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在中国蹦床界评选代表人物,福建人是绕不过去的存在。中国在这个项目的第一个奖牌获得者、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第一个单项世界冠军等诸多“第一”,均是由福建籍运动员创造的。
在中国蹦床女运动员中,福州人黄珊汕成名最早,也是实力最为突出的一位。在她进入国家队的时候,蹦床队还处于成立的初期,她的队友,甚至她的教练,几乎都是从体操转型“半路出家”。在这样的情况下,2004年,年仅18岁的她代表中国首次出战奥运蹦床项目,便夺得了一块铜牌。
紧随黄珊汕之后,中国蹦床男队的早期领军人物——龙岩人刘麒鹏,在2005年的蹦床世界杯比赛中拿到了铜牌,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国际男子蹦床赛场上升起。
两位第一代蹦床明星珠玉在前,后来者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国际蹦床比赛上,福建人书写了不朽的传奇:古田人阙志城拿下了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男子蹦床金牌,厦门人叶帅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蹦床世锦赛个人项目的冠军,龙岩人何雯娜则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冠,拿到了中国蹦床史上的奥运首金。
2006年,蹦床第一次进入亚运会。就在那一届亚运会上,蹦床项目的男女网上个人冠军,都被福建人收入囊中。继羽毛球、女排之后,福建人再次在体育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国内的蹦床比赛上,福建人也连创辉煌。2001年,蹦床首次成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那之后连续三届的女子团体决赛,福建女队都笑到了最后,王者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此外,福建女队还创下了8次在全国蹦床锦标赛、冠军赛中包揽了所有团体和个人金牌的纪录。
作为福建蹦床队的另一支队伍,福建男队虽不如女队独领风骚,但也人才辈出。在2009年的第11届全运会上,福建女队实现三连冠,福建男队也勇夺团体金牌。同一个省的男女蹦床队在全运会上双双登顶,放眼全国,独此一家。2013年的第12届全运会,福建男队更是力压最大夺冠热门、由奥运冠军董栋领衔的山西队,蝉联冠军。
潮起潮落,曾经一枝独秀的福建蹦床队也面临过尴尬处境。2013年黄珊汕退役,与此同时,包括何雯娜在内的三名主力伤病缠身,在2014年10月的全国锦标赛团体比赛中,福建女队出人意料地做出了放弃出战的决定,一度让人怀疑队伍青黄不接,出现人才断档。
而一个月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福州人刘灵玲用两块世锦赛金牌,让谣言不攻自破。她不仅战胜了伦敦奥运会冠军麦克莱南,夺得第30届蹦床世锦赛女子网上个人冠军,还与队友李萌合作收获了女子网上双人冠军。年仅20岁的她,开始接过师姐手中的接力棒。
为什么福建人在蹦床上能不断缔造传奇?有人对此专门做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沿海的省份,经济发展好,物质提供充足,因此蹦床才得以发展如此迅速。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福建人血脉中有着“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精神。
福建人最常说的一句话,莫过于“爱拼才会赢”。作为千千万万福建人中的一朵小浪花,福建的蹦床运动员们,骨子里藏着与大海搏斗的精神,那是一种拼劲,一种浪潮越大、越要乘舟破浪的决心。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他们拼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成功之路。
作为外行人,我们只看见他们在蹦床上高高跃起,如同精灵般在空中优雅地变换姿态,然后在完成所有动作后,朝世人微笑。然而,在这微笑背后,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血泪,一般人难以想象。
在蹦床上,扭伤、摔伤司空见惯。据卓贤麟透露,黄珊汕右脚踝和右膝盖的韧带“基本上都断光了”。在每次训练和比赛前,黄珊汕都要用绷带对脚踝和膝盖进行固定,尽量减少磨损造成的疼痛;结束后,她还要进行按摩和冰敷治疗,才能确保第二天正常训练。
作为职业运动员,他们从五六岁起,童年就跟普通的孩子不同。为了从最初的训练馆,走到省队、国家队,最后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舞台,小小年纪的他们远离父母温暖的怀抱,每天在蹦床上一次又一次做着重复的动作。
哭过,然后擦干泪,再次爬上蹦床。所有流的泪和汗,甚至是血,最后都化为赛场上最迷人的微笑。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哪有办法扛得住这蜕变带来的痛苦?
