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动旋转脉冲氩弧焊,可满足核电站安全级换热器设备,换热管与管板焊接接头,全位置质量要求,为适应全位置焊接要求,以及导热性能和厚度差别较大的问题,一般对焊接参数采用分段程序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换热管与管板焊接的焊接设备、焊接工艺参数等;并通过实际生产应用提出了该焊接方法的应用难点,为其他换热器类设备的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提供了参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旋转脉冲氩弧焊,可满足核电站安全级换热器设备,换热管与管板焊接接头,全位置质量要求,为适应全位置焊接要求,以及导热性能和厚度差别较大的问题,一般对焊接参数采用分段程序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换热管与管板焊接的焊接设备、焊接工艺参数等;并通过实际生产应用提出了该焊接方法的应用难点,为其他换热器类设备的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燃煤锅炉排放的烟尘、SO2、NOX等化合物是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成分。根据2018年李克强总经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整体安排,通过选用布袋除尘法、单碱脱硫法和SNCR脱硝法完成烟尘的净化,实现排放指标烟尘排放≤30 mg/m3、SO2排放≤100 mg/m3、NOX排放≤200 mg/m3。
目前,常采用水敏纸和铜版纸等两种方式来收集雾滴形成雾滴图像。不论是水敏纸雾滴图像或是铜版纸雾滴图像,都存在较多的雾滴粘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分割方法,对经过二值化及凹点腐蚀后的雾滴图像进行处理,进而对粘连雾滴进行分割。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成功地分割粘连雾滴。
为提高自动控制以及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控制数字化、集中化、智能化,设计以实际工程现场为切入点,提出基于Modbus RTU协议实现DSC与PLC实时数据通讯系统,实现了中控室对后期改造新增中水回用系统的智能监控及控制,解决因控制系统产品不同而难以监控及通讯的难题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针对当前煤矿绞车控制系统存在的电能浪费严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节电的煤矿绞车控制系统,分析了绞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控制原理,并分别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两方面对绞车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实际使用结果表明,该煤矿绞车控制系统启动、停止时对机械设备的冲击力变小、坡度路段速度突变降低并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煤矿绞车运行稳定,降低了煤矿绞车事故发生率。
屯兰矿针对22301综采工作面设备,在自动化程度的配套、以及智能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综采工作面配套设计,得出工作面总体设置配套参数,优化了综采面三机智能化方案,该系统在22301工作面进行使用,取得了预期的运行效果,为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无刷直流电机的机体结构上没有电刷,因而需根据转子位置来决定定子绕组的换相时刻。转子位置可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也可去掉位置传感器而通过其他方法计算得到。无位置传感器位置检测技术能够解决因霍尔位置传感器带来的外部扰动等问题,是无刷直流电机进一步扩展使用范围的关键部分。归纳和总结了无刷直流电机在无位置传感器时转子位置的检测技术,将无位置检测方法分为基于电机反电动势的检测法和信号注入法两大类。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与优缺点,指出了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位置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为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技
为提高电力通信预警系统的预测精度和效率,以SDH电网通信预警系统为基础,通过分析其基本结构和现状,开展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粗糙集算法优化和通信预警系统设计研究。以电网中通信光板故障为研究对象,选取80组样本数据,开展了优化后的通信预警系统预测误差精度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采用粗糙集优化后的电网预警系统预测值误差率分别为4.66%、6.12%、3.37%和1.78%,平均值为3.98%;而传统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的误差率为7.63%、8.81%、5.22%和6.25%,平均值为6.98%;优化后的预警系统预测精度
级联故障是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大规模停电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分析了火力发电厂组断路器运行故障引起的级联故障,介绍了如何防止保护电力系统级联故障的方法。将火力发电厂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其电力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电力故障的解决方案。该研究目的是阐述火力发电厂电力保护系统级联故障的影响,并针对级联故障提出预防措施。
运动控制系统在离子注入机系统中起到晶元机械传输、高精度位置控制、高精度的速度控制的作用。同时,位置测量、基于位置的数据采集和工艺流程的实施,均离不开运动控制技术的有力支撑。通过对运动控制基本原理的论述,结合PMAC光纤伺服系统、硬件系统架构和组成,完成了离子注入机的运动控制系统实施方案,并重点就全闭环、晶元定向和晶元MAP等关键技术予以展开。
随着燃煤电厂煤场的封闭改造,斗轮机智能无人值守升级改造对煤场安全、环保、经济运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封闭煤场环境下共轨斗轮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对斗轮机定位、煤场三维测量、共轨斗轮机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分别提出了可行性技术方案。经过运行表明,共轨斗轮机智能控制系统在提升斗轮机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减员增效等方面均有突出效果,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