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全国新书目》送到读者手上时已是初秋时节,幸运的北方读者正享受悄然而至的清爽怡人的秋色。刚刚过去的六七月份,炎热难耐,却有可圈可点的书业情态值得回顾和关注。这期间,笔者相继参加沪、京等地的书业活动后,切身感受到书业人文时代、营销时代和追求时尚的时代到来了。它们以或轻松或严肃的姿态等待着书业同仁去承受、去挑战。“人文”、“营销”、“时尚”不再像过去年代羞于面世或漠然或与世隔绝或陌生而格格不入,转而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影不离的“情侣”。在我看来,它们是书业的“三剑客”。今天的中国书业,冷静而富有激情,表现在:我们不再疏远人文,不再回避营销,不再拒绝时尚。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以“人文”推动“营销”、“人文”就是“营销”、就是“时尚”的历史性变革。书业将在变革中拥抱绚丽的彩霞。
标新立异:文学、社科书夏日走红
在6月23日至26日举办的2002年上海图书交易会上,笔者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展位的广告招牌所吸引,那是时尚的书名和图案:《巴黎女人》、《上海女人》,《上海77层楼》、《东京288小时》。后两个书名可谓标新立异。业务员说这些书订数可观。
而入夏以来,有两本书堪称标新立异中之代表作,此乃文学书《蛋白质女孩》、《61×57》。它们迅速走俏,风靡全国,与台湾版同名书同步畅销,创造了新世纪中国书业又一个双星书畅销之神话。
7月15日下午,专程来京签名售书的台湾作家王文华作客新浪网,与网上书迷对话,聊蛋白质爱情。“网虫”们轮番轰炸,而专修外文、营销的王文华不愧是《蛋白质女孩》的“爸爸”,口若悬河,书里书外,活脱脱一个推销自己、推销图书又不乏文化品位的高手。他的临场助阵,显然使已经红得发紫的《蛋白质女孩》和正在热卖的《61×57》愈加受到关注,销量持续上涨。此前,王文华先后在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及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签售,接受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的专访。7月16日,王文华又在上海书城、思考乐书局等与读者见面交流,并签售。带动了《蛋白质女孩》、《61×57》的新一轮销售热潮。有好书,还得靠推广、宣传。以上两书的成功,除了内容、品质好,还得益于外力的影响和读者的眼力。据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销售部负责人介绍,目前《蛋白质女孩》已发行27万册,《61×57》6月下旬投放市场,已批出20万册。
《蛋白质女孩》、《61×57》的畅销并非偶然,它在海峡两岸同步畅销,证明现代社会生活拉近了不同地域人群的距离,因此,往往在美国、日本、韩国畅销的书,引入中国,也会畅销。台湾和祖国大陆也是如此。这两本书写的都是都市爱情小说。注重语言、技巧,人物名字极富个性,使高维修女子、蛋白质女孩、镭射头、90度裤子先生等名词快速在学生和白领阶层、网友中广为流传,互相借用,调侃。这是真正写给主流读者、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另类”作品。作者王文华以自己身为上班族一员,切身体验,留心观察,业余写作,十分到位,适应了白领阶层的阅读需求。
近期在市场上畅销的文学书还有贾平凹的新作《病相报告》,超级网络小说《我的野蛮女友》,发行50多年的名著《小王子》及《风沙星辰》、《一只狗的遗嘱》、中英文对照本《长腿叔叔》等。
社科书的态势如同市场晴雨表,最能反映市场消费变化的情节和个性。在最大的书业卖场北京图书大厦,6月1日至30日社科类图书排行榜上,我们看到:《谁动了我的奶酪》仍居榜首。尽管沪版的“奶酪”有了终结版《奶酪够了》,甚至有了市场畅销的所谓颠覆“奶酪哲学”的寓言故事《树獭该往何处去》(日本销量180万册),但原版奶酪的地位无书可以取代。
对排行榜上的第2~26名的分析可知——
女人话题,如《女人的资本》、《女人的资本续编》等一直走俏。 励志、成功、快乐专题书,如:《袖珍励志馆》之《心态成功一切》、《一生的忠告》、《做一个快乐少年人》、《跟随你的心——寻找生活及工作中的快乐》、《心灵感悟滴水文丛——放下,就是快乐》等。
管理、经济、传记及其他,如:《流氓兔的故事》、《新管理人必备的22种能力》、《CCTV对话》、《首先,打破一切常规》、《河南人惹谁了》、《孙子兵法》、《珍贵的礼物》、《一分钟的你自己》、《杰克·韦尔奇自传》、《总经理手册》、《六西格玛的力量》、《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体验经济》、《三十六计》、《苏共亡党十年祭》、《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另外,宗教故事系列丛书值得关注,其中上排行榜的有《圣经故事》、《佛经故事》。
来自销售渠道的信息表明,下列几本书也是市场上紧俏品:《爱的教育》、《寄往天堂的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寓画》(法国画家118幅精美插图)、《智慧书》(永恒的人生处世经典),人生规划书《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人文之夏,呼唤卖场文化
今夏,裹着热浪的中国书业看似平静,体内外却涌动着“人文”的浪花,人们关于人文话题的呼声高涨。这是中国出版业日益开放、透明的结果。尽管体制没变,但运作机制越来越灵活,使得“人文”情调和色彩在出版界尤其是出版物的卖场有了栖身的土壤。
