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子
孩子终于出生了。满头满身的汗很快凉下来,我虚弱极了,似乎瞬间失去了体重,就像一张挂在树上被风微微撩起的宣纸。
是个女儿。她已经被一件粉色的小花被裹紧,搁在病床的那端,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那么安静,像一瓣硕大的会呼吸的莲花。
传统上,西方人认为邪恶与生俱来,人是有原罪的。但东方人不以为然,他们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人之初,性本善”,婴儿就是一张干净圣洁的纸。我也认为,孩子的降生就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没有不洁的历史,他只有各种可能的未来。
瞬间我就被披上了母亲的绶带。
这真是个不小的鼓励。这是个美好的开始。
哺乳和睡眠
她幼小,并且弱——弱成什么样子呢?离开你,她就不能活。她没有任何抵御和防备这个宏大世界的能力。她就那么依偎着你,没有任何指望地依赖着你。我们一生中,有几回能得到这样一种完全的交付和信任?这条小生命,她有细细的呼吸,微暖的体温,以及感觉不适后的挣扎和哭泣。
哺乳,这真是个奇特的体验。如果做了母亲,却未能亲自哺乳,一定是个深刻的缺憾——身体里的某部分,竟变成甜美的食物,喂养另外一个生命,让他茁壮地活下去。她贴在你的怀抱,没有人指引,却能那么老练地吮吸和吞咽。她的眼睛是生命上游溪水的光泽,清透、安逸又知足。她的小手会抚上乳房,护在结实的粮仓上。小时候,大人曾警告我们千万不要招惹进食中的猫或狗,它们很可能会六亲不认地咬人。任何动物,对自己的粮食都持有天然的警惕。
她的工作就是睡眠——睡眠,不是睡觉。睡觉是一件冷淡的事务,带着搪塞的潦草。而睡眠,是一种有铺垫的安然。吃喝拉撒完毕,她像最高级别的劳模那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呵欠一打,眼帘就盖下来,似闭非闭,迫不及待地沉入了梦乡。婴儿究竟有没有梦呢?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竟还是没有找到科学的答案。但有一个乡村老人的解释却相当迷人——说,婴儿醒着由父母抱着教他,睡着了,就会有一个梦婆婆来教他。学会了就笑,学不好会受到梦婆婆的惩罚,就哭。于是仔细观察女儿入睡后的表情,幸好,是笑多过哭,看来她的成绩暂时还让梦婆婆满意。
我调整轻重适宜的力度,怀抱着这件生长期的瓷器,轻轻拍打。在这样静谧的时刻,有一种情感在我的清醒和她的梦寐之间流动。它温柔缓慢,并愈来愈黏。嘘,别打扰——这个年轻的女子正在内心的河床上自我清理,变成柔软的小母亲。
自由和爬行
她的四肢越来越有力量,对外界更加好奇。一点声响,就扭头到处找寻,甚至经常尝试用手臂推开我的肩膀,把身子拧到相反的方向。是的,她开始有了对自由的追求。“不允许离开的天堂,就是地狱。”所以,世界上每一个母亲,不要指望自己天使的怀抱是孩子永远的天堂。还是放她到地上吧,安全范围内,给她适当的自由。于是,从笨拙到灵巧,她无师自通地学会爬行。爬行中的孩子,才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手和脚。
手的功能在于她,最早是充当食物的替身。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孩子吃手,就应该洗干净让她吃,只要不被口水泡坏就行。这是她精神的慰藉,是她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有用方式,比如软和硬、冷和热这些抽象的概念。那时,我曾对“干净”的理解过于狭窄,近乎洁癖。不知道人类需要部分细菌必要的养护,不知道生命的旺盛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杂质。
现在,她手脚并用,这就被赋予了神奇的交通功能。当她爬着遇见墙壁,会学着转弯;当她爬着遇见角落,就会学着退回去;当她爬着遇见大的障碍物,就会学着绕开。她甚至会爬到另外一间房间去探索。从客厅的茶几底下到卧室的衣柜边,再到厨房门口,她开始娴熟地来来往往。8个月大的婴儿有多大的力量呢?有一次,脚被卡在了阳台上装了小半箱橘子的纸箱里,她竟然把横躺下来挂在脚上的货物连拖带拽地运到了10米开外的餐厅。这趟成功的运输让我对她日益茁壮的胳膊和腿刮目相看。
能四肢着地、自由移动身体,应该是孩子人生的一件大事。她学会了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移动自己的身体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对她的身心成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触手可及的危险
