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松材线虫病的出现会给林业造成较大的损害,寄生在松树中的松材线虫会引发这一疾病的出现,会给整个范围内的松树的生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本文分析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和重要的传播路径,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手段,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松木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危害;综合防治
  1  前言
  松材线虫病又被称作是松树萎蔫病,会给松树造成毁灭性打击,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比较快,致病性能比较强,一旦出现,会很难直立,所以,这种疾病的出现对松树的生长危害比较大,会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为了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出现,最近几年,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加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治理松材线虫病这块有着良好的效果。
  2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
  最早是在美洲、欧洲东部和亚洲等地发现了松材线虫病,传到我国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因为我国很多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宜松材线虫的生长,所以在较短时间里,在我国迅速扩散,造成了较大的危害。调查研究显示,1982年首次在南京发现这一病害,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发病森林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8万hm2,造成了140万株松树的死亡,木材至少损失了5万m3,国家在防治病害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一方面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还给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危害了我国松林资源。包括黑松、黄松和赤松在内松树很容易感染上这种病害,我国在17个省市发现了这种病害,感染上这一疾病速度比较快,从植株感染再到最后的死亡,有40d,所以,很多情况下,未来得及防治就出现了枯死,松树大面积死亡,对此,这一病害又被称作是松树癌症,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显得尤为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引起关注。
  3  松材线虫病的症状
  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是松褐天牛进入到伤口中,深入到木质部,最终在树脂中寄存。松材线虫病会在松树中大范围的繁殖,然后移动,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会扩散到整个的林木中,造成树脂道薄壁和上皮细胞被破坏,植物缺水严重,叶子失去光泽,蒸腾作用减少,树脂分泌明显减少,针叶开始变成了黄褐色或是红褐色,树体缺水死亡。松材线虫病的发病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第一,外观正常,樹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降低,在嫩枝上可以看到天牛啃食树皮的情况;第二,针叶发生变色,树脂停止分泌,除了可以看到天牛的营养层之外,还有明显的产卵刻槽和其他害虫侵害的迹象;第三,一些针叶开始发黄,萎缩,能够明显的看到天牛的蛀屑;第四,针叶从黄褐色发展成红褐色,整株枯死,这个阶段会有很多害虫在植株中栖息。
  4  发病规律
  松材线虫病的出现和环境、树种以及传播昆虫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病害主要是寄存在黑松和马尾松中,成片死亡的概率比较低。多数情况下,松材线虫病主要是在5月到10月出现,10月发病尤为明显,松树出现死亡的情况。温度主要是在20~25℃之间,低温会限制病害的进一步扩散,缺水情况下,会造成病害更加的严重。
  5  传播途径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分成两类:一方面是借助松褐天牛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是感染上松材线虫病松木直接性的传播,简单来说就是媒介和人为传播两种,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松褐天牛,是本土的害虫,会在松树上寄存。很多地区出现松材线虫病是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从疫区调取木材引起的,没有及时的处理和回收,松材上还残存着松材线虫,很容易造成疫情的扩散。
  6  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有效举措
  6.1  构建完善的疫情检测体系
  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病害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对疫情的情况准确的了解,这才是防治的重点。为了能够对当地的疫情有所了解,需要形成健全的疫情检测系统,做好疫情的监控,这样才可以提前发现,提前治疗,提前将病害扼杀在萌芽状态。监控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林区的出口位置设立检测站,来往的车辆都要进行检测,严格禁止病虫害的木材流入到林区;第二,林区内的林木需要定期检查,加强管控力度,已经感染上病害的树木需要在第一时间销毁,严禁使用被感染的树木;第三,现有的木材市场,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已经出现问题的木材需要及时销毁,要对出现这一情况的商家进行警醒,不能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损害。第四,尽快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这样政府和林业部门才能对自己的职能加以明确,确保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提升防治效果。
  6.2  科学落实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案
  6.2.1  管控传染源
  松材线虫病的出现是因为松褐天牛从松树的伤口中进入到松树造成的,所以,要在其羽化成虫之前,就要及时的砍伐感染病害的松树,在第一时间将病虫移出,虽然损失了大量的松树,但是如果没有采取这一手段,一旦出现疾病,会导致周围的松树大量死亡。
  6.2.2  切断传播路径
  松材线虫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松褐天牛,做好其防治能够有效的提升其防治效果,松褐天牛的活动时间通常是在4月下到10月中,可以在林区设置诱捕器,减少害虫数量。
  6.2.3  提升林区抵抗力
  为了提升松树的抵抗力,可以对林区内的临终结构进行调整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都可以提上日程,可以建立起枫香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6.2.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这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鱼藤酮中的环糊精包合物在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这块有着突出效果;第二,苦豆碱可以限制松材线虫的扩散。
  7  结语
  为了能够提升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作为工作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结合松材线虫病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更好的提升松树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林娜.泰宁县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7):82-83.
