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变。所谓的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关于人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此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素养的高低便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
一、心理、人格方面的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引领者,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对学生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是正面的,或许是反面的。当结果还是未知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予学生正面的力量和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逐渐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对自己遇到的人和事能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对社会、对人生充满热情希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品”,那么学生的“行”才会顺理成章。
二、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素养
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具有沟通能力,交往的能力和充分的自我表达能力,从交往中获取信息以及构建知识和能力。拥有了这些能力,课堂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才会有条不紊,传授的知识才会丰富多彩,紧扣时代的脉搏;拥有了这些能力,才会让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受益匪浅。
三、自我反思的素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博学而参者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些名言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无论是为人还是教学,都要有自我反思的素养。为人时自我反思,则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改进;教学中自我反思,才知道自己教学的缺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除了熟悉课程外,更是教学的引导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要成为教学以外的这些“者”,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拥有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要有更好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要能以文本为主,开放思维,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强化自己,毕竟“给学生一碗水,你至少要有一桶水” 。
五、阅读的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广泛阅读的兴趣,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课堂气氛的需要,还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需要。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只会传授一点专业知识,一辈子都只会用同样的方法,那他将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又何来“亲其师而信其道呢”?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应有广泛阅读、学习的兴趣,只有博采众长,不断改进教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渊博的学识,新颖的教法,风趣的谈吐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愿意走进你的课堂,静得下心来认真学习,不仅有学习上的影响,更有人格魅力的影响。
六、终身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素养
“活动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阿尔文·托夫勒说:“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有的素养不仅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他是否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的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知识爆炸,变化迅速的社会中,教师如果不能积极进行终身学习,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则势义要遭受被淘汰的命运。
七、教师间交流与互助的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必定会让我们的知识有所欠缺,这时,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是弥补知识漏洞,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一项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果参与校内同事的相互指导、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活动,大部分教师便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反之,极少数人会运用。同时,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又不知如何改进,如果能多交流,大家群策群力,便能很快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见,交流与互助的作用十分重要。
八、教师素养的获取途径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关系着教育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发展。在这样重大责任前面,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养:
(一)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有明确的目标,清醒认识到专业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改变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闯天下”的观念,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升的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吸收其精华,进而有效的提升自己。新课改以来,每个假期都有各种培训,我曾参加过清华大学对边远山区班主任进行的培训,那一次培训,让我牢牢的记住一句话:“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爱出来的”。这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以往“师道尊严”的观念,面对学生不再是一张冷面孔,而是可以和学生进行愉快的交流沟通,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也正是由于这种交流沟通,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更多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苦心,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苦衷,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一件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我校通过努力,成功引进了成都七中的网络教学,实现了异地同堂,享受优质资源的梦想,在名师的引领下引入了很多的先进理念,再经过教研组大家的讨论分析整合,形成了系统,每个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授课的效果,适时的调整、增删,课堂效率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让学生更愿意走进课堂充实自己。
新改课,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作者简介:王玉梅(1979.10.19——):女,35岁,汉族,籍贯四川会理,会理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一、心理、人格方面的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引领者,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对学生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是正面的,或许是反面的。当结果还是未知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予学生正面的力量和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逐渐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对自己遇到的人和事能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对社会、对人生充满热情希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品”,那么学生的“行”才会顺理成章。
二、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素养
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具有沟通能力,交往的能力和充分的自我表达能力,从交往中获取信息以及构建知识和能力。拥有了这些能力,课堂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才会有条不紊,传授的知识才会丰富多彩,紧扣时代的脉搏;拥有了这些能力,才会让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受益匪浅。
三、自我反思的素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博学而参者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些名言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无论是为人还是教学,都要有自我反思的素养。为人时自我反思,则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改进;教学中自我反思,才知道自己教学的缺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除了熟悉课程外,更是教学的引导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要成为教学以外的这些“者”,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拥有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要有更好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要能以文本为主,开放思维,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强化自己,毕竟“给学生一碗水,你至少要有一桶水” 。
五、阅读的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广泛阅读的兴趣,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课堂气氛的需要,还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需要。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只会传授一点专业知识,一辈子都只会用同样的方法,那他将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又何来“亲其师而信其道呢”?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应有广泛阅读、学习的兴趣,只有博采众长,不断改进教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渊博的学识,新颖的教法,风趣的谈吐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愿意走进你的课堂,静得下心来认真学习,不仅有学习上的影响,更有人格魅力的影响。
六、终身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素养
“活动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阿尔文·托夫勒说:“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有的素养不仅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他是否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的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知识爆炸,变化迅速的社会中,教师如果不能积极进行终身学习,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则势义要遭受被淘汰的命运。
七、教师间交流与互助的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必定会让我们的知识有所欠缺,这时,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是弥补知识漏洞,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一项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果参与校内同事的相互指导、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活动,大部分教师便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反之,极少数人会运用。同时,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又不知如何改进,如果能多交流,大家群策群力,便能很快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见,交流与互助的作用十分重要。
八、教师素养的获取途径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关系着教育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发展。在这样重大责任前面,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养:
(一)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有明确的目标,清醒认识到专业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改变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闯天下”的观念,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升的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吸收其精华,进而有效的提升自己。新课改以来,每个假期都有各种培训,我曾参加过清华大学对边远山区班主任进行的培训,那一次培训,让我牢牢的记住一句话:“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爱出来的”。这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以往“师道尊严”的观念,面对学生不再是一张冷面孔,而是可以和学生进行愉快的交流沟通,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也正是由于这种交流沟通,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更多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苦心,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苦衷,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一件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我校通过努力,成功引进了成都七中的网络教学,实现了异地同堂,享受优质资源的梦想,在名师的引领下引入了很多的先进理念,再经过教研组大家的讨论分析整合,形成了系统,每个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授课的效果,适时的调整、增删,课堂效率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让学生更愿意走进课堂充实自己。
新改课,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作者简介:王玉梅(1979.10.19——):女,35岁,汉族,籍贯四川会理,会理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