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格非、苗炜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9日,《三联生活周刊》原主编朱伟、原副主编苗炜和作家格非,开展了一场“我们与这个时代:和朱伟《重读八十年代》”的主题分享会,回忆八十年代文学和那个启蒙、自由的年代,话语的交锋,迸发出很多个思想闪光的瞬间,带我们重回八十年代的文學现场。
  朱伟
  “小说不能当小说来读,你读小说要想小说里面写的社会。”
  “你把日常焦虑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把追求和注意放在精神上,才能成为’精神贵族’。”
  格非
  “写作到底是什么?通过小说到底能发现什么——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最重要的是发现一个陌生的自己。”
  苗炜
  “一个人没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劲,是没有办法创作的。”
  如何看待八十年代?
  ——不仅是文学启蒙
  朱伟:八十年代我们都是靠读书,在这个10年时间里,几乎把整个文学史读了一遍,很早、迅速地开启了西方文学的启蒙。八十年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启蒙时代,不仅是文学启蒙,更重要的是思想启蒙。
  我现在还特别向往八十年代。我觉得八十年代没有商业化、没有世俗,人和人之间没有隔阂,可以整天整夜在那聊文学。八十年代能够产生这些作家,是一个特别伟大的时代。
  当年我和格非、余华一起看世界杯,打赌德国队赢还是意大利队赢,一晚上的时间就在一起。我特别珍惜那个时代:现代人不可能不打招呼就跑到人家里来的,我们那时来了以后开门就进来,也不用打电话,家里有什么就一起吃,我觉得那是亲密无间的关系。那样的环境下,彼此对彼此的激发能力特别强。八十年代的文学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其实跟那个伟大时代确实分不开的。
  格非:那个年代我们在一起讨论文学,评价作品,我们不谈优点,而是谈你作品的问题在哪。那个年代的人都非常较真,我们从那个年代氛围里面过来,我对朱伟印象极深,他当然也是中国最好的批评家,八十年代文学界无人不知,朱伟在文学批评界的位置非常牢固。作家里面,中国凡是好作家,没有人跟朱伟不熟。那个时代有一个说法,大家都觉得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相处特别愉快。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在那个普遍的环境里面,大家知道从文革过来,那时很多书,外国文学不让接触的,最早是私下里看的,比如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看的都是内部资料。那时候我们很年轻,对这个东西很好奇,开始狂热地追逐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八十年代我们这批人都是从那里面发现一个陌生的东西,对熟悉的东西太厌倦了,我们不太愿意用老的方法再去那样描写了。
  苗炜:我作为八十年代的读者,很多印象跟文学和文学价值没有太大关系。我最初对文学小说的印象来自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小说讲的是改革开放,大的社会背景,小说承载了很多政治、社会变化的意义。
  还有特别明显的变化是,八十年代外国的东西迅速进来。1984年我上高中,有一天大家中午出去买一本书,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这书讲性学。那时候也开始有社科院柳鸣九编的《萨特研究》《新小说派研究》这些开始进来。1986年、1987年格非老师也是刚开始写作的时候。
  从题材来讲,我对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印象最深,突然间可以看到金庸的小说,还有印象在中学课堂上看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个太了不起了。到了1988年看到《红高粱》的电影,看《红高粱》影像那个冲击力特别长久,你从电影院出来是特别茫然的状态,脑袋被敲打的那种状态,特别兴奋,可能跟听了一场摇滚的状态差不多,那个冲击力非常大。
  朱伟:我宁可当一流编辑,不当三流作家
  《重读八十年代》 这本书是我退休以后,开始对八十年代做的一些回忆。因为八十年代我是一个文学编辑。在八十年代我自以为我是一流的文学编辑,我的榜样就是《纽约客》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MaxPerkins),有一本关于他的很厚的书叫做《天才的编辑》。我年轻的时候看到董鼎山先生写的一本书《天下真小》,里头介绍了纽约客的编辑,他这一辈子发现了很多优秀作家,把这一辈子贡献给了编辑事业。我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也写过小说,后来我进了《人民文学》以后,我出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王蒙给我写的序,这本书的出版也是我写小说生涯的结束。我写小说就是三流作家,我当编辑可以成为一流编辑,我宁可当一流编辑,不当三流作家。
