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小板增多症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伴视力下降1例
【机 构】
:
331200 江西省樟树市,樟树市人民医院眼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出 处】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35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AC/A型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76例患者均用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合并远视者,足矫配镜,连续戴镜6个月以上,测量戴镜后看远及看近斜视角。双眼单视功能检查情况,看近用Titmus立体视图版检查,看远用同视机检查。全部患者均采用Parks切口,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以戴全矫镜后看近斜视角为主要参考依据设计手术量。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时观察眼位情况
目的对比观察暴露线头和包埋线头结膜缝合方式,对小梁切除手术后早期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行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00例(136只眼),随机分A、B两组。A组:暴露线头结膜缝线50例67只眼;B组:包埋线头结膜缝线50例69只眼。询问眼部症状,检查结膜充血和分泌物情况,检测术前、术后1 d、1周、2周和术后1个月泪
目的探讨真性小眼球合并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7例真性小眼球合并恶性青光眼的患者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平均随访2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稳定或提高,眼压控制在10~20 mmHg,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真性小眼球合并恶性青光眼的患者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用23G经结膜无缝合
目的探讨V型斜视伴斜肌功能异常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伴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手术前后原在位斜视角、上转25°与下转25°注视斜视角差别、眼球运动、斜肌功能及双眼视功能。手术原则减弱亢进的下斜肌或联合加强上斜肌、减弱协同肌或配偶肌,水平斜视按原在位矫正。随访时间2个月至2年,平均(6.7±3.23)月。结果45例伴斜肌异常V型斜视,术后眼位总正位率91.11%,V征均消失
目的研究有眶部搏动的眼眶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眶科就诊的有眶部搏动的13例眼眶病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异同点。结果13例患者中,颈动脉海绵窦瘘8例,动静脉血管瘤2例,均表现为眶部搏动伴随血管杂音,神经纤维瘤2例,眼眶骨折1例,表现为搏动不伴血管杂音。结论眶部搏动
目的观察0.5%氯替泼诺/0.3%妥布霉素滴眼液在板层角膜屈光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板层角膜屈光手术患者158例(310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154只眼)与对照组81例(156只眼)。试验组术后滴用0.5%氯替泼诺/0.3%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共1周,对照组滴用0.1%地塞米松/0.3%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共1周。于术后1天、1周、1个月观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
目的探讨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率的术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和横断面研究。回顾分析在昌江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于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采用泪囊鼻腔单瓣吻合结合L形管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71例71只眼的临床资料,并与目前主要的四种治疗慢性泪囊炎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该术式治疗71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访7个月至6年,全部治愈。泪囊鼻腔单瓣吻合结合L形管成形术的疗效与目前四种治疗慢性泪
目的探讨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情况及其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间的相关性,为白内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3~6月对上海市金山工业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同时进行白内障筛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检查的人数共2 798人,发现白内障1 255例,白内障患病率44.8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