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方工匠与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比较研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中西方艺术史,对于工匠与艺术家的评判标准有多种,这里对于工匠与艺术家的划分是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专业来划分的,工匠追求技术层面上的活动,而艺术家则在勇于创新及追求个性方面有所成就。但,二者之间毫无高低贵贱之分,这个世界,既需要发挥“工匠精神”,又要“艺术家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在历史上这种偏见确实存在,而且源远流长。下文以中国宋元时代以及对应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与艺术家为例,去探讨二者之间在中西方存在的差异性。
  关键词:工匠;艺术家;技艺;西方;中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67-02
  对于“工匠”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有工艺专长的匠人”,也就是“手工艺人”,这其中包括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鱼水利业生产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而“艺术家”解释为“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 通常指在诸如绘画、表演、写作、摄影、雕塑、书法、音乐及舞蹈等艺术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从而具备一定美学素养的人。他们是一个源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从解释上看,二者看似毫无关联,但事实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都经历了从工匠到艺术家的转变过程,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是从匠人做起的。所以在西方,工匠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历史上中国的工匠却不被人认可,仅仅是作为一件光鲜亮丽的外衣为艺术家所服务的。就像中国敦煌莫高窟的辉煌,本是敦煌工匠的忘我,使自身撇开了阴森的人性,才使创作更接近于开放的神性。如此伟大的作品已无法用是“艺术家的创作”还是“工匠的制作”来定义。
  一、历史上工匠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我们一定想象的到,在彩陶时期生活的手工艺人们在其社会群中的地位可能不会太低,因为他们肩负着满足社会人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双重责任,他们既是生活资料的创造者,也是精神理念的传播者。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工匠们成了地位卑微的符号,“君子不器”与“圣人造物”这样的观念则将工匠们的智慧与才能变成了一件绚丽的外衣批到了“圣人”的身上。中国的工艺匠师们一直忍辱负重地为“圣人”;的外衣添光加彩,就这样持续了数千年。宋元时期的工艺家们也难逃相同的命运。相比较西方工艺家们的情况或许要好一些,在古希腊盛期,那些有着艺术才华的匠师们与那些纯粹的艺术家在社会地位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有那些有技无艺的手工艺人才不被人重视。但是从希腊瓶画艺术衰落的因素中,也不难看出工艺家地位日趋卑下的态势。也就是说,当更具欣赏性的美术形式(如湿壁画等)逐渐从设计艺术中分离出来后,西方的工艺家们进而转变到了艺术家的行列,完成了这一蜕变。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个事实,即继续勤勤恳恳地从事工艺造物的人成了缺乏远见卓识、丰富情感的艺术才华者。因此,设计艺术(尤其是装饰艺术)也往往是跟随着纯美术的步伐亦步亦趋。
  二、中国宋元时期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工匠与艺术家的比较
  在中世纪万物归一的宗教精神统治之下,一切精神和物质的创造都在“神”的控制之下,因此工艺家们的地位不太高但也不至于卑下。然而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第一,注重人性的解放使主要体现人的精神因素的纯美术的创造焕发光彩,工艺家只是一个手艺人而已,其地位也日显卑微起来。尽管如此,西方的工艺家们也不像中国那样的情形——所有的手工艺人都没有社会地位。相反,在西方有的手工艺行业还备受青睐,如金工行业便是突出的一种。然而,当我们进一步究其原因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受到人们青睐的手工艺行业往往与纯美术之间有着种种内在的联系,甚至是跨向纯艺术家行列的有效途径。我们有足够的事例证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家都是从工艺起步的,如著名的吉贝尔蒂、波提切尔以及韦罗基奥等便是典型,最终实现了向优秀艺术家的跨越。第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教皇为代表的宗教机构和宫廷贵族为工匠们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他们逐渐不满于工作的现状,对固有的单一乏味的创作模式开始感到厌烦,希望用新的创作方法突破常规。经过了大量的努力与探索,加之人文主义理念的引导,工匠们开始在各种艺术形式比如绘画中表达理想,创造个性,向艺术家进行蜕变。
