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活动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枢纽作用,担当着缔构和传承文化的重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在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加速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在这种形势下,对新兴媒介中编辑的功能的疑问不绝于耳,甚至编辑功能在逐渐淡化甚至完全消失的言论甚嚣尘上。但细究之下就会发现,新兴技术并不能取代传统编辑所承担的职能,在新兴媒介的文化缔构中,编辑活动依然不可或缺。本文拟以博客为例,具体论述编辑在构建文化中的手段和作用。
一、把关:构建健康的文化环境
编辑对信息的把关实质上就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对文化传播进行社会管理是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博客,作为一种网络的自助出版方式,被认同的最大变化是极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编辑的把关,带来了“想写就写,想骂就骂”的自由言论的年代。然而,这并不是说编辑无所作为,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大部分博客依托于门户网站,国内博客服务提供商排名前五名均来自门户网站,博客对门户网站的依赖性决定了编辑的把关作用必不可少。作为商业网站的一个组成部分,博客遵循着网站的价值选择和是非标准,这些标准也是博客编辑在把关过程中的依据。在博客开通时,编辑必须提醒和引导作者遵守网站的条款、国家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保证网络健康发展的前提。
当下的中文博客,有不少言行频频触及法律和伦理道德底线。木子美的性爱日记第一次让我们关注博客,此后博客的纷争不断,2006年韩寒与白烨的博客大战,2007年的假名人博客事件……种种问题让博客一直处于风头浪尖之上。爆料、名人花边新闻、软色情、猎奇仍然是各大博客网站的主题,裸体美女和性爱的话题从没停止过,而且高居博客的排行榜首位。内容上的庸俗化一直在网络中蔓延,特别是以视听类内容为主的播客的盛行,让网络文化如何能健康的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七大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写入大会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网络管理力度,2007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规定,中国互联网协会也于2007年8月21日发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这些自上而下的举措充分显示了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而网站作为博客的传播载体,是规范和管理的第一道门槛,编辑有权利更有义务对博客内容进行审查和过滤,在面对危害社会的不良博客内容时,编辑应充分发挥把关作用,承担起“守门人”的责任。
首先,编辑的把关是利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检查,比如敏感词过滤等,同时内容还要人工监看,配合政府部门,对涉及色情、盗版、人身攻击等等一些违法内容进行把关,去伪汰劣,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过滤、删除甚至关闭,建立起完善的把关制度。
其次,编辑的把关作用还体现在博客的申请程序上。在《博客服务自律公约》的“不会强制博客的实名制,但会鼓励实名制”的前提下,匿名性为编辑把关带来很大的困难。网络上假冒名人办博客的现象甚嚣尘上,或为赚取点击率,或以名人的口吻发布虚假消息,或恶搞名人,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恶俗现象在其他新兴媒介也普遍存在,这固然需要网民自律,但编辑应充分发挥把关作用,构建畅通而健康的文化交流平台。
二、优化:掌握文化建设主导权
我们传统上认为编辑只能通过加工、整理和合理的编排完成编辑的优化功能,但互联网将编辑优化的概念外延,此时编辑活动已不再只是创作完成之后,传播开始之前的一个中间环节,而扩展到网络出版以后的工序中。纵然博客是个全民性运动,但它本身带着强烈的个人性和分散性特点,编辑优化就是要通过对博客进行整合优化选择,化零为整,运用对信息重新组织的权力,实施对话题的引导。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的信息和舆论空间里,编辑依然掌握着对话语的主导权,他们通过种种编辑手段赋予某一事件以显著性,塑造“拟态环境”影响受众的认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①据CNNIC的调查,网民阅读博客出现一个新趋势,已不再局限于自娱自乐的层面,开始关注学术问题探讨、经济行情分析等信息。特别是在接触博客的人群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38%,面对这样一个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还较弱的群体,编辑在引导舆论方面作用必不可少。
首先,编辑优化手段体现在对博客文章的分类整理上。我国现有的7282万个博客被划定到不同的类别中加以展示:搜狐博客,是以博客群和职业类别作为划分标准的;qq空间按空间名进行分类;网易博客、新浪博客、百度空间都按文章类型划分。尽管各个网站编辑的分类方法不同,但目标一致:发挥编辑主动性,把影响最大,最优化的博客放在前面,起到鼓励引导作用,提高博客的影响力。
其次,编辑对博客首页精心编排,将精品博客在首页加以推荐。设立文章排行榜、博客名录、搜索关键词、今日话题、热门图片和视频推荐等等小栏目,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完成对博客的整理和推荐工作。据CNNIC调查,通过博客频道、博客首页的推荐文章、博客的排行榜等这几种渠道阅读博客的人数占14%。编辑通过话题推荐完成对信息的优化选择,既能吸引受众,提高点击率,又以话题引导,完成议程设置的任务。
