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数学知识对人们的生产工作影响非常大,因此一直都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科目。为了保证学生们完成知识学习,教师理应在原有基础上对学生们的应用能力展开培养,帮助其完成知识内化,促使其综合水平得到提高,为之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概念,探讨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意义,并对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应用能力;学生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普遍初中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往往都以知识传递的方式为主,让学生们被动完成学习。如此自然会对其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带来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的模式,将重心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方面,进而确保教学质量达到要求。
一、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概念
对于广大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应用能力是其必備的知识技能,相比于早期以教材为核心的基本模式,其更为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问题处理能力的增长。总体来说,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展开锻炼,促使其逐步将自身获取的知识完全内化,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以此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应用能力并非教学活动的知识内容,只能算作是一类抽象的概念,高于方法本身,但却和教材知识存在联系。因此,教师们在对学生应用能力展开培养的时候,除了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之外,还是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为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条件,让其自主展开思考、感知以及体验。学生们参与其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甚至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拓展。正是这一情况,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算作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另一方面也能算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需求。
二、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现状
(一)初中生的知识点联系能力差
初中数学虽然教导的是数学的基础问题,但也是一门讲究逻辑、抽象的学科,对于习惯直观、形象思考的初中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难度始终很高。虽然初中生积累了上百个知识点,数学题开始讲究数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若初中生不能有效根据问题联系可用的知识点,就无法顺利应用数学知识解题。
(二)思维方向简单、单向
初中生受到思维习惯的影响,更习惯于进行单向的顺向思维,根据已知条件逐步得出最终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初中数学题解答中还能够进行有效应用;到了高年级,出题人开始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加入干扰项、挖掉中间条件做问题、变形例题逆向求解,在面对这些题目时,需要初中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熟练进行逆向思维。这对初中生而言,是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够达到的效果。
三、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依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比于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更为丰富,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同时涉及的理论内容也非常抽象,如果某些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对较差,则很难做到充分理解。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便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们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当学生们处在良好的氛围中时,自身思想自然也会发生改变,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工作也会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整体理解难度也会有所降低,对学生想象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培养效果。
(二)依靠课外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供一些参与活动学习的相关机会,促使其在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认真完成知识学习,并起到技能锻炼的效果,同时还能获取大量活动经验。基于这一情况,教师便需要将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考虑进来,以此设计一些有着较强趣味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一边感知存在于自己身边的各类事物,一边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基本联系,如此便能使得学生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增强自身实践水平。总体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理应尽可能搜集一些与学生们生活存在主动联系的各类素材,以此进行数学问题编制。同时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还要保证活动有着较强的探究性,逐步找到问题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渗透点。这样一来,学生们便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自身应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进而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依靠课堂参与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早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都是独自在课堂中讲解,学生们被动完成知识学习,因此自身参与度很低,如此不仅会使其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同时对其应用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益处。久而久之,教学质量便会下降,教师也会感到十分疲惫。为此,教师便需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之中,通过提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效果。不仅可以采取单独发言的方式,而且还能够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毕竟学生们在接触新知识点之前,并未受到过相关训练,因此自身思维模式便会十分丰富,同时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约束。如此一来,课堂氛围便会得到有效改善,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压力也会有所降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理应转变自身陈旧的思维模式,将重心更多放在学生素养的提升方面。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必然会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有所增加,对其未来的个人成长也将带来诸多益处,进而确保其能够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探讨[J].成功(教育),2018(9):00155-00155.
[2]陈向阳.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24):00024-00025.
[3]邓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8(5):00080-00080.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应用能力;学生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普遍初中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往往都以知识传递的方式为主,让学生们被动完成学习。如此自然会对其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带来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的模式,将重心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方面,进而确保教学质量达到要求。
一、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概念
对于广大初中学生来说,数学应用能力是其必備的知识技能,相比于早期以教材为核心的基本模式,其更为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问题处理能力的增长。总体来说,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展开锻炼,促使其逐步将自身获取的知识完全内化,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以此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应用能力并非教学活动的知识内容,只能算作是一类抽象的概念,高于方法本身,但却和教材知识存在联系。因此,教师们在对学生应用能力展开培养的时候,除了需要做好引导工作之外,还是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为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条件,让其自主展开思考、感知以及体验。学生们参与其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甚至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拓展。正是这一情况,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算作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另一方面也能算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需求。
二、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现状
(一)初中生的知识点联系能力差
初中数学虽然教导的是数学的基础问题,但也是一门讲究逻辑、抽象的学科,对于习惯直观、形象思考的初中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难度始终很高。虽然初中生积累了上百个知识点,数学题开始讲究数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若初中生不能有效根据问题联系可用的知识点,就无法顺利应用数学知识解题。
(二)思维方向简单、单向
初中生受到思维习惯的影响,更习惯于进行单向的顺向思维,根据已知条件逐步得出最终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初中数学题解答中还能够进行有效应用;到了高年级,出题人开始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加入干扰项、挖掉中间条件做问题、变形例题逆向求解,在面对这些题目时,需要初中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熟练进行逆向思维。这对初中生而言,是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够达到的效果。
三、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依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比于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更为丰富,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同时涉及的理论内容也非常抽象,如果某些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对较差,则很难做到充分理解。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便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们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当学生们处在良好的氛围中时,自身思想自然也会发生改变,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工作也会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整体理解难度也会有所降低,对学生想象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培养效果。
(二)依靠课外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供一些参与活动学习的相关机会,促使其在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认真完成知识学习,并起到技能锻炼的效果,同时还能获取大量活动经验。基于这一情况,教师便需要将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考虑进来,以此设计一些有着较强趣味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一边感知存在于自己身边的各类事物,一边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基本联系,如此便能使得学生自身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增强自身实践水平。总体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理应尽可能搜集一些与学生们生活存在主动联系的各类素材,以此进行数学问题编制。同时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还要保证活动有着较强的探究性,逐步找到问题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渗透点。这样一来,学生们便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自身应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进而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依靠课堂参与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早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都是独自在课堂中讲解,学生们被动完成知识学习,因此自身参与度很低,如此不仅会使其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同时对其应用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益处。久而久之,教学质量便会下降,教师也会感到十分疲惫。为此,教师便需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之中,通过提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效果。不仅可以采取单独发言的方式,而且还能够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毕竟学生们在接触新知识点之前,并未受到过相关训练,因此自身思维模式便会十分丰富,同时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约束。如此一来,课堂氛围便会得到有效改善,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压力也会有所降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理应转变自身陈旧的思维模式,将重心更多放在学生素养的提升方面。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必然会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有所增加,对其未来的个人成长也将带来诸多益处,进而确保其能够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探讨[J].成功(教育),2018(9):00155-00155.
[2]陈向阳.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24):00024-00025.
[3]邓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8(5):00080-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