当孩子能够自由移动身体到她想去的地方,她必然会遭遇成人世界的危险。比如饮水机红色按钮中烧开的水,比如果盘里锋利的刀,比如插孔下无形的电。像魔鬼的陷阱总是闪烁难以抗拒的魅惑一样,孩子往往对这些暗藏的危险有着浓厚的探求兴致。面对1周岁左右的孩子,你的常识往往难以到达他的世界。奶奶曾无数次抓住她伸向水果刀的手,爷爷抢着拽回她拨弄饮水机的爪子,妈妈适时挡住她凝望电线插孔的目光。战战兢兢地时刻看护,还是会因为偶尔的疏忽惊出一身冷汗。
一天,饮水机中开水已经烧好,我拔掉电源,让水自然冷却。几分钟后,我亲手试探了一下,温度正保持在既感觉烫手但也不至于烫伤的程度(孩子的皮肤嫩,对烫的感觉会更敏感)。把正靠在床边百无聊赖的女儿牵到饮水机前——她的身高刚好够着饮水机的出水口,我就躺到沙发上看书去了。以我对她的了解,不出两分钟她就会兴致勃勃地拨弄那唯一能动的两个按钮。果然,她被烫到了……在她的哭声中我来到她身边,明知故问:“怎么,烫到啦?跟你说过呢,这个红色的按钮不能按,里面的水是烫的,跟火一样。很疼吧?”受到惩罚的女儿含泪点头——此后,她再也没有被饮水机里的开水烫过了。同样,我指着茶几上的水果刀对她说:“这个刀有一面是非常锋利的刃,方便我们削苹果和梨子。你要用它,一定要拿住前端带木头的柄。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前面的刀刃,手就会被划伤,会流血,很疼!”我强调“很疼”两个字的时候,发现她低头看了看刚刚被烫过已经有点发红的手,又哼哼了两声——适当给孩子一点苦头尝尝,他才会理解大人的告诫是有道理的,是现实的,他才能心甘情愿调整自己的行为。苦头,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多少得尝点儿。
女儿快2岁时,依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随身听”,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随身听”需要的,插插頭的时候必须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在2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来帮忙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随身听”在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 这招在女儿识钟前很好用,识钟后就再没用过。
躺在地上哭
女儿很少用哭闹耍赖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
上了幼儿园,在外面看到了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在某天为了不吃米饭硬是要吃薯片的小事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吗就干吗去,当她是空气。这里要感谢我的婆婆,她更是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女儿躺的地方时,对她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完了你再躺回来。于是女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儿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两岁半的女儿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偷笑。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女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移植到她身上没效果,爬起来讨好地说,我觉得其实吃米饭也可以,说完自己屁颠屁颠跑去把米饭吃了个干净。
直到现在,我也再没看到过她把躺在地上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其实小孩子很多行为只不过是试探,第一次就行不通,基本不会有第二次同样行为发生。
受 伤
我常常觉得,一个孩子的坚强,有时候需要简单地培养一下。比如在他疼痛的那一瞬间,不失色,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看他自己如何应付。
有一些神经特别敏感纤细的妈妈,孩子磕碰一下就大惊小怪,像猫被踩着尾巴一样尖叫着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即使没磕伤,也会被吓坏了,往后一点小挫折都难以独自面对和承受,好像天塌了般。
女儿在外头跌倒了,爬起来后发现皮破了,出血了,于是紧张了。我蹲下观察后,笑嘻嘻地对她说,啊,出血了,我们回去找个碗把这血盛起来吧,还能烧锅血汤呢,很补的,别浪费啦。女儿紧绷的神经一下就放松了。