再次,编辑还可以通过控制点击量,决定博客的排名。在庞大的博客群体中,话题怎么能得到关注,文章怎么能得到推荐,点击率也成为左右博客作者的一个因素。近年来,随着各路精英的陆续加入,草根博客在过千万点击率的名人博客面前已不再成为焦点。为了打破名人霸占排行榜的现象,避免优秀的博客淹没在娱乐化的名人博客之中,编辑发挥调控作用,推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草根博客。新浪于2006年7月正式推出博客3.0版本,新版博客增强了搜索和圈子功能,以此让最专业、最小众的博客也能够脱颖而出,并且造就了“极地阳光”这样平民博客的神话。
最后,编辑力求与传统媒介共建共生,互相补充,新兴媒介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来协助传统媒体正确引导舆论。新浪博客副主编张国伟说:“这是一种职业感,当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缺位……博客的专题要跟着新闻走”②。 编辑应将传统媒介领域里的热点引入博客,引发受众的讨论。据CNNIC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关注评论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的博客读者所占比例为16%, “我们是以做新闻的手段来做博客”③新浪博客频道的管理人员如是说。“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博客中国及时转载了《北京青年报》的相关文章《人民币也有贬值的可能,人民没有必要盲目汇结》。对代表舆论导向的权威传统媒体《北京青年报》给予大力支持,实际上就是对这种舆论导向的认同和引导④。在新媒介的发展过程中,编辑应充分发挥舆论主导权,营造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环境,在多元而芜杂的文化中,扶持主流网络文化力量,倡导并构建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
三、策划:创新推广新兴文化
编辑策划作为现代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之一,不仅为媒介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思维,也是它健康发展的首要保障。在受众人群的多元化,媒介同质化的今天,编辑应增强针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
首先,编辑策划体现在对博客的定位方针上,这也是媒体分众化传播的趋势在博客中的一种表现。人民网的强国博客主要面向公务人员、文学爱好者、记者、文学编辑和网络研究人员。新浪坚持自己的名人精英路线,正如网站自称的那样:在名人博客方面比较有特色。自2005年10月,新浪开始了一场面向名人的开博推广运动, 凭着“与名人比邻”为诱惑,笼络了大批网民。搜狐则打着娱乐的大旗,提供娱乐、游戏图片、音乐视频、小工具等各种特色服务,并借助博客平台开展娱乐选秀等活动,将娱乐的目标贯彻到底。“在服务和技术易于复制的今天,内容成为博客网站生存的关键,编辑确定明确的定位方针,突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提高博客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吸引受众,增加点击率”。⑤
其次,博客网站具体的栏目策划也是编辑主动性的一种突出表现。人民网的强国博客设有时政、军事等栏目,并设有党员博客专栏,在十七大期间,推出了“十七大博客专区”。这些栏目的设置突出地体现了强国博客作为一个政党性媒体的下属博客所应有的政治性、引导性。以名人博客为主打的新浪,在首页上,编辑设立了名人博客排行榜、众多名人博客的链接。并且,许多知名杂志也把官方博客设在新浪上与受众进行交流。
再次,编辑借助博客开始大规模的传播活动,将博客的影响范围无限扩展。搜狐正式启动2008年搜狐女声选拔活动,作为搜狐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博客打造了便捷的视频选秀平台,借助博客开始了造星运动。自从徐静蕾博客文集《老徐的博客》开始了国内对博客出版模式的首次尝试后,编辑逐步将博客引入图书界,开始“博客书”的出版潮流。这也是编辑利用传统媒介的号召力开始商业化运作的一种手段,即加快了媒介之间的融合,开始了跨媒介经营和增值服务的发展,又充分扩大了新兴媒介的影响力和广告效应。
编辑们的策划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幕后活动,如升级服务平台、更新技术等,这些举措首先是为了凸显媒介特色,为受众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这也为媒介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内在的推动作用,竭力使文化内容高尚健康,形式优美愉悦,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正如有学者所言:“到2007年,应该说独特的博客文化已经形成,出现了精英博客与草根博客共舞、实名博客与匿名博客并存的局面”,⑥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博客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基于新技术上的新兴媒介,随着技术的更新在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潮流,但新技术的出现并不能取代编辑成为媒介发展的主导力量,自由交流并不能否定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元发展并不能覆盖主流文化。编辑们在倡导信息的平等交流时,更要积极地在新兴媒介文化的构建和传承过程中发挥把关、引导、推动作用,对文化进行净化和优化,使之朝着规范有序、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②③郑亚楠:《名人博客塑造的媒介文化奇观——兼谈网络自由的幻象》[J],《新闻记者》,2006,(12)