  现在可以看看梵高这位在世时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对技艺的看法:“平衡赤、蓝、黄、橙、紫、绿世间费神的事情。这活儿需要大量工作的冷静分析,这时候一个人是殚精竭虑的,就像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上那样,这时他得在半小时之内一下子想到千百种不同的东西。”“……不要认为我愿意故意拼命工作,使自己进入一个发狂的状态。相反请记住,我被一个复杂的演算所吸引,演算导致了一幅快速挥就的画作的迅速产生,不过,这都是事先经过精心的计算的,所以,如果他们告诉你这幅作品画的太快了,你可以回答,是他们看得太快了。”这种计算是什么?梵高令人信服地称为费神工作的平衡活动又是什么?美学的费解之处恰恰在于我们不能像运用精确的公式来表达科学问题或竞赛规则那样表示美学,在当时写实性绘画为主流的背景下,梵高努力地训练他的技巧,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真实。这样的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工匠实在是相同的。是的,就连我们认为是偏执疯狂的梵高,也可以不回避技巧的学习与训练,甚至这成为他所苦苦探索的一课。这就体现了技巧对于艺术家的重要性。
  而中国古代的手工艺家们则很少像西方那样是为了成为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以工艺作为跳板,统治者重“艺”轻“技”的观念决定了他们只能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本行业之中,去適应使用者的审美趣味,进行实用美术的设计与制作,而不是企图通过把自己的情感寄予作品之中与当时的艺术家一争高下。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当时院体画和文人画中的某些形式和内容也会影响到工匠们的创作,文人士大夫和统治者的某些观念也或多或少地会渗透到他们的作品中,但这种影响对于工艺家们来说,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装饰的内容。
  三、中西方工匠与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原因分析   中西方对“技”与“艺”认识的不同造成了工匠与艺术家社会地位的差异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中国自先秦以来,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反映出重“艺”轻“技”的倾向,即便是一个技艺精湛的画家也是羞于谈技的,艺高意味着“道”深,尽管我们都明白技是通向“道”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很难找出几位画家去从事工艺美术的设计和制作的记录。这与中国的师徒传授制度和“匠文化”有关。所有的学徒都是在师傅的指导与训练下小心翼翼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加上古代中国社会固有的封建性和保守性思想,禁锢了很多学习青年的思想和天性,就像流水把有棱有角各不相同的石块都打磨成了圆的一样,从而导致了千篇一律的重复,因此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匠文化”,也造成了普遍的“匠人心态”。
  西方则有所不同,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就把“技”与“艺”看得同样的重要,所以一些优秀的工匠也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画家和雕刻家(艺术家),甚至用“Art”一个单词来表达艺术与技术。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如上所述的由工艺起步的艺术大家,更确切地说,许多艺术家是集多才多艺于一身的全才,他们往往既是工艺设计家,又是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等,譬如前面提到的著名金工大师韦罗基奥既是一个金匠、透视大师、雕刻家,又是画家和音乐家。其他像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小霍尔拜因、吉乌利奥·罗马诺以及啰嗦等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大师都曾经为金属制品提供过设计稿,达·芬奇所绘制的图案精确严密、一丝不苟,让人无法想象这样一位绘画巨匠也乐意耗费如此之大的工夫来绘制装饰纹样。不管是工匠还是艺术家,都在各自的职位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作为一位艺术家,“工匠精神”也要提上日程,同样,匠人时时刻刻也要拥有创新的勇气以及对梦想的追求。
  可以说正是基于上述诸原因,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家们也尽量地向纯美术家靠拢,在设计中追求着个性的创作与情感的表达。虽然作为实用美术的装饰有着区别于纯美术的特殊性,在形式的处理上可以不受自然形态的制约,却又必须与被装饰物相适应,但只要有可能,工艺家们便会借用纯美术中的形式和内容并表现到设计之中,创造出具有纯美术与设计艺术审美倾向的一致性。
  四、结 语
  西方的艺术家发挥出的“艺术家精神”是与“工匠精神”契合的。手工艺人与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是相当的,其中,大部分的艺术家都是由适应当时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的手工匠人所发展而来的,他们用丰厚的技巧作为基奠,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发展的变革产生了新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文化艺术的百花园地才会发展,一个民族才会进步。中国历史上“重艺轻技”的思想造成了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卑微,甚至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总是受到固定模式的禁锢和他人的摆布。手工艺人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可怕的是没有创新的勇氣以及追逐梦想的权力。要想练成一个优秀的工匠实属不易,需要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练好基本功并达到技艺的纯熟,积累丰富的经验,满足世俗化的物质需求和大众平民的精神需求。所以工匠与艺术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
  参考文献:
  [1] 张媛媛.当代中国艺术家与工匠的割裂与传承[J].杭州:现代装饰理论,2012
  [2] 倪健林.中西设计艺术比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雁翔.“工匠”与“艺术家”辨析[J].艺术科技,2014.