回到家,我拿出医用酒精帮她消毒。先跟她说明,这个是消毒用的,抹在破掉的皮肤上可能会很痛,但是呢,不忍这个痛,可能伤口就会感染,也许就会烂掉这块肉,到时候肉掉了更痛,或者细菌进到血液里得了败血症,那就会死。女儿想了想,说,那你就消毒吧,我可以忍一下。
于是她就真的忍了一下,直到我消毒完毕,一声未吭。
黑 屋 子
记得我们小时候,孩子淘气犯了大错,他的“贱骨头”就会被妈妈“重新排一遍”,还不许吃晚饭;或者是被爸爸一个大巴掌打在后腦勺上,头脑里全是金属的共鸣声,还余音袅袅。是的,再乖巧的孩子,也总有把父母惹到怒发冲冠,恨不能一巴掌拍死的时候,否则那就不是孩子是木偶了。
我咬牙切齿地对女儿说,最后提醒你一次,如果再犯我就要打你了,犯一次打一下,犯两次打两下,第三次打四下,每次加倍。女儿说,不行不行不行。我说,那好,给你一个选择。不想被打,就去黑屋子好好反省,军队里管这个叫关禁闭。
我家防盗门和客厅的木门之间有个两平方米的鞋帽间,没有窗,两道门同时关上的话里面就黑黢黢的,平常被我们称为黑屋子。女儿胆小怕黑。这个黑屋子对她来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她继续蛮横无理地挑战我、挑战我……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我让她挑个方式受罚,她挑了黑屋子。我抓起她的肩膀一把就将她扔到了黑屋,“砰的”一声关上门。她爸说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碰到此类不和谐的事情一般是装聋作哑。也就是说,女儿很清楚自己一点获取外援的机会都没有。先是吓得大哭几声,慢慢地哭声减弱,变成小声抽泣……终于安静了。我听到了爪子划拉门的声响,又一会儿,终于有个细细的声音说,我错了,再也不了,妈妈你放我出来吧。
我和她爸有时候被她抓到犯了错,比如承诺没有兑现啦,不小心打翻了零食罐、打碎了碗碟啦,就会被她逮着关进黑屋。我们也装得委屈又害怕,偶尔还假哭几声。她便法官般铁血柔情地安慰:没关系,忍着吧,做错了事,总是要找个法子让你长点记性的。
给猴一棵树,给虎一座山,给犯错的孩子一间小黑屋,这都是成长必要的。
回忆这些细节,我忽然恍惚起来。恍惚记得许多年前,另一个母亲对镜梳妆后,叹了口气,对倚在身边的女儿说:“女儿呀,妈妈老喽,你看,36岁就这么多皱纹!”那个稚嫩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36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铿锵前行,节奏严明紧凑,谁也无法放缓,更是无法叫停。
妈妈轻轻叹了口气。
责任编辑 陈美者
孩子终于出生了。满头满身的汗很快凉下来,我虚弱极了,似乎瞬间失去了体重,就像一张挂在树上被风微微撩起的宣纸。
是个女儿。她已经被一件粉色的小花被裹紧,搁在病床的那端,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那么安静,像一瓣硕大的会呼吸的莲花。
传统上,西方人认为邪恶与生俱来,人是有原罪的。但东方人不以为然,他们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人之初,性本善”,婴儿就是一张干净圣洁的纸。我也认为,孩子的降生就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没有不洁的历史,他只有各种可能的未来。
瞬间我就被披上了母亲的绶带。
这真是个不小的鼓励。这是个美好的开始。
哺乳和睡眠
她幼小,并且弱——弱成什么样子呢?离开你,她就不能活。她没有任何抵御和防备这个宏大世界的能力。她就那么依偎着你,没有任何指望地依赖着你。我们一生中,有几回能得到这样一种完全的交付和信任?这条小生命,她有细细的呼吸,微暖的体温,以及感觉不适后的挣扎和哭泣。
哺乳,这真是个奇特的体验。如果做了母亲,却未能亲自哺乳,一定是个深刻的缺憾——身体里的某部分,竟变成甜美的食物,喂养另外一个生命,让他茁壮地活下去。她贴在你的怀抱,没有人指引,却能那么老练地吮吸和吞咽。她的眼睛是生命上游溪水的光泽,清透、安逸又知足。她的小手会抚上乳房,护在结实的粮仓上。小时候,大人曾警告我们千万不要招惹进食中的猫或狗,它们很可能会六亲不认地咬人。任何动物,对自己的粮食都持有天然的警惕。
她的工作就是睡眠——睡眠,不是睡觉。睡觉是一件冷淡的事务,带着搪塞的潦草。而睡眠,是一种有铺垫的安然。吃喝拉撒完毕,她像最高级别的劳模那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呵欠一打,眼帘就盖下来,似闭非闭,迫不及待地沉入了梦乡。婴儿究竟有没有梦呢?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竟还是没有找到科学的答案。但有一个乡村老人的解释却相当迷人——说,婴儿醒着由父母抱着教他,睡着了,就会有一个梦婆婆来教他。学会了就笑,学不好会受到梦婆婆的惩罚,就哭。于是仔细观察女儿入睡后的表情,幸好,是笑多过哭,看来她的成绩暂时还让梦婆婆满意。
我调整轻重适宜的力度,怀抱着这件生长期的瓷器,轻轻拍打。在这样静谧的时刻,有一种情感在我的清醒和她的梦寐之间流动。它温柔缓慢,并愈来愈黏。嘘,别打扰——这个年轻的女子正在内心的河床上自我清理,变成柔软的小母亲。