其他文献
摘要: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采取物化补助方式,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化利用,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的指导思想。自2017年以来我市承担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助项目,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该技术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  1 基本情况  综合考虑我市气候条
摘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开启了生物技术革命以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出众多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并在生产中进行应用,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转基因大豆世界发展情况、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进行综述,为转基因大豆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生产应用;安全性  1 转基因大豆品种应用情况  1996 年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耐草甘膦大豆GTS
摘要:隆德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列入农业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始终秉承“一个好班子做中坚、一项好产业做支撑、一套好机制保运转”的总体思路,探素建立“535”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构建“财政扶持、社企发展、集体壮大、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发展新格局,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集体资产“活”起来,集体资金“用”起来,集体组织“强”起来,集体成员“聚”起来。2020年初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
摘要:随着我国农机化的不断发展,富川县农机化进程明显加速,拖拉机的数量和拖拉机驾驶员的数量大幅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水平,必须大力做好培训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机安全生产,推动农机化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分析富川县拖拉机驾驶员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为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建
摘要:创建新型种植模式,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当下农作物种植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小麦高产栽培中的技术要点,并从经济层次分析了小麦栽培管理意义。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施肥  0 引言  在小麦高产栽培过程中,要考虑到小麦生长环境与小麦品种之间的适配性,选择较为匹配的小麦品种与小麦栽培技术。要求政府、科研单位以及小麦种植户等多方面精诚合作,针对市场
摘要:滇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强筋骨、改善风湿疼痛等作用。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野生资源却不断萎缩,相对需求量急剧上升,为合理壮大云南地区滇黄精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通过查阅黄精栽培的文献,并结合当地实际,阐述黄精在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为促进滇黄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滇黄精;云南地区;栽培技术  滇黄精主要分布于以云
摘要:随着我国逐渐推广市场经济,加上有关部门的政策措施,我国蚕桑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形成了广大农村蚕业生产体系,蚕种生产技术也在继续发展。但在新型蚕桑技术上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本文主要是分析蚕桑技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情况,以解决现有的问题和缺点,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从而促进“十四五”规划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市场经济;蚕桑生产;技术;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食物的质量需求也逐渐增加,人们对食物上要求不仅是能解决温饱问题,也要保证食物的质量,更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发展。目前,人们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从细粮转变对粗粮的喜爱。其中水果玉米就是粗粮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普通玉米为基础更高质量的玉米品种,其营养成分较高富含多种维生素物质,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针对如何培育出无公害水果玉米展开探讨,并提出合理性意
摘要:高原地区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很多农作物无法种植和健康生长。青稞以其耐寒、喜光、早熟、生长期短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了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我国青海、西藏、甘肃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青稞种植栽培技术和品种的研发投入,无公害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以期实现青稞的科学化种植和高效化管理,提升青稞种植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高原青稞种植问题,无公害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推动了苗圃种植行业的发展。苗圃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新品树种引入不当、整体的管理水平较低、产能过剩;在选择苗圃地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规划不科学等相关问题,以至于产业的效益不能够得到快速提升。本篇文章通过分析苗圃管理当中的误区,制定具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推动苗圃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苗圃管理;苗木种植;城市绿化  1 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