  八十年代我幸运地遇到了王蒙,王蒙把我带到了《人民文学》,因为《人民文学》的工作岗位,我认识了很多优秀作家,然后跟这些优秀作家成了很好的朋友。这本书一个是对我认识的作家的一个梳理。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导读的工作。因为这批作家现在是文学中坚,八十年代的文学成就体现在这批作家身上。这批作家构成了文学的辉煌,但没有人特别系统地整理,我觉得我有这样的使命,因为我跟他们都很熟悉,所以我应该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大家都喜欢小说,喜欢作家,喜欢阅读,但是很多小说可能很多读者阅读的时候是有障碍的。或者你读完以后,对他表达的主旨未必了解,作为文学编辑的工作就应该对作品做一个导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这本书等于是我做的导读。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阅读像一个破案的过程
  朱伟:有两种阅读,一种是消费式阅读,你觉得它的情节很吸引你,你就顺着它的情节读,它的情节不吸引你了,你可能就翻过去了。这样的阅读,用编辑的话来讲,不可能穿透一个作品。我是一个专业编辑,很多作家都是心高气傲的,为什么他可以把我当成朋友,因为我看了他小说,跟他交谈,他觉得我懂他的小说,这个“懂”特别重要。
  作为职业编辑我一直在看小说,像一直在做破案工作。我读小说的过程当中会想,他小说的结构是什么样,它的脉络是什么样,到底想表达什么,我抓住核心东西,我的破案就完成了。你跟作家可以成为知己,你跟他交谈的时候,包括对他作品的理解、对一些我们共同关注的,比如说外国作家,那时候我们讨论外国作家很多。交流过程中觉得大家想法很近,可以互相激发,这样接触也就越来越深了。   阅读文学作品是否存在门槛?
  ——文学修养需要情感
  朱伟:我覺得修养对于一个人来讲特别重要。一个人的修养,你多了一层修养就多了情感的积累,文学修养需要情感,你没有情感不能被感动,文学修养对你没有意义。人到底什么东西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我觉得就是人的情感。一个人的情感很寡淡,一个人很成功变成了大企业家,算什么,他跟人谈起来,他什么也不懂,他就是有很多钱,他的生活很空虚。所以我说文学,你过去读文学作品,不断地积累,可能你情感积累也会越来越丰富,然后你才能去感应小说。
  读文学作品,你要从故事后面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智慧。你获得了他的智慧就是你人生的价值,你把作者智慧学到了,你对人生认识就增长了一层。
  格非:一个人将来能不能成为非常优秀的读者,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从他10岁到20岁,这个时候读什么书极其关键,你读传统文学,读海明威,你不可能读庸俗的作品,所有作品你看了以后根本读不进去。如果过了这个时间,很多人从10岁到20岁,读了大量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时候,你再让他读经典文学很难。
  如何看待当下传统文化热?
  ——你要坐冷板凳,花时间了解你陌生的东西,它可能会让你难受,可能会让你震惊
  格非:我们今天的古典文化热,传播热度很高。比如一些电视节目里大家学打油诗,这个需要我们警惕,这种让知识变成非常简单随意的东西,搞得太舒适了,好像谁都可以吟几句打油诗,这就变得很无聊。你得真的像朱伟那样破译,你要读杜甫,你就把杜甫全集买回来,那一大摞,你花两年时间把它看完。
  你看原著,要花时间,我们不愿意花时间,稍微背一些东西,这不是对古典文化、文学很好的学习过程。相反如果仅仅满足寻章摘句,谈谈话,我好像很有学问,这个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在过于熟悉的氛围里面,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研究一定是坐冷板凳,需要朱伟那样,朱伟工作进了一个办公室不出来,到中午他累了,泡杯茶,到底下听一段古典音乐,休息以后又回去工作,晚上出来吃饭。
  你要坐冷板凳,真的花时间了解你陌生的东西。人倾向于追逐那些好玩的、跟自己比较一致的,然后风花雪月,然后你觉得那些东西有意思,这些东西是你最熟悉的东西。有些知识是陌生的,它可能会让你难受,可能会让你震惊。这些东西如果我们天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的话,是需要下功夫你才能接近它。
其他文献
济南瑞蚨祥、青岛大金鹿、双星鞋,烟台的北极星钟表、章丘铁锅……在山东国货地理上,它们有过辉煌,或正在经历“暗淡”。在新的时代里,这些老国货该如何讲好自己的传承故事与商业叙事?  从“章丘无锅”到瑞蚨祥的“现代尴尬”  上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章丘铁锅遭到了疯抢,以至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的济南三环厨具公司,将淘宝上的“臻三环铁锅”店内所有的产品下架,关闭了章丘工厂,同时关闭了宽厚里的“同盛
期刊
