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桥梁的安全性问题取决于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因此,要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就必须用良好的施工技术,本文主要探讨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供同行參考。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了我国路政方面备受关注重点问题。桩基础作为整个桥梁工程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但由于桥梁桩基深埋于地下,且多数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使得桥梁桩基施工存在着隐蔽性,桩基的质量较难控制。因此,加强对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及时回避和解决桩基础施工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桥梁桩基础常见施工技术
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中,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最为常用的施工技术,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选择。
1.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一种通过人工开挖而形成井筒的灌注桩成孔工艺。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做基础,具有施工操作方便,机具设备简单,占用施工场地小,施工质量可靠和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就单根桩而言,人工挖孔的效率和速度不如钻孔,但人工挖孔可以在几个甚至十几个工作面同时开展作业,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1.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当达到设计需要的标高以后,再将钢筋骨架或钢筋笼吊入井孔中,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特点与沉管灌注桩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相对较小; 能够制造比预制桩直径大很多的桩; 适用于桥梁工程中各种地基的施工等等。
1.3钻孔施工技术
成孔质量是控制桩基质量及工期的关键工序,根据地质资料及我公司的类似工程经验, 本工艺采用泥浆循环和抽渣筒方法进行排渣。桩孔的钻进采用分班连续作业,中途不得中断 2个小时以上。经常注意土层和岩石层的变化情况,在土层和岩石层中均采取渣样,判断地质变化情况,记入记录表。并与地勘的资料进行核对。同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证,每次的岩样均编号拍照,有必要的进行密封保存,直至工程竣工。并且在钻孔过程中,每隔, 2-3个小时对孔位进行检查一次,。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发现偏位,立即纠正。
1.4清孔
当孔深、孔径等细目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进行第一次清孔。根据桥梁地质情况,采用掏渣筒清孔法清孔可使孔底沉渣(虚土)、泥浆浓度、泥浆中含渣量及孔壁垢厚达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浇筑水下混凝土创造先行条件。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高度,以防止坍孔,不得用加深桩孔的办法代替清孔。
2、灌注桩基混凝土
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法,为确保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拼装好的导管应进行水密试验,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接输风管接头,输入的风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的1.3倍的压力。导管分节长度应便于拆装和搬运,同时便于施工时计算拼装和拆卸导管的总长度,中间节导管一般长1.5m 以内,且为同一长度,下端节可加长至4m左右,同时制作几节1m的短导管以便调节漏斗的高度。
施工用的钢护筒可在灌注结束混凝土初凝前拨出,为了减小以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可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初凝前,挖除多余的一段桩混凝土和浮浆,但应保留 10-㎝20㎝,以待随后修凿,。接浇下部构造墩柱或承台。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至少留取两组试件,桩长 20m以上者不少于3组。如换工作班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有关混凝土的灌注情况,如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测量并采用正规表格记录。
3、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3.1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技术问题
(1) 埋设护筒。护筒的埋设是为了起到定位导向、保护孔口、维护泥浆面和防止塌方的作用。在护筒埋设时应稳定、准确,并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小于50㎜。护筒通常是采用4-8㎜的钢板制作,其内径需大于钻头直径100㎜,在上部适宜开设 1-2个溢浆孔洞。护筒埋设的深度要求,一般在粘性土中不得小于1m,在砂土中不能少于 1.5m。在高度上还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2) 泥浆的制备。在灌注桩钻孔施工中,泥浆能够起到护壁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防水和防渗的帷幕。因此,制备的泥浆需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适当的比重、良好的触变性,并能够形成薄而韧的泥皮以粘附在孔壁上。泥浆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桥梁工程施工机械条件、地质情况等条件,在选定基本配合比后,经配制试验并修正后方能确定。