自由和爬行
她的四肢越来越有力量,对外界更加好奇。一点声响,就扭头到处找寻,甚至经常尝试用手臂推开我的肩膀,把身子拧到相反的方向。是的,她开始有了对自由的追求。“不允许离开的天堂,就是地狱。”所以,世界上每一个母亲,不要指望自己天使的怀抱是孩子永远的天堂。还是放她到地上吧,安全范围内,给她适当的自由。于是,从笨拙到灵巧,她无师自通地学会爬行。爬行中的孩子,才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手和脚。
手的功能在于她,最早是充当食物的替身。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孩子吃手,就应该洗干净让她吃,只要不被口水泡坏就行。这是她精神的慰藉,是她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有用方式,比如软和硬、冷和热这些抽象的概念。那时,我曾对“干净”的理解过于狭窄,近乎洁癖。不知道人类需要部分细菌必要的养护,不知道生命的旺盛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杂质。
现在,她手脚并用,这就被赋予了神奇的交通功能。当她爬着遇见墙壁,会学着转弯;当她爬着遇见角落,就会学着退回去;当她爬着遇见大的障碍物,就会学着绕开。她甚至会爬到另外一间房间去探索。从客厅的茶几底下到卧室的衣柜边,再到厨房门口,她开始娴熟地来来往往。8个月大的婴儿有多大的力量呢?有一次,脚被卡在了阳台上装了小半箱橘子的纸箱里,她竟然把横躺下来挂在脚上的货物连拖带拽地运到了10米开外的餐厅。这趟成功的运输让我对她日益茁壮的胳膊和腿刮目相看。
能四肢着地、自由移动身体,应该是孩子人生的一件大事。她学会了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移动自己的身体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对她的身心成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触手可及的危险
当孩子能够自由移动身体到她想去的地方,她必然会遭遇成人世界的危险。比如饮水机红色按钮中烧开的水,比如果盘里锋利的刀,比如插孔下无形的电。像魔鬼的陷阱总是闪烁难以抗拒的魅惑一样,孩子往往对这些暗藏的危险有着浓厚的探求兴致。面对1周岁左右的孩子,你的常识往往难以到达他的世界。奶奶曾无数次抓住她伸向水果刀的手,爷爷抢着拽回她拨弄饮水机的爪子,妈妈适时挡住她凝望电线插孔的目光。战战兢兢地时刻看护,还是会因为偶尔的疏忽惊出一身冷汗。
一天,饮水机中开水已经烧好,我拔掉电源,让水自然冷却。几分钟后,我亲手试探了一下,温度正保持在既感觉烫手但也不至于烫伤的程度(孩子的皮肤嫩,对烫的感觉会更敏感)。把正靠在床边百无聊赖的女儿牵到饮水机前——她的身高刚好够着饮水机的出水口,我就躺到沙发上看书去了。以我对她的了解,不出两分钟她就会兴致勃勃地拨弄那唯一能动的两个按钮。果然,她被烫到了……在她的哭声中我来到她身边,明知故问:“怎么,烫到啦?跟你说过呢,这个红色的按钮不能按,里面的水是烫的,跟火一样。很疼吧?”受到惩罚的女儿含泪点头——此后,她再也没有被饮水机里的开水烫过了。同样,我指着茶几上的水果刀对她说:“这个刀有一面是非常锋利的刃,方便我们削苹果和梨子。你要用它,一定要拿住前端带木头的柄。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前面的刀刃,手就会被划伤,会流血,很疼!”我强调“很疼”两个字的时候,发现她低头看了看刚刚被烫过已经有点发红的手,又哼哼了两声——适当给孩子一点苦头尝尝,他才会理解大人的告诫是有道理的,是现实的,他才能心甘情愿调整自己的行为。苦头,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多少得尝点儿。
女儿快2岁时,依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随身听”,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随身听”需要的,插插頭的时候必须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在2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来帮忙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随身听”在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 这招在女儿识钟前很好用,识钟后就再没用过。
躺在地上哭
女儿很少用哭闹耍赖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
