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13年11月12日—15日
事件:唐速忠等6名探矿人员因车辆轮胎大梁严重损坏,被困于距民丰县300公里处的喀喇昆仑山上,此地海拔5529米,6人身体严重缺氧,卫星电话、食品等即将用完。被困人员焦急等待救援。
当地政府、自治区应急办、新疆军区应急办紧急调集各方人员,参加救援。
结果:6人安全救出。
人命关天,救命关键
11月12日11时22分,“南疆一公司6名人员上山探矿,被困于距民丰县300公里处的喀喇昆仑山,需要救助,请尽快救援。”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办伊力哈木在电话中焦急地说道。
11月7日,位于塔什库尔干县新疆天地源矿业公司的51岁员工唐速忠和朋友一行6人驾驶一辆卡车和一辆越野车,从和田地区民丰县前往位于策勒县山区的一处矿区,途中需要翻越昆仑山脉。
11月8日,昆仑山下起大雪,“雪太大,把路封了,我们只好当天就往回赶。”唐速忠说。当天下午,卡车出现车辆故障。6个人集中在越野车里往回走,不料次日越野车也坏在了路上,其中两个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唐速忠等人赶紧修车,但折腾了一整天车还是发动不了,两个同伴高原反应越来越强烈,不吃不喝,瘫软在车上不能动弹,最终他们被困于西藏境内昆仑山野鸭湖(北纬34°39′11″、东经83°23′13″),此地海拔5529米,距离民丰县城直线距离275公里。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时,是他们被困的第一天(10月9日)。
接下来几天,坏消息接踵而至:次日6人中又有一人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粮食和水都将消耗殆尽,油箱里的汽油也所剩不多,为了保证给卫星电话充电,他们关闭了汽车暖气,6个人挤在一起取暖。情况相当危急。
民丰县委、县政府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县委书记邵泽钦,县委副书记、县长阿依努尔· 阿不都拉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情况、安排部署救援工作,强调“人命关天、救命关键、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工作”。
军地联合大营救,多方支援急先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施救。自治区办公厅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依利·司马义和自治区、和田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连夜赶到民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新疆军区得知情况后,彭勇司令员和刘雷政委迅速责成有关部门成立3支救援队。军区某陆航旅出动一架直升机,作为空中救援分队,由有着30年飞行驾龄的新疆军区陆航处成存国处长任机长、曾经几十次高原实弹演习的王相伟大队长任副机长,组成救援机组;一支地面救援分队,由30余名官兵于12日晚连夜赶赴遇险地区,参加救援行动;一支医疗救援分队,由军区第十二医院派出有丰富高原救护经验的医疗专家组担负应急情况下紧急救护。军区各级相关部门做好待命准备,随时准备救援。
与此同时民丰县已组织两支地面救援队进山。由公安、医疗卫生、国土、畜牧等部门3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地面救援队从民丰县出发,携带8桶汽柴油、10套保暖大衣以及充足的食品、药品、氧气罐等救援物资,分成两支小分队,一支由公安干警驾驶两辆越野车进入,另一支是一辆卡车和一辆越野车载着和田地区医疗救助队向6人被困地区逼近。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海拔高,气温低,天气差,救援难
昆仑山在历史上被誉为“万山之祖”,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也是亚洲中部大山系。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而6人被困的海拔高度就在5529米处,大雪天气,该位置的夜间温度低达零下40度。
10月13日,当日天气恶劣,现大面积沙尘,且恶劣天气将持续一至两天,由于事发地海拔5000多米,山中积雪较厚同时遇沙尘天气,增加了救援难度,新疆军区原计划调动直升机进行救援的实施方案临时取消。待沙尘天气好转,将再次调动直升机进行救援。
11月14日, 6人被困昆仑山已经6天5昼夜。先期派遣的2批地面救援队伍已经会合,所有参与救援人员身体状况良好由于浮尘天气减弱,营救他们的军用直升机准备就绪。