④赵娜:《博客与传统媒体》[J],《山东视听》,2006,(04)
⑤陈睿:《博客之困:四大问题成关键》[J],《传媒》,2007,(03)
⑥闵大洪:2007年:网络媒体又走过不平凡的一年[EB/OL]. http://www.mediawatch.cn/GB/75691/6718855.html.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编辑出版学研究生)
一、把关:构建健康的文化环境
编辑对信息的把关实质上就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对文化传播进行社会管理是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博客,作为一种网络的自助出版方式,被认同的最大变化是极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编辑的把关,带来了“想写就写,想骂就骂”的自由言论的年代。然而,这并不是说编辑无所作为,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大部分博客依托于门户网站,国内博客服务提供商排名前五名均来自门户网站,博客对门户网站的依赖性决定了编辑的把关作用必不可少。作为商业网站的一个组成部分,博客遵循着网站的价值选择和是非标准,这些标准也是博客编辑在把关过程中的依据。在博客开通时,编辑必须提醒和引导作者遵守网站的条款、国家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保证网络健康发展的前提。
当下的中文博客,有不少言行频频触及法律和伦理道德底线。木子美的性爱日记第一次让我们关注博客,此后博客的纷争不断,2006年韩寒与白烨的博客大战,2007年的假名人博客事件……种种问题让博客一直处于风头浪尖之上。爆料、名人花边新闻、软色情、猎奇仍然是各大博客网站的主题,裸体美女和性爱的话题从没停止过,而且高居博客的排行榜首位。内容上的庸俗化一直在网络中蔓延,特别是以视听类内容为主的播客的盛行,让网络文化如何能健康的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七大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写入大会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网络管理力度,2007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规定,中国互联网协会也于2007年8月21日发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这些自上而下的举措充分显示了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而网站作为博客的传播载体,是规范和管理的第一道门槛,编辑有权利更有义务对博客内容进行审查和过滤,在面对危害社会的不良博客内容时,编辑应充分发挥把关作用,承担起“守门人”的责任。
首先,编辑的把关是利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检查,比如敏感词过滤等,同时内容还要人工监看,配合政府部门,对涉及色情、盗版、人身攻击等等一些违法内容进行把关,去伪汰劣,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过滤、删除甚至关闭,建立起完善的把关制度。
其次,编辑的把关作用还体现在博客的申请程序上。在《博客服务自律公约》的“不会强制博客的实名制,但会鼓励实名制”的前提下,匿名性为编辑把关带来很大的困难。网络上假冒名人办博客的现象甚嚣尘上,或为赚取点击率,或以名人的口吻发布虚假消息,或恶搞名人,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恶俗现象在其他新兴媒介也普遍存在,这固然需要网民自律,但编辑应充分发挥把关作用,构建畅通而健康的文化交流平台。
二、优化:掌握文化建设主导权
我们传统上认为编辑只能通过加工、整理和合理的编排完成编辑的优化功能,但互联网将编辑优化的概念外延,此时编辑活动已不再只是创作完成之后,传播开始之前的一个中间环节,而扩展到网络出版以后的工序中。纵然博客是个全民性运动,但它本身带着强烈的个人性和分散性特点,编辑优化就是要通过对博客进行整合优化选择,化零为整,运用对信息重新组织的权力,实施对话题的引导。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开放的信息和舆论空间里,编辑依然掌握着对话语的主导权,他们通过种种编辑手段赋予某一事件以显著性,塑造“拟态环境”影响受众的认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①据CNNIC的调查,网民阅读博客出现一个新趋势,已不再局限于自娱自乐的层面,开始关注学术问题探讨、经济行情分析等信息。特别是在接触博客的人群中,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38%,面对这样一个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还较弱的群体,编辑在引导舆论方面作用必不可少。
首先,编辑优化手段体现在对博客文章的分类整理上。我国现有的7282万个博客被划定到不同的类别中加以展示:搜狐博客,是以博客群和职业类别作为划分标准的;qq空间按空间名进行分类;网易博客、新浪博客、百度空间都按文章类型划分。尽管各个网站编辑的分类方法不同,但目标一致:发挥编辑主动性,把影响最大,最优化的博客放在前面,起到鼓励引导作用,提高博客的影响力。
其次,编辑对博客首页精心编排,将精品博客在首页加以推荐。设立文章排行榜、博客名录、搜索关键词、今日话题、热门图片和视频推荐等等小栏目,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完成对博客的整理和推荐工作。据CNNIC调查,通过博客频道、博客首页的推荐文章、博客的排行榜等这几种渠道阅读博客的人数占14%。编辑通过话题推荐完成对信息的优化选择,既能吸引受众,提高点击率,又以话题引导,完成议程设置的任务。