上了幼儿园,在外面看到了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在某天为了不吃米饭硬是要吃薯片的小事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吗就干吗去,当她是空气。这里要感谢我的婆婆,她更是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女儿躺的地方时,对她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完了你再躺回来。于是女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儿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两岁半的女儿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偷笑。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女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移植到她身上没效果,爬起来讨好地说,我觉得其实吃米饭也可以,说完自己屁颠屁颠跑去把米饭吃了个干净。
直到现在,我也再没看到过她把躺在地上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其实小孩子很多行为只不过是试探,第一次就行不通,基本不会有第二次同样行为发生。
受 伤
我常常觉得,一个孩子的坚强,有时候需要简单地培养一下。比如在他疼痛的那一瞬间,不失色,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看他自己如何应付。
有一些神经特别敏感纤细的妈妈,孩子磕碰一下就大惊小怪,像猫被踩着尾巴一样尖叫着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即使没磕伤,也会被吓坏了,往后一点小挫折都难以独自面对和承受,好像天塌了般。
女儿在外头跌倒了,爬起来后发现皮破了,出血了,于是紧张了。我蹲下观察后,笑嘻嘻地对她说,啊,出血了,我们回去找个碗把这血盛起来吧,还能烧锅血汤呢,很补的,别浪费啦。女儿紧绷的神经一下就放松了。
回到家,我拿出医用酒精帮她消毒。先跟她说明,这个是消毒用的,抹在破掉的皮肤上可能会很痛,但是呢,不忍这个痛,可能伤口就会感染,也许就会烂掉这块肉,到时候肉掉了更痛,或者细菌进到血液里得了败血症,那就会死。女儿想了想,说,那你就消毒吧,我可以忍一下。
于是她就真的忍了一下,直到我消毒完毕,一声未吭。
黑 屋 子
记得我们小时候,孩子淘气犯了大错,他的“贱骨头”就会被妈妈“重新排一遍”,还不许吃晚饭;或者是被爸爸一个大巴掌打在后腦勺上,头脑里全是金属的共鸣声,还余音袅袅。是的,再乖巧的孩子,也总有把父母惹到怒发冲冠,恨不能一巴掌拍死的时候,否则那就不是孩子是木偶了。
我咬牙切齿地对女儿说,最后提醒你一次,如果再犯我就要打你了,犯一次打一下,犯两次打两下,第三次打四下,每次加倍。女儿说,不行不行不行。我说,那好,给你一个选择。不想被打,就去黑屋子好好反省,军队里管这个叫关禁闭。
我家防盗门和客厅的木门之间有个两平方米的鞋帽间,没有窗,两道门同时关上的话里面就黑黢黢的,平常被我们称为黑屋子。女儿胆小怕黑。这个黑屋子对她来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她继续蛮横无理地挑战我、挑战我……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我让她挑个方式受罚,她挑了黑屋子。我抓起她的肩膀一把就将她扔到了黑屋,“砰的”一声关上门。她爸说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碰到此类不和谐的事情一般是装聋作哑。也就是说,女儿很清楚自己一点获取外援的机会都没有。先是吓得大哭几声,慢慢地哭声减弱,变成小声抽泣……终于安静了。我听到了爪子划拉门的声响,又一会儿,终于有个细细的声音说,我错了,再也不了,妈妈你放我出来吧。
我和她爸有时候被她抓到犯了错,比如承诺没有兑现啦,不小心打翻了零食罐、打碎了碗碟啦,就会被她逮着关进黑屋。我们也装得委屈又害怕,偶尔还假哭几声。她便法官般铁血柔情地安慰:没关系,忍着吧,做错了事,总是要找个法子让你长点记性的。
给猴一棵树,给虎一座山,给犯错的孩子一间小黑屋,这都是成长必要的。
回忆这些细节,我忽然恍惚起来。恍惚记得许多年前,另一个母亲对镜梳妆后,叹了口气,对倚在身边的女儿说:“女儿呀,妈妈老喽,你看,36岁就这么多皱纹!”那个稚嫩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36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铿锵前行,节奏严明紧凑,谁也无法放缓,更是无法叫停。
妈妈轻轻叹了口气。
责任编辑 陈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