10时30分,民丰县民政局准备的救援物资运抵临时停机坪。各类保障被困人员补给的应急物资全部到位,包括棉被、棉裤、氧气袋、氧气罐、一箱药物和足够的水、食物。该临时停机坪距离民丰县城大约两公里。由于浮尘减弱,天气情况符合直升机起降标准,救援直升机已于中午12点从喀什机场起飞。预计最快将在四4个小时内到达民丰临时机场,补充给养后,前往昆仑山实施救援。
众志成城克服险阻,成功营救被困群众
11月14日上午新疆军区某陆航旅接到救援命令后,立即派出救援直升机,前往救援。
中午,救援直升机抵达和田机场短暂停留,在补给燃料、装载部分救援物资后,于14时53分继续起飞,前往民丰县。
15时56分,直升机顺利抵达民丰,降落于设置在民丰县工业园区景观大道的临时停机坪上。
16时04分,救援直升机起飞前往昆仑山区,民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阿依努尔·阿不都拉登上救援直升机,现场坐镇指挥,还有7名工作人员乘机一同前往救援。由于天气转好,能见度较高救援直升机飞行一个半小时后于17时30分左右在海拔5300多米处发现了抛锚的第一辆卡车。机组官兵由此判定被困人员肯定在周围不远处。
17时54分,机组官兵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位置发现了被困人员。被困人员虽然体力透支,但还是艰难地向救援直升机招手、呼救。救援飞机飞达被困人员上空后,随即展开了救援。
18时05分,救援直升机在一处平坦的沙丘处降落,经过紧张的救援,6名被困人员在救援组协助下顺利登上直升机,登机后救援人员迅速给受困的6名矿工补给氧气和水。
19时43分,飞机降落在民丰县工业园区景观大道临时停机坪上,在部队、医护人员的协助下,6人被紧急送往民丰县人民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军地携手创历史最高最远救援记录
本来高原救援就是一道难题,此次救援行动更是创历史之最,突破了飞行距离最远、海拔最高的纪录。巍巍昆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人们在它的面前显得万般渺小。作为一名军旅摄影师,我曾多次登上昆仑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但在欣赏它的同时我更意识到其潜在的危险性。
昆仑山具有典型的高原气候特点:低氧压、缺氧、高辐射、高寒、昼夜温差大。高原救援易出现心悸、胸闷、轻度呼吸困难、头痛、失眠、肌肉酸痛等高原反应,甚至因感冒引发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等。很多喜欢摄影、探险、旅游的人们在没有专业人员的陪同和充足的准备下涉足此地十分危险。新疆军区某陆航旅飞行大队大队长王相伟说:“我们在高原地区担负空中救援任务通常是在有依托的情况下,依托一些地面保障设施、地面保障力量,但这次救援第一没有任何地面设施,第二没有其他组织提供气象、地形方面的数据资料。”前期险情发生以后,南疆地区浮尘较大,略有好转以后,直升机立即开展救援,但是发现在山口和紧急救援地区地形复杂,有山、有丘陵、有陡坡,且仍有大量的低云覆盖,所以这次救援难度可想而知。“这次救援,是我这么多年执行任务以来海拔高度最高的一次。”王相伟如是说。
对于高原空中救援来说困难频频,超过5000米以上,是直升机山区飞行的极限,飞机不仅面临地形非常复杂的考验,还将面临空气稀薄,飞机性能下降的风险。海拔高度越高,直升机功率就越小,直升机功率不足,如果勉强的降落,那么飞机要想再次起飞就没那么容易了。此次救援,机组救援人员携带了部分急救物质,加之被困人员多,导致飞机重量比较重,降落和起飞都是未知数。整个空中救援过程充满了危险,一旦飞机不能正常升降,就只能先救被困人员,然而部分救援人员就必须留在山上等待第二次救援。
幸运的是,机组人员的通力合作、精心操作,救援队在及时抛掉一些物质后,抓住当时天气状况良好的有利时机,顺利地将6名被困人员带进机舱,飞回民丰县城,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
大爱无声,“是政府和解放军救了我们的命”
“现在身体好多了,就是想睡觉,感谢党,感谢政府,更要感谢亲人解放军”,11月15日被连夜转往和田市医院的唐速忠激动地说。从和田市医院医生孟文瑾口中了解到,6名被困人员中最早报警的唐速忠由于在高原长时间缺氧导致他嗜睡,脑细胞损伤,神经高度紧张,需要长时间休息。现在正对其进行补液治疗。
一起被转往和田县医院的周静是此次被困者中身体状况最为虚弱的,在肾病血液科病房接受治疗。据肾病血液科医生买买提·艾力介绍:“病人由于长时间的高压反应和严重缺氧致使他梗心肌损害,肾功能下降,目前还在进一步观察中。”周静说:“人从死到生的感觉,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在山上没吃没喝的,突然看见解放军的直升机来救我们了,心里特别地激动。”