再次,编辑还可以通过控制点击量,决定博客的排名。在庞大的博客群体中,话题怎么能得到关注,文章怎么能得到推荐,点击率也成为左右博客作者的一个因素。近年来,随着各路精英的陆续加入,草根博客在过千万点击率的名人博客面前已不再成为焦点。为了打破名人霸占排行榜的现象,避免优秀的博客淹没在娱乐化的名人博客之中,编辑发挥调控作用,推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草根博客。新浪于2006年7月正式推出博客3.0版本,新版博客增强了搜索和圈子功能,以此让最专业、最小众的博客也能够脱颖而出,并且造就了“极地阳光”这样平民博客的神话。
最后,编辑力求与传统媒介共建共生,互相补充,新兴媒介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来协助传统媒体正确引导舆论。新浪博客副主编张国伟说:“这是一种职业感,当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缺位……博客的专题要跟着新闻走”②。 编辑应将传统媒介领域里的热点引入博客,引发受众的讨论。据CNNIC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关注评论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的博客读者所占比例为16%, “我们是以做新闻的手段来做博客”③新浪博客频道的管理人员如是说。“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博客中国及时转载了《北京青年报》的相关文章《人民币也有贬值的可能,人民没有必要盲目汇结》。对代表舆论导向的权威传统媒体《北京青年报》给予大力支持,实际上就是对这种舆论导向的认同和引导④。在新媒介的发展过程中,编辑应充分发挥舆论主导权,营造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环境,在多元而芜杂的文化中,扶持主流网络文化力量,倡导并构建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
三、策划:创新推广新兴文化
编辑策划作为现代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之一,不仅为媒介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思维,也是它健康发展的首要保障。在受众人群的多元化,媒介同质化的今天,编辑应增强针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
首先,编辑策划体现在对博客的定位方针上,这也是媒体分众化传播的趋势在博客中的一种表现。人民网的强国博客主要面向公务人员、文学爱好者、记者、文学编辑和网络研究人员。新浪坚持自己的名人精英路线,正如网站自称的那样:在名人博客方面比较有特色。自2005年10月,新浪开始了一场面向名人的开博推广运动, 凭着“与名人比邻”为诱惑,笼络了大批网民。搜狐则打着娱乐的大旗,提供娱乐、游戏图片、音乐视频、小工具等各种特色服务,并借助博客平台开展娱乐选秀等活动,将娱乐的目标贯彻到底。“在服务和技术易于复制的今天,内容成为博客网站生存的关键,编辑确定明确的定位方针,突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提高博客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吸引受众,增加点击率”。⑤
其次,博客网站具体的栏目策划也是编辑主动性的一种突出表现。人民网的强国博客设有时政、军事等栏目,并设有党员博客专栏,在十七大期间,推出了“十七大博客专区”。这些栏目的设置突出地体现了强国博客作为一个政党性媒体的下属博客所应有的政治性、引导性。以名人博客为主打的新浪,在首页上,编辑设立了名人博客排行榜、众多名人博客的链接。并且,许多知名杂志也把官方博客设在新浪上与受众进行交流。
再次,编辑借助博客开始大规模的传播活动,将博客的影响范围无限扩展。搜狐正式启动2008年搜狐女声选拔活动,作为搜狐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博客打造了便捷的视频选秀平台,借助博客开始了造星运动。自从徐静蕾博客文集《老徐的博客》开始了国内对博客出版模式的首次尝试后,编辑逐步将博客引入图书界,开始“博客书”的出版潮流。这也是编辑利用传统媒介的号召力开始商业化运作的一种手段,即加快了媒介之间的融合,开始了跨媒介经营和增值服务的发展,又充分扩大了新兴媒介的影响力和广告效应。
编辑们的策划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幕后活动,如升级服务平台、更新技术等,这些举措首先是为了凸显媒介特色,为受众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这也为媒介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内在的推动作用,竭力使文化内容高尚健康,形式优美愉悦,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正如有学者所言:“到2007年,应该说独特的博客文化已经形成,出现了精英博客与草根博客共舞、实名博客与匿名博客并存的局面”,⑥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博客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基于新技术上的新兴媒介,随着技术的更新在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潮流,但新技术的出现并不能取代编辑成为媒介发展的主导力量,自由交流并不能否定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元发展并不能覆盖主流文化。编辑们在倡导信息的平等交流时,更要积极地在新兴媒介文化的构建和传承过程中发挥把关、引导、推动作用,对文化进行净化和优化,使之朝着规范有序、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②③郑亚楠:《名人博客塑造的媒介文化奇观——兼谈网络自由的幻象》[J],《新闻记者》,2006,(12)
④赵娜:《博客与传统媒体》[J],《山东视听》,2006,(04)
⑤陈睿:《博客之困:四大问题成关键》[J],《传媒》,2007,(03)
⑥闵大洪:2007年:网络媒体又走过不平凡的一年[EB/OL]. http://www.mediawatch.cn/GB/75691/6718855.html.
(作者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编辑出版学研究生)