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体验在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与实施路径探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办学定位上对素质教育的忽视以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使得高职生在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不能照搬普通大学的教育方式,要结合自身特点,注重实践体验及养成教育,从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实训实践等方面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素质教育 实践体验
  [作者简介]黄勇鹏(1980- ),男,广东汕头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韦莉莉(1978- ),女,河南平顶山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51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48-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要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验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试图在分析实践体验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的主要途径。
  一、实践体验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高职学生的学习过于功利性、金钱化,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社会理想。(2)道德素质严重滑坡。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心差、目无组织和纪律。(3)心理素质差。如自信心不足、抗挫折能力低、社会适应性差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4)职业素质的缺乏。由于学生过于追求功利,不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导致诚信缺失、工作自由散漫、缺乏上进心。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实践体验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三大途径。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学制短、技能培训任务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因此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学校应重视实践体验及养成教育。在建设少而精的文化素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教学开展人文教育,加强第二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熏陶。在实际技术操作训练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贯穿做人、做事的教育,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高职院校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的主要途径
  (一)开设综合性的实践性课程
  文化素质的实施首先体现在课程上。高职院校要改革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系统化、结构化的文化素质课程。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的实施包括独立开设的人文课程和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1.独立开设的人文课程。独立开设的人文课程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文化基础知识,主旨在于为学生提供宽范围的学科知识和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必修和选修完成学习。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要精品化,宜精不宜多,重质不重量;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社会和专业,多结合实例讲解,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应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自然科学等各领域,开设一些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便于学生接受等。
  2.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在专业教学中探寻专业课程中蕴涵的人文及科学精神,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寻找出专业课程中反映出来的哲学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把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浓厚兴趣,并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专业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做”中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②
  3.隐性课程。文化素质的培养除了开设显性课程以外,更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实施,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性。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艺术、社团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审美力、表现力、创造力,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组织沟通能力及与人合作精神。与此同时,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渗透到班队活动、日常学习、养成教育中,帮助学生在文化的培植中生成良好的人文素养。③
  (二)注重日常教学与生活中的文化素质教育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多开设能够增强学生实践体验的德育活动,利用多样化的途径实施体验性教学。为此,需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班级环境的建设。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因此,班级环境的布置要能够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性,例如在教室里设置书柜,学生可将自己的书籍放在书柜里与其他同学资源共享。再如,还可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先进的人、事,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2.注重开设日常的德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班级中都有一个班级管理岗位和劳动岗位,并实行竞聘上岗及轮岗、下岗等制度,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职责。同时定期开展班会让学生谈自己的体验感受,也对其他同学的行为作出评价。体验化德育要强调个体,强调实践,强调评价过程,淡化评价结果。④
  3.发展良好的宿舍文化。高职院校大都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是学生休息、休闲的地方。因此,体验化的文化素质教育也要注重在宿舍层面上。学校要制定出系统化的住宿规则,并作为学生考核的一个方面,帮助学生自理能力的养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和自护能力,并学会生活,掌握生活常识等。
  (三)构建体验性学习的校园文化
  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通过课程这一主要途径外,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另一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优美、行为文明、设施齐全、精神高尚的校园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1.校园物化环境的建设。一方面是校舍、教室的布置以及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如雕塑建筑、文化名人塑像等,从视觉、感觉上去影响学生。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文化建设思路,创造出精心、精致、高雅而富有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重视校园环境的审美化布置,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能说话”。校园物化环境建设既要遵循艺术化、人性化的原则,还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当中。另一方面,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增加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
  2.校园精神环境建设。高职院校要经常性的举办各类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如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科技竞赛、辩论赛、电影欣赏、主体班会、读书活动、文化讲座、名人讲座、就业培训指导等,增加公益性、集体性;营造良好学习、生活和文化氛围,丰富学校文化、院系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重视寝室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的影响;鼓励学生开设各色各样的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项目,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性自由发展空间。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建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具备个性化的管理风格和人格特征,营造一种大家分担责任和积极追求成功的氛围。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学生评定挂钩,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⑤
  (四)开展面向职业生活的实训实践
  实训、实习和实践是高职学生由高职职技教育走向未来职业生活三个循序渐进的重要环节,高职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能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因此,学生职业文化素质的培养要在实训、实习和实践过程中得以体现。
  1.注重职业环境的营造。实训基地、实习工厂的建设,要模拟真实工厂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化的、生动的实习场景,同时,在实验实训过程中,要营造人文与专业技能相融合的实验实训环境,强化质量知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职业意识,在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良好行为习惯、团结协作精神等的培养。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锻炼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接受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2.组织开展让学生广泛参与的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开放办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校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课外实验实践基地,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21世纪需要的是具备高文化、高技能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重视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高职院校既要培养职业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又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合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肩负起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使命。教育者在进行文化素质培养时,既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采用以往的空泛、灌输或压制的方式,而应将理论联系实际,多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感受性,引导学生学习做人和做事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闫大伟.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2-06-08.
  ②(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5.
  ③周海波.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报,2006(11):54.
  ④李勇.当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探新[J].职教论坛,2004(12):47.
  ⑤徐公芳.基于职业人文素质养成的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0(7):9.
其他文献
对大学的批评,社会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指责当今大学过于市侩,过于功利,精神虚脱,放弃了对真理与学术的追求,堕落为“就业服务站”。另一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大学脱离实际,传授一些与就业毫无联系的知识,上不上大学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不上大学。从以上两种观点来看,注重实用不行,不注重实用也不行,那么,大学到底该怎样办?  大学是分层次、分类别的,有清华、北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也有像高职这样的
近年来,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山推紧抓机遇,勇于挑战,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技术升级,推动产品向“智造”转型,形成了“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模式,已实现智能产品、智能制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点,也是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如果说利益共赢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那么文化认同与情感维系就是校企合作的润滑剂,有了情感因素
[摘要]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实施意义重大而深远,它作为人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而实施路径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模式、渠道、方式和方法。在新形势下,要开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在于实施路径。文章立足根源,探本溯源,着重从存在根源、认识根源、实践根源和价值根源四个视角,展开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路径的若干分析
本文首先通过对融资租赁的各种交易方式进行系统的分类和说明,其次与其他融资渠道取得设备的方式进行实例的比较来说明融资租赁是企业取得生产所需设备的有效途径。
[摘要] 2003年10月,国家为解决长期积累的出口欠退税,提出了实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措施。2005年7月,针对出口退税新机制运行成效及问题,对新出口退税政策又进行了调整。新出口退税政策的再次调整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外贸企业深化改革,增加出口的积极性;有利于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同时也给外贸企业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影响更甚。本文以欠发
研究认为,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中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另一类是欧洲和亚洲各国采用的本科式教育模式。我国大陆不一定采用第一类模式,可以采用加强自然科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茶,创业教育教师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家大力推进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相比,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从数量、质量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创建了新的医学人文课程模式,即“821”人文科学教育模式,包括8门医学人文科学课程,2门综合人文科学课程,1个系列讲座。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天脊”土壤调理剂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试验设置5个处理,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天脊”调理剂900 kg/hm^2、常规施肥+“天脊”调理剂1800 kg/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