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全面阐述了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素质要求,探讨了高校共青团将学生干部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学生干部
“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成长离不开党”[1]。实践证明,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培养和造就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等学校的伟大使命,永远跟党走、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和永恒追求。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和骨干力量,他们的政治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广大的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从而间接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把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实施“青马工程”的目标,就是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引导大学生骨干努力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当前,党的事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指出我们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谁把握住了青年,谁就把握住了未来。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成果武装青年,造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我们党的事业才会百折不挠、蓬勃发展。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锋,是高校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最先获得先进思想的人,应首先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 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胡锦涛同志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的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的奋勇开创。”[3]高校学生干部,无论从年龄优势,还是从知识优势来讲,都无疑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中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必然历史地落在这些青年大学生骨干的肩上,中华民族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最终将由这些青年大学生骨干来作出回答。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将高校学生干部首先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需要。
3.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青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经济成分越来越走向多元化、世界化。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流思想的地位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大学时期是青年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把个人的追求与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相统一,把自己的世界观与指引社会发展的正确思想相统一,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历史发展的栋梁。根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青马工程”将对大学生骨干进行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活动、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等内容培训,将开设理论研讨、挂职锻炼、出国培训和参观考察等课程并组织他们进行高端研讨、国情考察和社会研讨等活动[4]。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拓展世界眼光,广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正成为既学识广博又能干实事的新一代建设人才,同时,这些学生干部的成长成才能不断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一批又一批大学生青年,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二、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1.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引领我们发展进步。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骨干首先要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事业的科学指南,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光辉成就和宝贵经验,不断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要坚持爱同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际行动,奋勇直前。
2.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拥有理想信念是有为青年最可宝贵的品格。”[5]这个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当代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骨干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之上;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分析、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6]当代大学生骨干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3.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人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人生。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要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者。
4.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事业。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3],练就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高校共青团培养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途径
团章中明确规定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共青团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自己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职能。如何进一步加深对《纲要》的理解,在现实情况下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项工作抓好、抓实,笔者认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1.利用团校育人功能,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力度
团校是共青团育人的重要阵地,把团校学员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共青团事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利用团校这一阵地,帮助共青团干部和大学生骨干,学习、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课,要在教学内容上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团校教学中必须坚持三个组成部分教学的完整性。同时还应相应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和党建理论等课程。
第二,加强团校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把政治理论功底深厚、政治立场坚定的教师作为团课教师。注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时事政策的教育,严格把握团校教师选拔标准,建设一支合格的团校教师队伍。
第三,要加强对团校教材和培训内容的建设。团校教材和培训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为核心,因地制宜做好教材和培训内容的建设工作。在理论培训上,将理论学习、理论研讨、课题研究等融入团校培训体系,保证对学生的教育做到基础理论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增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普及性和针对性;在实践教学中,将实践锻炼、参观考察、志愿活动、对外交流等与团校培训相结合,推行素质拓展计划,充分利用团校育人功能,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力度。
2.发展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加强指导,并加大扶持力度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高校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学生社团特别是学生理论社团蓬勃兴起,逐渐成为大学生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阵地,它是青年学生自我成长锻炼,自我培养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载体。如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昆明理工大学“致知学社”,等等,都已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自我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笔者认为,高校共青团应注重理论研究型社团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时俱进地进行社团建设,将理论研究型社团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点和正确政治方向,在学生中具有广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组织。
第一,与时俱进、以创新精神开拓大学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新机制。理论社团的思想理论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高校理论社团应定期邀请一些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养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同学能有更多机会亲自倾听最新的理论见解,提高理论水平;应积极深入社会基层,开展实践活动;还应加强争夺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理论学习的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和建立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制。
第二,共青团组织应加强对理论社团的指导和建设,将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团组织周围。高校团组织应重视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管理,逐步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实施重点资助,不断加强培养理论学习工作。要积极帮助学生理论社团聘请优秀指导教师,并积极给予场地、资金等物质支持。
3.社会实践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渠道
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有很多优势,如知识面宽,视野开阔,观念开放,接触和掌握新的信息快捷等,但也有很多不足,从书本到书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缺乏了解,对国情民情缺少认知,缺少社会经验,因此最需要补的是实践这一课。这就要求青年学生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作为了解国情民意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的社会实践方式,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成长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目前,不少高校通过带领学生骨干进行红色社会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以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为牵引,寓教于乐,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并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精品、形成品牌。高校团组织要按照“贴近青年实际、贴近青年需要”的原则,开展融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活动并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提倡团员青年着眼校园、着眼社会、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打造一批具有校园气息、体现青年特点的校园活动精品,并且,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加强引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心,寓教于乐,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5-5-16.
[2]团中央.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N].中国青年报,2007-11-5.
[3] 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让青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绚丽光彩[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7-5-5.
[4]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实施纲要[z].2007 (10).
[5] 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8-6-15.
