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研究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留守老人 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模式日趋小型化的同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也将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冲击。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农民因征地而丧失土地提供的社会保障,并且农村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农村老人的留守现象也就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走出一条顺应和谐社会中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养老道路。
  一、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现状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农村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5938 万人,占农村总人口(80739 万)的7.35%,这一比例已经高于老龄型国家的判断标准(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显示出留守老人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农村老人的留守现象,实际上是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农村城镇化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也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和社会保障体制的缺失,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显脆弱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转型、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等多种社会趋势的影响下,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养老呈现出以下状况:
  (一)留守老人生活负担重。
  由于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家务劳动和照料孙辈的责任自然地落到了留守老人的肩上。这些孩子小到需要喂奶的婴儿,大到上初中及高中的学生,加重了老人们的生活负担。农民们外出务工,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快地增加收入,所以一般都是到离家较远的大城市务工,但由于本身的生存条件就很简陋和艰苦,自然无法携老带幼。大多数年轻夫妇也就委托其父辈们照料其子女,这使得许多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们,不得不承担抚养孙辈们的重负,重新扮演父母的角色,形成了留守老人教育第三代的“隔代教育”现象。
  (二)留守老人精神生活不高。
  在农村,老有所养不仅仅指老年人在经济上有所保障,更强调的是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能够在生活上得到照料。老人们年事已高,需人照料,许多老人已经是古稀之年,长年体弱多病,子女又经常在外,最多提供一些赡养费,平时生活无人照料。目前我国的留守老人中有很多是单身老人,有不少是经济困难者,精神生活颓废,农村老人一般不善于言辞,加之我国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较低,除了看看电视、打打麻将等外,一般无其他调节生活的雅趣,当老伴去世后,生活上无人悉心照料及问寒问暖,同时与小辈们又有代沟,所以生活倍感无味。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老人的医药费用支付能力较差,缺少及时全面的医疗救护,病中缺少关怀、照顾。多数老年人一般体弱多病,普遍患有慢性病。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增加一定的收入,但一旦生了大病,昂贵的医药费也让整个家庭难以支付,存在着“生得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在医疗保障方面,大部分老人都无任何医疗保障。
  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存在问题成因
  从绝对数来看,中国农村60岁以上人口有0.88 亿人,城镇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0.46 亿人。 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农村留守老人在不能充分享受家庭养老的同时,现阶段农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又非常不健全,这就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困境难以改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城乡政策不同,城市养老有着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而在农村养老更多的是依靠家庭。最近几十年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养老方式依然没有较大的改变,农村养老的保障机制仍未建立健全。此外,农村社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为老服务的意识不强,而农村居民对社区缺乏信任与依赖,两者互相隔阂,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互助机制。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青壮年人口从农村流出。
  工业化、城镇化不仅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而且也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进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他们离家的半径在延伸,时间在延长,业缘关系的强化,导致家庭关系松弛和血缘关系淡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农村经济市场化,传统的“多子多福”生育观正在改变,另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扩散也提高了农民的预期寿命。这些都使得传统的家庭结构“金字塔型”老年人少,年轻人多向现代的家庭结构“倒金字塔型”转型。 这样的家庭结构如果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只能造成老年人生活贫困以及年轻人不堪重负。另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青年人为加速知识更新和提高技能,纷纷出外学习,这也影响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目前家庭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功能的逐渐减弱,就意味着社会对老年人生活料理的功能应相应增强,但限于财力等原因,社会照料的功能受到限制,所以老年人的生活料理处于两难境地。
  (三)转型期伦理价值观的转变导致留守老人的家庭地位发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货币观念以及价值规律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冲击,形成了人们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年轻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民主、自由、独立观念深入其心,而老年父母的心理定势无法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环境,于是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代沟”问题。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伦理道德被给予新的含义和见解,并且更加看重经济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获得不再是依靠年龄和经验,而是获取经济资源的能力。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网络,这些都是农村老年人相对缺乏或日益减少的资源。伦理道德的弱化也不是农村惟有的现象。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增多,现代教育的普及从不同程度影响了老年人所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村庄舆论与道德压力日趋变弱,农村家庭中老年人的家长地位正在消失,老年人的处境有恶化趋势,在儿子外出打工而由儿媳当家的老年人家庭情形可能更糟。
  三、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对策研究
