都不会使学生有较大收获。
2.学生展示的人数
新课标指出:现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在课程改革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形成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就是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人的发展。”[1]因而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中从学生展示的人数来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面向全体,给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处于教室不同方位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
三、 活动质量
1.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活动的质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师与学生不是灌输与被灌输、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一对对话的主体,在民主的气氛中,双方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对话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分享领略课文精神的愉悦。教师的活动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质量,学生的活动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着教师的活动质量,两者是互补的。主要看学生能否与老师进行内涵丰富的对话;能否就某些问题交流看法,能否就产生的冲突与教师进行协商。
2.生生之间的互动质量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之间的一种重要体现;生生互动,不仅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而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资源;而学习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过程,一种学生群体资源的个体分享过程。生生互动是教学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实际上,一切课堂行为,都发生在学生的同伴群体关系之中,都发生在由每一个学生所构成的环境之中。生生之间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能否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否与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能否积极参与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3.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
“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就是要以认真虚心的态度去研读文本,去感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语言文字的。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去探究文本,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得到审美乐趣,正因为这样,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是多元的,极富个性的,他们的思想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4]与文本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能否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是否善于提炼当前学习;是否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所追求的,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是教师所关注的,对于一节课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还只是刚开始,在研究的路上要把握好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方面来反映教师的教,通过教师的反思改进教学,使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丁雪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理解[J].教育管理,2006(5):21.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特点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1(4):18.
[3]郑淑贞,盛群力.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生生互动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4.
[4]胡助金,玉玲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J].江西教育,2004(3):22.
责任编辑:孙海燕
一、 活动形式和时间
课堂的40分钟应由教师主宰,但不能为教师独霸。教学活动的全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有着和教师的互动、学生的互动和自己个别活动的时间。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时间总量上深考虑、加限制,在课堂时间总量的分配上大胆革新。另外,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所以在课堂中还要注意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值,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指标: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分钟)
一节课离不开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课堂。当然学生的个别活动在课堂中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进行引导、组织、提问,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小组合作、生生互评等。其中的1~3分钟的空白时间是为学生思考和调整等。不同的课型,在这三方面的时间分配也是有所不同的。以上的时间分配表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需要教师的读音、方法的指导,此时师生互动的时间就占据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个体活动的时间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大致相同,学生们要拥有充分的时间朗读、感悟课文,甚至对课文进行质疑解答等。老师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小结。在作文教学中,时间分配又有所不同,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练习如何写作,此时个别活动的时间就调整为23~25分钟。学生个体的活动时间多于师生互动的时间,而生生互动的时间也会增加,他们相互之间评价、修改习作等。数学教学中,新授课要理解文本中的概念,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因此在这一类课型中,师生互动的时间比例就占了大部分的时间。但在学习这些概念的同时也需要学生自主去探究,并用练习去强化,所以安排5~10分钟来进行个别活动。
当然,时间分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必须根据课堂中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配学生的活动时间。
二、 活动数量
1.学生举手的人数
举手人数的多少,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认真在听,是否愿意上本节课,对老师的问题是否愿意接受。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举手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它与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规范和学生评价等因素有关,还有教师的因素。但课堂上要判断是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看有没有问答,也不能简单地看举手的人数多少,主要看学生动脑筋的程度。如果问题刚提出,全班都举手,这很可能是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了。相反,一个问题提下去,开始无人举手,但看得出学生在思考,片刻之后,有的学生举起手来,渐渐地举手的多起来。这才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效果。有的课上,教师提的问题,学生一答一个准,而且语句流畅,一个结也不打,这不一定是成功的表现,可能有三种情况:①事先准备好的,不真实的;②回答问题的都是好学生;③内容要求偏低了。这三种情况都不会使学生有较大收获。
2.学生展示的人数
新课标指出:现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在课程改革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形成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就是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人的发展。”[1]因而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中从学生展示的人数来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面向全体,给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处于教室不同方位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
三、 活动质量
1.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活动的质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师与学生不是灌输与被灌输、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一对对话的主体,在民主的气氛中,双方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对话中分享、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分享领略课文精神的愉悦。教师的活动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质量,学生的活动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着教师的活动质量,两者是互补的。主要看学生能否与老师进行内涵丰富的对话;能否就某些问题交流看法,能否就产生的冲突与教师进行协商。
2.生生之间的互动质量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之间的一种重要体现;生生互动,不仅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而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资源;而学习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过程,一种学生群体资源的个体分享过程。生生互动是教学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实际上,一切课堂行为,都发生在学生的同伴群体关系之中,都发生在由每一个学生所构成的环境之中。生生之间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能否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否与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能否积极参与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3.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
“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就是要以认真虚心的态度去研读文本,去感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语言文字的。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去探究文本,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得到审美乐趣,正因为这样,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是多元的,极富个性的,他们的思想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4]与文本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能否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是否善于提炼当前学习;是否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所追求的,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是教师所关注的,对于一节课中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还只是刚开始,在研究的路上要把握好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方面来反映教师的教,通过教师的反思改进教学,使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丁雪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理解[J].教育管理,2006(5):21.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特点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1(4):18.
[3]郑淑贞,盛群力.在合作学习中促进生生互动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4.
[4]胡助金,玉玲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J].江西教育,2004(3):22.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