“人文”与“营销”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仅是陌生的名词,而且难以结合。如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日益成熟的中国书业界,把营造人文氛围和环境当做一种营销手段已不鲜见。暑期,北京大学办的两个班为书业内外关注。一是北大与时代华纳合办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高级研究班”,在北大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办,围绕连锁书店、杂志之经营管理、媒介产业政策分析、民营唱片业国际化进程等专题,由相关专家学者结合案例主讲。另一个班是北大哲学系与台湾最大规模书店连锁体系——金石堂文化广场共同举办“书店人文环境与管理经营高阶培训班”。对书店人文环境制造与培养、消费者行为与书店决策管理、电子出版品与书店销售模式、连锁书店规划与经营等问题作演讲与研讨。对办这样的班,一些书店经理人评价较高,认为卖场造“人文”,关键在最高层管理人员的理念,要善于学习,提高团队素质,增加文化内涵,在理念上来一次“人文革新”。
应该说书业卖场的人文时代到来了。然而,人们只清楚如果没有“营销”,一般出版物的发行就难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至于“人文”,它能带给我们多大的直接利益?很少有人研究。自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以及沈阳的东宇书店、佛山凌宇书屋和闽、苏、黔等地数家知名书店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露面至今,一直以浓厚的文化氛围赢得读者。它们自身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局限和问题,但作为国有和民营书店的个性化、人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它们给中国人和外国人展示了一个品牌形象,给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扇享受人文阅读和人文空间的愉悦和快感。它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消费,在人文环境里择书。越来越多的经营者、管理者注意到,没有人文信息和环境的卖场是无法让消费者尽情、开心地消费的,更谈不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他们领悟并通过实现证明:营造人文氛围,创造人文环境,增加人文内涵,这本身就是营销。
6月下旬,笔者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直属发行中心、上海图书公司、东方书林俱乐部以及上海目前最大的民营书店——思考乐书局调研时明显感到,具有很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上海,也在文化商圈里积极营造人文氛围,包括统一品牌,打造品牌和开展促销展示推广活动,树立新上海、新上海出版的形象。思考乐书局自3月28日开业至今,不过数月,已是业内外心仪、口碑极好的品牌。其经营面积大,环境幽雅,充满人文气息,令人乐不思归。它靠的是硬件包装,体现人文情怀。
书业各个环节的竞争日益激烈,具有浓烈人文氛围和潜能的卖场,更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标新立异:文学、社科书夏日走红
在6月23日至26日举办的2002年上海图书交易会上,笔者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展位的广告招牌所吸引,那是时尚的书名和图案:《巴黎女人》、《上海女人》,《上海77层楼》、《东京288小时》。后两个书名可谓标新立异。业务员说这些书订数可观。
而入夏以来,有两本书堪称标新立异中之代表作,此乃文学书《蛋白质女孩》、《61×57》。它们迅速走俏,风靡全国,与台湾版同名书同步畅销,创造了新世纪中国书业又一个双星书畅销之神话。
7月15日下午,专程来京签名售书的台湾作家王文华作客新浪网,与网上书迷对话,聊蛋白质爱情。“网虫”们轮番轰炸,而专修外文、营销的王文华不愧是《蛋白质女孩》的“爸爸”,口若悬河,书里书外,活脱脱一个推销自己、推销图书又不乏文化品位的高手。他的临场助阵,显然使已经红得发紫的《蛋白质女孩》和正在热卖的《61×57》愈加受到关注,销量持续上涨。此前,王文华先后在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及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签售,接受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的专访。7月16日,王文华又在上海书城、思考乐书局等与读者见面交流,并签售。带动了《蛋白质女孩》、《61×57》的新一轮销售热潮。有好书,还得靠推广、宣传。以上两书的成功,除了内容、品质好,还得益于外力的影响和读者的眼力。据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销售部负责人介绍,目前《蛋白质女孩》已发行27万册,《61×57》6月下旬投放市场,已批出20万册。
《蛋白质女孩》、《61×57》的畅销并非偶然,它在海峡两岸同步畅销,证明现代社会生活拉近了不同地域人群的距离,因此,往往在美国、日本、韩国畅销的书,引入中国,也会畅销。台湾和祖国大陆也是如此。这两本书写的都是都市爱情小说。注重语言、技巧,人物名字极富个性,使高维修女子、蛋白质女孩、镭射头、90度裤子先生等名词快速在学生和白领阶层、网友中广为流传,互相借用,调侃。这是真正写给主流读者、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另类”作品。作者王文华以自己身为上班族一员,切身体验,留心观察,业余写作,十分到位,适应了白领阶层的阅读需求。