奥运会曾经是世界上最难取得承办权的大型国际盛会!岂料,近日国际奥委会传出消息,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提出承办2032年奥运会的申请!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不得不表态说,如果实在没有国家申办,国际奥委会或许被迫指定某个国家担负承办使命!此言既出,举世哗然。  奥运申办曾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奥运会承办权最抢手的年代,每逢奥运会期间召开的国际奥委会代表大会,决定8年后奥运会承办权都是其最重要的议题,可谓
期刊
苏州著名的园林艺圃,皆与晚明士人有关,我们能够从中看到明代文人的隐逸精神。  艺圃是明式小园林的代表,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初为袁祖庚醉颖堂。袁祖庚是明代辛丑年(1541)进士、学宪,雅洁自好,见官场腐败,强仕之年(40岁)就弃官归隐,还放下斯文,公然经营为主流社会所不齿的“田业”,在当时“吴中士大夫往往不乐居此”的地方,草创了艺圃(时名“醉颖堂”),过隐士生活。  艺圃的第二任主
期刊
7月1日,根据国家“提速降费”的规划,全国手机流量漫游费取消。在此背景下,中国联通率先推出无限流量卡,随即中国移动跟进,中国电信则试水本地无限流量。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不限量套餐”的推出本来应是好事,但根据本刊热线电话读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却是——套餐名不副实。运营商言之凿凿的优惠套餐,竟普遍潜藏着种种“套路”。  “不限量”限速  22岁的王一鸣是朋友眼中的抖音红人,每天都要在平台上发好些条新奇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朱伟作为文学编辑,相继在《人民文学》推出刘索拉、阿城、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大批作家。从《三联生活周刊》主编的位置上退休之后,朱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我与八十年代》一书中重返文学的“黄金时代”,重读那些激情与浪漫,以文学为镜观照社会变迁。  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王安忆的中篇为什么比短篇好,长篇又比中篇好?朱伟巧在这些作家与读者间搭起了一座沟通和释疑的桥梁,以追本溯源
期刊
随着房住不炒和监管政策收紧,房企的融资渠道越来越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张宏伟曾表示,今年房企融资难问题特别明显,将成为房企“生死攸关”的一年。  融资困境  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到盖房再到销售,都要靠资金推动。但是今年遭遇到的是融资渠道越来越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的窘境。  据同策咨询研究院监测数据,2018年前7个月,40家典型房企总计融资4105亿元,相当于2017年下半年融资体量
期刊
近日,一篇名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的自媒体文章,一举将民营体检巨头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美年大健康”,其上市公司名为“美年健康”,002044.SZ)推到舆论风口。文章作者是自称离职员工的陈女士,其直指美年大健康出现的癌症患者漏诊、医生缺乏资质、用早已死亡的医生违规签发医检报告等问题。  从事健康产业的知名机构,竟然“不健康”?  在真相全部浮出水面之前
期刊
钱庄、银号从明朝中叶开始建成,到清初期、晚期及北洋政府时期有所发展,“废两改元”后时起时伏,直到1952年,约五百余年。它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基地,兼及平津、闽广、川陕等地区。它起源于兑换,其业务重心是发行庄票,广泛开展多种信用业务,并成立钱业公会,对中国金融具有重要影响。  钱庄起源于兑换  在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
期刊
2008-2018,十年。作为人口大省的山东,期间GDP全国排名持续攀高;与此相应的,鲁股的十年过往,既沐浴过难以忘怀的伤痛洗礼,也创造过上市公司数量破百的辉煌。  在2017年年报中,除去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的山东地矿,887.59亿元的净利润总额、51%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逾九成个股实现盈利……业绩还不错的鲁股近期也受到A股大盘跌跌不休的影响,各概念板块也持续回落,低价股再现,跌破净资产的山
期刊
烂尾2年,涉及14栋楼、1392户业主,复工、适龄儿童入学等问题悬而不决:原本应于2016年10月交房的外海中央花园,将业主推进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噩梦。  在多次维权、自救无果后,“烂尾”的外海中央花园是否能在政府主导和战略投资方的努力之下迎来真正的“复盘”?  事件:烂尾两年,维权86次  2014年3月,陈女士以7200元/平的价格,购买了外海中央花园二期三区11层住宅一套,依合同于2016年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