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孕期超声筛查及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y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孕期规范化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早孕期超声筛查的8 383例孕妇的病历资料。早孕期采用规范化超声筛查方法,观察胎儿心脏位置、心尖指向、心尖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等以发现胎儿CHD,并测量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对NT增厚、早孕期超声筛查发现CHD,以及早孕期超声筛查未见异常而中孕超声筛查发现CHD的病例进行追踪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及新生儿1岁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与常规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产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8 383例早孕期胎儿超声筛查检出胎儿CHD 27例,检出率0.32%(27/8 383)。27例中,10例(37.0%)单心房和/或单心室,7例(25.9%)心内膜垫缺损(其中2例合并永存动脉干),3例(11.1%)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3例(11.1%)室间隔缺损,2例(7.4%)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3.7%)镜面右位心,1例(3.7%)右心增大、三尖瓣重度反流。27例中有19例(70.3%)NT增厚(NT值≥3.0 mm),其中17例颈部淋巴水囊瘤(NT值≥6.0 mm)。22例早孕期引产,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符合早孕期超声筛查结果;5例中孕期再行超声筛查。早孕期超声筛查发现异常者中有13例进行产前诊断(绒毛穿刺),7例染色体核型及CMA异常,其中1例22q11微缺失。(2)中孕期超声筛查检出胎儿CHD 21例,包括16例早孕期超声筛查未见异常者,5例早孕期超声筛查异常但未引产者。21例中,4例(19.0%)心脏复杂畸形(包含3项或以上畸形),4例(19.0%)单纯室间隔缺损,3例(14.3%)右位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迷走、"U"形血管环,3例(14.3%)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其中1例合并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9.5%)大动脉转位,2例(9.5%)法洛四联症,1例(4.8%)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4.8%)右室双出口(Taussig-Bing畸形),1例(4.8%)主动脉弓缩窄。中孕期发现的16例CHD中,8例伴随NT增厚,其中1例颈部淋巴水囊瘤。21例中,2例因转院失访;4例经染色体核型及CMA筛查未见异常,足月(孕37~40周)阴道分娩,新生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经超声检查证实中孕期超声筛查结果;其余15例引产,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符合中孕期超声筛查结果。中孕期超声筛查发现异常者中有11例进行产前诊断(羊水穿刺),5例染色体核型及CMA异常,其中1例22q11微缺失。 

结论

早孕期规范化超声筛查可为胎儿CHD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对产前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NT增厚对于及早发现胎儿心脏畸形与评估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提示作用。通过CMA筛查可更广泛地发现细胞核型正常的胎儿遗传物质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4-2017年贵州省H7N9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感染风险。方法对2014-2017年贵州省获取的18例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和6份环境样本分离的H7N9病毒株的HA和NA基因进行扩增,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解析其变异和遗传进化。结果2014-2015年贵州省2株毒株与WHO推荐的A/Shanghai/2/2013和A/Anhui/1/2013疫苗株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最
目的探讨胎儿期MRI测量预测肺容积比(percent predicted lung volume,PPLV)对左侧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预后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评估及诊断的32例左侧CDH患儿资料。根据生后行膈肌修补术后30 d结局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8例
目的探讨采用射频消融术对单卵三胎及四胎妊娠进行选择性减胎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科行射频减胎术的8例单卵三胎及四胎妊娠孕妇的病历资料。8例均在超声监视下行射频消融选择性减胎术,7例单卵三胎妊娠,均三胎减至双胎;1例单卵四胎妊娠,四胎减至双胎。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孕妇围手术期的情况,以及母儿结局及新生儿随访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1)7例被
本文报道1例诊断为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的足月新生儿。该患儿以湿疹、持续性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且不伴有平均血小板体积缩小,丙种球蛋白及输血小板治疗无效,行基因检测提示存在WAS基因c.121C>T杂合突变,其母亲为相应位点的杂合突变,为携带者。对于新生儿期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血小板计数减少
目的探讨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实施外倒转术的195例孕≥37周单胎臀位孕妇的病历资料。对外倒转术的成功率、母儿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等指标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195例中,122例成功转为头位,73例失败,成功率62.6%。122例外倒转成功者中,107例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经产妇的外倒转成功率
维生素A在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生殖、视觉以及抗感染等多种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婴儿摄取维生素A的重要食物来源,母乳中的维生素A水平备受关注。目前研究表明,母乳中的维生素A水平在泌乳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及不同出生胎龄的母亲间存在明显差异。又有研究表明,母乳中的维生素A水平还受孕期母亲血清维生素A水平及补充剂量、哺乳期母亲维生素A摄入量、母亲饮食结构、是否高危妊娠,以及母体肝
目的分析MRI测量中晚孕期正常胎儿颅脑常用生长发育指标与胎儿性别的相关性,以及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建立中晚孕期胎儿颅脑常用生长发育指标的MRI参考标准的可行性。 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7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MRI检查未见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263例胎儿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MRI图像标准层面测量胎儿双顶径、枕额径、头围面积、小脑半球横径(transverse cer
本文报道了1例产前超声检查高度可疑18-三体综合征合并Abernethy畸形,后经脐静脉血穿刺及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的病例。该病例于孕24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多发畸形,表现为左侧唇腭裂、左侧桡骨发育不良、双侧钩状手、双侧足内翻、室间隔膜周部缺损、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异常血管,考虑18-三体综合征合并Abernethy畸形,经产前诊断,染色体检查结果为47,XX+18。
脐带内有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是母体与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脐血管周围有华通胶保护。当脐带血栓形成时,可导致胎儿缺氧,甚至危及胎儿生命。脐血管栓塞在产前较难发现,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的2例脐血管栓塞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脐血管栓塞的产前检出率,避免胎儿不良结局发生。
目的报道2例单绒毛膜双胎之一合并肠穿孔,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例单绒毛膜双胎之一合并肠穿孔的临床资料,并在PubMed、OVID、Elsevier、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检索相关病例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2月,对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1)病例1,孕31周+3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