近期在市场上畅销的文学书还有贾平凹的新作《病相报告》,超级网络小说《我的野蛮女友》,发行50多年的名著《小王子》及《风沙星辰》、《一只狗的遗嘱》、中英文对照本《长腿叔叔》等。
社科书的态势如同市场晴雨表,最能反映市场消费变化的情节和个性。在最大的书业卖场北京图书大厦,6月1日至30日社科类图书排行榜上,我们看到:《谁动了我的奶酪》仍居榜首。尽管沪版的“奶酪”有了终结版《奶酪够了》,甚至有了市场畅销的所谓颠覆“奶酪哲学”的寓言故事《树獭该往何处去》(日本销量180万册),但原版奶酪的地位无书可以取代。
对排行榜上的第2~26名的分析可知——
女人话题,如《女人的资本》、《女人的资本续编》等一直走俏。 励志、成功、快乐专题书,如:《袖珍励志馆》之《心态成功一切》、《一生的忠告》、《做一个快乐少年人》、《跟随你的心——寻找生活及工作中的快乐》、《心灵感悟滴水文丛——放下,就是快乐》等。
管理、经济、传记及其他,如:《流氓兔的故事》、《新管理人必备的22种能力》、《CCTV对话》、《首先,打破一切常规》、《河南人惹谁了》、《孙子兵法》、《珍贵的礼物》、《一分钟的你自己》、《杰克·韦尔奇自传》、《总经理手册》、《六西格玛的力量》、《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体验经济》、《三十六计》、《苏共亡党十年祭》、《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另外,宗教故事系列丛书值得关注,其中上排行榜的有《圣经故事》、《佛经故事》。
来自销售渠道的信息表明,下列几本书也是市场上紧俏品:《爱的教育》、《寄往天堂的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寓画》(法国画家118幅精美插图)、《智慧书》(永恒的人生处世经典),人生规划书《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人文之夏,呼唤卖场文化
今夏,裹着热浪的中国书业看似平静,体内外却涌动着“人文”的浪花,人们关于人文话题的呼声高涨。这是中国出版业日益开放、透明的结果。尽管体制没变,但运作机制越来越灵活,使得“人文”情调和色彩在出版界尤其是出版物的卖场有了栖身的土壤。
“人文”与“营销”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仅是陌生的名词,而且难以结合。如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日益成熟的中国书业界,把营造人文氛围和环境当做一种营销手段已不鲜见。暑期,北京大学办的两个班为书业内外关注。一是北大与时代华纳合办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高级研究班”,在北大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办,围绕连锁书店、杂志之经营管理、媒介产业政策分析、民营唱片业国际化进程等专题,由相关专家学者结合案例主讲。另一个班是北大哲学系与台湾最大规模书店连锁体系——金石堂文化广场共同举办“书店人文环境与管理经营高阶培训班”。对书店人文环境制造与培养、消费者行为与书店决策管理、电子出版品与书店销售模式、连锁书店规划与经营等问题作演讲与研讨。对办这样的班,一些书店经理人评价较高,认为卖场造“人文”,关键在最高层管理人员的理念,要善于学习,提高团队素质,增加文化内涵,在理念上来一次“人文革新”。
应该说书业卖场的人文时代到来了。然而,人们只清楚如果没有“营销”,一般出版物的发行就难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至于“人文”,它能带给我们多大的直接利益?很少有人研究。自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以及沈阳的东宇书店、佛山凌宇书屋和闽、苏、黔等地数家知名书店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露面至今,一直以浓厚的文化氛围赢得读者。它们自身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局限和问题,但作为国有和民营书店的个性化、人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它们给中国人和外国人展示了一个品牌形象,给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扇享受人文阅读和人文空间的愉悦和快感。它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消费,在人文环境里择书。越来越多的经营者、管理者注意到,没有人文信息和环境的卖场是无法让消费者尽情、开心地消费的,更谈不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他们领悟并通过实现证明:营造人文氛围,创造人文环境,增加人文内涵,这本身就是营销。
6月下旬,笔者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直属发行中心、上海图书公司、东方书林俱乐部以及上海目前最大的民营书店——思考乐书局调研时明显感到,具有很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上海,也在文化商圈里积极营造人文氛围,包括统一品牌,打造品牌和开展促销展示推广活动,树立新上海、新上海出版的形象。思考乐书局自3月28日开业至今,不过数月,已是业内外心仪、口碑极好的品牌。其经营面积大,环境幽雅,充满人文气息,令人乐不思归。它靠的是硬件包装,体现人文情怀。
书业各个环节的竞争日益激烈,具有浓烈人文氛围和潜能的卖场,更容易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