事件:唐速忠等6名探矿人员因车辆轮胎大梁严重损坏,被困于距民丰县300公里处的喀喇昆仑山上,此地海拔5529米,6人身体严重缺氧,卫星电话、食品等即将用完。被困人员焦急等待救援。
当地政府、自治区应急办、新疆军区应急办紧急调集各方人员,参加救援。
结果:6人安全救出。
人命关天,救命关键
11月12日11时22分,“南疆一公司6名人员上山探矿,被困于距民丰县300公里处的喀喇昆仑山,需要救助,请尽快救援。”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办伊力哈木在电话中焦急地说道。
11月7日,位于塔什库尔干县新疆天地源矿业公司的51岁员工唐速忠和朋友一行6人驾驶一辆卡车和一辆越野车,从和田地区民丰县前往位于策勒县山区的一处矿区,途中需要翻越昆仑山脉。
11月8日,昆仑山下起大雪,“雪太大,把路封了,我们只好当天就往回赶。”唐速忠说。当天下午,卡车出现车辆故障。6个人集中在越野车里往回走,不料次日越野车也坏在了路上,其中两个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唐速忠等人赶紧修车,但折腾了一整天车还是发动不了,两个同伴高原反应越来越强烈,不吃不喝,瘫软在车上不能动弹,最终他们被困于西藏境内昆仑山野鸭湖(北纬34°39′11″、东经83°23′13″),此地海拔5529米,距离民丰县城直线距离275公里。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时,是他们被困的第一天(10月9日)。
接下来几天,坏消息接踵而至:次日6人中又有一人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粮食和水都将消耗殆尽,油箱里的汽油也所剩不多,为了保证给卫星电话充电,他们关闭了汽车暖气,6个人挤在一起取暖。情况相当危急。
民丰县委、县政府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县委书记邵泽钦,县委副书记、县长阿依努尔· 阿不都拉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情况、安排部署救援工作,强调“人命关天、救命关键、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工作”。
军地联合大营救,多方支援急先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施救。自治区办公厅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依利·司马义和自治区、和田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连夜赶到民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新疆军区得知情况后,彭勇司令员和刘雷政委迅速责成有关部门成立3支救援队。军区某陆航旅出动一架直升机,作为空中救援分队,由有着30年飞行驾龄的新疆军区陆航处成存国处长任机长、曾经几十次高原实弹演习的王相伟大队长任副机长,组成救援机组;一支地面救援分队,由30余名官兵于12日晚连夜赶赴遇险地区,参加救援行动;一支医疗救援分队,由军区第十二医院派出有丰富高原救护经验的医疗专家组担负应急情况下紧急救护。军区各级相关部门做好待命准备,随时准备救援。
与此同时民丰县已组织两支地面救援队进山。由公安、医疗卫生、国土、畜牧等部门3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地面救援队从民丰县出发,携带8桶汽柴油、10套保暖大衣以及充足的食品、药品、氧气罐等救援物资,分成两支小分队,一支由公安干警驾驶两辆越野车进入,另一支是一辆卡车和一辆越野车载着和田地区医疗救助队向6人被困地区逼近。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海拔高,气温低,天气差,救援难
昆仑山在历史上被誉为“万山之祖”,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也是亚洲中部大山系。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而6人被困的海拔高度就在5529米处,大雪天气,该位置的夜间温度低达零下40度。
10月13日,当日天气恶劣,现大面积沙尘,且恶劣天气将持续一至两天,由于事发地海拔5000多米,山中积雪较厚同时遇沙尘天气,增加了救援难度,新疆军区原计划调动直升机进行救援的实施方案临时取消。待沙尘天气好转,将再次调动直升机进行救援。
11月14日, 6人被困昆仑山已经6天5昼夜。先期派遣的2批地面救援队伍已经会合,所有参与救援人员身体状况良好由于浮尘天气减弱,营救他们的军用直升机准备就绪。
