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将科技创新活动与统计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统计复合型人才,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实施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多元统计分析》“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三段:竞赛参与,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 三段式科技创新
一、前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研究统计应用方法的统计课程,是高等院校统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对于训练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统计应用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统计软件的开发,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该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推导繁琐、计算强度大、实际操作复杂等特点,不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其理论方法难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失去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应用性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多元统计统计真正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发挥其应用性课程的作用,本研究将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实施面向科技创新活动的《多元统计分析》“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分别包括: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在国外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煉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因此,为了增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统计应用能力及操作能力,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通过竞赛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撰写科研论文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科技问题为引,以三段式立体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
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炼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即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提炼,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我们在借鉴国外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我国实际背景出发,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最终学会思维、分析和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统计思维能力。由于《多元统计分析》旨在学生统计能力的养成.而统计能力又主要体现在统计思想、方法的应用上,因此统计的教学过程不应局限于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应注意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提出“what”、“why”、“how”等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当堂回答,采取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能力,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敏捷反应,答辩口才,更能进一步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非常有益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科技创新方法、增强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及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
本阶段采用学生与教师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挖掘和提炼能力、统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将科研项目、社会商业项目为主,设计模拟实践,带队指导学生参与整个模拟流程,在流程的每一部分详细指导其中所用到的统计方法、统计知识、统计原理。结合实际问题,尤其是商业经济问题,适当介绍所用的经济知识,给出经济意义解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条件反射能力,促使学生将实际问题与统计方法之间建立一些直觉的联系,即学生在接触某些具体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处理这些问题能够应用的统计方法。如:怎样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选用数据、图形、表格等来描述、界定这些问题;怎样了解这些问题的规律、趋势,可以选用推断统计、多元统计等方法。
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本阶段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每年都会有各级学科竞赛,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时间,通知学生开始为竞赛做好准备,根据往年比赛惯例,提前构思,用1-3天的时间初步选定方向,用4-7天的时间设计调查问卷,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特长组成团队参与科技竞赛,团队为主、团队完成竞赛的全程,教师为辅、只为团队提供思路、方法的指导,使教学活动由被动的执行任务变为主动的创造性劳动。
通过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研究创新点
1.打破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传统的案例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而我们所进行的案例教学是希望通过案例教学培养统计思维能力、掌握科技创新方法、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和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2.改进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以科技创新活动流程为参考,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虽然称之为实践,但是实践的过程只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论文,不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线相结合,我们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3.以科技创新竞赛为工具,教学并重的统计专业技能培养。传统的检验教学效果的途径是考试,或者通过论文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项目继续延续论文考核形式,并进一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好的课业论文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基础。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競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研究主要成果及推广价值
(一)主要成果
“挑战杯”活动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衡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是学生科技训练的重要平台,也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009年,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即“挑战杯”,获得特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10年获得一等奖一项,2011年获得三等奖一项。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完成多篇学术论文,如07级统计专业学生王彦的文章被EI检索,06级统计专业学生魏志星发表的文章已被JICT(EI源刊)录用;
(二)推广价值
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这对全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在省内各高校中,我校的成绩也是屈指可数的,特别是统计专业学生在同类专业学生中表现优异,屡次获奖。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成效,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四、研究前景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即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本研究就是将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内外内容完美的结合起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国家的未来靠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玉珍,凤启龙. 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
[2]冀相奎,刘文婷.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探析[J].科技信息.2008(23)
[3]扬卫,依凡.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讨论[J].新华文摘.2007(13)
[4]田喜洲. 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2002(6)
[5]曹雨平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0(l1)
[6]彭兰. 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倾向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5 (5).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 三段式科技创新
一、前言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研究统计应用方法的统计课程,是高等院校统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对于训练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统计应用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统计软件的开发,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该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推导繁琐、计算强度大、实际操作复杂等特点,不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其理论方法难以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失去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应用性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多元统计统计真正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发挥其应用性课程的作用,本研究将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实施面向科技创新活动的《多元统计分析》“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分别包括: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在国外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煉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因此,为了增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统计应用能力及操作能力,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竞赛。通过竞赛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撰写科研论文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三段式”应用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科技问题为引,以三段式立体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
一段:统计案例的构建,重点阐述在科技活动中如何构建统计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将实际问题提炼并模拟。因为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提炼出的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恰恰符合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即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提炼,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我们在借鉴国外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我国实际背景出发,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最终学会思维、分析和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统计思维能力。由于《多元统计分析》旨在学生统计能力的养成.而统计能力又主要体现在统计思想、方法的应用上,因此统计的教学过程不应局限于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应注意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提出“what”、“why”、“how”等系列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当堂回答,采取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能力,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敏捷反应,答辩口才,更能进一步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非常有益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科技创新方法、增强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及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二段: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实际问题进行情景模拟;
本阶段采用学生与教师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挖掘和提炼能力、统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将科研项目、社会商业项目为主,设计模拟实践,带队指导学生参与整个模拟流程,在流程的每一部分详细指导其中所用到的统计方法、统计知识、统计原理。结合实际问题,尤其是商业经济问题,适当介绍所用的经济知识,给出经济意义解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条件反射能力,促使学生将实际问题与统计方法之间建立一些直觉的联系,即学生在接触某些具体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处理这些问题能够应用的统计方法。如:怎样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选用数据、图形、表格等来描述、界定这些问题;怎样了解这些问题的规律、趋势,可以选用推断统计、多元统计等方法。
三段:统计创新实战,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辅助以专门的技能培训;
本阶段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每年都会有各级学科竞赛,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时间,通知学生开始为竞赛做好准备,根据往年比赛惯例,提前构思,用1-3天的时间初步选定方向,用4-7天的时间设计调查问卷,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特长组成团队参与科技竞赛,团队为主、团队完成竞赛的全程,教师为辅、只为团队提供思路、方法的指导,使教学活动由被动的执行任务变为主动的创造性劳动。
通过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沟通,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研究创新点
1.打破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传统的案例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而我们所进行的案例教学是希望通过案例教学培养统计思维能力、掌握科技创新方法、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和文献检索与收集能力。
2.改进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以科技创新活动流程为参考,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虽然称之为实践,但是实践的过程只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论文,不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线相结合,我们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对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如对大学生网购现象调查分析、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感受的调研、大学生创业观念及意愿问题的调查等,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理论与实线结台,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3.以科技创新竞赛为工具,教学并重的统计专业技能培养。传统的检验教学效果的途径是考试,或者通过论文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项目继续延续论文考核形式,并进一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好的课业论文可以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基础。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競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研究主要成果及推广价值
(一)主要成果
“挑战杯”活动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衡量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是学生科技训练的重要平台,也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009年,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即“挑战杯”,获得特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10年获得一等奖一项,2011年获得三等奖一项。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强,完成多篇学术论文,如07级统计专业学生王彦的文章被EI检索,06级统计专业学生魏志星发表的文章已被JICT(EI源刊)录用;
(二)推广价值
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三段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挑战杯”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这对全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在省内各高校中,我校的成绩也是屈指可数的,特别是统计专业学生在同类专业学生中表现优异,屡次获奖。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成效,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四、研究前景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即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本研究就是将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内外内容完美的结合起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国家的未来靠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参考文献:
[1]郭玉珍,凤启龙. 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
[2]冀相奎,刘文婷.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探析[J].科技信息.2008(23)
[3]扬卫,依凡.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讨论[J].新华文摘.2007(13)
[4]田喜洲. 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2002(6)
[5]曹雨平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0(l1)
[6]彭兰. 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倾向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