  [4] 梁衡.匠人与大师[J].当代贵州,2006.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介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对高校师生沟通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宁波某高校为例展开调研,了解新媒介对高校师生沟通行为影响的现实状况,分析优化师生沟通行为的有效对策。为高校师生更好地运用新媒介促进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出谋划策。  关键词:新媒介;高校师生;沟通行为;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73-03  随着网
期刊
摘 要:新疆形象构建,尤其是软实力——文化形象的構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显得尤为重要。加上“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及新疆独特的区域位置,使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天山网”2016年度一整年报道的抽样分析,发现:“天山网”汉语频道新闻中心文化新闻报道对新疆文化形象的构建不完整,存在一定偏向性;艺术展览和表演等的客观报道占比稍大,在新疆文化多元报道框架上存在部分漏洞,忽略了新疆文化的现代性发展
期刊
摘 要:基于因子分析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按职业划分,行政机关人员体育认知水平最高,农民认知度最低;按地区划分,苏南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最高,苏北次之,苏中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最低;公众体育技能认知严重不足。据此,笔者提出提升体育认知度、促进全民健身战略高效落实的建议。  关键词:全民健身;因子分析法;体育认知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信息安全问题在当今时代日益凸显,随着移动终端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用户的隐私权安全面临着越发严峻的挑战。究其问题,不仅有人们对网络隐私权的认知不足,更有相关法律制度构建的缺失。本文拟以微信为案例,从网络隐私权的特征、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智能终端即时通讯情境下的隐私权保护的困境及路径等方面出发,反思我国在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问题,以求总结现状,寻找对策。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中的政府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媒介框架分析法,对密切关注该事件的微博、微信两大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数据的抽样、整理,了解了网民对政府的态度和社交网络中政府形象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政府形象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状况,并提出了改善政府形象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天津爆炸”;微博;微信;政府形象
期刊
摘 要: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于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老农民》为例从与山东区域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人物形象、礼俗情节来对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  
期刊
摘 要:在运动服装市场持续低迷,全球零售业处于疲软状态的大环境下,凭借着瑜伽服起家的lululemon却风景独好,成为与阿迪达斯和耐克媲美的运动品牌。本文从品牌功能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内部管理三个方面来分析lululemon成功经营的品牌战略,并对国产运动品牌的重塑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lululemon;品牌;战略;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热播剧中场景道具为切入点,研究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改革开放至2016年的热播剧中获得805条有效编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法,对喜爱观看电视剧的人群进行深度访问(N=30),探索电视剧中场景道具设置变化与居民消费观念变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影视剧中场景道具是研究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变迁的可行切入点,剧中场景道具变化与居民消费观念的主流变迁轨迹大
期刊
摘 要:由小说《陆犯焉识》改编而成的电影《归来》,通过转变文学作品中的叙述结构、叙述方式,重塑主要人物形象,实现了影像对文学文本的置换和再造,媒介的转换使电影文本具有了不同于文学文本的意义世界。电影淡化了文学文本中政治与人生碰撞下知识分子苦难命运的主题,凸显了影视作品所擅长的恒久而温情的爱情话题。本文试图通过解读《陆犯焉识》的电影改编,厘清电影媒介与文字的区别,分析媒介转换所带来的文化意义的嬗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独立实践课和学科竞赛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专业实践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开展情况、实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要解决的办法。发现,这两项专业实践活动在师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对教学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就业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但这类实践活动由于是在课外开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平台建设、科学管理、有效宣传等方面都还亟需改进。  关键词:专业实践;独立实践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