(3)冲击成孔。在冲击前,护筒内需加入足够的水和粘土,然后边冲击边加粘土造浆,以保证粘土造浆护壁的可能性。为防止在冲击成孔时,出现桩位偏移和斜孔,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冲击钻应对准护筒的中心,控制偏差在±20㎜以内,然后开始小冲程密击,锤高度在 0.4-0.6m,并及时添加粘土泥浆护壁,使孔壁能够密实挤压。当孔深达到护壁下方3-4m后,可加快速度与冲程。在造孔时还需将孔内的残渣及时排出孔外,以避免残渣太多,出现埋桩的现象; ②在钻进过程中需每隔1-2m,就对成孔的垂直度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有偏斜的现象应立即停止钻进,并及时纠正。对于易于偏斜和变层处的部位,可使用间断冲击和低锤冲击的方式,以保持良好的孔型。
(4)吊装钢筋笼。在钢筋笼的起吊和安装的过程中,为避免变形的出现,需设置支撑物。在安放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桩孔缓慢放入,并避免与孔壁出现碰撞。在下笼时如果遇到阻碍应停止,等原因查明处理后方能继续进行,并严禁强行下放和高起猛落。当钢筋笼全部入孔以后,检查其居中位置,同时采用钢丝绳和插杆进行固定,以防钢筋笼出现上浮或下沉。当混凝土灌注结束以后,才能对钢丝绳和插杆进行拆除。
3.2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的重点技术问题
(1)开孔。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开挖之前,应清除场地周围的影响因素,并做好孔口周围的排水与临时维护工作。同时,按照设计图纸准确放线,并确定桩位中心位置,并向桩心位置的四周引出四个控制点,以进行桩心的控制。开挖时,应由上往下分层进行,每一层土方开挖区的厚度约为1m,形状呈上小下大的圆台体形状,在上底和下底的口径应分别大于设计桩径 20㎝和 40㎝。在开挖时,侧壁应做到光滑平整,并保持底面的水平。挖出的土方需及时送到地面并进行外送,不能堆放在离孔边太近的位置,以防止孔壁的坍塌。
(2)钢筋笼施工。直径在 1.4m 以内的挖孔桩,钢筋笼的制作与钻孔灌注桩的方式大致相同。对于长度和直径较大的钢筋笼,通常在主筋内侧加设一道加强箍,并在箍内设置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形成骨架。为方便吊运,钢筋笼普遍采用分节制作,主筋接头使用对焊,主筋和箍筋的间隔则使用点焊固定。同时应控制平整度误差在5㎜以内,并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耳环。直径大于1.4m 的挖孔桩,通常在孔内安装绑扎,笼的箍筋基本采用圆形。当直径小于1.4米时,需先在场地绑扎成型!不是通长的钢筋笼,首先使用角钢进行悬挂,再利用孔底浇筑混凝土直到桩顶,或者等混凝土浇筑到笼底标高时再进行钢筋笼的安装。
结束语
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在进行桩基施工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和研究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和技术问题,并及时协调与解决。同时,还应合理的把控各环节中的施工要点与施工工艺,以节省工期,确保施工质量,进而推动整个桥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 林 , 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与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3).
[2] 吴昌雄.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2(2).
[3] 李祖林. 浅析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技术[J]. 大科技,2012(1)
[4]刘礼明,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简析[J],科技信息,2012年21期.
[5]刘明宇.水利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12期.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了我国路政方面备受关注重点问题。桩基础作为整个桥梁工程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但由于桥梁桩基深埋于地下,且多数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使得桥梁桩基施工存在着隐蔽性,桩基的质量较难控制。因此,加强对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及时回避和解决桩基础施工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桥梁桩基础常见施工技术
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中,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最为常用的施工技术,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选择。
1.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一种通过人工开挖而形成井筒的灌注桩成孔工艺。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做基础,具有施工操作方便,机具设备简单,占用施工场地小,施工质量可靠和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就单根桩而言,人工挖孔的效率和速度不如钻孔,但人工挖孔可以在几个甚至十几个工作面同时开展作业,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1.2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指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当达到设计需要的标高以后,再将钢筋骨架或钢筋笼吊入井孔中,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特点与沉管灌注桩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相对较小; 能够制造比预制桩直径大很多的桩; 适用于桥梁工程中各种地基的施工等等。
1.3钻孔施工技术
成孔质量是控制桩基质量及工期的关键工序,根据地质资料及我公司的类似工程经验, 本工艺采用泥浆循环和抽渣筒方法进行排渣。桩孔的钻进采用分班连续作业,中途不得中断 2个小时以上。经常注意土层和岩石层的变化情况,在土层和岩石层中均采取渣样,判断地质变化情况,记入记录表。并与地勘的资料进行核对。同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证,每次的岩样均编号拍照,有必要的进行密封保存,直至工程竣工。并且在钻孔过程中,每隔, 2-3个小时对孔位进行检查一次,。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发现偏位,立即纠正。
1.4清孔
当孔深、孔径等细目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进行第一次清孔。根据桥梁地质情况,采用掏渣筒清孔法清孔可使孔底沉渣(虚土)、泥浆浓度、泥浆中含渣量及孔壁垢厚达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浇筑水下混凝土创造先行条件。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高度,以防止坍孔,不得用加深桩孔的办法代替清孔。
