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水平。本文从小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文化因素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探讨了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 教学研究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水平,顺利完成与作者情感的交流。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英语技巧,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的划分要合理,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学习过程,彼此协助、共同合作。小组成员四到六人,圈围而坐,合理分配组内角色,每位组员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在合作中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全局,分配发言任务,掌握讨论的时间,协调学习进程。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对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难题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I have a big family”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让组内成员扮演不同职业的家庭成员,让学生学习“parent,worker,office worker,driver,farmer,cook”有关职业的单词,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询问职业并回答,开展到朋友家做客的小组活动,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知识。“I like playing soccer”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运动的英语单词,课前进行小组交流,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展小组辩论赛,让小组成员自主讨论,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回忆自己参加运动的情景,用英语表达出来,小组成员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文章篇幅较长,而课堂时间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让学生进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整理信息,锻炼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初中英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感受英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在学生参与的听说活动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创造有效的语言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更容易接受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创设英语情境,展示情境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入绘声绘色的文化环境,达到直观教学效果。例如“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过生日的画面,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与英语会话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相互之间询问对方的生日并作出回答,在反复问答中学习基本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掌握月份单词和序数词基本词汇,学会关爱他人,关心他人生日,热爱班集体的思想品质。又如“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教材中所提的“monkey,elephant,lion,panda,horse,pig”动物图片,展示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俗,学生仿佛置身于饶有趣味的动物世界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指导学生用“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it best? Because it is clever.”句型谈论自己喜爱的动物,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快乐。电影是文化背景的缩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能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文化,观看电影能锻炼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教师组织学生模仿电影情节进行角色表演,利用英语对话,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渗透文化因素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
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给人以启典和智慧,英语教师要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体会其社会风貌,开阔视野,学习西方优秀的价值观,提升人生的境界,陶冶人文精神。
把文化背景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中,学习单词,辨析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发生摩擦,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中西文化差异很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渗透与文本相关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真正学会英语语言。例如中国人见面时总会问:“吃了吗?”英国见面最爱谈论天气。“white”一词,西方国家是“纯洁”,婚礼中女性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丧礼穿白色的孝服。通过比较,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单词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一些谚语,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学生很难理解,例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这句话,学生不好翻译,教师适当点拨“mare”一词是“神马”的意思,在西方社会,“神马”是“不祥之物”,相当于中国的“鬼神”,懂得文化差异才能突破这个难点。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语言离不开文化,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教学中,从西方文化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积极创设英语交际的舞台,加强课后延伸,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英语视听资料,播放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从不同领域领略异国文化,感悟语言的妙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英文报刊、英语文学作品、英文电子读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捕捉英语文化信息,收看、收听英文节目,调动多种感官,领悟英语的乐趣,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英语素材,办手抄报,在教室橱窗中展示,编排活泼的英语节目,体验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寓教于乐。
总之,英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梅德明,主编.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蔷,主编.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 教学研究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水平,顺利完成与作者情感的交流。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英语技巧,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的划分要合理,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学习过程,彼此协助、共同合作。小组成员四到六人,圈围而坐,合理分配组内角色,每位组员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在合作中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全局,分配发言任务,掌握讨论的时间,协调学习进程。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对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难题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I have a big family”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让组内成员扮演不同职业的家庭成员,让学生学习“parent,worker,office worker,driver,farmer,cook”有关职业的单词,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询问职业并回答,开展到朋友家做客的小组活动,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知识。“I like playing soccer”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运动的英语单词,课前进行小组交流,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展小组辩论赛,让小组成员自主讨论,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回忆自己参加运动的情景,用英语表达出来,小组成员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文章篇幅较长,而课堂时间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让学生进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整理信息,锻炼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初中英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感受英语,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在学生参与的听说活动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创造有效的语言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更容易接受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创设英语情境,展示情境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入绘声绘色的文化环境,达到直观教学效果。例如“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过生日的画面,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与英语会话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相互之间询问对方的生日并作出回答,在反复问答中学习基本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掌握月份单词和序数词基本词汇,学会关爱他人,关心他人生日,热爱班集体的思想品质。又如“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教材中所提的“monkey,elephant,lion,panda,horse,pig”动物图片,展示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俗,学生仿佛置身于饶有趣味的动物世界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指导学生用“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 it best? Because it is clever.”句型谈论自己喜爱的动物,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体验学习的快乐。电影是文化背景的缩影,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能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文化,观看电影能锻炼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教师组织学生模仿电影情节进行角色表演,利用英语对话,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渗透文化因素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
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给人以启典和智慧,英语教师要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体会其社会风貌,开阔视野,学习西方优秀的价值观,提升人生的境界,陶冶人文精神。
把文化背景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中,学习单词,辨析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发生摩擦,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中西文化差异很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渗透与文本相关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真正学会英语语言。例如中国人见面时总会问:“吃了吗?”英国见面最爱谈论天气。“white”一词,西方国家是“纯洁”,婚礼中女性穿白色的婚纱,而在中国,丧礼穿白色的孝服。通过比较,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单词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一些谚语,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学生很难理解,例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这句话,学生不好翻译,教师适当点拨“mare”一词是“神马”的意思,在西方社会,“神马”是“不祥之物”,相当于中国的“鬼神”,懂得文化差异才能突破这个难点。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语言离不开文化,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教学中,从西方文化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积极创设英语交际的舞台,加强课后延伸,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英语视听资料,播放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从不同领域领略异国文化,感悟语言的妙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英文报刊、英语文学作品、英文电子读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捕捉英语文化信息,收看、收听英文节目,调动多种感官,领悟英语的乐趣,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英语素材,办手抄报,在教室橱窗中展示,编排活泼的英语节目,体验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寓教于乐。
总之,英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梅德明,主编.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蔷,主编.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