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给予标准钠透析和可调钠透析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清钠浓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在行可调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显著改善(P<0.05);而接受标准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变化与透析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透析方式组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可调钠透析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作用,对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可调钠透析;高血压;血液透析;近期疗效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最高,其危险大,有学者研究指出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透析高血压指在患者在透析充分的情况下,患者的透析前的平均动脉压>106 mmHg,即患者在透析前期舒张压>90mmHg 及其收缩压>140 mmHg,而透析高血压可分为透析间期高血压以及透析中高血压,透析高血压是指部分患者在透析中平均动脉压在透析后其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上升[2]。为更高地解决透析患者在透析中的高血压问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其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35.5~65.6岁,平均45.8岁。慢性肾小球肾炎55例,糖尿病肾病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1.5~10.2年,平均4.2年。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透析间期均给予低盐饮食(3.0 g/d),限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2.5 kg/d,降压药物及促红素等使用方法不变。采用贝朗公司血液透析机,聚砜膜透析器进行透析,3次/周,每次透析时间4h,共3月。常规组透析液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Na+140.0 mmol/L,K+2.5mmol/L,Ca2+1.5 mmol/L。可调钠透析液钠浓度从开始148.0 mmol/L呈线形逐渐下降至132.0mmol/L。透析血流速度为200~28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液温度37℃,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1.3检测指标
  ①血压和心率透析过程中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分别于上机前休息10min后和下机即刻测量无瘘侧右上肢血压和心率,连续测3次取平均值。于透析3个月后对患者血压、心率进行比较。②血清Na+浓度记录透析前后血清Na+浓度,1次/月。于透析3个月后对患者血清Na+浓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 )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对照组透析前后血压、心率和血清钠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5),但透析前后心率和血清Na+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后两组间比较收缩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張压、心率和血清Na+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与水钠诸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紊乱、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尿毒症毒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水钠诸留导致过多的容量负荷是目前公认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透析过程中Na+的改变可以对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高钠透析可导致钠潴留并增加细胞内钠浓度,可导致对钠敏感者高血压,甚至在等钠透析时所致的双向钠转运也能导致血清Na+活性增加和细胞内钠浓度增加,从而导致血压改变[3]。
  可调钠透析是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液Na+浓度从高到低变化的透析方式。在透析过程中Na+浓度在透析液钠浓度范围内变化,不会超过透析液Na+浓度范围。因此只要正确选择起、终点Na+浓度,就可以保证Na+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变化,避免了Na+浓度升高引起的透析不良反应。本研究将Na+浓度设定为从开始148mmol/L呈线形逐渐下降至132mmol/L。可调钠透析不增加钠活性,也不会引起血压升高。本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可调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明显改善,而使用标准钠透析组患者血压无显著变化。可调钠透析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和血清Na+浓度无显著影响可能与细胞内外钠离子转运有关。何联义等[4,5]临床观察结果与本研究相似,并认为可调钠透析可以改善超滤过程中组织再灌注,减少血容量波动,减少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
  目前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改善作用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和应用,但缺乏长期的临床效果观察。同时,针对不同患者设置个体化钠曲线并选择适当的超滤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肖蓓,阚明,吴永贵. 联机血容量监测联合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容量变化的观察[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5):562-565.
  [2] Meira FS,Figueiredo AE,Zemiarcki J,et al. Two variable sodium pro-files and adverse effects during hemodialysis: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J]. Ther Apher Dial,2010,14(3):328-333.
  [3]翟丽惠,李君,柳淑贞.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人血压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6):534-535.
  [4]何联义.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2):233-235.
  [5]莫雄.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50(14):37-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胃络瘀阻型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其主要成分为黄芪35g、百合、白术、白扁豆、丹参各30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判断临界病变直径狭窄程度的差异及对不同斑块性质检出率的差异。  方法 对CAG显示临界病变的患者行IVUS检查,分别用CAG和IVUS两种方法对临界病变处血管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直径狭窄程度分为40%~50%,50%~60%,60%~70%,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在临界病变处斑块性质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减轻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NIHSS评分为(11.3±2.1)分,对照组NIHSS评
期刊
摘要-背景:超重/肥胖(OW/ OB)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具有患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风险。目的:研究怀孕期间的新疆维吾尔族OW/ OB妇女的血浆脂联素水平,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的纵向变化,以确定血浆脂联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后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象和方法:纳入32例血压正常血糖正常的怀孕初期新疆维吾尔族OW/ OB妇女进行研究。在第1,第2和第3孕期测量她们的脂联素值,胰岛素敏感性(稳态模型评估,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根因分析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以探讨其对减少急诊急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效果,提高护理安全。方法:成立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小组,运用根因分析方法(root causean alysis,RCA)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急诊急救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近端原因与根本原因,并对发现的根本原因提出治理措施。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并严格规范执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级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培训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科2010—2014年所有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1年内所有注册护士培训为对照组,以2012—2014年内所有注册护士培训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层级把护士分为5个层级,按照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等进行培训,联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照组护士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按照传统模式集中大家每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予以椎管内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和睁眼时间以及不同时段的MMSE评分状况。结果 经两种不同方式的麻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要用量和睁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为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4年01月急性胆囊炎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3.21±12.52)min,术中出血量为(48.54±10.51)ml,术后排气时间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手术患者流量变化及规律,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2014年6月手术室急诊手术患者手术信息,分析其日、周、月、季度流量变化规律。结果 急诊手术患者日流量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13:00-17:00出现一个明显的高峰。周流量变化为周日、周六量少,整体基本稳定。月流量变化为3月较其他月份偏高。季度流量变化为上半年较下半年明显增多。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4年01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送入病房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较于对照组均存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