2、灌注桩基混凝土
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法,为确保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拼装好的导管应进行水密试验,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接输风管接头,输入的风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的1.3倍的压力。导管分节长度应便于拆装和搬运,同时便于施工时计算拼装和拆卸导管的总长度,中间节导管一般长1.5m 以内,且为同一长度,下端节可加长至4m左右,同时制作几节1m的短导管以便调节漏斗的高度。
施工用的钢护筒可在灌注结束混凝土初凝前拨出,为了减小以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可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初凝前,挖除多余的一段桩混凝土和浮浆,但应保留 10-㎝20㎝,以待随后修凿,。接浇下部构造墩柱或承台。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至少留取两组试件,桩长 20m以上者不少于3组。如换工作班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有关混凝土的灌注情况,如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测量并采用正规表格记录。
3、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3.1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技术问题
(1) 埋设护筒。护筒的埋设是为了起到定位导向、保护孔口、维护泥浆面和防止塌方的作用。在护筒埋设时应稳定、准确,并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小于50㎜。护筒通常是采用4-8㎜的钢板制作,其内径需大于钻头直径100㎜,在上部适宜开设 1-2个溢浆孔洞。护筒埋设的深度要求,一般在粘性土中不得小于1m,在砂土中不能少于 1.5m。在高度上还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2) 泥浆的制备。在灌注桩钻孔施工中,泥浆能够起到护壁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防水和防渗的帷幕。因此,制备的泥浆需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适当的比重、良好的触变性,并能够形成薄而韧的泥皮以粘附在孔壁上。泥浆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桥梁工程施工机械条件、地质情况等条件,在选定基本配合比后,经配制试验并修正后方能确定。
(3)冲击成孔。在冲击前,护筒内需加入足够的水和粘土,然后边冲击边加粘土造浆,以保证粘土造浆护壁的可能性。为防止在冲击成孔时,出现桩位偏移和斜孔,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冲击钻应对准护筒的中心,控制偏差在±20㎜以内,然后开始小冲程密击,锤高度在 0.4-0.6m,并及时添加粘土泥浆护壁,使孔壁能够密实挤压。当孔深达到护壁下方3-4m后,可加快速度与冲程。在造孔时还需将孔内的残渣及时排出孔外,以避免残渣太多,出现埋桩的现象; ②在钻进过程中需每隔1-2m,就对成孔的垂直度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有偏斜的现象应立即停止钻进,并及时纠正。对于易于偏斜和变层处的部位,可使用间断冲击和低锤冲击的方式,以保持良好的孔型。
(4)吊装钢筋笼。在钢筋笼的起吊和安装的过程中,为避免变形的出现,需设置支撑物。在安放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桩孔缓慢放入,并避免与孔壁出现碰撞。在下笼时如果遇到阻碍应停止,等原因查明处理后方能继续进行,并严禁强行下放和高起猛落。当钢筋笼全部入孔以后,检查其居中位置,同时采用钢丝绳和插杆进行固定,以防钢筋笼出现上浮或下沉。当混凝土灌注结束以后,才能对钢丝绳和插杆进行拆除。
3.2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的重点技术问题
(1)开孔。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开挖之前,应清除场地周围的影响因素,并做好孔口周围的排水与临时维护工作。同时,按照设计图纸准确放线,并确定桩位中心位置,并向桩心位置的四周引出四个控制点,以进行桩心的控制。开挖时,应由上往下分层进行,每一层土方开挖区的厚度约为1m,形状呈上小下大的圆台体形状,在上底和下底的口径应分别大于设计桩径 20㎝和 40㎝。在开挖时,侧壁应做到光滑平整,并保持底面的水平。挖出的土方需及时送到地面并进行外送,不能堆放在离孔边太近的位置,以防止孔壁的坍塌。
(2)钢筋笼施工。直径在 1.4m 以内的挖孔桩,钢筋笼的制作与钻孔灌注桩的方式大致相同。对于长度和直径较大的钢筋笼,通常在主筋内侧加设一道加强箍,并在箍内设置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形成骨架。为方便吊运,钢筋笼普遍采用分节制作,主筋接头使用对焊,主筋和箍筋的间隔则使用点焊固定。同时应控制平整度误差在5㎜以内,并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耳环。直径大于1.4m 的挖孔桩,通常在孔内安装绑扎,笼的箍筋基本采用圆形。当直径小于1.4米时,需先在场地绑扎成型!不是通长的钢筋笼,首先使用角钢进行悬挂,再利用孔底浇筑混凝土直到桩顶,或者等混凝土浇筑到笼底标高时再进行钢筋笼的安装。
结束语
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在进行桩基施工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和研究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和技术问题,并及时协调与解决。同时,还应合理的把控各环节中的施工要点与施工工艺,以节省工期,确保施工质量,进而推动整个桥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 林 , 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与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3).
[2] 吴昌雄.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2(2).
[3] 李祖林. 浅析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技术[J]. 大科技,2012(1)
[4]刘礼明,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简析[J],科技信息,2012年21期.
[5]刘明宇.水利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