2013年第12届全运会,福建女队惜败于广东队,未能续写冠军神话。赛后,何雯娜哭得梨花带雨。就在团体决赛前一天的资格赛中,她刚受了伤,当时很多人预测她无法参加下一场比赛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又出现在了赛场上,并帮助福建女队取得了团体银牌。“赛前脚疼得厉害,打了针,但麻药劲儿一会儿就过去了。教练说不行就别上了,但我们的预备选手年龄太小,又没有经验,我必须尽力啊!”何雯娜说。
敢拼,爱拼,这样的福建人,又怎么不会取得好成绩呢?再过不久,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就将在福州开幕,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蹦床队一定会在赛场上跳出新的高度。
在中国蹦床女运动员中,福州人黄珊汕成名最早,也是实力最为突出的一位。在她进入国家队的时候,蹦床队还处于成立的初期,她的队友,甚至她的教练,几乎都是从体操转型“半路出家”。在这样的情况下,2004年,年仅18岁的她代表中国首次出战奥运蹦床项目,便夺得了一块铜牌。
紧随黄珊汕之后,中国蹦床男队的早期领军人物——龙岩人刘麒鹏,在2005年的蹦床世界杯比赛中拿到了铜牌,让五星红旗首次在国际男子蹦床赛场上升起。
两位第一代蹦床明星珠玉在前,后来者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国际蹦床比赛上,福建人书写了不朽的传奇:古田人阙志城拿下了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男子蹦床金牌,厦门人叶帅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蹦床世锦赛个人项目的冠军,龙岩人何雯娜则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冠,拿到了中国蹦床史上的奥运首金。
2006年,蹦床第一次进入亚运会。就在那一届亚运会上,蹦床项目的男女网上个人冠军,都被福建人收入囊中。继羽毛球、女排之后,福建人再次在体育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国内的蹦床比赛上,福建人也连创辉煌。2001年,蹦床首次成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那之后连续三届的女子团体决赛,福建女队都笑到了最后,王者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此外,福建女队还创下了8次在全国蹦床锦标赛、冠军赛中包揽了所有团体和个人金牌的纪录。
作为福建蹦床队的另一支队伍,福建男队虽不如女队独领风骚,但也人才辈出。在2009年的第11届全运会上,福建女队实现三连冠,福建男队也勇夺团体金牌。同一个省的男女蹦床队在全运会上双双登顶,放眼全国,独此一家。2013年的第12届全运会,福建男队更是力压最大夺冠热门、由奥运冠军董栋领衔的山西队,蝉联冠军。
潮起潮落,曾经一枝独秀的福建蹦床队也面临过尴尬处境。2013年黄珊汕退役,与此同时,包括何雯娜在内的三名主力伤病缠身,在2014年10月的全国锦标赛团体比赛中,福建女队出人意料地做出了放弃出战的决定,一度让人怀疑队伍青黄不接,出现人才断档。
而一个月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福州人刘灵玲用两块世锦赛金牌,让谣言不攻自破。她不仅战胜了伦敦奥运会冠军麦克莱南,夺得第30届蹦床世锦赛女子网上个人冠军,还与队友李萌合作收获了女子网上双人冠军。年仅20岁的她,开始接过师姐手中的接力棒。
为什么福建人在蹦床上能不断缔造传奇?有人对此专门做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沿海的省份,经济发展好,物质提供充足,因此蹦床才得以发展如此迅速。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福建人血脉中有着“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精神。
福建人最常说的一句话,莫过于“爱拼才会赢”。作为千千万万福建人中的一朵小浪花,福建的蹦床运动员们,骨子里藏着与大海搏斗的精神,那是一种拼劲,一种浪潮越大、越要乘舟破浪的决心。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他们拼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成功之路。
作为外行人,我们只看见他们在蹦床上高高跃起,如同精灵般在空中优雅地变换姿态,然后在完成所有动作后,朝世人微笑。然而,在这微笑背后,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血泪,一般人难以想象。
在蹦床上,扭伤、摔伤司空见惯。据卓贤麟透露,黄珊汕右脚踝和右膝盖的韧带“基本上都断光了”。在每次训练和比赛前,黄珊汕都要用绷带对脚踝和膝盖进行固定,尽量减少磨损造成的疼痛;结束后,她还要进行按摩和冰敷治疗,才能确保第二天正常训练。
作为职业运动员,他们从五六岁起,童年就跟普通的孩子不同。为了从最初的训练馆,走到省队、国家队,最后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舞台,小小年纪的他们远离父母温暖的怀抱,每天在蹦床上一次又一次做着重复的动作。
哭过,然后擦干泪,再次爬上蹦床。所有流的泪和汗,甚至是血,最后都化为赛场上最迷人的微笑。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哪有办法扛得住这蜕变带来的痛苦?
2013年第12届全运会,福建女队惜败于广东队,未能续写冠军神话。赛后,何雯娜哭得梨花带雨。就在团体决赛前一天的资格赛中,她刚受了伤,当时很多人预测她无法参加下一场比赛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又出现在了赛场上,并帮助福建女队取得了团体银牌。“赛前脚疼得厉害,打了针,但麻药劲儿一会儿就过去了。教练说不行就别上了,但我们的预备选手年龄太小,又没有经验,我必须尽力啊!”何雯娜说。
敢拼,爱拼,这样的福建人,又怎么不会取得好成绩呢?再过不久,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就将在福州开幕,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蹦床队一定会在赛场上跳出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