[6]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课题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党建课题,课题编号:Kkdj200913016、Kkdj200913023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学生干部
“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成长离不开党”[1]。实践证明,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培养和造就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等学校的伟大使命,永远跟党走、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和永恒追求。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和骨干力量,他们的政治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广大的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从而间接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把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实施“青马工程”的目标,就是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引导大学生骨干努力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当前,党的事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指出我们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谁把握住了青年,谁就把握住了未来。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成果武装青年,造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我们党的事业才会百折不挠、蓬勃发展。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锋,是高校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最先获得先进思想的人,应首先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 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胡锦涛同志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的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的奋勇开创。”[3]高校学生干部,无论从年龄优势,还是从知识优势来讲,都无疑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中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必然历史地落在这些青年大学生骨干的肩上,中华民族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最终将由这些青年大学生骨干来作出回答。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将高校学生干部首先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需要。
3.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青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经济成分越来越走向多元化、世界化。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流思想的地位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大学时期是青年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把个人的追求与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相统一,把自己的世界观与指引社会发展的正确思想相统一,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历史发展的栋梁。根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青马工程”将对大学生骨干进行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活动、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等内容培训,将开设理论研讨、挂职锻炼、出国培训和参观考察等课程并组织他们进行高端研讨、国情考察和社会研讨等活动[4]。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拓展世界眼光,广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正成为既学识广博又能干实事的新一代建设人才,同时,这些学生干部的成长成才能不断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一批又一批大学生青年,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二、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1.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引领我们发展进步。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骨干首先要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成就事业的科学指南,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光辉成就和宝贵经验,不断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要坚持爱同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际行动,奋勇直前。
2.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拥有理想信念是有为青年最可宝贵的品格。”[5]这个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当代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骨干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之上;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分析、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6]当代大学生骨干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3.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人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人生。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要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者。
4.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事业。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大学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3],练就过硬本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高校共青团培养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途径
团章中明确规定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共青团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自己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职能。如何进一步加深对《纲要》的理解,在现实情况下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项工作抓好、抓实,笔者认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1.利用团校育人功能,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力度
团校是共青团育人的重要阵地,把团校学员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共青团事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利用团校这一阵地,帮助共青团干部和大学生骨干,学习、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课,要在教学内容上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团校教学中必须坚持三个组成部分教学的完整性。同时还应相应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和党建理论等课程。
第二,加强团校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把政治理论功底深厚、政治立场坚定的教师作为团课教师。注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时事政策的教育,严格把握团校教师选拔标准,建设一支合格的团校教师队伍。
第三,要加强对团校教材和培训内容的建设。团校教材和培训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为核心,因地制宜做好教材和培训内容的建设工作。在理论培训上,将理论学习、理论研讨、课题研究等融入团校培训体系,保证对学生的教育做到基础理论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增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普及性和针对性;在实践教学中,将实践锻炼、参观考察、志愿活动、对外交流等与团校培训相结合,推行素质拓展计划,充分利用团校育人功能,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力度。
2.发展大学生理论研究型社团,加强指导,并加大扶持力度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高校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学生社团特别是学生理论社团蓬勃兴起,逐渐成为大学生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阵地,它是青年学生自我成长锻炼,自我培养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载体。如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昆明理工大学“致知学社”,等等,都已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自我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笔者认为,高校共青团应注重理论研究型社团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时俱进地进行社团建设,将理论研究型社团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点和正确政治方向,在学生中具有广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组织。
第一,与时俱进、以创新精神开拓大学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新机制。理论社团的思想理论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高校理论社团应定期邀请一些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养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同学能有更多机会亲自倾听最新的理论见解,提高理论水平;应积极深入社会基层,开展实践活动;还应加强争夺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理论学习的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和建立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制。
第二,共青团组织应加强对理论社团的指导和建设,将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团组织周围。高校团组织应重视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管理,逐步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实施重点资助,不断加强培养理论学习工作。要积极帮助学生理论社团聘请优秀指导教师,并积极给予场地、资金等物质支持。
3.社会实践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渠道
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有很多优势,如知识面宽,视野开阔,观念开放,接触和掌握新的信息快捷等,但也有很多不足,从书本到书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缺乏了解,对国情民情缺少认知,缺少社会经验,因此最需要补的是实践这一课。这就要求青年学生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作为了解国情民意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的社会实践方式,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成长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目前,不少高校通过带领学生骨干进行红色社会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以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为牵引,寓教于乐,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并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精品、形成品牌。高校团组织要按照“贴近青年实际、贴近青年需要”的原则,开展融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活动并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提倡团员青年着眼校园、着眼社会、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打造一批具有校园气息、体现青年特点的校园活动精品,并且,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加强引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心,寓教于乐,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5-5-16.
[2]团中央.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N].中国青年报,2007-11-5.
[3] 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让青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绚丽光彩[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7-5-5.
[4]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实施纲要[z].2007 (10).
[5] 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8-6-15.
[6] 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课题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党建课题,课题编号:Kkdj200913016、Kkdj20091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