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州市惠城区陈江街道(简称陈江)位于惠州市西南部,邻近大亚湾、深圳、东莞,为广东省中心镇,是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故乡。以仲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在咫尺,全街道地域总面积83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是惠州市各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之一。
陈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凌剑平、,办事处主任冯德波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陈江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小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陈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街道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的新发展,先后获得了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统筹发展 魅力陈江
多年来,陈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切实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布局,先后邀请了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深圳分院和惠州设计院的规划专家对街道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编制了《陈江镇总体规划》。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完善辖区内的交通网络建设,先后投入2亿多元,大力建设城市主干道,形成了“纵”有仲恺大道(仲恺五路、六路)、陈江大道,“横”有五一大道、曙光大遭一陈甲路、白云路的“二纵三横”城市交通网络格局,并按照规划定位,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设了一大批市政设施工程。目前,陈江辖区内建设有文化广场、大会堂、外展中心、汽车站、体育馆等一批重点市政设施。还大力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在中心区重点发展服务行业,形成了以三阳酒店、陈江宾馆、凯旋国际酒店、港湾酒店和汇佳购物广场、民乐福超市、艳阳天购物广场、陈江商业街等为代表的区域娱乐消费中心,辐射惠环、潼侨、潼湖、沥林、镇隆等周边地区,公共服务次中心的地位不断突显。在2009年惠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表述以陈江为龙头,建设辐射带动包括潼侨、潼湖、沥林等镇在内的惠城区西部组团。陈江大力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4所公办学校100%成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其中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2所。2008年8月,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的荣誉称号。
多年来,陈江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2006年以来,陈江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解决“一保五难”问题,扎实推进“五改五建五进村”工程,积极开展“三清三化”活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了47个“三高”农业基地,1个绿色食品基地,有2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2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低保户100%得到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卫生站100%完成新建和改建任务,实现村村设有卫生站;抓好危房改造工程,帮助近80户农村贫困户解决住房难问题;推进村道硬底化建设,在2007年全面完成了行政村道硬底化的基础上,建设自然村水泥硬底化道路61.84公里;着重完成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全街道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陈江街道青春村、陈江村、五一村、幸福村先后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区级示范村,社溪村、澄海村为市级示范村。其中,社溪村成为市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点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产业兴镇 和谐陈江
早在1992年,陈江党政领导班子提出了“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引进了韩国三星集团,台湾大欣集团、蔚盛集团等大型企业,有效地推进了陈江外向型工业上档次、上规模,并为招商引资带来了强劲的辐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江创新发展思路,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果断地提出了打造电子、灯饰专业强镇的科学定位,为陈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至2008年,陈江各类型工业企业已达到660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69亿元,比2007年增长87.1%,工业总产值338.42亿元,比增116%,两项指标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电子、灯饰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实现产值314.73亿元和16.92亿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93%和5%,形成了以“三星、德赛、LG”等电子产业为龙头及配套项目为主的电子产业集群,以及以“大欣、蔚盛集团”为龙头的灯饰产业集群,使工业发展进发出强劲生命力。2007年8月,陈江街道被广东省评为“技术创新(灯饰产业)专业镇”,成为惠州市各镇(街道)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之一。
在良好的工业基础的带动下,陈江提出了“优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在优化工业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被惠州市定位为“市级公共服务次中心”。在最近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内,汇佳、民乐福、金茂等几大商贸广场落户陈江,“肯德基”、“真功夫”等饮食连锁企业进驻陈江,御景华城、汇景中央等一批高档房产项目建设启动,并建有三阳酒店等多家星级酒店和上百家各种风味酒楼、休闲场所,促使了商贸服务业步入高品位、多业态良性发展轨道,房地产需求持续升温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形成了初步的区域消费市场。2008年,陈江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1.20%。
记者在陈江采访期间得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陈江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把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坚持统筹兼顾,均衡发展,促使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在维稳综治方面,陈江建立健全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调处网络。在文化建设方面,陈江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彰显了具有陈江特色的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老人文化和仲恺文化,并建设了复员退伍军人之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民营企业与困难复退军人结对帮扶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2008年惠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陈江街道把10项民心工程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配合创建工作,这些民心工程包括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农村建设、教育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真正使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共享文明成果。