  (一)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尽快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二是老年生活照料和救济体系;三是老年医疗保健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倾斜,确保低收入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
  发挥农村社区基层的作用,加强基层组织的养老服务功能,适当的组织部分社区成员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尤其是留守老人,因为他们缺少子女的照料,尤其是在生活和精神方面进行照料,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然后开展针对性的活动,比如精神上,留守老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当地社区可以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与留守老人的交流活动,并促进留守老人间的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开他们的心结。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问题,就要加快发展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在医疗保障方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5 条规定:“国家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但农村的老人们很难依法享有医疗待遇。留守老人们最怕生病无钱看,无处看,无人照料。老人们生小病,只能在一些医术很低、设备落后的乡村医院治疗,或凭借几十年劳动锻炼的身体抵抗。一拖再拖,很多老人也由小病拖成了大病。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城市富余、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向乡村转移,支持农村卫生室建设,同时改革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推行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一体化,向老年人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是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要侧重于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或招聘一些医术较为高明、医德较为高尚的医生到农村医院工作,以提高农村医院的医疗水平。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开始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医疗费用的涨价是留守老人反映最多的问题:“虽然可以报销,但是药价也提高了,看病花的钱比以前还要多。”同时,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这项制度对解决农村就医问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转变农村的养老观念。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成为核心家庭,养老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子女们去完成一件他们在客观上根本无法胜任的任务,所以在积极广泛地开展对青年和子女尊老、爱老、养老教育的同时,也要对老人进行相关养老观念转变的教育。要有意识地、主动地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待。在思想上、精神上树立起不依赖子女的观念;在行动上养成并形成一种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来完成老年生活中的各项任务的习惯,逐步形成一种“白养”和老伴间的“互养”的养老方式。同时,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提高老年人自养能力提供各种制度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化服务。
  总之,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仅仅靠老人自己是不够的;它不仅是老人子女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积极关注留守老人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够变成和谐的农村。□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留守老人问题研究”(B1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河南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注释: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谢慧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分析.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9月第17卷第5期.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价值链成本管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并总结了常见电力上市公司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针对生产经营成本控制局限性、技术研发的价值链流动成本控制缺乏体系
摘 要 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较多的风险隐患,本文通过对风险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对策。  关键词 银行卡 风险 防犯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伪卡欺诈、恶意透支、网上银行卡诈骗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寻求相应的防犯对策,能有效进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的主要
早在参加工作之前,林阳就听说,国企工作稳定,但内部关系盘根错节,没有靠山处处难行。如今入职某大型国企数年,林阳对此算是感受颇深了。尤其是今年,自己接连三次被“截胡”,任凭心理承受能力再怎么强大也要扛不住了。  年初春节长假,班里的同事都嚷嚷家里有事,没人愿意春节留守值班。班里就数林阳年轻,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林阳只能微笑着应下了。  就这样,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林阳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了6天。为
期刊
摘 要 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国家的货币、信贷以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是考察货币政策作为能动的政策变量,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能否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就是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没有影响,即货币供给变化是否导致实际经济变量变化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货币中性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就迫使企业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可能面临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伴
<正> 一、内地与澳门区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性质 关于澳门包括香港与内地司法协助的性质问题,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属于中国内部平等法域之间的区际司法协助①。但也有人认为是
扫黑除恶精准发力深入打rn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孝感市委把扫黑除恶斗争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列入全市38项重点工作之一.孝感市委书记潘启胜、市长吴海涛多次听取扫
期刊
工资管理工作是高校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该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具体业务流程繁琐、涉及面广且责任重大.本文分析了高校工资管理工作特点,尝试基于财务视角提出工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