10时30分,民丰县民政局准备的救援物资运抵临时停机坪。各类保障被困人员补给的应急物资全部到位,包括棉被、棉裤、氧气袋、氧气罐、一箱药物和足够的水、食物。该临时停机坪距离民丰县城大约两公里。由于浮尘减弱,天气情况符合直升机起降标准,救援直升机已于中午12点从喀什机场起飞。预计最快将在四4个小时内到达民丰临时机场,补充给养后,前往昆仑山实施救援。
众志成城克服险阻,成功营救被困群众
11月14日上午新疆军区某陆航旅接到救援命令后,立即派出救援直升机,前往救援。
中午,救援直升机抵达和田机场短暂停留,在补给燃料、装载部分救援物资后,于14时53分继续起飞,前往民丰县。
15时56分,直升机顺利抵达民丰,降落于设置在民丰县工业园区景观大道的临时停机坪上。
16时04分,救援直升机起飞前往昆仑山区,民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阿依努尔·阿不都拉登上救援直升机,现场坐镇指挥,还有7名工作人员乘机一同前往救援。由于天气转好,能见度较高救援直升机飞行一个半小时后于17时30分左右在海拔5300多米处发现了抛锚的第一辆卡车。机组官兵由此判定被困人员肯定在周围不远处。
17时54分,机组官兵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位置发现了被困人员。被困人员虽然体力透支,但还是艰难地向救援直升机招手、呼救。救援飞机飞达被困人员上空后,随即展开了救援。
18时05分,救援直升机在一处平坦的沙丘处降落,经过紧张的救援,6名被困人员在救援组协助下顺利登上直升机,登机后救援人员迅速给受困的6名矿工补给氧气和水。
19时43分,飞机降落在民丰县工业园区景观大道临时停机坪上,在部队、医护人员的协助下,6人被紧急送往民丰县人民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军地携手创历史最高最远救援记录
本来高原救援就是一道难题,此次救援行动更是创历史之最,突破了飞行距离最远、海拔最高的纪录。巍巍昆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人们在它的面前显得万般渺小。作为一名军旅摄影师,我曾多次登上昆仑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但在欣赏它的同时我更意识到其潜在的危险性。
昆仑山具有典型的高原气候特点:低氧压、缺氧、高辐射、高寒、昼夜温差大。高原救援易出现心悸、胸闷、轻度呼吸困难、头痛、失眠、肌肉酸痛等高原反应,甚至因感冒引发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等。很多喜欢摄影、探险、旅游的人们在没有专业人员的陪同和充足的准备下涉足此地十分危险。新疆军区某陆航旅飞行大队大队长王相伟说:“我们在高原地区担负空中救援任务通常是在有依托的情况下,依托一些地面保障设施、地面保障力量,但这次救援第一没有任何地面设施,第二没有其他组织提供气象、地形方面的数据资料。”前期险情发生以后,南疆地区浮尘较大,略有好转以后,直升机立即开展救援,但是发现在山口和紧急救援地区地形复杂,有山、有丘陵、有陡坡,且仍有大量的低云覆盖,所以这次救援难度可想而知。“这次救援,是我这么多年执行任务以来海拔高度最高的一次。”王相伟如是说。
对于高原空中救援来说困难频频,超过5000米以上,是直升机山区飞行的极限,飞机不仅面临地形非常复杂的考验,还将面临空气稀薄,飞机性能下降的风险。海拔高度越高,直升机功率就越小,直升机功率不足,如果勉强的降落,那么飞机要想再次起飞就没那么容易了。此次救援,机组救援人员携带了部分急救物质,加之被困人员多,导致飞机重量比较重,降落和起飞都是未知数。整个空中救援过程充满了危险,一旦飞机不能正常升降,就只能先救被困人员,然而部分救援人员就必须留在山上等待第二次救援。
幸运的是,机组人员的通力合作、精心操作,救援队在及时抛掉一些物质后,抓住当时天气状况良好的有利时机,顺利地将6名被困人员带进机舱,飞回民丰县城,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
大爱无声,“是政府和解放军救了我们的命”
“现在身体好多了,就是想睡觉,感谢党,感谢政府,更要感谢亲人解放军”,11月15日被连夜转往和田市医院的唐速忠激动地说。从和田市医院医生孟文瑾口中了解到,6名被困人员中最早报警的唐速忠由于在高原长时间缺氧导致他嗜睡,脑细胞损伤,神经高度紧张,需要长时间休息。现在正对其进行补液治疗。
一起被转往和田县医院的周静是此次被困者中身体状况最为虚弱的,在肾病血液科病房接受治疗。据肾病血液科医生买买提·艾力介绍:“病人由于长时间的高压反应和严重缺氧致使他梗心肌损害,肾功能下降,目前还在进一步观察中。”周静说:“人从死到生的感觉,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在山上没吃没喝的,突然看见解放军的直升机来救我们了,心里特别地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