多年来,陈江始终坚持“抓稳定就是抓经济”的思路,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狠抓维稳综治工作,成立了全省首支铁路义务护路队,建设了维稳综治中心(工作站),开创了具有陈江特色的治安管理模式,形成了依法治理的良好局面,营造了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
陈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凌剑平、,办事处主任冯德波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陈江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小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陈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街道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的新发展,先后获得了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统筹发展 魅力陈江
多年来,陈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切实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布局,先后邀请了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深圳分院和惠州设计院的规划专家对街道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编制了《陈江镇总体规划》。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完善辖区内的交通网络建设,先后投入2亿多元,大力建设城市主干道,形成了“纵”有仲恺大道(仲恺五路、六路)、陈江大道,“横”有五一大道、曙光大遭一陈甲路、白云路的“二纵三横”城市交通网络格局,并按照规划定位,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设了一大批市政设施工程。目前,陈江辖区内建设有文化广场、大会堂、外展中心、汽车站、体育馆等一批重点市政设施。还大力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在中心区重点发展服务行业,形成了以三阳酒店、陈江宾馆、凯旋国际酒店、港湾酒店和汇佳购物广场、民乐福超市、艳阳天购物广场、陈江商业街等为代表的区域娱乐消费中心,辐射惠环、潼侨、潼湖、沥林、镇隆等周边地区,公共服务次中心的地位不断突显。在2009年惠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表述以陈江为龙头,建设辐射带动包括潼侨、潼湖、沥林等镇在内的惠城区西部组团。陈江大力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4所公办学校100%成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其中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2所。2008年8月,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的荣誉称号。
多年来,陈江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2006年以来,陈江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解决“一保五难”问题,扎实推进“五改五建五进村”工程,积极开展“三清三化”活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了47个“三高”农业基地,1个绿色食品基地,有2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2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低保户100%得到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卫生站100%完成新建和改建任务,实现村村设有卫生站;抓好危房改造工程,帮助近80户农村贫困户解决住房难问题;推进村道硬底化建设,在2007年全面完成了行政村道硬底化的基础上,建设自然村水泥硬底化道路61.84公里;着重完成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全街道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陈江街道青春村、陈江村、五一村、幸福村先后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区级示范村,社溪村、澄海村为市级示范村。其中,社溪村成为市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点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产业兴镇 和谐陈江
早在1992年,陈江党政领导班子提出了“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引进了韩国三星集团,台湾大欣集团、蔚盛集团等大型企业,有效地推进了陈江外向型工业上档次、上规模,并为招商引资带来了强劲的辐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江创新发展思路,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果断地提出了打造电子、灯饰专业强镇的科学定位,为陈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至2008年,陈江各类型工业企业已达到660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69亿元,比2007年增长87.1%,工业总产值338.42亿元,比增116%,两项指标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电子、灯饰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实现产值314.73亿元和16.92亿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93%和5%,形成了以“三星、德赛、LG”等电子产业为龙头及配套项目为主的电子产业集群,以及以“大欣、蔚盛集团”为龙头的灯饰产业集群,使工业发展进发出强劲生命力。2007年8月,陈江街道被广东省评为“技术创新(灯饰产业)专业镇”,成为惠州市各镇(街道)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之一。
在良好的工业基础的带动下,陈江提出了“优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在优化工业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被惠州市定位为“市级公共服务次中心”。在最近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内,汇佳、民乐福、金茂等几大商贸广场落户陈江,“肯德基”、“真功夫”等饮食连锁企业进驻陈江,御景华城、汇景中央等一批高档房产项目建设启动,并建有三阳酒店等多家星级酒店和上百家各种风味酒楼、休闲场所,促使了商贸服务业步入高品位、多业态良性发展轨道,房地产需求持续升温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形成了初步的区域消费市场。2008年,陈江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1.20%。
记者在陈江采访期间得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陈江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把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坚持统筹兼顾,均衡发展,促使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在维稳综治方面,陈江建立健全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调处网络。在文化建设方面,陈江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彰显了具有陈江特色的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老人文化和仲恺文化,并建设了复员退伍军人之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民营企业与困难复退军人结对帮扶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2008年惠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陈江街道把10项民心工程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配合创建工作,这些民心工程包括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农村建设、教育发展、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真正使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共享文明成果。
多年来,陈江始终坚持“抓稳定就是抓经济”的思路,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狠抓维稳综治工作,成立了全省首支铁路义务护路队,建设了维稳综治中心(工作站),开创了具有陈江特色的治安管理模式,形成了依法治理的良好局面,营造了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